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岳飛之血戰中原

正文 第四十章 王彥離去 文 / 中原布衣

    當天晚上,義軍大營裡燈火通明,被大鍋大鍋煮熟的肉塊飄著濃郁的香氣。岳飛的到來不只是帶來了四萬護民軍,還帶來了大批糧草。光醃製的豬肉就帶了二十萬斤。

    本來按照正常歷史,此時臘肉尚未出現。但岳飛卻給應天府的三家大肉商提供了製作醃肉醃魚的方法。三家肉商欣喜若狂,甘願把所得利潤分給岳飛一半。岳飛沒有拒絕,只是把應得的利潤給了傷殘士卒撫恤組織。

    當然,之所以醃肉能在應天府流行,最重要的原因則是因為護民軍不但得了徐州,又得到了福建陳家的曬鹽秘方。如今歸屬護民軍的大海寇李寶在山東青州一帶曬鹽,每月能給應天府送回幾十萬斤上好的海鹽。在其他地方價格昂貴的食鹽在應天徐州兩地卻極為便宜。如果食鹽依然那麼貴,三家肉商就是知道醃肉的方法,也捨不得大規模醃製。

    粗茶淡飯吃了一個月的數萬義軍對今晚的大餐極為滿意。聽說護民軍中這樣的伙食每月至少可以吃上十天,王彥部義軍頓時露出了羨慕之色。

    王彥雖然英雄無敵,但他的義軍卻過得極為艱難。吃不夠吃,穿不夠穿,糧草兵器全都匱乏的緊。王彥是被張益謙給驅逐出大名府的。如今張益謙投了金狗,狠狠地抽了趙構和朝廷高官一巴掌。但那些高官卻沒有知錯就改的秉性。他們依然按照張益謙此前的奏章,把王彥視為不尊上令的軍頭。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王彥屢次派人去汴梁和揚州求援,都沒有任何結果。汴梁留守杜充極為乾脆地說道,他寧願把汴梁的糧草一把火燒燬,也不會資助太行草寇。

    和護民軍第三師配合作戰的一個月,王彥的手下早對第三師的伙食眼紅無比。但因為第三師離應天府甚遠,一應接濟全是靠張橫的水軍順著黃河逆流而上送來的。所以牛皋絲毫沒有接濟王彥的打算。

    如今岳飛來了,不但帶來了大批醃肉,而且還帶來了最精銳的護民軍第一師,以及近二萬騎軍。這讓第三師的將領興奮無比。在當晚舉行的接風大宴上個個神彩飛揚。

    相形之下,王彥的一眾部下就顯得有點落落寡歡。悍勇無敵的傅慶坐在王彥身邊,一聲不吭地喝著悶酒。傅慶的心情極為複雜。本以為憑借自己的一身本事,可以迅速揚名立萬,成為百姓稱頌的一代名將。

    在阻擊宗翰的戰鬥中,傅慶每戰必先,光是陣斬的金兵千戶就不下十人。但自從牛皋來了之後,所有的光環都被第三師給搶了去。

    特別是武功不如傅慶的傅選和焦通,兩人率領三千騎兵,屢次出營逆襲金軍。如今整個義軍大營裡,提起傅爺兩個字,肯定不是在說他傅慶。

    傅慶是個名利心比較重的人。如今他發現跟著王彥,似乎名利雙無,就開始後悔了。他斜著一雙醉眼打量著坐在帥位上的岳飛,心中暗道,岳飛,如果你肯招攬我,傅慶就投到你的麾下。

    可惜岳飛卻沒有一點招攬傅慶的意思。

    岳飛端著一大碗酒,站起身來,面對帳中的所有將領說道,「諸位將軍以不到十萬兵力阻擊金酋宗翰三十萬,大壯我軍士氣,不愧是中原好男兒。我岳飛先敬你們一碗酒。」

    有點喝醉的焦通大著舌頭說道,「岳帥,我們都把命拼上了。還是比不上你啊。你乾脆利落了幹掉了沙古質,逼降三萬漢兒軍,實在讓我老焦佩服得五體投地。來,岳帥,我也敬你一碗酒,感謝岳帥白天的救命之恩。」

    岳飛一口乾了碗中酒,拍著焦通的肩膀說道,「焦兄弟切勿多禮。」

    岳飛再次倒了一碗酒,走到面色落寞的王彥身前,開口說道,「王將軍敢以七萬義軍在孟州南線紮下大營,力阻宗翰進軍道路,實在是令人佩服。整個中原,敢如此做的,也只有王將軍一個人。岳某敬王將軍一碗酒。」

    王彥苦笑道,「不敢當岳將軍如此盛譽!正如焦通將軍所言,我們據營而守,尚且苦苦支撐,岳將軍卻輕而易舉地擊潰了渡河金兵,才是真的令人佩服。」

    岳飛正色說道,「飛之所以能擊殺沙古質卻是借了宗帥神威。豈敢貪天之功據為己有。王將軍之所以打得如此艱難,並不是技不如人,而是義軍裝備太差了。這樣吧,飛此行前來,所帶甲具甚多,願意送給王將軍五千幅步兵鎧甲,一千匹上好戰馬,還請王將軍不要嫌少。」

    岳飛話聲一落,大帳中頓時安靜下來。護民軍將領全都詫異地看著岳飛,實在不明白岳飛幹嘛要送給王彥戰馬。送五千幅鎧甲也還罷了,反正護民軍此來,帶了五萬幅上好鎧甲。但戰馬可是好東西,一千匹戰馬價值上百萬貫了。護民軍就是有錢,也不能這樣往外撒呀。

    牛皋特意重重地咳了一聲。意思在提醒岳飛,不要總是做爛好人。王彥和牛皋只是戰時合作關係,連盟友都算不上。並不是牛皋看不起王彥,而是王彥總是拒絕牛皋的結盟要求。牛皋後來想明白了,王彥此人忠於朝廷,所以怕和護民軍走得過近,擔了叛逆嫌疑。

    這讓牛皋心中極為不爽。所以二人雖然合作了一個月,但關係卻一點也沒有變好。

    至於王彥的部下將領,當然都是欣喜若狂。五千幅鎧甲意味著又多了五千精兵。一千匹戰馬則意味著義軍的戰力至少上升一倍。要知道此刻王彥軍中,戰馬不過五百餘匹,還有一半劣馬充數。

    傅慶的心裡此刻卻如驚濤駭浪。岳飛出手如此慷慨,動不動就以價值上百萬貫的軍資送人。從這一點,就可以想見護民軍的家底有多厚了。如果自己當日在二龍山投了岳飛,憑借自己一身本領,至少也不會比傅選混得差吧。

    王彥對岳飛的慷慨很感動。但王彥認為自己應該和岳飛說清楚一件事。「岳將軍如此大方,彥實在受之有愧。不瞞岳將軍,如今我麾下軍卒疲敝至極,不

    堪再戰,必須回山休整一段時間。之所以在這裡苦苦支撐,只是因為牛皋將軍重義來援,我不敢棄之而去。但此刻岳將軍精兵來到,我這幾萬士卒留在這裡,徒增累贅。i所以王某就乘著這場接風大宴,來向岳將軍告辭。」

    岳飛有點奇怪地問道,「王將軍何出此言。你的軍卒士氣極高,只要輔以兵甲,絕對都是精兵悍卒。如今我們二軍合一,十萬大軍,足以擊退宗翰了。王將軍何不等擊退宗翰之後,再行回山休整呢?」

    「岳將軍,我軍實在是疲敝得不堪再戰。」王彥鐵了心要離開孟州大營了。

    牛皋聽得不耐煩,把酒碗往地上一擱,站起身來說道,「王將軍,你這話我就不愛聽了。你的軍卒疲敝,我們護民軍就不疲敝了嗎?這一個月,我們護民軍可曾偷懶耍滑?可曾避敵不戰?岳帥從應天府趕到偃師,擊破沙古質之後,又冒著風雪渡河來援孟州。難道我們護民軍就不疲敝了嗎?如今金狗受挫,正是我軍破敵之時。你卻要在此刻率軍離去,俺牛皋是個粗人,就想問王彥將軍一句,朝廷的旨意比整個中原百姓還重要嗎?」

    牛皋說到最後,忽然提起了朝廷旨意,不由讓初來乍到的岳飛有點愕然。王彥愣了一下,望著牛皋說道,「牛將軍這話是什麼意思?王某不明白。」

    牛皋冷笑一聲,「二日前有個太監進了王將軍的大帳,難道不是來傳達萬歲旨意嗎?」

    王彥霍地一下站起身來,瞪眼說道,「牛皋,你監視我?」

    牛皋漫不在意地說道,「那不叫監視。那叫小心行得萬年船。我牛皋平生有三畏,畏小人,畏瘋狗,畏忠君之人。」說到這裡,牛皋故意停了一下,對王彥的怒火視而不見,反而又喝了一口小酒,然後解釋道,「畏小人和瘋狗乃是人之常情。但我為什麼要怕忠君之人呢?因為那種人,心中只有君王,對君王的一切命令都全心遵從。哪怕君王讓他殺死自己的妻兒,他也會毫不留情地舉起屠刀。但那種人在百姓心中,往往都有很好的名聲。殺又殺不得,罵又罵不得,所以我最怕的就是那種人。」

    王彥被說得面紅耳赤。牛皋確實說中了王彥的心思。兩天之前,一向對王彥不管不問的朝廷忽然派了一個太監來到王彥大營,簡直讓王彥受寵若驚。太監見了王彥,當即掏出一道密旨。上面蓋著趙構的玉璽大印。密旨上說,岳飛即將帶兵來援,王彥應該率兵離開,到大名府一帶發展勢力。護民軍居心叵測,最好讓護民軍和金兵拚個兩敗俱傷。

    收到這樣的密旨讓王彥很為難。但到了最後,還是忠君的思想佔了上風。所以面對牛皋的責問,王彥雖然有點心愧,但最後還是昂首說道,「牛將軍既然不相信我的軍隊,我們更應該離去。岳將軍,你有自己的堅持。彥也有自己的堅持。我們二人同是抗金,但所走的道路不同。多謝岳將軍的贈禮,王彥愧不敢收。告辭了。」

    王彥沖岳飛抱了抱拳,然後走出了中軍大帳。傅慶白彥民張翼等人連忙跟著走了出去。讓傅慶失望的是,岳飛從頭到尾,都沒有挽留過他。

    看到岳飛站在帳中沉思,薛弼端著一碗酒,走到岳飛跟前,低聲說道,「岳帥不必憂慮。王彥雖然奉旨離去,但他沒有說謊。就憑他那幾萬義軍,在這裡只有徒為我軍之累。如今我軍雖然只有五六萬人,但皆是精銳之師。依壘而守,不是難題。」

    岳飛歎了一口氣。「為什麼我們想拯救中原百姓,面臨的最大敵手反而是朝廷?為什麼這些帝王寧願把國土送給外族,也不願自己百姓獨力抗敵呢?」

    牛皋沒好氣地罵了一句。「還不是這些王八蛋把天下當成一傢俬產。在他們看來,外人奪一點可以,但自己人想奪,那是一定要斬盡殺絕的。」

    岳飛的臉色漸漸陰沉下來。他的眼睛望著遙遠的南方,在心中暗暗發誓,趙構小兒,我前生因為忠心死於你手。今生卻絕不會再重蹈覆轍。你給我等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