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岳飛之血戰中原

正文 第一百五十九章 遠航 文 / 中原布衣

    浩浩蕩蕩的黃河之上,數百艘戰船正在緩緩向著下游駛去,每艘船的吃水都很淺,證明這些碩大的船隻都是些空船,除了像標槍一般排列在船舷南側的一排排水兵,以及放在甲板下的刀槍劍戟,船上再也看不到任何東西,

    每艘戰船之上,都掛著碩大的護民軍戰旗,旗幟中央繡了一個黑色的李字,正是名揚天下的護民軍水軍第二師,

    其實水軍第二師並沒有這麼多戰船,此時在黃河之上緩緩行駛的大船之中,還包括了水軍第一師和徐州石家商社的所有大船,

    數百艘大船在黃河上拉開了十幾里的長列,看上去極為壯觀,

    而在大船之後,則是小一些的近百艘商船,商船上的東西則是琳琅滿目,瓷器,絲綢,精美的漆器,凡是海外青睞的中原物產,可以說是應有盡有,

    滎陽渡口,李寶一身戎裝,手按鐵劍,看上去頗有龍虎之勢,岳飛手提酒壺,親自給李寶倒了一大碗酒,

    「李師長,請滿飲此杯壯行之酒,此次第二師出海,關係著護民軍的生死存亡,也關係著中原百姓的生死存亡,希望李師長不負龍王之名,盡早滿載歸來,」

    李寶接過大碗,一飲而盡,擦了把嘴唇上的酒水,慨然說道,「岳帥放心,李某縱橫東海南洋,深知有些海國物產極為豐裕,絕對不會空手而歸,那些小國,若肯把糧食賣與我便罷,如若不然,我也不介意重做海寇的行當,」

    岳飛的眼中露出了一絲無奈,他深知此次李寶南去,可能會滅掉幾個島國,但他又絕對不會因為疼惜南洋土著而阻止李寶遠航,如果一定要有犧牲,犧牲別國的子民,總比犧牲自己國家的子民要好,

    此次前來給李寶送行的除了岳飛,還有應天知府黃縱,以及李寶的恩公李八少,護民軍參謀薛弼,副帥張憲,以及一干新近投靠的流民軍將領,來到河邊的每個人都知道李寶為何遠航,他們也都對李寶寄予了極大希望,

    因為沒有糧食,護民軍只能把數百萬流民拒於境外,每天都有試圖強行突進應天的流民被斬殺,每天都有一邊狂罵護民軍,狂罵岳飛,一邊拖著瘦弱的身軀離去,向另外的方向乞活,因為沒有糧食,面對權力真空的中原,護民軍也只能佔領了京東西路和汴梁洛陽許州之後,再次停止了擴張的腳步,因為岳飛說過,只要是護民軍所轄之地,絕對不允許出現餓垺,

    實際上每個人都知道,若是中原的農田上全部種上秋糧,撐過夏天,就不會再有大批流民,但是問題就在這裡,護民軍沒有足夠的糧食,幫助所有的流民撐過這個夏季,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護民軍佔領了整個中原,卻無力解決中原百姓的口腹之慾,那麼他們就會由人人擁護的軍隊變成人人唾棄的軍隊,百姓是很盲目的,他們才不會思考到底是誰把他們陷入了這等絕境,他們只會把怨恨轉移到統治他們的官兵身上,

    而像現在這樣,接管了幾個最適合種糧的地方,穩住了這些地方的百姓,那麼這些地方的百姓就會繼續護民軍,並和仇恨護民軍的流民勢力形成對消之勢,

    如果李寶此行真的可以滿載而歸,幾百艘大船運回的糧食又足以讓護民軍所轄百姓沒有缺糧之虞,

    正是出於迫在眉睫的糧食危機,護民軍所有重量級人物才都來到了黃河岸邊,親自為李寶送行,

    李八少倒了一碗酒,笑呵呵地走上前去,也要為李寶敬上一杯,

    李寶看到李八少上前,當即單膝跪地,極為恭敬地說道,「小侄豈敢接受世伯敬酒,沒有世伯解救,李某早成魚腹枯骨,」

    李八少把酒放到李寶手裡,笑著說道,「我對你的恩情,你早已償還完畢,如今你是護民軍師長,我是護民軍的財政大臣,我們都知道護民軍現狀,李師長,此番前去,務必用心啊,」

    李寶把李八少的敬酒一飲而盡,厲聲說道,「世伯放心,此去就是血染海洋,也要為護民軍帶回最多的糧食,」

    李八少望著黃河上標槍般立著的水兵,略帶感慨地說道,「若能不死人,盡量還是少動干戈,我們這次是一支規模極大的武裝商隊,但商還是要放在前面的,當然,若有不識相的,還是要用最強大的武裝擊垮他們,」

    李寶毅然地點了點頭,

    薛弼倒了一碗酒,也敬到李寶面前,笑著說道,「李師長此去,須防止泉州的回回們搗亂,我聽說南洋島國和回回們都是信一個主子的,他們的商隊勢力也不可小覷,他們雖然也是海寇,卻又掛了個朝廷水師的招牌,李師長務必小心,」

    李寶長笑一聲,「大海之上,我李寶還不曾怕過什麼人來,若是那些回商識趣還好,若是不識趣,我不介意先打下泉州城,」

    薛弼喝道,「李師長不愧是海上龍王,此語壯哉,當浮一大白,」

    隨著薛弼的敬酒,一眾護民軍將領也都挨個上來給李寶敬酒,李寶也真是海量,酒到碗翻,一口氣喝了二十幾碗酒,連肚皮都鼓了起來,依然不見半點醉意,

    最後知府黃縱也端著一碗酒走到了李寶面前,黃縱這陣子極為操勞,面容都消瘦了不少,李寶知道黃縱進士出身,典型的儒家子弟,以為黃縱要給自己講一番以和為貴的道理,誰知黃縱的話更為生猛,「李師長,護民軍的糧食危機,並不是一次航行就可以解決的,若是可以的話,你要盡量佔領幾個水稻產區,」

    黃縱的話裡透出無盡的殺機,李寶可不知道黃縱正是痛心於韓琦司馬光等人對西夏的一再忍讓,才讓李元昊成了氣候,也讓西夏成了大宋的失血之地,所以現在的黃縱和岳飛極為相似,對制下百姓極為優柔,但對外敵卻是極為鐵血,

    李寶把黃縱的酒再次一飲而盡,對面前諸人抱拳作揖,朗聲說道,「岳帥,李世伯,黃知府,張副帥,還有諸位弟兄,且請回汴,李寶這就去了,」

    說完這句話,李寶沿著重新搭起來的浮

    浮橋,走到黃河中央,縱身一跳,落到正在橋下等候的帥船之上,再對岳飛遙遙作了一個揖,方才厲聲說道,「揚帆,」

    數百艘大船的速度驟然加快,順流之下,有如疾箭,十幾里長的船隊不過一刻鐘,已經盡數消失在岸上諸人的眼皮底下,

    岳飛一直目送船隊消失,方才對眾人說道,「回去吧,李寶此去,最快也要二個月,我們目前的最大任務,除了收麥,還要讓轄下百姓在荒蕪的田地上種下秋糧,汴梁周邊,就有上百萬畝不懼旱澇的良田,陳黑戶,聶萬金,分給你們的種子,可別被百姓們吃進了肚子,種子可以只發一次,沒有第二次可發了,」

    因為滎陽一戰表現得極為突出,陳黑戶和聶萬金被岳飛分別任命為步兵團團長,他們二人現在除了各有五千新兵,還要管理數十萬湧到汴梁的流民,汴梁周邊田地也被李八少親自主持,分到了各戶流民手裡,反正汴梁本地百姓幾乎已經百不存一,要麼被擄到了金國,要麼逃到了江南,這些良田都是無主之地,正好用來安頓這些用命來換良田的流民,

    得益於仁宗時期大科學家沈括的汴梁水利工程,汴梁周邊的田地澇可排,旱可灌,可以說是風水寶地,若是沒有這場大亂,這些流民做夢也不敢奢想擁有這些土地,

    可是在消滅蒲察石家奴之後,岳飛真的說到做到,給每個參戰的流民,都分到了三十畝田地,戰死者多分二十畝,

    陳黑戶和聶萬金站在眾人之中,雖然身高體長,極為突出,卻極為侷促,幾乎不敢說話,他們二人可是知道,自己這點功勞,放在流民之中算是突出,放在這群人之中,可能岳帥都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沒想到岳飛竟然直接點出了他倆的名字,陳黑戶和聶萬金愣了一下,當即大踏步出列,走到岳飛面前,聶萬金大聲說道,「報告岳帥,你分給我們的種子,我們都保存得極好,今天回去,就準備往地裡種,」

    陳黑戶則是極為霸氣地說道,「岳帥放心,誰敢偷吃那些豆種高梁種,我打得他們吐出來,我早告訴鄉親們,吃掉了種子,秋冬只能吃泥土,」

    岳飛哈哈大笑道,「這樣就好,有恆產者才有恆心,百姓們有了自己的田地,就有了保衛家園的責任和勇氣,若是足下無立錐之地,百姓們又有什麼拋頭顱灑熱血的理由呢,陳黑戶,聶萬金,你們二人都是出身農家,現在雖是軍將,又是流民大屯的鄉老,希望不要忘了鄉親們相互提攜之恩,鄉親們如果真有什麼困難,可以直接找汴梁的安民官,就是那些學生,也可以直接通過你們和我說,你們二人千萬不可忘本,」

    陳黑戶瞪大眼睛說道,「誰忘本,誰就是小娘養的,」

    聶萬金則又報起了祖宗聶政的大腿,「岳帥放心,我以聶政後人的名譽發誓,絕對不會做貽害鄉里之事,」

    李八少打量著陳黑戶和聶萬金,有點感慨地說道,「鵬舉,你看他們二人,像不像郭進李橫,只可惜郭進死於金狗暗箭之下,」

    陳黑戶一聽李八少竟把他們二人比作大名鼎鼎的郭進李橫,當即來了勁頭,一改剛才的侷促,大聲說道,「李八老爺,我可以代替郭進,和李橫搭檔的,你要知道,我最佩服的就是郭大馬杓,」

    岳飛笑道,「你和聶萬金就是黃金搭檔,別再妄想和李橫搭伙了,」

    諸將也被李八少的話提起了興趣,一路上都在比較郭進李橫和陳黑戶聶萬金到底誰厲害,談談說說到了汴梁,岳飛卻被報知,師兄周義和孟林也到了留守府,

    想到戰死的孟邦雄,岳飛不禁長歎了一口氣,他實在不知道如何去見孟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