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霸皇李恪

正文 第八十五章 封王 文 / 連老黑

    「什麼三天後?」此時的李恪已經猶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隨後想了想自己差不多已經昏迷了個半月,如果是真的那樣,那李恪現在總算是弄清楚了,他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李世民恐怕是因為自己登基的事情,恐怕為了等李恪醒來那是等了又等吧,如今見李恪醒來,李世民差不多是時候了,

    到時李恪弄不明白的卻是,李世民登基何必要等自己一人呢?難道自己在李世民的心中比那些黃道吉日還要重要嗎?

    被李恪這樣一問,李世民也不掩著瞞著了,「三日後,恪兒就要被封王啦,哈哈哈哈」李世民說著哈哈大笑了起來.

    「封王,孩兒現在不已經是王了嗎?」正如李恪所想,自己還是不過封了一名王侯,和歷史一樣,那個太子的位置還李承乾去做,自己無論在怎麼去努力,到頭來還是不屬於自己,不過那個位置開始做了也沒有好處,還得反招惹別人的紅眼,要做安穩太子,難哦!

    別的不說,自己現在恐怕就是李承乾最大的敵人,現在自己如此得寵,難免就算自己有意和李承乾靠近那也不行,還有那個小胖子李泰,那是可是比起李承乾來那可是綽綽有餘的啊,況且等李承乾被封為太子,那李泰更是不服了,他同樣的嫡系,為什麼他每樣比起他那個大哥都要強,為什麼太子還是讓他坐了呢,他難道又會心甘嗎?

    同樣的還有別的,一些自己剛剛懂事的那些弟弟們,那一個會服李承乾,李恪可以在心中保證到,那一個都不會心服,所以說現在李承乾坐上了這個位置不見得是什麼多好的事情,所以李恪認為現在坐上了,並不代表永遠就可以坐上去,這不剛剛李世民才殺死一個太子嗎?

    此時的李世民聽自己兒子問封王的事情,「沒想到我們戰場上稱雄的小霸王在這裡也會有不懂的事情啊?」

    李恪知道李世民終於上了自己的當了,不過正如李恪的意了,李恪趕緊下床,單膝下地,此時的李世民可就納悶了起來,剛準備囑咐李恪的病情,誰曉得李恪卻這樣說「多謝父皇賜王爵。」

    聽見李恪這樣說,李世民懂了,不過任何人放在這裡,不懂那才叫怪呢。而李恪也是知禮,從原來的父王到現在的父皇,雖然就差了一個字,都是父親的意思,可是就是因為一個字的差別,,才有了權利的爭奪。

    李世民笑了,他沒想到自己戎馬一生,竟然也有掉到溝裡的那一天,自己剛笑自己兒子,卻沒想到,不過一剎那之間,自己不知道該笑誰才好了。

    「好,父皇也沒有想到你的稱號,既然天意如此,那父王就封你為霸王吧!」李世民說得這話到是對的,要說李恪是自己的兒子沒有錯,但是他同樣成為了自己的功臣。封少了,他又怕對不起自己這個寶貝兒子,可是吧,封多了又會招到別人的猜忌,早知道出現這樣的結果,自然是李世民他自己希望看見的,別人要是問起經過,李世民說出原因。別人又能說什麼,如果說李世民的原因,那好辦啊,自古君王一字千金,說出去了,哪能反悔呢。

    武德九年十一月,大風交集彷彿就要下雪了,,可天依舊是陰沉沉地,即便是身著厚實的朝服,那風吹在身上還是寒得緊,只不過一幫子朝廷重臣們卻不怎麼在意這一點點的不便,無他,今兒個是一代天驕李世民的改元大典的好日子。

    好日子倒是好日子,可就是儀式繁瑣得很,一套套儀式整下來,天已過了午時,終於到了典禮最高峰,,隨著禮部尚書虞世南那聲中氣十足的話音響起——「祭告天地」,頭戴冕冠、身著朱袍、腳蹬千層底棉鞋、手捧祭的李世民器宇軒昂地緩步登上了太極宮外的祭天明堂,眾朝臣依著品級在高台之下躬身而立,人人面色肅穆。

    「有唐嗣天子臣世民,敢昭告於昊天上帝:天啟李氏,運興土德……報功厚載,敬以玉帛、犧齊、粢盛、庶品,備茲瘞禮,式表至誠,以聞。」高台之上,李世民那洪亮的聲音在皇宮中迴盪不已,話音雖平穩,可內裡的豪邁和自信卻表露無遺,誠然,他有足夠自豪的理由,他的治天下之能,當今之世無人能與其相提並論,面對著即將開始的登基的歲月,饒是李世民素來沉穩,到了此時也不禁有些子憧憬的激動。「萬歲,萬歲,萬萬歲!」待得李世民話音一落,眾朝臣們個個鼓足了勁,三呼萬歲,人人眼中滿是期待之意,除了因李世民原本就是朝臣們心目中真正的雄主之外,更多的是因祭告天地一了結,就該到了大封功臣的時刻了,儘管大傢伙對於自個兒能得到何等封賞早就心中有數,不過沒親眼見著聖旨總是不能安心的罷。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賞那些玄武門的功臣罷了,當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立儲君!

    祭天完畢,那麼接下來就是要去太極殿咯,李恪走近太極殿時已經有不少武大臣等候在太極殿前。這些官員在前不久就已經被李世民給安排好了,而且這是大唐新君第一個早朝。

    其中多為緋袍者,他們多為官居五品和四品之間的三省的侍中、黃門侍郎、中常侍等,也有六部的侍郎、郎中等,更有十二衛軍的中郎將、御史台的御史中丞。

    李恪從很遠就掃視眾人,發現不少人都是他所認識的是他認識的,雖然說李恪就認識自家兄弟的父親門,但是李恪看見大家走進來時,都只是拱手行禮,然後各自三三兩兩的在一起竊竊私語,很少有大聲喧嘩的,李恪也一一回禮。

    李恪想多跟他們接觸接觸,留下一個好的影響。所以,所以他來的比較早。可沒想到的是,這些人竟然比他還要早,更讓他鬱悶的是,看到一大片不認識的人之後,他忽然發現自己對於大唐朝廷是多麼的無知。只能一個人默默的站在一邊,等待自己到大唐之後第一個早朝的來臨。

    很快,陸陸續續來了一班的臣武將中的大佬們。像左驍衛大將軍段志玄,左武衛大將軍秦瓊,右武衛大將軍、涇州道行軍總管尉遲敬德,右衛將軍侯君集,左金吾衛大將軍長孫順德,

    檢校禮部侍郎、中樞侍郎溫彥博,門下侍中、安州都督高士廉,中書令房玄齡,兵部尚書杜如晦,還有就是諫議大夫魏征。

    當李恪看見秦瓊的時候,本來想著叫聲師傅的,但是想了想等會自己就得封王了,哪裡還能說這些,秦瓊自然知道這個道理,來到李恪旁邊笑笑就過去了。

    李恪跟來的眾人都拱手一一行禮,不管認得認不得,方正咱家禮多人不怪,李恪一直秉持著這樣的態度,所以他對於眾人都比較客氣。

    其餘人如李靖,李績,柴紹等都因為平定叛亂和駐兵要塞,不能參加今天的朝會。

    李泰出現在太極殿的時候始終保持著微笑的表情,在跟群臣們拱手行禮時表現出了他謙虛和和藹的一面,對給他回禮問候的眾人一種精神上的尊敬。看著李恪正在出神,這時候秦瓊突然冒了出來。

    「怎麼?羨慕別人是嫡系啊?」秦瓊突然問了起來,他現在基本上是和李恪是一天床上面的人了,自己的兒子跟李恪後面混,到頭來連這個老子都要出面幫忙,現在只要李恪有爭儲的心思,那麼秦瓊都要唯命是從,也就是說,就比如後世的黑社會,那個老大要想出來混,那就必須先得搖旗才可以,而秦瓊就是如此,他正等著李恪發話才可以。

    「師傅,你說我如果想哪位一樣,沒有功勞反而比我這個出身去死的雜役可是要好多了哦,別的不說那個位置就直接坐咯上去。」李恪也不是故意在秦瓊面前抱怨,而是此時的李承乾也趕來了,不得不說有氣場那就是不一樣,自己可是來得算眾皇子中來得是最早的,他李承乾倒好,這莫久才來,不就是為了顯擺自己的太子位置珍貴了些罷了。

    看見李恪在這裡不爽了,秦瓊自然知道原因,李恪無非就是想抱怨一下,他自己是在玄武門那可是真的是出生入死,但是別人待會就要封為太子了,怎麼滴也要弄點氣場出來,「呵呵,我徒兒若是想做。直接告訴為師不就得了,你也不看看,我們個把月前不是才殺死一個太子和一個親王的嗎?」

    一天寢室的一哥們喝醉了。回宿舍一陣酒瘋。後來他做了個前無古人的動作。他把窗簾拉開,再把窗戶打開,向後退了幾步,一個助跑就跳出了窗外(宿舍在二樓),在要跳出窗外的時候,他大叫了一聲:「觔斗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