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岳飛之血戰中原

正文 第八十四章 宗翰的決心 文 / 中原布衣

    竹蘆渡早已變成了修羅場。

    濟南失陷,杜充降金,這樣的消息不得不讓和宗翰對峙的張憲撤軍。雖然在撤軍之前,張憲聽從參謀薛弼的建議,進行了大規模的佯攻,卻還是沒能瞞過宗翰的眼睛。

    「辭強而進驅者,退也!」面對護民軍的全面進攻,宗翰引用了《孫子兵法》中的名言,說服了完顏希尹等人,選用女真精銳,寸步不退,完全和進攻的牛皋第三師絞殺在一起。

    牛皋的第三師不過萬餘人,怎麼可能抵得過七萬女真精銳。僅僅一天時間,第三師就被打得退入義軍大營。女真精銳在宗翰的指揮下繼續猛攻,第二天攻破了二道營壘,第三天攻破了三道營壘。第四天夜裡,牛皋率領僅剩的五千護民軍連夜撤退,撤往二龍山的營寨。

    宗翰派出了一個女真萬人隊追擊牛皋,自率十幾萬大軍急追張憲。張憲的四萬大軍裡,有二萬五千步兵,行進速度自然比不上女真鐵騎。縱然是日夜兼程,還是被女真大軍咬住了。一路且戰且退,終於在抵達竹蘆渡時,被女真大軍徹底圍住。

    到了這個地步,自然只剩下一個選擇,那就是戰!

    宗翰這幾日是越打越心驚。張憲年方二十三歲,但用兵之沉穩,儼然不亞於他這個百戰宿將。要知道領軍作戰,最困難的不是進攻,不是僵持,而是如何在保持戰力的情況下撤退。撤軍是個技術活,既要保持撤退的速度,又要保持軍士的鬥志,還要派兵殿後,抵擋敵人的進攻。一個方面照顧不到,撤退就會變成全軍潰退。宗翰自隨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從來沒見過可以在女真精銳的追擊下保持戰力的軍隊。這一次,他見到了。對方的統帥不過是個年青人。

    年青意味著無限的可能性。就像完顏阿骨打起兵時,帳下一眾將領皆為青壯,當然打得暮氣沉沉的遼國大軍望風而逃。如今風水輪流轉,銳氣十足的變成了護民軍。而指揮金兵的將領,則多是四十上下的年齡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宗翰才下定決心,要把張憲全軍消滅在黃河北岸,先斬掉岳飛的一條手臂,然後全軍渡河,不攻洛陽,直趨應天府,和四太子宗弼東西夾擊,一舉蕩平應天府。遼帝耶律延禧因為輕視了完顏阿骨打,落了個被完顏婁室擒殺的下場。有此前車之鑒,宗翰自然不會重蹈覆轍。

    宗翰命令六個萬人隊輪番出擊,又選派漢兒軍中驍勇之士充當選鋒排軍,一**地衝擊張憲的步兵大陣。人海戰術,這是標準的人海戰術。宗翰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也會使用這個毫無技術含量的人海戰術。

    人海戰術雖然低級,卻是對付精銳兵士的絕妙招數。只要有一個得力的統帥,再有足夠多的督戰隊,十萬烏合之眾也能幹掉一萬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

    面對瘋狂的金兵,張憲就在黃河北岸擺開了偃月大陣,二萬五千步兵排成弧形大陣,用極強的韌性抗住了金兵不分晝夜的進攻。

    是的,只有步兵。沒有一個騎兵。一萬五千騎兵就在步兵的掩護下沿著浮橋渡過竹蘆渡,到了黃河南岸。率領騎兵的是董先和花如玉。

    當所有騎兵渡過黃河,董先回首張望,只見護民軍的偃月陣正在金兵的進攻下不斷變形,由漂亮的彎月形狀變成扭曲的古怪形狀。

    董先以手扼腕,恨聲說道,「此去汴梁,不把那個天殺的杜充千萬萬剮,老子就不姓董!」

    花如玉則是面沉如水,一句話也不說。花如玉雖然是猛將型的女子,但她也有小女人的心思。吉倩跟著岳飛離了義軍大營已有二十餘天,怎不讓花如玉牽腸掛肚。可是她又不能在人前表露自己的心思。因為她是護民軍中惟一的女將軍,可能也是中原最有名的女將軍。她必須表現得堅強,才能服眾。

    花如玉當然也看得出,黃河北岸的形勢極為危殆。偃月形大陣本是劉寄奴所創,此陣乃是步兵對付騎兵衝鋒的絕妙陣形。可是想讓此陣發揮出最大威力,卻必須在凹部配備一支精銳騎軍,才能適時出擊。但張憲身邊,卻只剩五百騎軍。所有的騎軍都被董先帶到了黃河南岸。因為這是張憲的命令。

    靖康三年的正月,不但沒有絲毫喜慶色彩,反而充滿了血腥之氣。應天危殆,曹州危殆,整個京東西路,處處都是金兵的馬蹄之聲。應天府乃是護民軍根基,絕對不容有失。張憲命令董先花如玉渡河時,只是冷聲下了一道命令。「董先,花如玉,你二人率一萬五千騎軍渡河,必須迅速擊潰杜充叛軍。如果做不到這個,你二人知道護民軍的軍法。對了,告訴岳大哥,張憲絕對不會負他。」

    就算是粗枝大葉的花如玉,當然也聽出了張憲語氣裡的死志。可是他們沒有任何辦法。如今的護民軍,在金兵和叛兵和朝廷兵馬的三面夾擊之下,早已被逼到了懸崖之上。如果不能迅速擊潰一方軍馬,那就是護民軍的末日。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董先只是發了一段恨,立即高聲吼道,「弟兄們,沿著黃河,直趨蘭封縣。」

    張憲之所以命令董先渡河,正是因為軍情緊急,而騎兵的速度遠遠快於步兵。等到騎兵渡河之後,再命令步兵渡河。這是張憲和薛弼的計劃。可是如今卻來不及了。因為女真鐵騎一**的進攻,早令所有步兵都加入了戰鬥。不要說分批撤退,就連守住大陣都成了奢望。

    書生薛弼膽量奇大,看到呼喝衝鋒的女真萬人隊,薛弼不但不懼,反而哈哈一笑,「張副帥,你說岳帥如今位於何處?前幾日他還在大名府呢,如今是否已經渡過了黃河?」

    張憲凝目望著南岸的騎軍遠去,方才轉過頭來,非常肯定地說道,「岳帥肯定已經渡過黃河了。薛參謀,你不知道岳帥的行軍速度,真可以用風馳電騁來形容。你看,二十天時間,岳帥不但救了滑州,還突襲衛州磁州,緊接著又拿下了大名府。這些事換了別的將軍,根本是不可想像的。在岳帥那裡,經常會有違背兵法的事情發

    生。」

    「真想看到咱們護民軍在岳帥的旗幟下橫掃天下啊。」薛弼歎了一口氣,有點不甘地說道,「張副帥,以你看來,我們這個大陣能撐多久?」

    張憲沒有回答薛弼的問話,反問了薛弼一句。「薛參謀,你為何不渡河南下?護民軍中勇士無數,但像薛參謀這樣的高人,卻是極為稀缺。」

    薛弼望著近在眼前的女真鐵騎,極為堅決地說道,「因為我是第一師的參謀長。第一師不退,我這個參謀長可不敢先退啊。」

    張憲有點意外地看了薛弼一眼,心中暗道,原來這書生也和自己一樣,早已抱定了殺身成仁的念頭。

    看到護民軍的一萬多騎兵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渡過黃河,宗翰等人無不暴跳如雷。此時宗翰早把孫子兵法拋到了九宵雲外。什麼窮寇勿追,歸師忽遏。老子這次非要把張憲的二萬多步兵殺光不可。

    白天的進攻,宗翰親手砍死了二個金兵千夫長,七個漢兒軍千戶,外加一個漢兒軍萬戶。一顆顆瞪著大眼的人頭懸掛在高高的旗桿之上,讓負責進攻的將領再不敢有絲毫保存實力的念頭。

    「衝上去!殺光這些宋豬!」

    「衝上去!此戰獲勝,大帥會讓我們在黃河南岸任意洗劫,永不封刀。」

    「把這些宋豬趕下黃河!中原是我們大金的。」

    一個個百夫長不停地叫喊,用口號鼓動著麾下士卒,調動起他們體內的最後一份力氣。女真鐵騎,漢兒選鋒,就在這樣的鼓動之下,一**地衝殺護民軍陣。

    鏖戰迅速變成了血戰。血戰迅速變成了死戰。

    負責偃月形大陣兩翼的分別是許宣和花朝西。作為書生出身的團長,許宣向來把集體主義奉為法寶。他的五千長槍手排成密集的槍陣,弩弓手則分成五排,立於槍陣之前,輪番發射弩箭。每當金兵冒著如雨矢石衝到近前,弩弓手就會井然有序地沿著長槍手留出的空隙撤到後面,讓槍陣來抵擋女真鐵騎。每當女真鐵騎因為衝不破長槍陣後退時,弩弓手又會衝到前面,用要命的弩箭歡送女真鐵騎。

    花朝西的戰術則和許宣截然相反。作為花如玉的兄長,花朝西的打仗風格用一個字就能形容:猛。花朝西每戰必先,身為副師長,他卻總是像個選鋒軍。只要戰鬥沒有結束,就可以看到花朝西在戰鬥最前沿的身影。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雖然花朝西由騎兵變成了步兵。可他依然捏著長槍,站在長槍陣的最前方。花槍之上,血光閃閃。而在他的面前,至少堆了十幾具女真鐵騎的屍體。

    可是無論花朝西多麼勇猛,和軍陣中端的郭進李橫一比較,他簡直比女人還要溫柔了。

    郭進李橫率領的,還是那七百重甲步兵。護民軍的大旗,也在郭進李橫的軍陣後面。女真鐵騎當然渴望斬將奪旗,他們把最精銳的騎軍派上來,頂著兩翼的弓弩投槍,直撲重甲步兵的長刀陣。

    擊潰了長刀陣,就能砍倒護民軍的大旗。砍倒了護民軍的大旗,護民軍就只能被趕進黃河,變成魚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