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霸皇李恪

正文 第九十三章 再唱空城 文 / 連老黑

    (¤¤全閱讀)

    李世民沉思良久,沒有說話,只是當著眾人的面將那個錦囊拿了出來,只見上面寫著,「彼攻我城,我攻彼心。虛虛實實,武侯唱計!」

    看見這莫多,李世民不免心裡一亮,立刻部署了起來,

    他的具體部署是派兩萬精兵主動出擊,伏擊三路敵軍中較弱的一路,重創對方後立即回師守城,另外在長安城中多布疑兵,迷惑對手。

    「剛問皇上這是何人出的計謀?」長孫無忌問到。

    「李恪!」

    大廳內聽見這個名字的,大部分出了讚賞,還有無非就是信服的眼神,見李世民說得是李恪,竟讓他無言以對。

    李世民認為,頡利挾雷霆之勢而來,斷不會料到唐軍會主動出擊,遭此挫折,定會心生猶疑,然後重新部署兵力,這一來,就可以為各路大軍回援贏得時間。而這十六個字恰恰是解了現在的燃眉之急,這計就好比當年諸葛亮敗北,用空城計嚇走了司馬懿二十多萬大軍,李世民知道李恪也讓自己虛虛實實的在來一次空城計,

    然而被派去執行伏擊任務的是尉遲敬德和侯君集,次日拂曉,李世民親自送大軍出城。

    侯君集的侍妾佩珠牽著女兒侯若衣正好也來送行,李世民的眼睛落在侯若衣的辮梢上,上面還掛著孝,李世民臉上掠過一絲傷感。

    他知道侯君集一家幾乎都被建成的爪牙殺光了,只有這個女兒從小寄養在他的摯友秘書丞蘇亶家裡從了蘇姓才逃過這一劫。

    從侯君集停留在侯若衣身上的目光裡,李世民看出了自己這位心腹大將對女兒的憐愛,他讓侍衛把侯若衣帶回宮中交給皇后好生照應。

    同時告訴侯君集,只要他這個天子的家小在,就有侯若衣在!侯君集熱淚盈眶,當場提出要把自己的精銳飛虎軍留在李世民身邊。

    李世民斷然拒絕了,他對侯君集說:「朕知道你的心思,讓他們跟著你上戰場去吧!你們打得越好,朕就越安全,不然就是這八百人再怎麼善戰,又如何敵得過頡利二十萬大軍啊!」李世民的鎮定自若鼓舞了出征的將士,他們神情慷慨地走出長安西門,走向無邊的夜色,沒有人去想他們的面前是二十萬強大的敵人。

    可事實上,四面楚歌的李世民心裡真是這麼平靜嗎?

    他只用自己的語氣對自己疑問的說「恪兒,你可莫要讓父王失望啊。」

    在清晨的陽光中,李世民披著一身金色的盔甲,提著長槊和房玄齡等六騎沿著渭水緩緩前行,他們身後帶著兩千名騎兵,長安城下幾十里都飄揚著大唐的旗幟,氣勢頗為壯觀。

    突然李世民的目光落在渭水河上,那裡赫然架著一座便橋。跟在李世民身後的房玄齡問是否讓人前去拆除,免得敵人利用,李世民卻說,留著它吧。

    李世民身後的幾個人均是一臉不解。一行人繼續向前,河對面一匹馬飛馳而來,一名小校渾身汗水地跳下馬,在李世民面前跪倒報告,敵軍進入尉遲敬德和侯君集的伏擊圈了,雙方已經接戰。

    李世民對小校說道:「去告訴他們,全長安的百姓,不,全大唐的百姓都看著他們呢,一定要狠狠地打!」小校上馬,一揮鞭,匆匆離去。

    李世民等人策馬繼續前行,突然跟在他身後的房玄齡像是聽到了什麼,說道:「陛下,你聽!」

    李世民張大耳朵,從很遠的地方傳來轟隆隆的聲音,那聲音越來越響,大地彷彿都要顫抖起來,李世民身邊護衛們的馬在不安地轉圈嘶鳴。

    一個侍衛驚訝地說道:「看,天邊好大一片黑雲呀!」

    李世民微閉眼睛,吐出一句話來:「那不是雲,那是二十萬敵人來了。」

    眾人無不色變。看著大家緊張的神色,李世民縱聲大笑:「沒什麼了不起的!朕十六歲開始打仗,從來就沒有害怕過什麼,別說二十萬騎,就是敵人有百萬大軍,朕也視之若草芥。」

    身後的騎兵們為李世民的話所振奮,齊聲高喚:「陛下不怕,臣等也不害怕!」

    李世民朗聲道:「好,只要沒人害怕,這一仗我們就贏定了!騎兵留下,你們幾個跟我來——」他一指房玄齡等幾個人,率先策馬來到便橋邊上。

    在無數旗旛的簇擁下,頡利的大隊人馬終於接近了渭水。

    他佇馬於一個小山坡上,向對岸眺望,先看到的是長安城下連綿不絕的旗幟,接著,看見結陣於前的一個規模不大的騎兵方陣。

    繼而他的目光落在了橫跨渭水的那座便橋上。

    頡利自言自語道:「奇怪,他們為什麼不拆了這座橋。」

    當他看見橋頭的六個人時,表情更加驚愕了——李世民居然就在其中!

    頡利想道:李世民這是幹什麼,是布下了伏兵在引我上鉤嗎?他的大腦在急速運轉著,開始朝周圍掃視,目光中充滿懷疑。

    就在這時,從左翼傳來一陣驚天動地的喊殺聲。頡利大聲問:「怎麼回事?」

    一個將軍應道:「好像是爾斤遇到了大股唐軍,雙方正在激戰。」

    頡利又轉臉看看右翼,那裡是突利和契必何力的隊伍,沒有一絲動靜。頡利臉上浮現出一片猶疑之色,他決定暫時按兵不動,等等兩翼的消息。

    一個奇怪的場面出現了,一方是十幾萬鐵

    騎,一方只有六個人,隔著一座便橋靜靜地對峙著。

    房玄齡輕聲對李世民道:「皇上,要不您先退下吧,只要頡利一揮鞭,他的馬蹄轉眼間就可以把我們碾成肉泥。」看著對面那支強大的敵軍,久經戰陣的他也心跳不已,身音有些發顫。

    李世民面帶微笑小聲回應道:「如果路上突然遇到一隻老虎,你該怎麼辦?記住,你不動它也不敢動,你要是轉身一逃,它必定就撲上來了。」

    接著,李世民抬眼向前望去,從敵陣中找到了頡利的纛,又在這大纛下找到了頡利的身影,他衝著這身影朗聲喊道:「對面可是頡利可汗?」

    頡利應道:「不錯,是我!李世民,聽說你當上大唐天子,我就想起要來問你一個問題,當今天下該由誰主沉浮?」

    李世民看了頡利一眼:「朕知道可汗心很大,要和朕來爭這個天下,可爭天下不光靠刀槍呀!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想做天下共主,先得問百姓答應不答應!怎麼樣,朕的回答是否能讓可汗滿意?」

    頡利一聲冷笑:「李世民,說大話有什麼用,看看我身後的鐵騎。」

    李世民回應道:「朕說的可不是什麼大話,大唐已全民皆兵,正恭候可汗呢。」

    說畢,李世民縱聲大笑起來,顯得十分從容。就在這時,一騎快馬飛馳到頡利身邊,一個將軍上前,附耳向他說了幾句什麼,頡利臉色頓時大變。

    將軍向他報告的是兩翼的消息,左翼的爾斤受到唐軍突襲,損失了數千人,他自己也受了重傷。

    突利在右翼也發現了不明敵情。頡利心頭一陣發虛,他事先估計長安唐軍不過三兩萬人,沒想到自己左翼的精銳騎兵居然遭到對方的主動進攻,而正面的李世民絲毫沒有怯意,右翼又出現不明敵情,這些情況都出乎他的預料。

    頡利抬頭望望旌旗招展的長安城,那裡似乎隱隱埋伏著千軍萬馬,一片陰雲掠過他的臉龐,頡利是個足智多謀的人,但他性格多疑,有些像三國時的曹操,這樣的戰場態勢,讓他一時拿捏不準,他決定暫時撤下來,弄清情況再說。

    他向身邊的一個侍從下令:回撤二十里!十幾萬大軍開始徐徐退卻,李世民等還像釘子一樣釘在便橋橋頭,看上去依然態度從容,但實際上每個人的衣服都已經被汗水濕透。頡利的人馬退出二十里後,紮下了營盤,他派人繼續打探兩翼情況,發現爾斤確實遇到了勁敵,攻擊他們的唐軍中出現了尉遲敬德和侯君集的旗號,這都是李世民手下數得著的大將。而右翼的不明軍情到底是什麼,突利他們卻還是沒有弄清楚。

    頡利心裡已經明白,突利和契必何力根本就沒想打,而是在等他和李世民拚個你死我活呢。所謂的不明敵情實際上不過是用來搪塞他的理由,這令頡利十分惱火,但他又不能明說,只好派人去慰勞兩翼的將領,同時派人進一步刺探長安的實情。

    李世民則來到唐軍設伏的小山下巡視戰場。唐軍的這次主動出擊贏得了小勝,但是,尉遲敬德和侯君集手下一共折了一萬多人。

    看著荒原上無邊無際的屍體,李世民不由在內心裡歎道,頡利的騎兵確實善戰。當聽說在戰鬥最緊要的關頭,全靠飛虎軍衝入敵陣,擊傷爾斤並奪得敵人的大旗,戰場形勢才得以扭轉時,他將目光轉向侯君集,說道:「這一次你立了大功,朕要好好獎賞你,獎賞你的飛虎軍,走,帶朕去你大營,朕要親自檢閱他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