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岳飛之血戰中原

正文 第十九章 牛皋下山 文 / 中原布衣

    但蒲察石家奴想不到的是,傅慶的襲擊只是一個前奏。金兵駐紮衛州數月,作惡多端。河北西路百姓一向強悍。因為河北西路靠近遼境,為了抵抗遼國時不時的入境打草谷,皇宋不光讓河北西路村村植樹,以便抵擋騎兵的衝擊力,每個村莊還都建有忠義弓箭社和槍社。前幾年西域括田法害苦了河北西路的百姓,無數農家破產,有血性的漢子紛紛佔據太行山,反抗朝廷統治。等到金兵殺過來,百姓們忽然發現,這些金兵比朝廷的吏員更壞。所以依然在反抗。只不過沒有名望高的領袖出現,聲勢很小。

    但岳飛在相州城下的一場嚴格來說只是小勝的勝仗卻一下子點燃了河北西路百姓的抗金熱情。各村的忠義社紛紛招集本村青壯,日夜練武,又四處串連,各個縣境內很快就有了組織起來的大股忠義民兵。

    五千離了衛州的女真騎兵,一路上至少擊潰了十幾股忠義民兵。但那些死裡逃生的忠義民兵變得更強悍,並且適合領袖的人才迅速在血與火的磨練中湧現出來。

    如今跟在金兵屁股後面的忠義民兵共有近千人,由四個比較驍勇的民兵頭目率領,輪番攻擊女真後隊。驍勇絕倫的傅慶成了大頭目,內黃縣的一個叫傅選的流民成了二頭目。淇縣的一個富家子孟德成了三頭目。淇縣的一個弓手焦通成了四頭目。

    近千忠義民兵共有三百多騎兵。但這些所謂的騎兵,只有一百多人騎的是劣馬,剩下的二百多人,有騎驢的,有騎騾子的,甚至還有十幾個騎牛的。但就是這些看上去極為可笑的騎兵,卻死死地綴在了女真騎兵後面。

    蒲察石家奴曾經回軍二次,準備一舉擊潰這些不知死活的團練兵。但騎驢騎牛的團練兵就會掩護著步行的團練兵退入無處不在的樹林。

    蒲察石家奴有一次實在氣瘋了,命令金兵衝進樹林。結果一場大戰,失去了速度的金兵至少折在樹林裡二百多人,依然沒有拿下那片綿延好幾里的楊樹林。

    衝動的後果就是如今綴在金兵後面的團練兵差不多都換上了戰馬。只有焦通還騎著自己那頭極為高大的公牛。

    更讓女真騎兵無奈的是,淇州境內河流眾多,一些忠義民兵划著小船,經常可以莫名其妙地繞到金兵前頭,一陣沒有準頭的亂箭,雖然射不中幾個金兵,但讓前隊的金兵也是一驚一乍的。

    金先生雖然足智多謀,但面對這種幾乎全民皆兵的游擊戰,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他不去反思這是金兵作惡多端的後果。反而認定這些百姓都是被岳飛的相州一戰鼓起了戰鬥的勇氣。所以當務之急,是要把岳飛擊殺於相州城下,那樣整個河北西路就會不戰自平。他根本不明白,就是岳飛不來河北西路,河北西路的忠義民兵依然會讓大金頭疼一百多年。

    第三天,蒲察石家奴終於領著四千多女真軍走到了朝歌鎮。

    朝歌鎮是由淇州通往相州的必經之路,交通便利,算是河北西路的一個大鎮,靖康之亂前,全鎮人口共有一萬多人。但就在去年冬天,宗望的大軍南下汴梁,途經朝歌鎮,來了一場大屠殺,結果全鎮被殺成了白地。宗望屠殺朝歌鎮的理由就是朝歌鎮人口太多了,萬一在金兵南下後築起塢堡反抗金軍,就會讓金兵很頭疼。

    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出現在金兵眼前的應該就是一片廢墟。但怎麼可能不出意外呢?蒲察石家奴和金十三勒馬停在鎮外,皺眉望著在朝歌鎮的廢墟上豎起的一座營寨。

    這營寨正好擋住金兵去路,左有衛河之水,右邊是連綿的樹林和矮嶺。如果蒲察石家奴想去相州,必須要把這個營寨擊潰。

    蒲察石家奴越打量這個營寨,越是吃驚。這營寨雖然一看就是草草扎就,但卻扎得甚是合理。金兵如果想要打破這個營寨,非要填上上千人不可。

    蒲察石家奴正要看個仔細,只聽營寨之中一陣梆子響,寨門開處,幾十騎快馬衝了出來。騎在馬上的皆是長大漢子,當先兩員將領,一個手持大刀,一個手提雙鑭。

    持大刀的漢子紅臉膛,大眼睛,宛若關公再世。提雙鑭的漢子黑盔黑甲,手提黑沉沉的雙鑭,騎著一匹渾身沒一點雜毛的黑馬,再加上鍋底般的黑臉,環眼圓睜,站在陣前,根本就是一座黑鐵塔。

    蒲察石家奴正要搭話,忽然又從營寨裡跑出來兩匹小馬。騎在馬上的卻是兩個小孩。一個小孩大約十一二歲,身上披著黑甲,黑臉蛋子滾圓,一看就是小一號的黑鐵塔。另一個小孩看上去有點瘦弱,臉色有點蒼白,但一雙眼睛亮得出奇。這兩個小孩子手裡都有武器,小黑塔手裡握著一把鐵刀,瘦小孩手裡拿著一根一米多長的短鐵槍。這兩個小孩子面對數千金兵,不但沒有畏懼之色,反而一臉的躍躍欲試。

    蒲察石家奴心想,這兩個小崽子肯定缺心眼。要不然怎麼可能不怕我這數千殺人如麻的精兵呢?

    金十三拍馬上前,未語先笑,拱手言道,「不知兩位將軍高姓大名?」

    大黑塔愣了一下,指著金十三說道,「你這個金狗不識字嗎?我們的大旗上寫著我們姓氏呢。咦,大旗呢?牛通,岳雲,你們這兩個混小子,我們的大旗呢?你倆不是鬧著要做旗手嗎?旗子呢?」

    小黑塔嘿嘿一笑,撓著頭說道,「老爹,俺倆只顧拿刀了,忘了扛旗了。你別打我,高會民會把旗幟扛出來的。你看,這不是旗幟來了嗎?」

    這時候,又從大營裡跑出一個瘦馬,上面坐著一個瘦小的少年。這少年手裡拿著兩面小旗,迎風展開,一面旗幟上寫著牛字,一面旗幟上寫著董字。

    大黑塔一瞪眼睛,「高會民你這個混小子,我讓你扛大旗,你怎麼拿著兩面小旗出來了?」

    高會民也是嘿嘿一笑,張嘴說的話差點沒把蒲察石家奴氣死。「牛大叔,我看這些金兵

    太少,不值當咱們拿大旗出來對付。所以就把這兩面我們鬧著玩的小旗拿出來了。」

    大黑塔裝模作樣地拿眼睛望望金兵,然後點頭說道,「不錯。這些蝦兵蟹將,的確不配我們擎出大旗。」忽然提高嗓門,用轟雷一般的聲音問道,「弟兄們說是不是啊?」

    幾十個騎馬的漢子齊聲應道,「大當家說得對。這些蝦兵蟹將不值當我們擎出大旗。」

    話說到這裡,別說心思靈敏的金十三了,就連蒲察石家奴也看出來這個大黑塔是故意戲耍他們來了。蒲察石家奴大聲罵道,「兀那宋漢,莫非特意前來送死的?就憑你這個草草扎就的營寨,就憑你這些連鎧甲都不全的烏合之眾,也敢阻攔我大金軍隊,莫不是真的活夠了不成?下馬投降,我還能饒你不死。要不然,我揮大軍一擊,你等轉眼就成刀下之鬼。」

    大黑塔仰天長笑,笑聲裡透著狂妄和不可一世,壓根不把眼前的數千騎軍放在眼裡。笑完之後,他才一晃手中鐵鑭,大聲說道,「金狗聽著,你家大爺爺叫牛皋,就是我了。你家二爺爺叫董先,就是這位拿刀的老爺們。你家的小爺爺叫牛通,就是我兒子牛通了。哦,還有你這個小爺爺叫岳雲,就是相州城下岳無敵的兒子。我們從太行山狂奔百里,來到這裡,就是想先和你這個老傢伙打一仗,看看是你家牛爺爺厲害,還是相州城下的岳無敵厲害?蒲察老狗,廢話少說,想和你家爺爺單挑的話,就上來,你敢接我三鑭,我喊你做爺爺。如果想群毆,那就來攻打我這個營寨試試?」

    牛皋話音剛落,岳雲就在旁邊小聲嘀咕,「牛大叔,你這輩份說得有點亂啊。你是金狗的爺爺,牛通也是金狗的爺爺,那你們不是成兄弟了嗎?」

    牛皋環眼一瞪,大聲喝道,「亂什麼輩份?在金狗面前,我們都是爺。」牛皋這句話說得霸氣,讓自己的弟兄提氣,卻把對面的金兵氣得眼睛冒火。

    原來岳飛剛剛拿下開德府時,岳雲和表哥高會民離了山洞,去二龍山路口等候岳飛。但是剛到二龍山,岳雲二人就被牛通發現了。牛通和岳雲又打了一仗,結果又被岳雲按在地上揍成了熊貓眼。牛通和老爹牛皋一樣,屬於那種天生的好漢脾氣,不服天,不服地,就服比自己有本事的人。被岳雲揍了一頓,不但沒有叫山寨的士兵幫忙,反而和岳雲成了好朋友。他很意氣地邀請岳雲和高會民到山寨做客。岳雲毫不客氣地接受了邀請。因為在岳雲看來,這山寨本來就是自家霍銳叔叔的。等老爹過來,肯定要把山寨奪回來的。

    但在山寨裡等了幾天,不但沒有等到岳飛的大軍,反而連牛皋董先都要帶兵下山了。岳雲得知牛皋是要下山和金兵作戰,當即慫恿牛通和牛皋一起下山。牛通跑到牛皋面前一哭二鬧,頓時把牛皋鬧得頭大。於是牛通岳雲高會民三個小孩子也跟著幾千寨兵下了太行山,從林州邊境一路狂奔,三天就到了朝歌鎮。結果剛剛把營寨紮好一天,蒲察石家奴的五千大軍就到了。如果再晚一天,估計牛皋就只能用幾千器甲不全的寨兵在朝歌鎮的廢墟上和金國騎軍作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