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霸皇李恪

正文 第八十章 不知將軍姓甚明誰 文 / 連老黑

    本書在首發,不管是看盜版的還是正版的書迷,請加連老黑書友群:296315080

    不管你看什麼版都說明你喜歡大唐這本書.老黑在這裡先謝謝大家了,老黑這個月上架的,如果大家可以的話,老黑在這裡希望各位看官能來這個網站給老黑來點訂閱。

    一張不過就只有一毛錢,看一個月也就只有三塊錢,大家只是需要少抽幾根煙的事情而已。所以老黑在這裡希望大家能來給我訂閱!

    話說老黑最近實在很累,還要忙著訓練的事情。所以一日一更不斷更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是老黑的質量大家覺得要放心。時常會四千五千,當然了三千是標準的,一定不會少了這麼多,但是四千五千,會是不是來點。當然,一般都會以四千為多,希望大家能體諒。抓緊給老黑訂閱吧。各位!

    「世民啊,你也別這樣說,父王知道我也活不了多久了,現在我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你們兩兄弟這般鬧騰我可以當做看不見,這樣你們就不會出什麼問題,但是若是有一天父王不在了,若是那一天駕鶴西去了,沒有了我,我怕你們兄弟會反目成仇,」

    說到這裡李淵不免滿臉淚水,他在擔憂,自己雖然創建了這個大唐王朝,但是自己若是一死,自己的孩子卻成為了敵人,若要是這樣,自己又何談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呢。

    「父王,別這樣說,父王正當壯年,又何談老去呢,所以父王您說這些還是為時過早呢。」李世民安慰到,但是他看得出李淵現在是真的老了,再也不是以前的那個李淵了,沒有了爭霸的那樣豪情壯志。當然,這樣李世民是需要的。他巴不得李淵就此沉淪下去。

    「我準備讓你去洛陽,陝州以東都歸你,讓你持天子旌旗,只是永遠不要回長安了,你可同意?」李淵開始妥協般的說出來,現在已經沒有了辦法,只有答應李世民才行,忽然間腦海中想起了楚漢爭霸了起來,也許只有這樣才行,方正以後就隨便他們去斗去吧,自己也管不著。

    李世民聽言一愣,心中雖然歡喜,他知道李淵既在妥協,但是他卻不想自己輕易的在李淵面前表現出來,若是這是一個陷阱。那就不言而喻了,上次明明已經將太子之位都已經交給了自己,最後還不是照樣沒有當回事,所以李世民覺得還是小心駛的萬年船才行。所以口中說道:「兒臣不願遠離父皇,寧願在父皇膝下在父王面前端茶遞水都可以。」

    雖然是言不由衷的推脫之詞,但是李世民說的卻是與心中所想是差的不能再遠,當然特假的也哄的李淵高興,李淵笑道:「就這麼定了,你若想我,只要一紙書信,我就去看你好了,癡兒,莫要癡纏。」李淵看李世民這樣說,心中的想法更為激烈,他認為現在將李世民踢走也不免是個好辦法。

    能一勞永逸的解決了太子和秦王之間的爭鬥,李淵也很高興,在秦王府待了不到一個時辰,歡喜的離開。當然李淵歡喜,李世民更是歡喜無比,只不過李世民搞不懂為什麼李淵會忍心的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最後會是因為搶地盤而最後雙方必須大動干戈。

    難道這真的是李淵願意看見的嗎?

    唐皇帝李淵來了,可謂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皇帝來探病對別人也許是榮耀,但看望在生死輪迴中掙扎出來的兒子,也只用了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這樣的榮耀不要也罷。何況李淵帶來的消息並不能讓人高興。

    當李淵走了之後,李恪也是差不多知道了事情的經過七七八八。

    李恪無法對薄情的李淵產生好感,因為即便是皇帝,是權力金字塔上封頂的人物,是那食物鏈上最頂端的人,那又能怎麼樣呢,無非還不是孤家寡人一個罷了,他更是不信任別人,卻又是偏偏聽信小人之言,李淵給李恪的印象是個可憐又可惡的悲劇人物。

    沒有一個能真的相信的人,李淵生活在暗處,卻又身處於那個九五至尊的皇位,而偏偏那個皇位又有許多人做,李淵他還不是提心吊膽的防著每個人,就不說別人了,自己的兩個兒子都已經夠他愁的了。

    李淵出身關隴貴族,嚴格來講是個生活奢侈,享樂無度的標準貴族公子哥。在那個時候恐怕是京城的活該而已,不過他們有錢。有權,有家世,有地位,若是去掉這些,想必他們和那個痞子沒有什麼兩樣了吧。之所以能成為大唐帝國的締造者,開朝皇帝,裡面運氣是遠遠多於實力。

    若是說李淵一生唯一的亮點,那就是在關隴貴族的支持下一怒起兵,推翻了大隋,自己建立了大唐帝國。

    隨後是李世民幫助他打下江山。若是沒有李世民,估計李淵最終一定會和李密、杜伏威一樣,落個舉手投降的結局。所以說他當上皇帝,奪得的江山大半都可以說李世民取來的,可以說李淵能夠成就霸業,一大部分是李世民輔助的結果。

    這也是李淵不喜歡李世民的原因。功高震主不是隨便說說的,若李世民不是李淵的兒子,作為皇帝的李淵可以找借口或貶或殺,可偏偏是自己兒子襯托出李淵的無能。作為皇帝要殺功臣,作為父親不能殺兒子。所以李淵性格中的懦弱就顯示出來了,惹不起,躲得起吧,這就是李淵的心理,或許李淵都不明白自己的心理,但他卻用行動表示出來了。

    李淵這種疏遠李世民的行為就為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間埋下了對立的伏筆。

    李世民的卓越功勳本來就讓李建成嫉妒,李淵的逃避讓李建成有了可乘之機,聯合齊王李元吉以及李淵的後宮對李世民不斷的進行誣陷。三人成虎,李淵漸漸的對李世民喪失了信心。

    受到孤立的李世民若不反抗就一定會死,當反抗成為必然的時候,一直在外領兵征戰的李世民在朝堂之上,也就是說在政治力量上當然不如一直在長安之內的李建成了。

    鬥爭升級到

    你死我活的時候,李世民必然會選擇刀兵相見,而李世民的勢力基本上都在洛陽,此刻李淵選擇讓李世民回洛陽,那麼將來一定有一天李世民和李建成在戰場上相遇,真的不知道到了那一天李淵會是什麼表情。

    或許這是李淵性格裡懦弱的成分在作怪,李淵不想看見在他眼前的手足相殘,卻可以不顧將來兄弟之間的生死搏殺。所以李淵將李世民打發出長安。但是李淵是真的將李世民親手送入的還是李淵是真的糊塗了,那就不能不言而喻了。

    李恪也懶得想這些,因為這些內容都不是他現在能考慮的,因為歷史的大趨都已經不會改變了,歷史一直按照著它的發展,李世民在不久就會取得皇位,哪麼,他離他自己的時間已經是越來越近了。

    如何討得李世民的歡心不說,自己是否在這中原大地帶恐怕都是一個問題,現在李恪經常想著一個問題,若是他自己在過十幾年有一直海軍隊伍,出行到日本。澳洲或者是美洲的話,自己好好的幹一場戰爭,最後在李治繼位的時候他要是回來,說不定他還會有希望的。

    申時時分,李恪的車架來到了聚義莊,李恪遠遠就望見了高聳的門楣,待車架到了近前,李恪急忙去看大門上方的匾額,「聚義莊」三個燙金大字在門兩旁掛著的大紅燈籠映照下,熠熠生輝的閃進了他的眼簾,李恪心裡鬆了一口氣,終於來到了自己的地盤,自己再也不用感覺拘束了。而今天李恪來這裡是被李強和江瀾二人給叫來的,問他們什麼事情,他們卻說主公來了就知道了。

    他下了車架,府門適實的從裡面為他打開,兩個身材高大,氣宇軒昂的人領著一眾侍女和侍衛來到他面前,忙不迭施禮道:「參見公子。」

    李恪知道這些都是江瀾這些年來招來侍衛和侍女,抬速掃了一眼眾人,道:「大家都起來吧,不用行此大禮。」

    然後,在眾人的擁簇下走進了聚義廳。廳裡面的規模確實宏大,建築十分講究,就連屋簷的條紋,都雕刻得格外生動,庭閣交相輝映,房屋錯落有致。一進門,李恪一眼就看到一個可容納千人的教場,教場兩邊的兵器架上擺滿了刀槍棍棒十八般兵器。想起了這個教場當年的虎衛軍剛剛成立的時候。

    走過教場,就到了聚義莊大殿——聚義殿,李恪在殿中坐定後,對眼前一個身著校尉軍服,而其餘兩人是江瀾和李強二人。其實的二人是一臉的紅光滿面。

    只見穿著軍服的武將。年紀在二三十開外,身材高大,英氣十足,不怒自威。有一中敵不動我不動的感覺,正當那個將軍準備像李恪說明自己是誰是。卻被李恪開口說了句。

    「不知道將軍姓甚明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