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岳飛之血戰中原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八章 陳州攻防(7) 文 / 中原布衣

    約翰雖死,胡人騎軍依然沒亂。因為這些胡騎手上全都沾滿了漢人鮮血,降也是死路一條。所以他們別無選擇,只有拚命。千餘胡騎對五百斥候精銳,很快就落入了下風。不過畢竟人多勢眾,短時間內還可僵持。

    胡騎一邊廝殺,一邊把希望寄托於大營內的八千匪軍。

    劉三刀正好在東大營裡,聽到營外廝殺聲起,劉三刀在營門看了一眼,當即提起自己的長刀,準備率步兵一擁而上,把斥候兵圍起來再行剿殺。

    想法很好,可惜匪軍的動作實在慢得令人髮指。足足過了半個時辰,劉三刀和百十個親兵連打帶罵,八千匪軍方才集結成隊。

    此時千餘胡騎只剩下七百餘騎,完全在被斥候團壓著打。劉三刀正要率軍加入戰團,卻見南營主將張風騎著一匹劣馬,極為狼狽地跑了過來。

    「報告劉大統領,岳亨突然從寨西殺出,鐵騎已經踏破了西營,西營主將趙天霸被殺,西營崩潰了。現在岳亨那個小崽子又殺入了我的南營。劉大統領,我們要快快去救啊。再晚一點,我的南營也要崩潰了。」

    「唉!」劉三刀情不自禁地歎了一口氣。什麼樣的主將就有什麼樣的兵。自己提拔的這些親信怎麼全是廢物啊。匪軍本就是烏合之眾,全靠主將奮勇,才能保持一定戰力。如今張風自己都跑出了大營,南營肯定也是崩潰了。

    不出劉三刀所料。張風出現不到一刻鐘,數百斥候精兵已經追著數千匪兵的屁股殺了過來。岳亨手捏長槍,一馬當先。

    「弟兄們,給我殺光這幫匪兵!」

    岳亨一槍挑翻了一個穿著將官服的匪兵,不禁豪興大發,振臂高呼。

    「殺光匪兵,替百姓報仇。」

    岳亨的冒險出擊極為成功。他出基不意地打開西門,鐵騎衝出,不過一刻鐘,就把整個步兵大營攪成了一團亂麻。留下五百騎兵追殺亂兵,岳亨率領一千鐵騎衝擊南營。南營潰了之後,岳亨再次分兵,只率領五百鐵騎對準劉三刀的大營衝了過來。數百斥候無一不是鬥志高昂,齊聲應和。

    聽到斥候兵殺氣騰騰的吼聲,匪兵更是沒了命的跑。哪怕劉三刀命令數百親兵用弓箭射殺,依然擋不住嚇破膽的匪兵。數千潰兵一股腦地就撞入了東營之中。好不容易排成隊列的八千匪兵頓時也亂了起來。

    岳亨抓住了這個機會,緊跟著潰兵的屁股就衝進了草草紮成的東大營。正在苦苦支撐的胡騎看到這幅場景,立知事不可為,當即不再拚命,紛紛掉轉馬頭,拚命地向著陳州城下跑去。只要到了王俊那裡,他們才能活下去。畢竟陳州城下可是有六七千胡騎呢。

    劉三刀的臉色已經變得臘白,再也沒有往日裡屠戮婦孺的殺氣。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自己的三萬大軍竟然連一個上午都撐不住,就這樣被二千斥候軍給殺潰了。

    既然事不可為,劉三刀當然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逃跑。

    他的步兵大營裡,也有三十多匹快馬。劉三刀帶著幾十個親兵,趁著岳亨柳八還在砍殺步兵時,當即翻身上馬,從大營東側跑了出去。

    「劉賊哪裡亂?」

    偏偏岳亨一直注意著劉三刀的動向。此戰若不能殺死柳三刀,就不算全勝。看到劉三刀意欲逃跑,岳亨當即大吼一聲,領著數十名斥候狂追過來。

    就在劉三刀被岳亨梟首的同一時間,負責阻擊羅延慶和蕭山的張圭也到了窮途末路。

    張圭只有兩千胡騎,羅延慶蕭山卻有五千苦役軍。本來是六千,但在消滅夾谷突的戰鬥中,損失了千餘騎。雖然胡騎在十幾日的殺戮練就了獸軍的軍威,打仗極為驍勇,但在五千剛從礦井裡放出來的苦役軍面前,他們的驍勇程度還遠遠不夠。

    更不要說這五千苦役軍,剛剛砍殺了數千金兵,淬火成鋼,士氣正旺。戰夾谷突是贖罪,來陳州救援張憲可就是實打實的戰功了。

    好不容易從礦井裡爬出來,沒有一個苦役軍還想再回礦井裡去。礦井裡的死亡率不比戰場上低。他們寧願作為一個戰士,死在戰場上,也不願像個老鼠一樣地死在礦洞裡。

    正是出於對礦井的恐懼,五千苦役軍衝殺起來,讓自恃驍勇的二千西域胡騎也瞠目結舌。

    弓弩攔不住苦役軍衝鋒的腳步。投槍攔不住苦役軍衝鋒的腳步。就連胡騎的對沖,依然攔不住苦役軍衝鋒的腳步。

    張圭是一個純正的回回教徒。打起仗來,他絕不缺乏勇氣。可是當他和苦役軍近身交鋒時,心裡還是不住地犯嘀咕。

    「這他媽的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幾千餓鬼軍?看看這些異教徒,面黃肌瘦,骨架雖大,卻個個骨瘦如柴,偏偏殺人的勁頭比回回教徒都高。」

    張圭清晰地看到,兩軍相撞的一剎那,苦役軍至少落馬了上百人,而回回軍頂多落馬了三十多人。但是苦役軍不但沒有半點怯意,反而衝殺得更加勇猛。

    「我們是契丹勇士,耶律阿保機是我們的王。

    我們惟一的神靈,是那白色的天狼。」

    三千純正的契丹人,二千契漢混血,用同樣的語言唱起了契丹的歌謠。

    張圭的二千胡騎裡也有四百多契丹人。聽到故鄉的謠曲,四百多契丹人不禁面色古怪。他們做夢也沒想到,這數千餓鬼般的護民軍竟然全是契丹人。

    「契丹的兄弟們,我們是草原的雄鷹,只有天狼才能駕馭我們。你們怎麼成了護民軍的走狗?難道你們忘了,我們大遼正是滅在金宋夾擊之下嗎?契丹的弟兄們,投過來吧。跟著張圭將軍,

    跟著王俊將軍,我們將用馬蹄踏遍中原,讓宋人的鮮血浸透他們的土地,為我們冤死的子孫報仇。」

    張圭手下的契丹將領蕭摩雲見機極快,雖然他不知道護民軍從哪裡弄來的這支契丹軍,不過光看臉色,就知道這支契丹軍肯定受盡了虐待,所以當即一邊盡力廝殺,一邊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想把這數千驍勇絕倫的契丹軍給拉到張圭的陣營。

    張圭也適時地高聲叫道,「天下胡人是一家。契丹的弟兄們,我們想要在漢人的地盤立足,必須聯合起來。漢人太多,不聯合起來,我們就鬥不過他們。」

    不過讓蕭摩雲和張圭失望的是,他們的拉攏根本沒有一點效果。這一點,卻要歸功於羅延慶。從淮北到虞城,又從虞城到陳州,羅延慶一直沒有停止給數千苦役軍洗腦。羅延慶本是世家子弟,又通軍略,深知如何收攏狐疑之眾。無非是加之以威,示之以恩。

    這些苦役軍都是被護民軍擊潰生擒的,對護民軍的軍威自然是刻骨銘心。羅延慶所要做的,就是示之以恩德。

    一路之上,羅延慶蕭山與數千苦役軍同食同宿,不搞一點特殊性。這讓習慣了奴隸制度的契丹軍心生好感。說白了,太陽底下的人,沒有誰心甘情願做人的牛馬。

    而在和夾谷突的戰鬥中,羅延慶蕭山全是身先士卒,自充選鋒,殺入夾谷突軍陣。這讓崇拜勇士的契丹人更是佩服不己。特別是羅延慶,手持雙鐵槍,在數千金兵之中縱橫馳突,勇不可擋,硬讓苦役軍敬若天神。

    當然,除了這些原因,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則是蕭山的師長身份。作為一個契丹降將,竟然能當上護民軍的師長。這說明被金人傳為惡魔的岳帥並沒有歧視契丹男兒。既然如此,國已不存,就在中原,跟著蕭山蕭師長又有何不可呢?

    張圭和蕭摩雲還要苦口婆心地勸降,卻聽見羅延慶一聲長笑。「寧交十賊,不交一回。你們這些西域來的回回,老子早看透了你們的嘴臉。中原養了你們百餘年,你們卻依然把中原百姓當成仇敵。今天,老子就讓你們嘗嘗中原人的反擊。不要妄想拉攏我的契丹兄弟了。他們都是重情重義的漢子,都是我羅延慶的好兄弟。今天,就讓你們看看契漢聯手,是如何殺光你們這些西域回回的。吃老子一槍!」

    羅延慶大叫聲中,已經殺到了張圭面前。左手鐵槍閃電般刺出,直取張圭左肋。張圭揮動手中的大馬士革軍刀,狠狠斬在羅延慶的槍頭之上,當即把槍頭斬落。

    羅延慶想不到張圭手中的刀如此鋒利。不過他毫不慌張,右手短槍從下向上一撩,正好刺入張圭坐騎的左眼之中。

    戰馬一聲慘嘶,人立而起。張圭騎術精湛,見勢不妙,當即縱身而起,跳到了一個親兵的馬背上。

    羅延慶大笑聲中,扔掉左手斷槍,再次從背上抽出一根短槍,依然是雙槍羅延慶。他趁張圭手忙腳亂,再次挺槍直刺。

    這一次,救下張圭的卻是那名親兵。躲閃不及的張圭把那名親兵一腳踢了下來,正好攔住羅延慶的雙槍。

    等羅延慶抽回雙槍,欲待再刺時,卻見張圭已經引馬逃開。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交手一招,張圭就知不是羅延慶敵手,當然不會等在原地送死。更重要的是,他看到自己的二千胡騎,根本擋不住不要命的五千苦役軍。廝殺不過一刻鐘,兩軍就絞成了一團,形成了混戰之勢。混戰對人多的一方有利。所以張圭不打算拼下去了。他要轉進到陳州城下。

    蕭摩雲可不知道張圭的小心思。他揮動馬刀,硬拚蕭山。蕭摩雲認為蕭山是契丹人的恥辱。他要把蕭山斬於馬下,再收服這幾千打仗不要命的苦役軍。

    無奈想像雖好,現實卻殘酷無比。蕭摩雲和蕭山拼了十招,結果蕭山只是左肋上被劃了一個傷口,有鎖子甲護住,根本不礙事,而蕭摩雲則被蕭山斬斷了一條右臂。如果不是蕭摩雲的親兵拚死遮護,蕭摩雲絕對當場死亡。

    張圭不敢迎戰羅延慶,蕭摩雲又身負重傷。沒有斬將奪旗的猛將,二千胡騎苦戰了一個時辰,終於被五千苦役軍擊潰。

    張圭蕭摩雲領著一千多殘兵逃往陳州府。羅延慶蕭山緊追不捨。他們決定以這四千多苦役軍,一舉解下陳州之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