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岳飛之血戰中原

正文 第三十七章 軍器坊的新標準 文 / 中原布衣

    應天府軍器坊位於城市南角,一片佔地極大的院子。應天府因為是太祖趙匡胤起家之地,有宋一代,極受皇家重視。應天府軍器坊論規模比不上開封府軍器監,但也比其他府城的軍器坊大上許多。其他府城的軍器坊多數只能製造極簡單的刀槍棍棒,有的甚至形同虛設,連一個匠戶都沒有。

    應天府軍器坊共有一千五百名匠戶。這些匠戶,不但可以製造刀槍弓箭,還可以製造步人甲。可以這麼說,只要給應天府提供足夠的原料,應天府軍器坊可以製造出冷兵器時代的所有武器。

    當然,除了神臂弩。製造神臂弩的匠戶都在開封府軍器監,現在則可能都被擄到金國去了。

    岳飛對神臂弩並不太過看重。那種武器雖然威力奇大,但過於笨重,根本不能適應機動作戰的需要。只能在守城時發揮威力。

    按常理來說,應天府軍器坊不會有製造轟天雷的匠戶。畢竟這樣的匠戶都被皇宋視為國之辛秘,祖祖輩輩都被圈到開封府軍器監了。當然,這也是朝廷在應天府軍器坊屯積幾萬斤火藥的原因。

    這也是岳飛一見到這種新型的轟天雷立即決定前往軍器坊的原因。如果這樣的轟天雷可以成批次製作,金人的鐵騎只會成為一個笑話。

    軍器坊內此時仍亮著火光。軍器坊門口筆直地站著十幾個護民軍,一看岳飛張憲等人到了,立即抱拳行禮,「報岳團練使,軍器坊內一切平安。」

    岳飛同樣抱拳還禮,然後領著眾人走進軍器坊。軍器坊內也有護民軍在來回巡邏。所有的護民軍沒有一個打瞌睡的,全都在盡忠職守。

    張憲解釋道,「自從見了那種轟天雷,我和李老黃大人都認為這是種利器,所以我就派了二百個護民軍前來守護軍器坊。」

    智浹歎服道,「光看這些巡邏的士兵如此風貌,就算打不到轟天雷,我們也不懼金狗大軍。」

    走到匠戶居住的棚屋前面,岳飛讓士兵把所有的匠戶全都喊出來。軍器監本來有一千五百名匠戶,前幾天趁亂跑了一百多戶。今天又有八百多匠戶作亂,全被張憲擒住扔進府衙大牢去了。此時留在軍器坊內的不過四五百戶。但那些作亂匠戶的家人依然還在軍器坊。護民軍沒有株連九族的習慣。

    所以,在護民軍士兵的吆喝之下,黑漆漆的棚屋裡很快亮起了燈光。先是那些守住軍器坊的四五百匠戶領著自己的家人走出棚屋。

    他們臉上的神色是輕鬆的。因為他們平亂有功。張憲和黃縱在離開軍器坊時都說要重賞他們。惟一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岳飛竟然連夜來到軍器坊。

    最後出來的則是那些作亂匠戶的家人。他們抖抖索索地走出棚屋,生怕一出屋看見的是明晃晃的刀槍。藉著護民軍手中的火把,看見只有岳飛一行人站在院子裡,他們總算少了些恐懼。但臉上的神色依然淒惶。

    在古代中國,所有的匠戶世家都是淒慘的,就連相對最明最商業化的北宋也不例外。那些被朝廷列為匠戶的人家,世世代代只能做匠戶,像牛羊一般地圈在軍器坊內,給大宋軍隊打造武器。

    這些匠戶哪個沒有一兩手絕活。如果讓他們自由,憑借手中的技藝,他們至少可以過上富裕生活。可是出現在岳飛眼前的匠戶們幾乎像流民一樣淒慘。身上的粗布衣服都被磨爛了,補丁一個挨一個。那些十歲以下的小男孩全都光著身子。岳飛不認為這是夏天天熱的原因。岳飛懷疑這些小孩子根本沒有衣服穿。

    岳飛還看到幾十個青壯年身上穿著鎧甲,在鎧甲的縫隙內露出皮膚。他們竟然把鎧甲當成衣服穿了。岳飛明白這些人的衣服去了哪裡。因為有些小女孩的身上穿的明顯是男人的衣服。

    岳飛知道大宋匠戶日子不好過,但從來沒想到竟然到了這個地步。岳飛初掌應天府,諸事繁多,以至於今天第一次來到軍器坊。倒是張憲已經到過兩次了。

    岳飛轉臉望著張憲,有點不高興地說,「賢弟,你到過軍器坊兩次了,怎麼一直沒和我說這些匠戶過得艱難。」

    張憲愣了一下,不知道怎麼和岳飛說。倒是黃縱接過了話。「鵬舉不要責怪張憲。他也是見怪不怪。畢竟大宋各地匠戶都是這樣過活的。連開封府軍器監也一樣。」

    張憲點了點頭。他確實是這樣想的。他不明白岳飛為何如此生氣。岳飛以前也見過這樣的匠戶啊,雖然替這些匠戶長歎幾聲,卻也並沒有顯得過於生氣。

    岳飛也明白自己錯怪了張憲。張憲還沒有適應自己的身份。還認為自己是一個無足輕重沒有話語權的裨將。所以岳飛看著張憲,語重心長地說道,「賢弟,以前我們沒能力改變一些事,我們只能看著。現在我們有能力改變一些事,我們就不能只看著。軍器坊匠戶過著這樣的生活,你能指望他們打造出好武器嗎?」

    岳飛的話不只是讓張憲沉思,黃縱智浹李八少等人也是連連點頭。是啊,讓匠戶們過著乞丐般的生活,還想讓匠戶打造出上好的武器鎧甲,確實有點太過無恥了。

    岳飛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匠戶,走上幾步,大聲說道,「我是護民軍團練使岳飛,今晚來軍器坊,本來是要找一個匠戶。但是看到你們過得如此悲慘,我覺得最重要的事不是找到那個匠戶,而是給你們制定新的規矩。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護民軍的軍器坊。你們的待遇,和護民軍一樣。」

    岳飛話語方落,匠戶們轟一聲就亂起來了。這些匠戶的祖輩多是趙宋開國時就被列入匠戶的。幾輩人都是這樣悲慘的過來,從來沒敢奢望脫離匠戶生涯。如今這個岳團練使卻告訴他們,他們今後也可以拿餉銀了。並且拿的還是護民軍團練的餉銀。這些匠戶早就聽說了護民軍餉銀極高,普通士兵月俸五兩,都頭月俸二十兩。

    他們不奢望都頭的月俸,普通士兵的月俸也足以讓他們過上普通百姓的生活。就在這些匠戶正在激動地議論時,岳飛又拋出了一個更大的蛋糕。

    「你們享受護民軍的待遇,自然也要盡到護民軍的責任。護民軍的責任是保護應天府。你們的責任就是給護民軍提供上好的武器鎧甲。你們都是製造兵甲的高手,該怎麼做自然不用我說。我只告訴你們一點。護民軍不吃大鍋飯,不搞同工同酬。技術好的,待遇向護民軍都頭看齊。技術更好的,待遇向我看齊。」

    這下子匠戶們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他們做夢也不敢想像自己的待遇竟然有可能和團練使看齊啊。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匠戶看來在軍器坊內威望較高,在眾人的示意下,老匠戶壯起膽子問道,「敢問岳團練使,技術好與更好有什麼標準嗎?」

    岳飛看著老匠戶,笑著說道,「當然有標準。」

    以前的岳飛對大宋的武器很滿意,認為比金國遼國的都要先進。之所以屢戰屢敗,只是因為朝廷不信任武將,每臨戰事,都會派出一個官拖後腿。但自從獲得了岳效飛的記憶,他才知道現在的武器設備都是渣。火器就不用說了,和後世沒得比。就連冷兵器,多數還是生鐵打造。而岳效飛時期,連普通獵戶用的砍刀都是鋼刀。

    惟一讓岳飛遺憾的是,岳效飛只是一個有點化的大頭兵,不會任何煉鋼之法,也不會製造火器。不過岳飛更相信一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岳飛給應天府軍器坊制定的新標準共有三條。

    第一,所製器甲完全合格,算是一般標準,匠戶們只能拿到五兩月俸。第二,所製器甲精良無比,算是優良標準,匠戶們可以拿到十兩月俸。第三,所製器甲遠遠超過以前的標準,刀槍皆為百煉精鋼,鎧甲之堅固超過西域猴子甲,算是特級標準,所有匠戶都可以向都頭看齊,拿上二十兩月俸。

    這是給全體匠戶制定的標準。另外設有技術獎勵。如果有匠戶發明新的兵器,新的器甲,或者新的煉鋼法,或者只是對兵器生產流程有了更好的革新,視其對軍器坊貢獻之大小,獎勵現銀一百兩至五千兩不等。並給特別優秀的發明者冠以「武器大師」的稱呼。

    被冠為武器大師者,皆享受團練使待遇,月俸五百兩。

    岳飛剛把自己制定的標準說完,不光是匠戶們都要瘋了,連在院子裡巡邏的護民軍也要瘋了。黃縱李八少張憲智浹也要瘋了。

    匠戶們要瘋了,是因為激動。這些匠戶雖然衣不蔽體,但很多人已經預見到了自己穿綢緞的日子。巡邏的護民軍之所以要瘋,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在前線拚命拚活,竟然還比不上這些躲在後方的匠戶,這太不公平了。

    黃縱則認為岳飛給匠戶的待遇過高,有點違背大宋規矩。

    李八少則在瘋狂地計算一個月要增加多少餉銀,岳飛抄了三大世家的財富能支撐幾個月。

    張憲和智浹則是面面相覷,他們兩個都認為岳飛肯定是同情心氾濫了。

    岳飛打量了一下身後眾人的臉色,就猜到了眾人對自己制定標準的不滿。所以也不等黃縱李八少提出反對意見,繼續大聲說道,「決定一支軍隊戰鬥力的是什麼,可能有人說是將領,有人說是士卒,但我要告訴你們,決定一支軍隊強大與否的是你們匠戶。古人說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你們可以製造出精良的武器,那麼軍隊的戰鬥力就強大。如果你們製造的武器拙劣,士卒再拚命也沒用。」

    岳飛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他看到智浹張憲的臉色明顯緩和下來,看來他們認同了自己的說法,於是接著說道,「創立匠戶制度的人不知是哪個帝王,但我要說,他就是一頭豬。看看我們現在使用的武器,和先秦時期使用的武器沒什麼區別。先秦時期為什麼出了那麼多鑄造大師,出了那麼多讓我們沿襲至今的武器,因為那時候沒有匠戶這種可恥的制度。我理解你們不思進取的心理。因為你們再努力,製造的武器再先進,也擺脫不了匠戶的身份。現在我岳飛在這裡告訴你們,別的地方我管不了。在應天府軍器坊,不但你們的成就可以獲得應有的獎勵,你們的後代也可以擺脫匠戶身份,可以自由地從事任何職業。」

    黃縱本來已經被岳飛接下來的話說服。其實只要是明眼人,都明白在匠戶這種制度下,別指望匠戶好好幹活。但他一聽岳飛竟然允許匠戶脫籍,頓時大聲說道,「鵬舉,這事做不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