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血案迷蹤

正文 第69章 洩露天機 文 / 納心

    1

    劉江生這個微小的舉動,卻沒逃過於心遠作為刑警隊長的銳利眼睛。於是他問道:「劉鄉長,你是不是有什麼想說的?」

    劉江生被人看破了心思,頓時緊張起來,他遲疑地說:「我爺爺原來是這裡的地理先生。小時候曾聽他說過,『老龍頭』這塊地方,只有三處有可打夯建房的黃土:一處就是我們現在開挖的地方,還有兩處∼」劉江生又吱吱唔唔起來。

    魯思俠不滿地看了劉江生一眼:「劉鄉長,不要吞吞吐吐,儘管說!」

    「好吧,」劉江生似乎把心一橫:「『老龍頭』還有兩塊地方有黃土:一塊是玉龍塔的舊址;還有一塊,我也說不清什麼原因,只要老人們說道哪裡,都是支支吾吾,不肯多說。」

    「你知道具體地方嗎?」魯思俠問劉江生。

    劉江生點點頭。

    「那你帶我們去看看!」魯思俠說道。

    玉龍塔遺址很好找,因為塔基上殘存有斷臂殘垣。魯思俠目測了一下距離,離現在取土點大概還有3理路的距離,這樣會在運過程中,耗費極大的人力。當然,還有一個大家都心照不宣的秘密:那就是幾百年來一直流傳在雷江的傳說,玉龍塔一但破壞,雷江會變成汪洋澤國。即使只剩下遺址,在這抗洪關鍵時刻,也沒有人敢冒這個風險。

    魯思俠當然也不例外。就算他不相信這個傳說,但他也知道,如果強行開挖玉龍塔地基取土,會使得謠言四起、人心浮動,不利於穩定搶險隊伍,會影響士氣,既不利於穩定搶險隊伍,又會影響抗洪工作效率。

    玉龍塔遺址作為取土點,很快就被魯思俠否決了。

    「還有一塊呢?」魯思俠問道。

    劉江生將他們帶到一片荒草地,看上去和周邊沒什麼兩樣,而且離江堤不到四里地,距離正合適。魯思俠順手拿過一把鐵鍬,挖了起來。挖了不到30厘米,下面果然是黃土,魯思俠彎下腰,拿起一塊,用手一捏,立即成團,一捻,馬上成為細粉,正是優質的建築黃土!

    魯思俠臉上頓時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對劉江生說道:「劉鄉長,我要為你記上一功!」接著命令道:「馬上調集500人,立即開挖取土!」

    劉江生卻呆呆站在魯思俠身後,一動不動。

    2魯思俠發現沒有回音,扭頭一看,劉江生面色慘白,正呆若木雞。於是奇怪地問道:「怎麼了,劉鄉長,你身體不舒服?」

    劉江生怯怯地說:「魯縣長,這裡不能挖!」

    「為什麼!」魯思俠眉頭皺了起來,態度趨於嚴厲。

    「因為∼,因為聽老人說,動這塊土,會全家遭報應∼」劉江生艱難地一個字一個字往外吐。儘管赤日炎炎,他卻面色煞白,豆大的汗水往下直流,因為今天他透露了一個他家族多年來嚴守的一個秘密,不知道會遭到怎樣的報應。

    「你是***員嗎!」魯思俠逼問道。

    劉江生點點頭。眼神中閃過一絲羞愧和恐慌。

    「那我現在以指揮長身份命令你,立即開挖!如果有什麼報應,由我魯思俠承擔!」魯思俠說得斬釘截鐵。

    劉江生還是一動不動。

    魯思俠勃然大怒,大喊一聲:「民兵!」

    馬上,兩個帶著紅袖章、挎著53式步騎槍的青年民兵跑了過來。

    魯思俠厲聲說道:「立即撤銷劉江生取土工段工段長職務,下放江堤工段勞動鍛煉;取土工段副工段長接替劉江生職務,立即開始取土作業!」

    在於心遠心中,魯思俠一直是一個彬彬有禮的老師、一個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這還是第一次見到他雷厲風行的一面。在事關江堤工程進度、事關雷江生死安危的大是大非面前,於心遠自然不會多一句話。他只是隱隱感覺到,劉江生不是那種推諉懶散之人,他這樣做必有難言之隱,看著劉江生被民兵帶下去的落寞背影,於心遠總覺得有什麼不對勁。

    很快,一大幫民工拿著鋤頭、鐵鍬來了。按照魯思俠指示的方位進行開挖。

    3安排好這一切,時間已是中午了。魯思俠一行覺得口乾舌燥,一壺水早已喝得一滴不剩,這才返回指揮部休息,準備吃午飯。

    儘管指揮部只有幾張蘆席蓋頂,但對於從赤日炎炎工地上回來、大汗淋漓的人來說,還是頓感陰涼。

    方正武早已熬好了一大鍋綠豆湯,還放了不少冰糖,正用水鎮著;魯思俠一行已經被陽光曬得頭昏眼花的了,見了涼綠豆湯,都一個個迫不及待的拿起碗舀著喝了起來,清涼的綠豆湯滋潤著他們乾渴的五臟六腑,頓時覺得無比暢快。

    正喝做綠豆湯,突然,一個民兵慌慌張張的跑了上來,「指揮長,工段長請您去一下,取土工地出事了!」

    難道取土工地上又發現未爆炸彈?或者出現了什麼異常情況?魯思俠想到劉江生說的那些話,不由得心裡一沉,他連忙放下碗,就奔了出去。

    於心遠和國慶也跟了出去。

    遠遠的就看到取土工地周邊圍了很多人,都停下了手裡的工作,站成一圈,似乎再向裡面望著什麼。

    魯思俠進去一看,也愣住了!

    4出現在眾人面前的,竟然是一座墓地!500人的工作效率很高。也就幾十分鐘,一座大型墓葬就完整呈現在面前。

    挖土時挖到屍骨的情況不少見,但這個墓地與眾

    不同!

    大小相當,排列整齊,如同是部隊的隊列。

    每個墓地裡都有一塊青磚。

    魯思俠拿起一塊,上面用刺刀雕刻的痕跡仍然清晰可辨:「上士周家順」;再拿起一塊:「少校團付王朝陽」。

    儘管遺骨經過多年泥土、地下水侵潤,變得黃脆腐朽,但很多遺骨上面彈孔、刀傷依稀可辨。

    聚集人數最多的,是一個稍大一點的墓葬,有一面軍旗,覆蓋在一具遺骨上,魯思俠蹲下身子,緩緩展開旗子,儘管彈痕纍纍,歲月斑駁,但那個青天白日徽依然清晰可辨。裡面也有一塊青磚:上面用刺刀工工整整刻著:上校團長方天覺。

    於心遠知道,渡江戰役時,雷江就已經是一座空城,國民黨軍早已望風而逃,他所在的部隊是兵不血刃解放了這座古鎮。

    那麼,能造成團長陣亡、全團全軍覆沒的慘烈戰爭,只有那場氣壯山河的抗日戰爭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