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岳飛之血戰中原

正文 第六十八章 群英會(下) 文 / 中原布衣

    但牛皋的嘀咕顯然沒起到任何效果。岳飛同樣邀請劉裡忙劉義芸楊浩到應天府去。至於他們想買的盔甲,岳飛也直接明確地告訴他們,一次性買走這麼多盔甲顯然沒可能。但可以分批給他們運送盔甲。但需要他們一次性付清款項。

    劉裡忙三人全都笑道,「反正我們運來的金銀珠寶也沒打算再運回去。」

    搞定了借盔甲和買盔甲的好漢,剩下的就是馬擴和張龔了。馬擴一直沒說自己的來意。但岳飛從聽來的小道消息上也約略猜到了馬擴的來意。

    但張龔這個鐵骨縣令的來意岳飛就猜不透了。所以岳飛也不轉彎抹角了,直接望著張龔說道,「張縣令,你不要兵器盔甲嗎?我們應天府的兵甲質量絕對是一流的。」

    岳飛這話一出口,頓時讓剛剛放下心來的三人又把心提了起來。劉裡忙心想,岳將軍,你也不能太貪財了吧。我們三個的貨你都要分批發貨了。竟然還要再攬下這個縣令的訂單。

    所以他們三個看向張龔的眼神就有點不善。倒是闖先生老神在在地坐在那裡,一點也不擔心自己的盔甲。闖先生看得明白,這三位是有野心的,想乘著這個亂世搏一下身家功名。闖先生則只想救助自己的父老鄉親。不過闖先生理解這三位的想法。特別是劉裡忙和劉義芸二人,都是年青人,自然雄心萬丈。

    張龔可是做過幾年縣令的人,早就成了人精。他感覺到三位的眼神有點不善,當即開口笑道,「算了,我就不為難岳將軍了。你連他們幾個的盔甲都要分批發貨了。如果我再要的話,估計明年才能收貨吧。」

    岳飛有點納悶。「張縣令既不要盔甲,莫非是想借糧嗎?」

    張龔哈哈大笑道,「老夫武略不行,但政事還算略可。如今抱犢寨中,糧食足夠縣中軍民食用二年。」

    岳飛見這位鐵骨縣令竟能自承武略不行,不由更加佩服。要知道有宋一代,人的眼睛都是長在頭頂上的。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有安邦定國之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像張龔這樣能領著全縣居民堅守抱犢寨的,才真的可以說是武雙全。但偏偏張龔自承武略不行。

    岳飛腦中突然靈光一閃,這位張縣令莫非是來借將的?

    張龔接下來的話語直接證明了岳飛的猜測。「岳將軍,實不相瞞,老夫來到這裡,是想從岳將軍這裡借一名戰將,三百精兵。我抱犢寨軍民超過十萬,能披甲上陣者也有萬餘。但卻被三千常勝軍打得不敢出寨。如果不是抱犢寨易守難攻,說不定我全縣軍民已經被屠殺殆盡。所以老夫日夜憂懼,連金狗的僕從軍都抵擋不住,萬一金狗南下時攻打抱犢寨,豈不是一鼓而下?抱犢寨乃真定路之咽喉,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就算金狗佔了全真定府,只要拿不下抱犢寨,我們隨時就可以奪回真定府。但如果讓金狗佔了抱犢寨,不光十萬軍民死無葬身之地,真定府也非我大宋之地了。」

    說到這裡,張龔的語氣愈加悲憤。「可惜老夫屢次上書朝廷,言明抱犢寨之利害,希望朝廷派能征善戰之將北上,鎮守抱犢寨,卻一點回音也沒有收到。本來招撫使張所大人已經答應了派兵援我,誰知張大人卻被朝廷貶到荊湖南路去了。老夫思來想去,惟有岳將軍屢敗金軍,帳下猛將如雲。所以就厚著臉皮來找岳將軍了。」

    岳將軍沒想到這老頭竟然真的是來借將的。岳飛本能地想拒絕張龔。開玩笑,岳飛一直嫌自己的將官不夠用呢。拚命地想招攬英雄豪傑,怎麼可能會把猛將借出去。

    但張龔的擔憂是正確的。抱犢寨實乃河北西路的一個要害。如果自己不派人支援張縣令,按照原來的歷史軌跡,抱犢寨將在明年秋天被金人攻破,從此成為金人的一個重寨。太行義軍曾屢次攻打抱犢寨,卻都無功而返。金國末期,所向無敵的蒙古大軍攻打抱犢寨,也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時間,硬是困死了寨中守軍,方才攻下此寨。

    張龔見岳飛沉吟不語,以為岳飛擔心自己瞎指揮,當即郎聲說道,「岳將軍,只要你願意借給老夫一員猛將,幾百精兵,老夫絕不干涉護民軍將官的軍事行動。老夫如果真想瞎指揮,也不會奔波數百里來二龍山了。岳將軍,你說呢?」

    岳飛在腦中飛速地計算著抱犢寨堅守的可能性。就算自己不去救援,抱犢寨也可以堅守到明年秋天。張龔縣令的確不是仗的料。如果派出幾百護民軍去抱犢寨,整訓一下寨中軍民,抱犢寨也許真的可以變成不落的要塞。到時候自己揮軍經略河北西路時,真定府可以不戰自得。可是,想到背嵬軍隊長熊飛的不幸,岳飛不由得心中苦澀。

    張龔把該說的話都說完了,如果岳飛還不願意借兵,那也無法可想。自己只能回到抱犢寨,和全縣軍民同生共死。他用期待的眼神死死地望著岳飛。但岳飛終於下定了決心,大聲說道,「既然張縣令如此看得起我岳飛,如此看得起我護民軍。岳飛就托一次大,我會借給張縣令一員猛將,外加五十名精兵。」

    張龔激動地鬍鬚都抖了起來,「此言當真?不知是哪員猛將?」

    岳飛用手一指坐在席上喝酒的畢進,「就是這位畢進畢將軍。畢將軍乃是我背嵬軍的都頭,幾天前在兩軍陣前斬傷金狗猛將,千戶王索。」

    張龔本來看到小個子的畢進,心中還有點失望。不過一聽畢進乃是背嵬軍的都頭,不由得重視起來。張龔知道背嵬軍乃是護民軍的王牌軍。能以數百騎兵擊敗金狗數千的王牌軍。能在這樣的軍中當都頭的將領,絕對不會是無能之輩。

    特別是畢進聽到岳飛的命令之後,當即毫不遲疑地從酒桌上站起來,抱拳說道,「遵岳帥令!」

    這種乾淨利落的作風當即讓張龔刮目相看。特別是他聽說岳飛借給他的五十名精兵裡面還有十個背嵬軍士,高興得更是有點眼暈。當即坐到酒席上,和畢進以兄弟相稱。倒是嚇

    得畢進連稱不敢。張龔當即順坡下驢,直接喊畢進為侄了。

    不提這對新鮮出爐的叔侄,岳飛的目光又轉到了勢力最大的馬擴身上。馬擴的五馬山現有軍民十餘萬,可以說是河北西路最大的義軍團體。

    馬擴看到其他人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當即清了清嗓子,沉聲說道,「岳將軍可聽說過信王趙榛嗎?」

    岳飛心中暗道,來了,果然說到這個真假莫辯的王子了。用眼睛打量了一下其他的來客,發現劉裡忙三人臉上都是不屑一顧的神色,闖先生則是一臉茫然,張龔神色無奈。頓時明白了這幾位根本都是不鳥信王的。要不然早投到馬擴麾下去了,也不會來找自己買兵甲了。

    「信王趙榛,乃徽宗帝十八子。聽說年僅十七歲,被金兵俘去。」岳飛說到這裡,故意停頓了一下,方才接著說道,「不過聽說信王在半路上逃走了。不知是真是假?」

    馬擴高聲叫道,「哪還有假?信王英明神武,不亞於康王。不但帶著王妃從金狗的大軍中逃了出來,還逃到了我們五馬山上。說句實話,我們五馬山如今的首領不是我馬擴,也不是趙邦傑,而是信王千歲。」

    「哦。」岳飛不輕不重地哦了一聲。「不知馬將軍來找岳某,是何用意?」

    馬擴看到岳飛竟然在聽到信王的名頭後沒有磊呼幾聲千歲,頓時心中一沉,知道岳飛並不把信王當回事。馬擴自信滿滿的心當即灰了起來。

    數月之前,馬擴和趙邦傑把信王夫婦迎上了五馬山,豎起信王的大旗,轉眼間聚集了十幾萬軍民。可惜投到五馬山的多是四方難民,義軍卻沒有多少。如今五馬山的義軍還是馬擴和趙邦傑的老底子,不過萬餘人馬。作為出使過遼國和金國的明眼人,馬擴無疑是個聰明人。他明白信王的旗幟可以為他帶來好處,但如果實力得不到擴充,那帶來的就是殺身之禍。

    既然太行山的英雄豪傑大都投了宗澤,不投宗澤的都在自行其事。馬擴就把目光放在了閃電崛起的護民軍身上。在馬擴看來,如果護民軍願意擁護趙榛,那他們五馬山的基業將會牢固無比。

    不過如今看來,這個希望無疑又破滅了。馬擴不悅地道,「岳將軍,信王得逃大難,如今急需軍士護衛。岳將軍豈能像其他的軍隊那樣不聞不問。實不相瞞,我來之前,金狗的數萬大軍已經開始向五馬山進發。難道岳將軍能眼睜睜地看著信王再入虎口嗎?」

    吉倩眼睛一瞪,高聲說道,「趙宋官家自己作死,害苦了中原百姓,也害了趙宋皇室。我大哥是應天府的團練使,首要任務是守護中原百姓,可不是保衛那個什麼鳥信王。馬將軍,你不要用那種口氣和我大哥說話。我想問一句,既然金狗大軍正要進攻五馬山,馬將軍怎麼只帶了幾十個親信跑出來了?馬將軍幹嘛不把那個鳥信王帶出來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