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血案迷蹤

正文 第133章 弔唁故友 文 / 納心

    1

    第二天,一場寒潮不期而至。大雪紛飛,整個雷江銀裝素裹,全城縞素。

    當國慶開著吉普車送於心遠到達雷江城區時,發現雷江已是水洩不通。很多雷江百姓,扶老攜幼,胸佩白花,排著隊,邁著沉重的步伐,從四面八方,向雷江中學走去,不用問,他們是去告別魯思俠。

    天寒地凍,雪花飄飄。但魯思俠宿舍前,他親手種的那一片臘梅卻競相開放,紅的似火、粉的如霞,綠的如翠。他的學生們,含著熱淚,採來一支支梅花,放在魯思俠的遺體旁。整個靈堂裡,瀰散著臘梅清冷的沁人芬芳。

    靈堂中間是魯思俠的大幅畫像,嘴角含笑,雙目有神,依然那麼儒、謙和。上方是黑色的橫幅:「沉痛悼念魯思俠同志」。左右是一副輓聯,上聯是:「一生耕耘,音容宛在,雪動哀情,流水夕陽千古念」,下聯是:「兩代忠烈,德業長存,梅含悲意,春花秋實萬人思」。

    於心遠認得出來,這是了因師太的行書筆墨,但字體沒有了過去的飄逸俊秀,有幾分散亂,可以看得出來,一個母親老年喪子的心痛。

    魯思俠安臥在梅花叢中。穿著他那件海軍藍中山服,神態平靜安詳,如同熟睡。

    旁邊有一男兩女,三個十二三歲的孩子,披麻戴孝,站在一邊哭泣。魯思俠終身未婚,這幾個為他守孝的,應該就是魯思俠給於第二次生命的孩子。

    隨著緩緩地人流,於心遠來到魯思俠身邊,他很想衝過去,抱著魯思俠的遺體,嚎啕大哭,但他忍住了,他不想破壞這樣肅穆莊重的氣氛。

    他只是對著他的兄長,一鞠躬、再鞠躬。

    一旁縣領導都知道於心遠和魯思俠非同尋常的關係。有人走過來,輕聲安慰他,並把他攙到一旁。

    於心遠執意不肯離開靈堂,縣領導也不勉強,為他找一把椅子,於心遠就坐在靈堂,看著人流魚貫而入,又魚貫而出。這些人中,正值盛年的,是魯思俠的同事朋友;青春少年的,是他的學生們;老態龍鍾的,很多是他父母的街坊和朋友,還是很多千里迢迢趕來的,他曾經教過的學生。

    花圈靈堂裡早已擺不下了,就擺在學校操場,操場也容不下了,就沿著弔唁人流,擺在道路兩邊。

    人們就沿著這個花圈圍成的走廊,緩緩地進出著。

    2上燈了,人流也漸漸稀少了一些。縣領導想請於心遠去賓館休息,可於心遠執意留在靈堂,他一定要為魯思俠守靈。

    哀樂低回,梅花幽香,於心遠心裡一陣陣酸痛。

    晚上前來弔唁的人少了,現場留下的,就是魯思俠治喪委員會的一些成員,大家都在輕言細語地相互交談著,商量著明天的葬禮該如何進行,由於偵辦「2.15」案件緣故,很多人於心遠都很面熟,其中,最熟悉的,就是方正武。

    方正武也是兩眼通紅,不知道是因為痛哭的原因,還是因為熬夜的原因。

    方正武也看到了於心遠,他知道這是魯思俠最值得信任的朋友,於是就走過來,想聽聽他對魯思俠葬禮的看法。

    於心遠沙啞著聲音說:「思俠是個簡樸低調的人,最討厭排場;追悼會盡量簡樸一些,會後,就送去殯儀館火化∼」

    方正武動情地說:「老魯好歹也是一縣之長,又是為救人犧牲,這樣草率,很難對全縣人民交代呀!」

    於心遠指了指魯思俠遺像兩旁的輓聯:「這樣的高度評價,如果思俠地下有知,應該很知足。我明天只有一個願望,思俠沒有親人,我作為思俠的朋友,我去為思俠捧像,靈車要繞行一下『鳳凰街』和『青塚』。」

    方正武有點為難:「按雷江規矩,只有晚輩才能為長輩捧遺像,您和老魯資歷、年紀差不多,不能讓您做這件事。三個被救的孩子家長都懇求,讓孩子為老魯盡孝,以報救命之恩∼」

    這樣合情合理!於心遠不再堅持了。他接著問方正武:「思俠究竟是怎麼死的?」

    方正武哽咽著說:「那是前天,星期天。幾個孩子在臥冰湖畔玩,冬天的湖水很淺,結著冰,一個孩子不知道怎麼不小心掉進了湖裡,其他幾個孩子也慌了,急忙下湖去救,結果都陷進去。岸上幾個孩子急忙呼救,正好老魯每週來『青塚』上香,聽到呼救,就連忙奔了過去。臥冰湖湖水不深,但下面淤泥卻很重,當他救起三個落湖孩子以後,就再也沒有上去了!」方正武說不下去了∼「既然是星期天,怎麼就沒有其他人在湖邊?」於心遠提出疑問。

    「有!湖邊有不少人,還有人拿來了繩子,拋給老魯,但老魯沒接著∼」方正武言語中充滿遺憾。

    談話間,又有一批人進來。於心遠認識,是《宜城日報》的記者,他們似乎拿著一疊照片什麼的,正在徵求雷江縣領導的意見∼方正武看到了來人,對於心遠說:「當時岸邊還有幾個攝影愛好者,他們拍下了老魯救人犧牲的全過程∼」

    於心遠心裡一動:「哦!我能看看嗎!」

    方正武過去對著記者小聲說了幾句,然後拿了一疊照片過來。

    照片是黑白的。採用的是「樂凱」普通膠卷,清晰度很差;拍攝角度選取也不好,由於是現場緊急拍攝,可能拍攝者手很抖,照片很糊,顯然不是出自專業人士之手,但通過一張張快速、連續拍攝的照片,還是能看清楚事件整個過程:

    魯思俠甩去外套,衝進湖裡;

    托舉起一個孩子,兩個∼,三個;

    湖旁有人接應,拉住孩子往岸邊拽;

    />

    有人往魯思俠位置拋繩子;

    魯思俠似乎接住了;

    這些照片在於心遠手中迅速滑動著,但最後兩張照片,於心遠卻停住了,眼睛頓時死死地落在照片上!

    因為最後這兩張照片非常奇怪!

    一張顯示,魯思俠居然向湖心走去!

    尤其是最後一張,他是對著人群,似乎是笑著,口張著,好像還在喊什麼,右手還高高舉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