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44 地脈之源 文 / 燧羽
平穩飛行了最後一百里水路,燕朗將血魂紅雲降落在暗河的右岸。
一直警惕的注視著暗河水面的藍鶴這才鬆了口氣,他不解的問道:「奇怪——我們在地底走了這麼久,為何沒有碰見一隻妖獸?」
燕朗告訴他,烏巖頭人曾說過——妖獸對地脈的變化極為敏感,所以早已遷移到相對安全的鱗丘山脈地下——所以這裡反而沒有妖獸。
這時烏巖頭人指了指前方,用洞穴古語說道:「靈王,前面就是通往『神爺石』的路。」
燕朗一行隨著烏巖頭人行走了十幾步,來到了一塊突出的山巖旁。繞過山巖,巖壁上出現了一個狹小的巖縫,寬度僅容一人通過。如果不是烏巖頭人帶路和玄光獸的照明,他們根本不可能發現這一處隱秘的通道。
因為通道狹窄,烏奇和眾玄光獸都自動縮小了身形飛在最前方照明。
大約走了有三千多步,通道的前方豁然開朗——眼前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洞穴,四壁發光的礦脈將整個洞穴照亮。洞穴內佈滿了形色各異的怪石,發著或幽藍色、或瑩黃色、或暗紅色的輝光。既神秘莫名,又美不勝收。
在大家的驚歎聲中,烏巖頭人告訴燕朗,這裡已經到了血川下方數千丈之下;再往下百萬丈就是歷代洞穴人相傳中「神爺石」所在的地方。不過到達那裡還需要穿過一條長度達到十萬丈的熔岩裂隙,那裡溫度極高,人族之身根本無法承受。
說罷,他帶著燕朗來到洞穴的中央。燕朗看到那裡果然有一個深不可測的豎洞,洞壁發著幽暗的綠光。燕朗用大道神通一探——綠光豎洞的底部果然連著一個狹小的裂隙,周圍都是流淌的熔岩。奇怪的是:有著很大壓力的熔岩流竟然無法把這條裂隙填滿。
更為奇異的是:熔岩裂隙的最底端有一潭藍色的湖水,厚達十萬丈的熔岩流不可思議的懸在這潭湖水之上。
燕朗把自己所見到的情景告訴了烏巖頭人。
烏巖頭人吃驚的說道:「靈王真是天神一般的本領,您所描述的和我們祖先傳下來的情景一模一樣。不過那一潭藍色的湖水並不是真正的湖水,那就是『神爺石』!」
接著烏巖頭人告訴燕朗:神聖的「神爺石」一共有四種形態:氣、水、石、無形無相。它每三個時辰就會改變一次形態,一天之內有四次變化。正是這四種形態維繫著姑射山的主脈自我復原的功能。當「神爺石」變成石的時候最為脆弱,只有這時候它才無法抵禦外力的破壞。不過要想破壞「神爺石」,這個綠色豎洞是唯一的途徑。」
燕朗恍然大悟:原來這「神爺石」才是姑射山地脈之源。熔岩間的裂隙,還有熔岩河懸浮的原因都是這塊「神爺石」在起作用。——沒想到並不險峻的姑射山地脈之下竟有如此神奇之物,看來姑射山成為三大靈極之地實非偶然。
不過「神爺石」所在的位置如此隱秘,如果沒有極高的神通根本無法發現——那洞穴人的祖先又是怎麼知道它的存在的呢?莫非和烏巖頭人提到過的「阿伽羅光」有關?
當燕朗提出這個疑問時,烏巖頭告訴他,「神爺石」的存在的確是在「阿伽羅光」到來之後,才開始世代相傳的。
由此基本可以斷定:「神爺石」最早就是由「阿伽羅光」所發現的。
燕朗又請烏巖頭多講一些關於「阿伽羅光」的故事。不料烏巖頭人告訴燕朗,關於「阿伽羅光」的傳說其實非常少,除了知道他教會了洞穴人製造術之外——包括他來到姑射山地底的原因,和他是何時離開的那裡——這些都沒有流傳下來。
燕朗心想:看來這位神秘的「阿伽羅光」並不願暴露自己的身份。可是他既然有很大的神通,為何不傳授給洞穴人一些;反而只教授他們製造術?這和天神或上仙的做派又非常不相稱。這位「阿伽羅光」究竟是什麼來歷呢?如果弄清楚他的身份,有助於判斷魔門和虛崑崙的人是否有可能找到「神爺石」。
這時藍鶴指著綠光豎洞問道:「靈王——我們是否要從這裡下去?」
燕朗搖搖頭:「這是去往『神爺石』的唯一途徑——我們只要扼守住這裡,就可以保證它不被人破壞。」
藍鶴點點頭,又問道:「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
燕朗胸有成竹的說道:「你和龍甲在這裡守候,我和烏巖頭人去探一探魔門破壞地脈的情況;最好把紅魔族救出來。臨走前我會用先天符咒加持神符,把巖縫通道單向封閉——只能出不能進。如果我們三天後還沒回來——你們原路返回地面,把這裡的情況報告給聖師和國師。」
走出了巖縫通道之後,燕朗和烏巖頭人又來到暗河岸邊。燕朗用大道神通仔細探查了一番——因為地底各種礦脈的影響,大道神通只能探查到方圓二十里內的情況。之所以能探查到「神爺石」完全是因為熔岩裂隙的存在。
而根據烏巖頭人的估計,這裡到地面的距離大約有一百多里。
燕朗不需探查就能感覺到的是:一陣陣輕微的震動從上方傳來,魔門無疑正在上方破壞地脈。不過他們並不在大道神通的探查範圍之內。
燕朗和烏巖頭人一番交流之後,決定沿著暗河逆流而上。
三個時辰過後,燕朗和烏巖頭人已經來到了暗河水網彙集的地下湖泊。在玄光獸的照明下,烏巖頭人很快找到了他所要尋找的那條暗河的入口。
烏巖頭人告訴燕朗,沿著這條暗河逆流而上就能來到姑射山最明顯的一條地脈附近。如果要破壞姑射山地脈,這條地脈一定會首當其中。
燕朗非常贊同烏巖頭人的判斷,他正
要催動血魂紅雲進入這條暗河的河道時;忽然魔脈中出現了一絲異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