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血案迷蹤

正文 第289章 諄諄教誨 文 / 納心

    1

    「那中日關係經過這次波折,以後是睦鄰而處、還是世代寇仇?」魯思霞繼續問梅教授。

    「很難判斷!」梅教授審慎地輕輕搖了搖頭:「日本是個島國,沒有延續的歷史,沒有傳續的化。一切從實用主義出發,鼠目寸光,斤斤計較,只顧眼前利益;還貪得無厭,只能佔便宜,不能吃虧,重戰術輕戰略。在這種化背景下,日本可能培養出偉大的企業家和發明家,但很難培養出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家。

    明治維新後,日本政壇從來就有兩種力量,一部分有遠見的政客尊重中國這個巨人的存在,或者他們知道僅憑日本實力,是吞不下中國遼闊的國土、眾多的人口和悠久的化的,所以這些人一直建議和中國合作發展;更多的日本政客,則是從心底裡鄙視中國,老弱中國是日本『脫亞入歐』的投名狀,欺凌中國可以給他們無窮的快感,所以他們可以對歐美強國讓步,但絕對不願對中國做任何讓步。這就注定中日關係今後會充滿波折。

    更何況,英、美、俄,這些老牌帝國主義,又怎麼可能希望中國崛起,又怎麼可能希望中日和睦?他們一定會在兩國關係中間埋下很多暗雷、陷阱,讓中日兩國一直紛爭不已,干擾彼此的發展進程,他們好從中取利。」

    即使是在病床上,梅教授對國內外形勢分析得依然精闢入理。

    「雪華,你以為此次日本戰敗,真的會對中國服氣嗎?日本骨子裡只承認強者,美國的『千機轟炸』和兩顆原子彈、蘇聯鐵騎橫掃關東軍,會讓日本刻骨銘心,但在中國戰場,我們只是拖垮了日本,並沒有將他打痛打服,骨子裡,他們未必服氣」。

    回想起遠征軍戰俘營日寇被俘後對中**人的種種傲之舉動,魯思霞對梅教授的分析有更加切身體會。

    「要身邊有這個惡鄰,如果中國不奮發圖強,還積貧積弱,只要中國有事,他們又會跳出來,狠狠咬中國一口!」梅教授提醒道。

    2「那中日永遠只能是敵人?」魯思霞反問道。

    梅教授輕輕地搖搖頭。「雪華,你把我床頭抽屜打開。」

    魯思霞打開病房床頭櫃上抽屜,赫然映入眼簾的,竟然是一個報告:《關於國內和世界形勢的民意調查》。

    即使在病重期間,梅教授心裡還是考慮著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始終不忘自己的學者本色。

    魯思霞草草掃了一眼,上面有10項調查內容,都與世界軍事、政治和中國發展有關,如「1.你認為中國抗戰,究竟能不能得到最後的勝利?」、「2.聯合國家,應全力解決德國,還是先全力解決日本?」等。

    「雪華,這是44年底,我讓華夏大學學生對貴陽市民隨機進行的一個問卷調查,從大學教授到路邊攤販,調查了11000多人,儘管這個樣本不能代表全體國民,但管中窺豹,也略見一斑。」

    「你把第五條讀給我聽聽!」梅教授說道。

    魯思霞讀道:「5.一旦獲得最後勝利,我們當否與日本平等相處?

    應:6534否:4687不明確41」

    魯思霞越讀聲音越小,他內心頓時覺得不可思議。

    看著魯思霞的表情,梅教授微微一笑:「雪華,如果你選,你會選什麼!」

    「那我會選∼」魯思霞考慮再三,「我選『不明確』吧」。

    梅教授微微喘了口氣:「當我剛看到這個數字之後,不禁令我為自己的民族感到驕傲。深陷戰火的中國人,並不會因為仇恨失去理智。在炮聲隆隆中,也能理智的看將來,觀世界,是多麼的難得。

    綜觀中國化的發展歷程,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包容。不論是強漢還是盛唐,中國化總是在不斷的吸收中完善發展。伴隨著佛儒道三教合流的中國的思想體系,包容和善,漸漸成了中國化的主題。這種化體系,展現出來的大肚胸懷,讓人不敢相信。」

    「老師,你說,日本人看了這份問卷,他們會不會覺得臉紅?他們當年用坦克碾壓、用炸彈轟炸、用毒氣彈戕害的民族,是怎樣的一個民族?是一個為了和平,能夠壓制仇恨的一個民族,是一個為了和平,能夠包容一切的民族。」

    「沒那麼簡單,雪華!日本這個民族有他的局限性,就是欺軟怕硬,整個亞洲,最為強大的兩個國家,就是中國和日本,歷史證明,中國強日本弱,則東亞太平,亞洲安寧;中國弱日本強,則東亞紛爭,亞洲動盪。清末重臣李鴻章曾對日本有過一個評價:『今日之日本即明之倭寇也,距西國遠而距中國近。我有以自立,則將附麗於我,窺伺西人之短長;我無以自強,則將傚尤於彼,分西人之利藪。』先哲的警示如黃鐘鳴鏑,時時當令我國人警醒。兩個國家之間,有合作,更有競爭,如果一味的包容,只可能姑息養奸。只怕若干年後,東亞再起波瀾。」

    「老師!那該怎麼辦!」魯思霞面色沉重,充滿憂慮。

    3「雪華,你給我拿一個蘋果。」梅教授說道。

    床頭櫃上就有一籃蘋果。是探望梅教授的客人送的。

    戰火期間,水果彌足珍貴,即使是送來探望梅教授的蘋果,有一些都有爛痕。

    魯思霞挑了一個最沒有缺陷的,拿起小刀,就要削皮。

    「不不,雪華!」梅教授制止了他:「你挑一個有傷痕的∼」

    魯思霞知道梅教授一貫節儉,怕蘋果爛了浪費,所以挑了一個有明顯傷痕黑疤的,仔細用小刀剜去爛點,再仔細削好,遞給梅教授。

    梅教

    授咬了一口,然後笑道:「你知道我的意思嗎?」

    魯思霞愣在那裡,一頭霧水。

    梅教授指了指果盤裡魯思霞剜除的那些爛果肉:「這就是日本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也是侵華戰爭中對中國人民犯下最嚴重罪行的那些戰犯。你只有徹底剜除他們,日本才可能和這個蘋果一樣,被人欣然接受,並享受它帶來的甘貽。如果這些黑點爛肉不及時剜除,則整個蘋果會爛掉,最後只能被扔進垃圾箱。」

    梅教授比喻貼切精妙,魯思霞頓開茅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