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最牛監察御史

正文 第五十六章 恐怖的良心拷問功效 文 / 蒙面悍匪

    輪到傻大個時,他同樣面無表情,講訴的內容也跟上面那位一樣,只是講到一半時,他似乎很痛苦,臉上表情變幻,猙獰可怕,不過最後還是沒能掙脫正氣桃符的作用,順利印證了江洋的觀點!

    耶律皇子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不斷瞪眼、歪嘴使眼色,可就是沒用。

    賈又貴背上濕透了!

    胸骨斷裂的侍衛忠心耿耿,他想為主分憂,走到大個子面前呵斥道:「你講的全是假話!你為什麼要背叛皇子?」

    傻大個聽了這話突然抱頭做痛苦狀,俄頃,他搖了搖頭,抱住這名侍衛不住地搖晃,嘴裡失控地喊道:「我沒有背叛皇子!我是在挽救他!我說的都是事實!你才滿口謊言呢!你這個卑鄙小人!是你慫恿皇子的!都是你的錯!」他雙掌猛地沖侍衛的胸口大力推去,「彭——!」的一聲,這侍衛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飛出去十多米,鮮血大口大口從嘴裡吐出,頭一歪,當場死去!

    傻大個因為良心未泯所以內心極其糾結,竟有魔怔的跡象,他瞪著血紅的雙眼,跑了幾步,一腳踢在賈侍郎的右腿上,「卡嚓」賈侍郎的腿應聲而斷,賈侍郎「媽呀」一聲慘叫,抱住腿在地上翻滾呼號,這回當不成狗腿子了。

    驟變突起,耶律皇子都傻了!紫宸殿的侍衛可沒傻,有4個侍衛迅速地衝了過來,其中一個大鬍子侍衛手拿長槍挺身一刺,正處於當機狀態的傻大個根本沒有防備,被這一槍從後背刺穿到前胸,他好像被這一槍刺醒了,呀的一聲,用力別掉了槍頭,他拿住槍頭轉身就捅,在大鬍子身上連捅了幾下,緊隨其後的三名侍衛二槍一刀都落在了他的身上,傻大個當場身死,眼睛依然瞪得老大!

    「大鬍子」也不甘心地閉上了眼睛。

    等騷亂平息,場地恢復後,耶律皇子已經氣勢全無、豪氣不再,只想快點閃人。

    賈又貴自知難活,他跪下衝宋神宗說道:「臣一時鬼迷心竅,鑄成大錯,請皇上饒命啊!」

    宋神宗一拍椅子站了起來:「你犯下如此大罪還想活命?做夢!來人啊!把賈又貴拉下去!給我滿門抄斬!」

    賈又貴驚恐萬分,他拖著一條腿爬到耶律皇子面前,死死地抱住他的大_腿:「耶律皇子!救救我吧!帶我走!我什麼都知道,我還有用!」涕淚俱下。

    耶律皇子本就心煩,他一腳把賈侍郎踢飛:「還真當自己是人物了!你就是一條狗而已!」

    宋神宗威嚴地說:「耶律延禧!你的所作所為玷污了使節的名號,我們不歡迎你,限你立即離開國境!馬上就滾!」

    耶律皇子一句話沒有反駁灰溜溜地離開了。

    場面的一波三折讓大臣們看得如癡如醉,紛紛把敬佩的目光投向江洋。

    宋神宗也面帶笑容地說:「江愛卿忠心為國,天地可鑒!你維護了我朝的臉面,保護了朕的子民,大漲正氣!我該怎麼獎賞你呢?」

    江洋當然對答如流:「這都是微臣份內之事!皇上的獎賞江洋承受不起!」

    宋神宗更滿意了,他樂呵呵地說道:「那就先賞賜你黃金十兩、駿馬十匹,朕特賜你單獨奏事的權利!其餘功勞押後再算。」宋神宗現在看江洋也沒那麼討厭了,小夥人長得不錯,又一心為國,只是自己作出的三年不得陞遷的草率決定現在反而變成了麻煩事!

    雖然沒能陞遷,但單獨奏事的能力可不是那麼簡單的,這是天子近臣的象徵啊!

    江洋壞事變好事,當然非常高興,他沒想到正氣桃符的良心拷問這麼厲害,居然把大高個逼瘋了!正氣桃符都可以當精神攻擊用了。

    退朝後,很多大臣第一次主動和江洋打招呼,在一堆朝廷大員中間,江洋這個從八品官員居然毫不氣短。

    張茂特地跑過來跟江洋說:「兄弟!咱家今天痛快!晚上我請你喝酒!怎麼樣?」

    江洋呵呵一笑:「敢不從命!」兩人約好時間分手了。

    走到宣德門,石原正好當值,他緊跑兩步過來,給江洋做了個揖:「江大人為我大宋漲了氣勢!石原十分欽佩!我想請你吃飯,不知大人什麼時候方便?」

    江洋心想,今天怎麼流行請客?乾脆一起吧,他就自己做主約了石原晚上一起聚一聚。

    回到御史台,麻煩大了!同僚們祝賀的、請客的來了一撥又一撥,感情自己現在也算皇上紅人了!

    冷鋼和齊勝得意非凡,都為跟著這樣提氣的上官而感到慶幸。

    不一會,朝廷登聞鼓院轉來了一麻袋的書信,全是給江洋的!

    宋朝當然也不例外。於是,就設立了專門的信_訪機構,負責接待社會各界來信來訪,叫登聞鼓院。

    據《宋史》記載:「登聞鼓院掌受武官員及士民章奏表疏。凡言朝政得失、公私利害、軍情機密、陳乞恩賞、理雪冤濫,及奇方異術、改換資、改正過名,無例通進者,先經鼓院進狀;或為所抑,則詣檢院。並置局於闕門之前」。也就是說登聞鼓院的職責,是專門受理無法按照正常程序遞交到皇帝手裡的字,既可是官方的,也可是民間的,其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多種多樣,包羅萬象。

    登聞鼓院的具體_位置是皇宮大門之前。有**的、請願的、申訴的,可到鼓院敲擊登聞鼓,便有人接訪,接收詞狀,或者**書,經過整理篩選後_進呈皇帝。

    宋人對公平、公正的追求和維護個人、地方乃至國家利益的訴求,使**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從官方角度而言,反映了宋代皇帝重視傾聽民

    間意願,化解積怨矛盾,力圖維護社會穩定;從民間角度而言,反映了宋代民眾對皇帝、朝廷信譽度較高,對地方政府信譽度較低。地方政府為了掩飾過錯,經常採取截訪的做法,破壞這一上達天聽的渠道。

    宋朝皇帝雖然重視信_訪問題,但主要是從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出發,老百姓的信_訪問題,能夠得到處理的,微乎其微。因為皇帝畢竟精力有限,許多信_訪問題轉交下面官員去辦,官官相護,久拖不決,已經成常態,深層次矛盾日益激化,從而加劇了封建時代的結束。

    可奇怪的是,過完年後,登聞鼓院的官員發現,很多**書上直接寫明,請監察御史裡行江洋大人核查。這當然是民眾對江洋的高度信任。「信_訪辦」官員根據規定,只好把這一麻袋**書移交過來!這下江洋可有得忙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