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幻世劍尊

正文 第五章 、道海無涯,勤為徑 文 / 望塵緣

    「莫傾城,你莫欺人太甚!」

    對於和自己一樣,同是洞玄境的韓秀芳,在莫傾城面前只出了一劍便鎩羽而歸,龐沖心裡自是震驚莫明,盛名之下無虛士,莫傾城和自己三人的修為境界,實是已到了天與淵的區別。

    韓秀芳的那一劍,看似並不十分凌厲,實則卻是暗藏千機,傾劍力和氣勁都是節節攀升的,雖然龐沖自信若換成自己來應對這一劍,也能抵擋的下來,可絕做不到莫傾城如此這般風輕雲淡。

    初識、感悟、玄清、洞玄、乾坤,乃是修煉之人修行之中的五重境界。

    每一重境界裡,又可分為上中下三層,境界每上一個層次,修煉之人的神通都將以幾何倍數增長,可謂江河源流一去千里。

    五重境界之中,前兩重初識和感悟,卻不甚難,只要有所機緣六識皆備(備註:指正常人)哪怕是普通人,若肯下苦功耗時日也能修至,而五重境界中的第三重,卻是修行之人的一個分水嶺。

    有人只花費了數月光陰,就逾一至二,將自身修為煉至了感悟上境,可到感悟上境後,卻終窮其一生也再難邁入玄清,只能在心裡看著那一道看似觸手可及,卻又如鏡花水月的玄清之光,徒自哀歎!

    而能將自身修煉至玄清境界之人,則無一不是天賦異稟天資卓越之人,而只有一腳邁入玄清,在修煉界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踏上修煉之道。

    修行悟道的目地乃是奪天地造化,潤濟已身,以增長人之壽命,最終達到不生不滅,跳出五常輪迴,與天地齊驅,實乃逆天行事。

    道海無涯,猶如逆水行舟,境界修為越是往上則越是不易。所以就算邁入玄清之人,其若想境界再進也是步步維艱難如登天的,此非大毅力大智慧之人不可為也。

    而若有人,能將自身的修為修煉到五重境界的乾坤境,在這世上便可謂已是陸地神仙一般的存在,能為非常人不可為之事,晝行千里,覆雨翻雲,水火不侵,刀劍不傷。

    至於傳說之中五境之上,更高深莫測的存在。達者,念意所及便可瞬息千里,追雲逐月,移山填海,更甚至破碎虛空成仙成神!

    不過至此境界者,以古而今卻並未顯露人間,也不知世界上真有否這樣的人,只是傳說!概因,此境界已是完全超出了人類想像的範疇了,在世人想來若這世上真有修為破出五境之外的人,那麼許多人都認為必是當世五大聖地裡的幾位座首無疑。

    龐沖和韓秀芳、林景龍三人,名義上都出自龍騰帝國境內西山的「青龍院」,可實際上三人卻都還算不上是內院之人。

    青龍院是當世五大聖地之一,是世間不可知之地!在龍騰帝國青龍院的地位十分超然,甚至可以說是高於皇權之上的存在。

    每隔三年,青龍院都會廣開試學,所謂的試學其實就是公開的招收生員,不論貧賤更沒有地位權貴之分,只要你能通過內院師長出的試題,且在試靈石上被測出真有慧根,青龍院就會對你廣開方便之門。

    不過,青龍院招生也有一個規矩,且只有一個規矩,那就是只招龍騰帝國之人,這一條卻是和皓月潭、天鷲宮和無名寺如出一轍。

    通過測試,被招入青龍院之人經過進修,絕大部分人出來以後,都高居廟堂為朝廷所重用,所以對龍騰帝國皇室而言,很多時候青龍院更像是一個為朝廷培養輸送賢才的地方。

    所有的新生被招入青龍院,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授課和獨自修行,按個人的資質和悟性潛能,都將被劃分為內院和外院,內院由外院而來的,卻絕然高於外院,因為只有最為出類拔萃之人才有資格進入內院,每一期入內院的名額極為有限,最多不超過百人。

    而且在被分院後,內院和外院所教授的內容也全然不同,教授外院課程的絕大部分都是一些教習,所謂的教習其實就是一些往年被選入內院之人。

    而教授內院的人,則才是青龍院真正的院中師長,入了內院才有資格修習青龍院的無上秘典,才可算是真正一腳踏上了道途,才能以青龍門生自居。

    龐沖韓秀芳和林景龍三人,都是軍卒出生,祖輩都是青龍帝國的最低下的賤軍籍。三人在十三年前青龍院試學禮、樂、射、御、書、數六科測試中除了射御兩科成績甲上外,其他四科都位列最末。

    按著青龍院的招生條列,三人本是不在青龍院錄取範圍的,之所以三人最後都能入了青龍院,概因唐遠山的提攜。

    當今神州大陸之上,龍騰、星輝、日月、西陵四國鼎立,連年烽火不斷,所以雖然龍騰帝國朝堂上武將的地位越來越低,可誰都不敢保證哪一天帝國會不會發生大規模舉國的戰爭。戰以用兵,雖然龍騰帝國皇帝不喜弄武,可卻也知道那不是舞弄墨的書生可以當之的。

    為江山社稷念,已記不得是龍騰帝國的哪位帝皇,以天子之尊苦跪青龍院外青石台三日,最終才求得青龍院首肯給予帝**中七十二個特招名額。

    唐遠山就是在龐沖、韓秀芳、林景龍三人,在青龍院試學落榜後,才給予了三人一個特招的名額。對於龐沖等三人來說,唐遠山有知遇提攜之恩,三人地位身份雖然低下,生性卻都是士為知己者死之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所以哪怕三人最後修為大進,到了洞玄境界,還是對唐遠山不離不棄。

    修仙煉道中有三味:一為機緣,二為天資慧根,三乃勤奮。

    機緣可遇而不可求,是謂個人一生的運道;而天資始生於父母,每個人一出生其根靈便注定,非後天可彌補;至於勤奮則是後天的努力與付出,是性之韌勁!

    三味之中勤奮位於最末,無他

    ,皆因世人認為勤奮乃人人可為也,所以也往往極易被人忽視。

    畢竟修煉一道不比其他,人生在世一個人的壽命正常來看不過短短幾十載,如若一個人天資愚鈍,至道及五重境界的第一二重境便要花上數十年的時間,待還未及第三重玄清便已壽元盡而身死了,又如何談的上再去修道。

    然,勤奮卻又是至關重要的,在這人世間很多天資卓絕之人,始修道初,其修為精進之速度比之資質差的人要快數倍甚至數十倍,可往往及至最後,多數人卻都平平無奇庸庸一生,至死都未能達至聖大道。

    究其因由,也是源自於那些人天資太過卓絕,所以恃才傲物目空無物,在修道路上伊始沒有打好深厚根基,一開始憑著先天聰敏雖能出類拔萃於眾人之上,及後卻終不如那些資質不足卻穩打穩扎根基底蘊深厚之人。

    龐沖韓秀芳和林景龍三人,若論先天聰敏資質靈慧,在千萬人中只能說是中下之資,可三人卻都是生性堅韌不屈之人,三人能在青龍院外院修習,最後在外院弟子中獨秀一枝,甚至修為境界直追內院中人,無他,乃天道酬勤爾。

    唐遠山起初之所以會給予龐沖等三人一個青龍院特招的名額,實乃因三人在軍中頗有建樹,衝鋒陷陣沙場殺敵於國家有功,當然更重要的是三人的為人品性也是一等一的。

    唐遠山只是想給三人一個練歷的機會,至於入青龍院後他們三人日後會有怎樣的成就,當時的唐遠山並未多去想。無心插柳柳成蔭,龐沖韓秀芳林景龍三人,能揚名於青龍院的外院,這是唐遠山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的。

    青龍院立世幾千載,其間自院中培育出來的世間英才猶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不過像龐沖韓秀芳林景龍三人這樣的卻也實在是少有。

    外院和內院之間,畢竟有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所謂自古名師方能出高徒,所以三人揚名青龍院外院,背後所付出的艱辛是不可為外人道的。

    青龍院中有三大無上真訣:一為《升龍道》、二為《龍炎烈》、三乃《逍遙游》。這三部功法都是修道一界排在前十的無上法決,是青龍院傳承千年歷代先賢的智慧結晶。不過在青龍院中,這三大真訣卻只傳內院中人,外院弟子只能耳聞卻是無法覷窺其真顏的。

    禮、樂、射、御、書、數六科,方是青龍院外院弟子的必修課。在外院弟子中,傳承的修道功法是頗少的,修行煉道破碎虛空成仙得道欲與天齊,在絕大多數人想來這事畢竟太過玄奇或者說是荒誕無稽。

    子不語:怪力亂神哉!

    是故很多外院弟子都明知青龍院乃是當世不可知之地,被譽為五大聖地之一,可對修道一說心中卻仍滿是猶疑,覺得有些誇誇其談了。更多人之所以來青龍院修習,其目的乃是為了鍍一層金,以後好立足於廟堂。

    龐沖韓秀芳和林景龍三人,在外院之中專修的是射、御兩科,他們的想法也很簡單或者說是單純,三人都來自於軍中,修習其他四科對他們來說都無甚用處,畢竟他們最後還是要回到軍中去的。

    青龍院外院的射御兩科,並不同於俗世皇家恩科中的六藝,青龍院的射御兩科包囊甚擴,於行軍佈陣、世間十八般兵器、強固身體等等方面都有涵蓋。而其中更有幾本練氣御道的法門,雖於真正的修道之人來說都是些初淺之道,可卻都是絕少現於俗世中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