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血案迷蹤

正文 第72章 首次交鋒 文 / 納心

    1

    當下,358團的重火力已基本損失殆盡,只剩下江邊這片預埋的電控地雷場,因為離陣地較遠,鬼子空襲和炮擊還沒破壞這片地雷場,而且,在預設地雷場時,參謀長李助國多了一個心眼,從不同的角度設立了四根電導線,而且埋地很深,即使經過鬼子飛機和炮擊,還能保證導線不會被全部炸斷,確保地雷場能發揮威力,這也是該團手上唯一的重武器了。

    「不急,等鬼子再過來些!」方天覺一邊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鬼子動向,一邊回答道。

    近了,再近了!望遠鏡中,鬼子的眼睛鼻子輪廓已清晰可辨。

    「參謀長!命令各營,集中神槍手,一但『土地爺』發威,就給我瞄準那些拿指揮刀的鬼子指揮官狠狠地打!集中『捷克式』輕機槍,組成交叉火力,力爭一個鬼子也不要放回去!」方天覺緊握右拳,命令道。

    鬼子已逼近到前沿陣地300米。前進腳步明顯慢了下來。戴鋼盔的鬼子指揮官舉著戰刀,好像在嗚哩哇啦地說些什麼。

    方天覺通過望遠鏡仔細觀察:一些鬼子正在架設**式擲彈筒,標定射擊參數;還有一些鬼子在架設九二式重機槍,連接彈帶,準備為鬼子突擊提供火力支援,其他的鬼子也在檢查手中的三八大蓋,準備衝擊。

    作為二戰時期最為強大的陸軍之一,日本陸軍無論是單兵軍事素養和基本戰術都極為紮實。在中國戰場,鬼子是以一種極為狡猾的方式作戰:炮火掩護步兵前進到敵軍前沿,步兵班在確定各組階段性掩蔽點等戰術要領後,分組展開,待機槍組進入第一射擊陣地後,各組即向第一個掩蔽點機動;

    到達第一點後,展開火力殺傷敵人,同時掩護機槍組機動,機槍組到位後,再壓制敵人,同時掩護其它組向前機動,如此循環,逐步逼近,利用機動能力及火力上的優勢大量殺傷守軍。當鬼子推進到200米左右時,其火力精度、強度均達到頂峰,守軍將承受炮火、傷亡、心理等多方面衝擊,這就是抗戰初期,一小隊鬼子依托其配置的優勢火力,屢屢突破我營、團級防禦陣地的關鍵原因。

    抗戰期間,日軍的一個小隊編制除三個步兵班外,還專配有一個裝備了兩個擲彈筒的擲彈筒班。日本陸軍普遍配備**式擲彈筒,這種擲彈筒從本質上來說是一門輕型迫擊炮,其口徑為50毫米,全炮重2.7公斤,最大射程700米,理論殺傷半徑為8米,它的主要特點是射角大,彈道彎曲,便於攜帶、操作簡易,隱蔽性強和殺傷效果好。

    在進攻或防禦作戰中,擲彈筒班一般擔任近距離火力支援任務。進攻時常用來壓制對方的火力點,在中國戰場上對日軍威脅最大的主要是重機槍,一旦判明我軍機槍陣地位置,日軍便組織擲彈筒集中射擊。

    大多數的擲彈筒手都是身經百戰的老手,實戰中的400米內命中率高達在85%到95%,因擲彈筒無需過多時間準備,往往是我軍機槍一條彈帶尚未打完,擲彈筒炸彈就接踵而至,乘射手被殺傷或機槍被毀的瞬間,日軍即以優勢兵力發起衝鋒,形成錐形突破,從而瓦解**的整個防線。

    防守時,日軍常以擲彈筒和機槍組成火力網,攔阻進攻。我軍衝鋒常缺乏重武器支援,若被火力壓制在手榴彈投擲距離之外,則難以突破日軍防線。此外,日軍有時也用擲彈筒攻擊我方指揮所及進攻出發地,或施放煙幕迷惑我軍。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面對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我們總是呼籲要正視那一段不堪的歷史。但為什麼就沒人深刻反思,我們為什麼會不堪?為什麼就沒人認真研究,我們面對的是怎樣的對手?為滿足虛榮或其它原因而掩蓋真相,為增加快感或而意淫歷史,最終受害最深的,就是我們自已和我們的孩子。

    儘管只是小說,但本作者還是希望認真通過學的方式認真反省這段可歌可泣又可悲可歎的歷史,試圖引起讀者的共鳴。而不是憑空想像,讓鬼子愚蠢得像野豬一樣,動不動就端著槍,紮著堆兒直挺挺地衝過來,漫無目的進行集團衝鋒,被對手用機槍痛快淋漓的橫掃。意淫固然能得到各種快樂,但最終會麻痺我們的思想和意志。何況,釣魚島離我們並不遙遠。

    2川軍曾在淞滬抗戰中吃過這種戰術的大虧。在檢討淞滬抗戰得失時,從淞滬戰場下來的各部隊都強調了鬼子的這個戰術,把日軍擲彈筒作為防範重點。方天覺從望遠鏡中看到這一切,心裡暗叫:不好!鬼子要準備衝鋒強攻了!看來,我們要先下手為強了!

    他扭頭一看,正好機炮連連長就在他身邊,他問道:「我們的新式武器訓練好了嗎!」

    機炮連連長說:「團座,早就訓練好了,士兵們都手癢著呢!」

    方天覺所說的新式武器,就是內遷金陵兵工廠仿製的日軍**式擲彈筒。因**式擲彈筒結構簡單,造價只有步槍的四分之一,這對於海岸線完全被日本海軍封鎖,沒有任何外援的中國來說,是非常適合大量生產的一種武器。抗戰期間,國民政府就製造了4萬多具,大量裝備**部隊。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方天覺暗暗下定決心。他對機炮連連長命令道:「瞄準鬼子的擲彈筒手,集中火力,給我狠狠打!讓他們也嘗嘗我們擲彈筒的厲害!」

    擲彈筒是概略瞄準,**士兵訓練水平遠不如日軍,很難實現單發命中,但打擊面目標還是一個不錯選擇。

    很快,機炮連連長就帶著20個人,10具擲彈筒跑了過來。立即開始測定方位、距離,裝定射擊諸元,拔除保險,準備發射。

    「各作戰單元都準備好了嗎?」方天覺問道。

    「特務連準備完畢!」

    「機炮連準備完畢!」

    「機槍手、神槍手準備完畢!」

    各部隊紛紛應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