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岳飛之血戰中原

正文 第四章 兵發汴梁 文 / 中原布衣

    最先站出來支持岳飛的正是張憲。張憲高聲說道,「宗翰老矣,不足為懼。岳帥,末將願為先鋒,破此惡獠,為被屠殺的太原百姓報仇。」

    岳飛微笑著說道,「賢弟勇氣可嘉。像諸位將軍似乎可不像你一樣有信心。你能和他們說說先破宗翰的理由嗎?」

    張憲點了點頭,同樣用目光打量了一下帳中將領,沉聲說道,「岳帥之所以提出先打宗翰,正是因為宗翰部最易破。我們先看賽裡部,賽裡部雖然不過一萬女真鐵騎,但卻背靠衛州浚州,那是金人經營半年之地,進可攻退可守,我軍想速勝之,肯定很難。就算勝了賽裡,也無補於事。更別說我軍一旦大舉壓往開德府,賽裡部肯定會和完顏拔離速蒲察石家奴合軍一處,我軍雖然英勇善戰,但面對三萬女真鐵騎,外加十萬僕從軍,勝之不易。」

    張憲剛剛說到這裡,就聽王貴接口說道,「張憲,你這話我就不明白了。如果我們護民軍連三萬女真鐵騎都勝不了,拿什麼去擊破宗翰部的七萬女真鐵騎呢?」

    王貴向來對張憲不太服氣。因為他認為自己的本領在張憲之上,偏偏軍職總是位於張憲之下。如今雖然王貴也是第二步兵師的師長,但張憲除了第一步兵師師長的職位,還有一個副軍團長的職位。岳飛在前往太行山的一個多月,也明令護民軍歸屬張憲轄制。

    張憲當然也明白王貴的心思。本著以和為貴的原則,張憲對王貴總是笑臉相迎。哪怕笑臉換來的是一張臭臉。此時見王貴語氣略帶嘲諷,張憲並不在意,只是微微一笑。

    「王貴大哥這話問得好。但如果我們在開德府和金兵決戰,我們只有三萬護民軍。如果我們在洛陽和宗翰決戰,我們卻有五十萬大軍。」

    王貴一愣。「五十萬大軍?張憲,你在說笑話吧。我們上哪裡去找百萬大軍?除非你會撒豆成兵。」

    智浹的眼睛卻亮了一下,繼而歎了一聲。「我明白了。唉,老僧慚愧啊。竟然沒有想到這百萬大軍。」

    王貴還是一頭霧水,不過他心思也轉得極快,忽然想到汴梁大軍,當即叫了起來。「張憲,你說的難道是宗留守收編的百萬大軍嗎?」

    張憲點頭笑道,「正是。據我所知,宗留守收編了不下一百二十萬義軍。而在汴梁洛陽一帶,至少佈置了五十萬義軍。」

    王貴不屑一顧地哼了一聲。「我雖然敬重宗留守,但那些義軍不過是些烏合之眾,根本不堪大用。如果我們指望那些義軍和宗翰大軍死磕,根本是癡人說夢。」

    岳飛見王貴如此輕視義軍,不禁冷哼了一聲。用厲電般的眼睛盯著王貴,一字一句地說道,「王貴,我們護民軍在四個月之前,也不過是烏合之眾。」

    王貴笑道,「我們有岳帥。宗帥麾下卻沒有第二個岳帥了。」

    王貴這話雖然有拍馬屁的嫌疑,但也確實說出了絕大多數將領的心聲。很多將領都聽得暗暗點頭。心說,不光宗帥麾下,全天下也找不到第二個岳帥了。

    岳飛也被王貴這句話逗得樂了一下。但隨即又沉聲說道,「汴梁沒有岳飛,但卻有宗帥坐鎮。宗帥治軍有術。經過大半年整訓,想必義軍縱不堪野戰,倚營而戰,絕對沒有問題。」

    智浹聽到這裡,也點頭說道,「岳帥此言不錯。宗帥上月還斬了不聽號令的義軍首領趙世隆和李旺。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宗帥卻讓趙世隆之弟趙世興和李旺之弟李道接管軍隊。殺其兄,用其弟,除了堂堂正正的宗帥,這天下沒人敢做。」

    岳飛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其他將領此時也明白岳飛主意一定,根本不可能勸回來。再說最能說服岳飛的李八少卻一直垂目不語,顯然是支持岳飛的計劃。諸將當然也不再固執已見。

    但岳飛卻不想讓眾將心懷忐忑的去和宗翰對決。所以接著說道,「宗翰號稱軍神,卻垂垂老矣,不足為懼。大軍雖然來勢洶洶,但攻勢不銳。宗帥在汴梁洛陽一帶築了三十六座營寨。到時候義軍守寨,我軍野戰。兩軍配合,破宗翰必矣。」

    其實就算沒有這支橫空出世的護民軍,宗翰的十幾萬大軍也沒能攻破汴梁。老帥宗澤指揮兵甲不精的數十萬義軍,在汴梁和洛陽之間和宗翰展開了拉鋸戰。經過大半年的血戰,汴梁安然無恙,宗翰無功而返。反而是宗澤指揮義軍銜尾追擊,又收復了黃河北許多城池。

    但那一戰,中原的損失也大。百萬義軍折了三十幾萬。更不要說宗翰的大軍屠了洛陽,屠了偃師,又掘了宋朝的皇帝陵墓。

    北宋一朝,天下最繁華的地方無非中原。中原最繁華的地方無非二京,東京汴梁,西京洛陽。但在宗翰的這次進攻裡,可以說兩京差不多變成了一片廢墟。

    岳飛既然知道這段歷史,當然不可能再讓它重演。和女真人的戰鬥決不是一年二年的事。如果不能更多地保住中原的元氣,最後勝利的肯定是劫掠成性的金軍。

    正因為這個原因,岳飛才鐵了心要率軍到汴梁,與宗澤的義軍會合,準備在洛陽和宗翰的大軍決戰。宗澤性如烈火,本就是好戰分子。之所以據營死守,眼睜睜地看著金軍劫掠鄉村,實在是沒有可以野戰的精銳力量。而護民軍,正是一支可以女真軍抗衡的精銳。

    既然確定了要派大軍前往汴梁,岳飛開始安排應天徐州曹州開德府四地的防守。王貴的第二步兵師依然駐紮曹州,但守軍卻由一萬五千人減縮為八千人。副師長孟安則率七千步兵進駐東平府,把東路軍可能的突進路線給堵死。東平府的守將董昌因為橫行不義,剛被東平士紳和百姓聯手殺死。東平府的士紳拿著全府的士民冊子,來向應天府尋求保護。既然如此,護民軍就向東再擴張一下。

    至於女真東路軍,明年春天之前,絕對突不到曹

    州府。因為京東西路義軍也有數十萬。這些義軍雖然多是烏合之眾,但對付金兵卻都只有六字真經。「打金狗,保家園。」要知道在歷史上,京東西路的義軍一直從北宋末反抗到南宋末期。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人口過千萬的京東西路幾乎千里無人煙,村村無雞鳴。但金國卻也一直無法完全消滅京東西路的義軍。最後一支京東西路的義軍楊安兒李全,反而是被宋元兩國大軍聯手剿滅的。(不得不說,趙宋官家總是幹這種吃裡扒外的噁心事。)應天府本城的守衛則交給了徐慶花朝西王天保三人。徐慶沉穩大度,花朝西勇銳過人,王天保則是打了多年仗的邊將,智勇兼備。憑借留在應天府的三千騎軍,八千步兵,再加上五萬初具訓練的民兵師,還有各個村寨完善的堡壘防禦,就算來上十萬金兵,守上幾個月還是不成問題。

    徐州府的守衛則由岳翻趙萬負責。岳飛一再叮囑岳翻,若朝廷大軍來襲,堅守不出即可。不可輕而易舉出城決戰。若失了徐州府,必斬岳翻。

    岳飛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他知道岳翻性格暴烈,易中敵人的激將計。所以只讓岳翻當趙萬的副手。趙萬雖不擅野戰,但守城還是有一套的。

    至於即將和賽裡部戰鬥的開德府,岳飛依然把智浹大師派了過去。有智浹大師坐鎮開德堅城,再加上背嵬軍統領寇成,賽裡的數萬金軍不足為慮。

    一切安排完畢,岳飛就帶著張憲的第一步兵師,和趙宏的騎兵師,和剛剛補充圓滿的八百背嵬軍,浩浩蕩蕩地離了應天府,直奔汴梁。

    第一步兵師經過擴編,如今共有精銳步兵二萬人,輔兵二萬人。趙宏的騎兵師則已經到了一萬之數。所以護民軍這次前往汴梁的人馬共有五萬餘人。可以說是護民軍成立以來,第一次出動這麼多的精銳軍馬。

    跟隨大軍出發的還有一個人,應天知府黃縱。黃縱隨軍的意志很堅決。他說自己投靠護民軍的目的就是為了大戰金狗。不能總是躲在安全的應天府,幹這些書生之事。

    岳飛一再說道,「應天府離不了黃大人。你身為一州長官,豈能說走就走呢?」

    黃縱笑道,「我們應天府的規矩決定了一件事。缺了哪個人都不要緊。我走了,還有通判呢。還有各地鄉老呢。再說了,只要李老在,我應天府就穩如泰山。反正我這次主意已定。如果岳帥不肯讓我隨軍前往汴梁,施展我的運籌帷幄之術,我就辭職不幹了。」

    結果岳飛還是沒有拗得過黃縱。黃縱終於如願以償。成為了護民軍的隨軍參謀。一路之上,岳飛還有點鬱悶黃縱是不是在避嫌。因為前幾天朝廷又給黃縱下了一道旨意,加封黃縱為禮部侍郎,龍圖閣大學士,兼應天知府。

    莫非黃縱擔心自己懷疑他,所以主動隨軍,以避嫌疑嗎?如果這樣,黃縱也太不瞭解他岳飛了。

    應天府離汴梁不過二百餘里。經過四日行軍,護民軍已經抵達了汴梁城外。岳飛在春天還到過汴梁。那時候的汴梁完全是一片廢墟。凡是像樣子的房屋都被金兵縱火焚燒了。大半年過去了,汴梁淒涼依舊!

    惟一和春天不一樣的地方,是汴梁城高達十丈的城牆又重新建了起來。當然了,金軍本來也沒有把汴梁的城牆全部拆毀,只是拆了十幾個口子罷了。

    汴梁的城牆高達十餘丈,厚達三丈,全是糯米汁和青石長磚的結合。就算用炮彈轟炸,也要轟上一天才能炸毀。可是兩個混蛋皇帝卻被術士郭京騙得雲裡霧裡,直接把城門獻給了金軍。天下最堅固的城池卻被金人毫不費力地攻了進來,實在是咄咄怪事!

    當然了,在兩宋這個神奇與荒謬交織的時代,這樣的事多了去了。

    岳飛望著被大雪覆蓋的汴梁城,不禁悠悠地歎了一口氣。一首滿江紅不自禁地湧上了心頭。「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到而今,錢騎滿效幾,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歎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