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岳飛之血戰中原

正文 第四十六章 奔襲滑州 文 / 中原布衣

    大年三十晚上,李宅的每個角落都點上了蠟燭。手臂粗的蠟燭在紛飛的雪花下依然灼灼燃燒,閃耀著不屈的火光。正堂之上,則是一張大大的方桌,上面擺著三牲五穀,以及人祖伏羲的銅像,巨大的香爐上豎著一把檀香。

    此時在正堂之內,岳母李孝娥岳銀瓶三個人正跪在香火之前,禱告祖宗,祭拜上天。岳母絮絮叨叨地說了一長段話,不但拜了岳家歷代祖先,還把漫天神佛都拜了一個遍。岳母的請求只有一個,那就是保佑岳飛勝利歸來。

    李孝娥在岳母之後開口祈求,祈求岳李兩家祖先保佑岳飛勝利歸來,保估護民軍繼續壯大,當然,也要保佑李八少和岳母健康無恙。最後李孝娥摸著岳銀瓶的腦袋,祈求岳氏兄妹健康成長。

    八歲的岳銀瓶眨著一雙大眼睛看奶奶和媽媽(她現在已經喊李孝娥喊媽了。)跪在地上,一邊磕頭,一邊說話,感覺很好笑,但她卻不敢笑。她在心裡默記著他們的祈禱詞,等到她們說完,岳銀瓶也開始了自己的祈求。

    「爺爺,太爺爺,還有往上的好多個爺爺,你們一定要保佑我老爹打個大勝仗平安歸來呀。你們一定要保佑我哥哥岳雲不受一點傷,保佑牛通哥哥長得更高。還要保佑銀瓶越長越漂亮啊。」

    岳銀瓶的最後一句祈禱讓岳母和李孝娥都忍不住笑了起來。李孝娥拉著岳銀瓶的手,笑著說道,「銀瓶本來就很漂亮,再漂亮一點,就是天下第一小美人啦。」

    岳銀瓶猶豫了一下,她又對著香爐低聲在嘴裡說了一句什麼。這一次岳母和李孝娥卻都沒有聽清楚。問岳銀瓶,岳銀瓶也不說,反而從地上爬起來,一溜煙跑了出去。

    可是岳母和李孝娥都猜到了岳銀瓶祈求的是什麼。肯定是在祈求親母劉氏平平安安。幼兒戀母。就算岳母和李孝娥對岳銀瓶再好,也替代不了劉氏的地位。

    岳母的臉色有點不高興。如果不是大年初一,不宜生氣,岳母早就開始訓斥岳銀瓶了。在岳母看來,劉氏嫌貧愛富,實在不配當岳飛的媳婦。

    李孝娥低聲勸道,「婆婆不要生氣。銀瓶這樣做,不正意味著銀瓶是個孝女嗎?咱們應該高興才是。」

    岳母點點頭,看著李孝娥說道,「娥兒,你和五郎也都不小了。等五郎這次勝利歸來,你們就拜堂成親吧。」

    李孝娥當即紅雲上臉。只是低低說了一句,「一切但憑婆婆作主。」

    岳母望著檀香後面的伏羲銅像,忽然有點擔憂地問道,「昨天五郎怎麼沒傳來消息?這孩子難道不知道大過年的,家裡人都在想他嗎?」

    李孝娥當然明白岳母的真實意思不是這個。她知道岳母是在擔憂岳飛戰敗。只是不敢當著神靈的面說出來。所以李孝娥當即笑著說道,「婆婆不用擔心。這兩天雪下得太緊,信鴿不能長飛。肯定是在路上把消息給耽擱了。我想此刻飛哥正和諸位將士歡度新年呢。」

    岳母搖搖頭,非常肯定地說道,「我想也是。五郎最愛過年。想來不會委曲前線奮戰的將士們。好了,咱們也出去串串門,去看看你牛伯母吧。五郎把人家的兒子孫子都帶走了,咱們不去給她拜年,誰還會給她拜年呢?」

    大年初一這天,應天府最忙的就是岳母和李孝娥。如今岳飛不在應天府,能代表岳飛的只有她們二人。她們走在大街上,就能穩定忐忑不安的民心。至於女家不宜拋頭露面的習俗,如今在應天府早已施行不開。

    李清照在應天女學中一直鼓吹女人也能頂半邊天。再加上花小七的服裝廠,招的全是女工。既有為女人說話的人,也有招女人做工的人。女人的地位當然上升了許多。

    岳母固然保守,但對提升女人地位卻沒有什麼意見。其實自古以來,就算是禮教最森嚴的明清二朝,能夠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也只有千金小姐。農家女兒從來都是要拋頭露面下地幹活的。

    就在岳母和李孝娥正在走親串戶時,此刻的岳飛卻正帶著三千精銳騎軍,頂風冒雪地向著滑州挺進。

    對峙了半個月,岳飛終於決定率先求變。過年是宋人最重視的節日之一。在過年的前五天,不宜動刀兵。但岳飛決定打破這個忌諱。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對面的金兵也開始重視過年。就像以往的野蠻民族一樣,他們一方面輕視中原明,一方面又羨慕中原明。縱然擺著一幅傲慢的嘴臉,卻還是把中原明溶入他們的生活。

    對面的金兵在大年二十八已經開始放鞭炮,慶新年了。宗翰還特意派信使給岳飛送來一封信,提議休戰七天,以便雙方將士共度新春。

    岳飛欣然同意。

    但在大年三十晚上,就有一波金兵冒著風雪,乘著義軍大營的鞭炮聲潛到了大營附近。可是他們的襲擊卻正好被岳飛算中,二千前來襲營的金兵剛衝進第五道營壘,就愕然發現等待他們的不是醉醺醺的義軍,而是八百刀甲明亮的背嵬精騎。

    殺光了前來襲營的金兵,又用金兵的頭顱在第五道營壘外面築成了一座京觀。並在京觀上掛了一幅對聯。上聯是新春新年新氣象,下聯是金兵金馬金人頭。橫幅則是多謝大禮。

    宗翰看到這幅對聯之後,當即火冒三丈。大年初一,萬家歡慶的日子,金兵和護民軍再次開打。雙方打了一上午,金兵依然突不破第一道營壘。岳飛的大旗依然在第五道營壘上空獵獵飄揚。

    怒火攻心的宗翰根本不知道,此時的岳飛已經不在營中。

    岳飛和薛弼早已計議妥當,準備在大年初一奔襲滑州。既然消滅不了宗翰的主力軍,那就先把他派出去的人馬一一消滅。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只要滅了完顏拔離速,再到開德府幹掉賽裡,奪下

    漢奸劉定鎮守的相州,宗翰大軍只有退軍一途。

    長途奔襲,人數不宜過多。岳飛想了一下,決定只帶三千精騎前往滑州。雖然人數和完顏拔離速的人數相差十幾倍。但這種突襲,勝利從來不在人數多寡。

    八百背嵬軍當然必須前往。其他的精騎則在其他騎兵隊伍中精挑細選。中原漢子畢竟比不得白山黑水間長大的女真人耐寒。最後岳飛總算選出了二千二百名精騎。

    瘋牛焦通,雙槍羅延慶,契丹人蕭山,全都自告奮勇隨軍前往。他們這些將領都明白,雪地奔襲雖然困苦,但往往也是建立奇功的機會。

    特別是蕭山,也是在冰天雪地的漠北長大,自恃比中原將領耐寒。所以第一個主動向岳飛請戰。

    被岳飛挑選前往的騎兵要說一點怨言也沒有,那肯定是假的。畢竟大過年的,不但不能和其他士兵一起在義軍大營裡吃肉喝酒,反而還要冒著風雪奔襲數百里。可是當剛滿十歲的岳雲也主動請戰,要隨父親一起奔襲滑州時,所有的騎兵都閉上了自己的嘴巴。

    因為他們誰也不願意承認,自己連一個孩子都比不上。

    岳飛答應了岳雲的請求。如今的岳雲,已經可以把兩柄重約三十斤的鐵錐槍舞動如風,具備了上陣殺敵的本領。

    看到岳雲要上陣殺敵,不耐寂寞的牛通也鬧著前往滑州。不過岳飛卻拒絕了牛通的請求。在岳飛看來,牛通過於莽撞,必須要再長大一些,才能上陣殺敵。

    消滅了襲營的二千金兵後,岳飛毫不停留地率領三千最精銳的騎兵離了義軍大營,冒著風雪向西行了十幾里,避開了金人斥候耳目,然後一路向北狂奔,中午時分到了濟水。

    船火兒張橫早已收到岳飛情報,正率領幾十艘大船等在濟水之上。用了一下午的時間,把人馬全部運過了濟水。當晚三千精騎就在濟水岸邊的一個村莊暫息。

    大年初二,岳飛別了張橫,領著三千精騎繼續向北狂奔,消失在漫天飛舞的冰天雪地裡。

    張橫的親兵望著北上的騎兵,有點不敢相信地說道,「張統領,岳帥也太不近人情了吧。這可是大過年的,竟然還要領兵北上。他就不怕騎兵有怨言嗎?」

    張橫的臉上露出崇敬之色。他看著親兵問了一句。「那些騎兵的臉上有怨氣嗎?沒有。我只在三千精騎的臉上看到直衝雲霄的殺氣和戰意。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親兵搖了搖頭。

    張橫極為佩服地說道,「你難道沒看見連年方十歲的岳大公子都親自上陣了嗎?一個十歲的孩子尚且能冒雪上陣,難道其他的騎兵還比不上一個孩子嗎?」

    親兵的臉上忽然露出古怪的表情。「張統領,你還別說,一般騎兵還真比不上岳大公子。我親眼看見他能把三十斤重的兩把鐵錐槍舞動如風。」

    張橫笑道,「虎父無犬子。說的就是岳大公子啊。」

    但是岳飛還是低估了嚴寒天氣的殺傷力。滑州離孟州四百餘里。寒冬臘月,又是大雪天氣。縱然挑選的全是軍中精銳,但中原漢子畢竟比不得女真鐵騎。如此寒冷的天氣,縱馬奔馳,要的不只是勇氣,還要有耐力。

    在雪地上跑了三天,很多騎兵就已經差不多到了極限。至少有四百多騎兵掉隊,只能在就近的村莊或者寨子歇息下來。跑到第五天,又有三百多騎兵掉隊。等到大年初八,跑到離滑州城下不過三十里,跟在岳飛馬後的只有二千一百二十五名騎兵。

    但讓岳飛欣慰,讓其他騎兵目瞪口呆的是,十歲的小岳雲始終沒有掉隊。經過了八天的急速行軍,岳雲的小臉上也被寒風撕裂了幾道口子。但岳雲把嘴唇抿得緊緊的,始終沒有喊過一聲苦。

    出身苦寒之地的蕭山對岳雲讚不絕口。「大公子雖然出身中原。但在我看來,比我們契丹的孩子還要耐寒。」

    岳飛聽得又是欣慰,又是心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