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五.樊都之事 文 / 落家少爺
梨清到達樊都皇宮後,多是隱身,每日給用法術給玉君賢送去無關緊要的情報,因為無關緊要,梨清顯得有些無所事事,他有些懷疑玉君賢讓他潛入皇宮的目的。
在黃宮中多日,梨清也不是無所發現,至少知道了玉君武的確不是一個帝王之材。
他不太會處理國事,但凡有事,他多是聽朝臣意見,只要誰說的合他心意,不管是好或壞,他都會徵用。有時他也會執意孤行,不聽勸阻。
玉君武的聰明才智只適用於算計別人,讓自己心中舒坦。
玉君賢在南方帶領八萬士兵意欲謀反的消息傳入京城時,玉君武連忙下令召集樊都周圍五萬士兵連夜加速前去圍剿玉君賢。皇令剛下,朝中五十多位大臣就齊聚皇帝書房尚善殿外跪求玉君武收回成命。
京城周邊的士兵不能輕易調離,且不說京城周邊的士兵減少有被鄰國戍榮或其他州府起兵突然襲擊的危險,就說如果這批士兵敗在玉君賢的手下,那接下來以玉君武的好勝心,必定會調動樊都內的士兵,那時京城內的危險因素會加大,民心不安,京內格局定會發生變化。
要對付玉君賢調動哪一個州府城池的士兵都可以,何必要自剪羽翼呢。
可玉君武偏偏不聽大臣的勸阻,後因不想看到跪在尚善殿的大臣而生煩,還從尚善殿的窗口悄悄爬了出去,到後宮去作樂。讓五十多位大臣在尚善殿跪了一夜,後來還是因為一個公公看不下去了,去提醒各位大臣,各位大臣才陸續離開。這些跪殿的大臣中,有一個是玉君賢先前的岳父,喬嬌之父,喬段大人。
也是這一點,讓梨清明白了,玉君武即位的時間不長了。
玉君武此舉,讓自己退隱朝堂的柳親王重返朝堂,多次上書批判玉君武的做法。而柳親王的奏折,每次都會返還到他的手上,返還的奏折上都有一個大紅叉。玉君武不接受任何人的建議。
梨清到達樊都後第一次不用隱身之術是在柳親王的府上。
柳親王面對這個深夜憑空出現在他書房的白衣白髮男子,顯得冷靜,柳親王上上下下將梨清打量了好幾遍,眼中雖有幾分戒備,但也算客氣的問:「請問閣下是?」
「梨清。」梨清雙手抱拳,對柳親王微微點頭:「此前前來,是來向王爺報平安。」
「報平安?」柳親王疑惑,報誰的平安?柳親王心中有了想法,他霍然從座椅上站了起來,一臉期待的看著梨清。
梨清點頭:「郡主無恙。現與賢王爺陌丞相同行。」
柳親王鬆了口氣,沒事就好。剛剛懸著的心,還未得到停歇,又吊了起來:「與賢兒和陌離在一起?!」
現在玉君賢和陌離都處於戰場,柳明月與他們在一起,豈不危險。
「王爺放心,賢王爺與陌丞相對郡主都甚為疼愛,必不會讓她有事。且軍中還有一位與在下一樣通曉道法的女子,必能護郡主周全。」這是梨清對一個外人說話最多的一次吧,因為他能理解一個人對另一個的牽掛與擔心。
愛情與親情,在某些程度上,也是一樣的。
柳親王舒了一口氣,又坐下,這次柳親王是真的放寬心了,也源自於他對玉君賢和陌離的信任。
梨清該做的已經做了,他剛邁開腳步欲走,柳親王喊住他:「少俠且慢。」
梨清停住,聽柳親王說:「可見梨少俠與賢兒交情非同一般,老夫且問梨少俠,此番梨少俠可是受了賢兒之意來到樊都刺探情報?」
梨清不說話,只是輕淡的看著柳親王,這份輕淡之中,也有幾分思量。梨清不知該不該說,雖說他是柳明月的父親,可他現在還是玉君武的朝臣。
不過,他稱玉君賢為賢兒,他對玉君賢定是有所疼愛。且能看出他對玉君武也有些不滿。
梨清對柳親王點點頭。即便是告訴了他,他轉身便對玉君武說了,那也無礙,他一般都用隱身之術,料那玉君武也防不勝防。
柳親王對此事持支持態度:「梨少俠在宮中一切小心。」柳親王倒是不擔心梨清的能力和安危,玉君賢派來的人,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況且他有異術在身,行事更為方便。
「梨少俠若是傳信給賢兒,一同告訴他,本王會在朝中提前為他打點好關係,等他榮歸。」
「您……」
柳親王笑道:「君武的所做所為,想必梨少俠也有所眼見。這也並非本王偏心於賢兒,只是君武,他的確不是做皇帝的料。」
梨清點頭,應道:「王爺之意,梨清必定帶到。」
朝中應該是有不少人與柳親王的想法一樣的,否則也不會出現跪殿一事了。
***京城周圍調動的五萬士兵出征之後,朝中暫時恢復了一片平靜。只是,平靜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
果不其然,五萬兵士被破的消息傳回京城之時,又引起了一場朝中大亂。
原由是,玉君武聽五萬士兵被破不說,還被玉君賢招降了,當即氣上心頭,下令五日內徵用樊都城內所有壯丁,編製入軍,與樊都已有的十萬大軍再組成十萬大軍,共計二十萬大軍,去征討玉君賢。
若是樊都所有壯丁被抓,全軍出擊,城中只剩下老弱病殘,婦女孩童,那麼樊都將會是一個被抽空了精氣的人,陷入癱瘓。連一個國家的首都都成了這副樣子,難免不會讓其他人覬覦。到時若是有人發兵攻城,那麼樊都一定會很被容易攻下。
&
nbsp;
眾臣反對,玉君武置之不理,執意如此,還幾斬進諫的人,殺雞儆猴。如此一來,群臣中有人心生畏懼,進諫的人是少了,民間憤憤不平的人多了。
玉君武沒有抓到十萬壯丁,因為有不少人聞風逃走了,最後勉勉強強的湊夠了五萬人。
抓壯丁剛結束,玉君武又急不可耐的要將他們送上戰場,他的意志堅決,無人能阻。
朝中大臣沉默了些許十日,在十五萬大軍即將出征的前一日早朝,終於有大臣說出了反對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