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將謀天下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三章 首會遲到 文 / 鄰家公子

    「趙雲!」

    聽得王進此問,王閔立即就想到了一個坊間傳聞,衝口而出地答道。%

    王進輕點了一下頭,說道:「正是。不過據我所知,除了趙子龍將軍的槍法之外,張翼德將軍的矛法周先生亦懂。這個卻是可以從周先生的徒弟所學中能看出來,如周先生首徒,乃是河北人,名喚盧俊義。其所學就是三國姜維的麒麟槍法。」

    「玉麒麟盧俊義?」

    想到這裡,王閔立即驚覺原來盧俊義的名號,卻是來自於他所學的槍法。

    三國姜維,自小就被鄉里人稱為麒麟兒,而其根據所學,自創出一套槍法之後,就將其命名為麒麟槍法了。

    這套槍法歷經近千年風霜,傳到現在卻是到了盧俊義手上。不過盧俊義學得這麒麟槍法多少層本事,卻是不得而知了,但現在在河北,盧俊義的風頭正勁絕對是不容小視。

    此時,又聽見王進繼續說道:「除了盧俊義習得這套麒麟槍法之外,還有東京中與我一同任禁軍教頭的林沖,乃是周先生次徒,所學的卻是蜀漢大將張飛的矛法。其蛇矛一出,整個東京鮮有人能敵!」

    對於盧俊義和林沖乃是師兄弟,王閔早就有所耳聞,只不過未想到林沖學的竟然就是張三爺的矛法。

    不過根據《水滸傳》的描述,林沖的外形倒是和張飛很像,而且他所用的兵器,也是丈八蛇矛。

    如此再聯繫上王進所言,就算是解釋得通了。

    頓了一頓,王進繼續說道:「除了他二人之外,我還聽聞周先生有一個棄徒名喚史恭,其所學的乃是趙雲將軍早年學自童先生的百鳥朝凰槍法。」

    聽得王進最後這話,王閔卻是一陣無語。

    千算萬算王閔就沒有料到,史恭竟然是周侗的棄徒。

    如此一來,王閔算是明白,為何當初梁山好漢征曾頭市,折戟在史恭手上的時候會想到找盧俊義來降服他了。

    敢情這裡面還有林沖的建議,讓大師兄盧俊義來替周侗清理門戶。

    不過就是這三個徒弟,已經讓王閔覺得驚訝,整部《水滸傳》中,這三人的武藝都屬於頂尖的那麼一批。

    而這三人,只是每人學得周侗其中一套武藝,由此可以推斷集眾家之所長的周侗,年輕時實力肯定在他們之上。

    這時就見到王進輕擺了一下手,說道:「好了,這些江湖雜聞你以後自然會知道的了,我就不多說了。其實子規你的基礎打得不錯,差的只是學上乘武藝的機會。我受劉將軍所托來教你,只不知你想學何種武藝?」

    王閔聽得,卻是撓了撓頭,最後無奈道:「我也不知道想學什麼,不知王先生你懂得哪些,讓我來選吧。」

    王閔這般做,倒是並不做作,雖說王閔來到這個世界已然不少日子了,可是,對於這個世界,尤其是這個世界的武功套路,那還真是瞎子走路,一抹黑!

    王進輕點了一下頭,說道:「如此也好。我卻是沒有周先生本事,懂得如此多高強的武藝。我所學中,其中一套乃是東漢末年,諸侯袁術手下大將紀靈所創的三尖兩刃刀法,這套刀法經過周先生改良之後,與紀靈所創時威力已經相差無幾。另外一套乃是隋唐英雄羅士信的羅家槍法,這套槍法雖然經過周先生補全,然而其妙處實在太多,連周先生也悟不透,因此威力只有原來的七成左右。最後一套,乃是唐初名將秦瓊的鑭法,只不過這鑭法並不全。而周先生對於鑭法亦不甚精通,因此也沒有補全。」

    紀靈、羅士信,還有秦瓊的生平經歷,王閔自然清楚。

    毫無疑問,這三人裡面最弱的就是紀靈了。

    王進卻是將自己所懂的都說了出來,讓王閔自己來選擇。

    王進列出三套武學任王閔選擇,其實這裡面,也就三尖兩刃刀法和槍法有衝突。

    這兩種都是長兵器,要學的話二者只能擇其一。

    當然王閔也可以全學上,只不過到用的時候還是只能用其中一種作為趁手兵器。

    至於鑭,這東西屬於短兵器,而且重量較輕。

    一般陣前廝殺都不會用鑭這種兵器作為主要武器,而是會放在馬上,以為替換的副手兵器或者關鍵的時候使用。

    紀靈與羅士信,這二人雖然不是同一個年代的人,武藝也比較不出高低。

    不過王閔不是笨人,歷史上三尖兩刃刀用得好的武將,幾乎沒有。

    反倒是用槍的武將比比皆是,而且比羅士信強的也大有人在,這種情況下王閔自然不會傻傻地按著他本來的軌跡選擇三尖兩刃刀法了。

    只聽見王閔說道:「王先生,不知我可否將這槍法和鑭法都學了。」

    王進輕點一下頭說道:「可以倒是可以,但時間不會太多,因此急切間你也學不好。」

    王閔深吸一口氣,對著前者深深鞠了一躬,無比恭敬道:「如此,一切便按先生吩咐吧。」

    王閔如此作為,落在王進眼中,也是令的後者略微一怔,想來王閔的作為也是有些出乎自己預料,畢竟,自己也算是秉持上令,公事公辦而已。

    而他也非常人,雖然說有些不及,可是,也還是安然受了王閔這一拜。

    傳道授業,一招一式,足以受拜!

    「由於時間緊迫,今晚我就先教

    教你槍法,你趁著這幾天將槍法盡量練熟。至於鑭法,此仗完了之後回到東京,我再尋時間來教你。」

    說完之後王進沒有多言,和王閔出了帳外,一招一式將羅家槍法傳給王閔。

    據王進所言,這套羅家槍法是經過周侗修改的,並非原版。

    然而這麼一學之下,王閔就發覺,這套羅家槍法與之前徐京所教的棍法,簡直是一個天一個地。

    這套羅家槍法總共有六六三十六招,而每招之中又蘊含三個變化,總共招式就有一百零八招。

    雖然在招式上仍然脫不出槍法的那麼幾個動作,但是其中招式銜接,以及與戰馬的配合和步法的配合,還有諸如其他銜接套路都遠非徐京所教的那套棍法能比得上的。看著王進將一整套羅家槍法使了一遍,王閔才終於明白這武藝一途的博大精深。

    不過這些還未是羅家槍法的精粹。

    要真正學會羅家槍法的精髓,還要等王閔掌握暗勁之後,在發力上下苦功方可。

    據王進自己所言,就連現在的他,對這羅家槍法也只是達到小成,由此可見這套槍法的博大精深。

    王閔雖然聰穎,而且有著前世的基礎,但是即便他天賦再高,短短一夜間,這麼精妙的槍法,就算他不眠不休,恐怕也是難以掌握,更別說,了悟其精髓。

    故此一夜之間,他僅能記住了三分之一,不過王進的評價已經是不錯了。

    由於日間王進還有軍務處理,而且日間人多口雜,也不方便王進傳授武藝,因此便定在晚上再來傳授。

    而通過與王進接觸,王閔才明白王進緣何在此。

    這卻是要從朝廷的禁軍說起,一般北宋最具戰鬥力的軍隊就是禁軍了,其餘廂軍、團練之流人數雖多,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禁軍之中則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京中禁軍,第二部分則是駐守河北東路邊境,防備遼國的東北軍,最後一部分則是屯駐西北邊境,防備西夏的西北軍了。

    而又由於西北軍長期與西夏作戰,故此西北軍可算是宋軍之中的皇牌部隊了。

    這次童貫西征,主力自然是西北軍了,但由於西征的對象是吐蕃,故此要留下部分軍力來防備西夏。

    兵力不夠的情況下,就抽調了部分京中禁軍一同來參戰,王進就是被抽調過來的那部分禁軍中的一名提轄。

    由於學了一夜的武,王閔累極,於是回到帳中之後倒頭便睡。

    ……

    「王大人!王大人!」

    就在王閔睡得正香的時候,忽然被人叫喚。

    朦朧中,正在周遊列國的王閔美夢陡然被打破醒來,當下便是一擺手,眼睛也是不睜的不耐煩的罵道:「別打攪我!」

    那人卻是不死心,聲音又調大了一點,說道:「王大人,童樞密下令,讓史大人到中軍大帳參加軍議。現在時辰已經差不多了……」

    「童樞密?軍議?」

    聽到那人的話,王閔忽然一驚,睡意立即消退,整個人也跟著坐直。

    回頭看了看,發現叫他的正是一名士卒。

    王閔連忙扯著這名士卒,問道:「現在什麼時辰了?」

    那士卒沒料到王閔手勁如此大,被他一拉之下卻是差點跌倒,好不容易站穩了身形,這才是直視著王閔,顫巍巍答道。

    「現在差不多到未時了,離軍議還有半刻鐘時間。」

    王閔一聽,就知道麻煩大了,不及說話,整個人從榻上跳了下來。

    王閔一邊往中軍大帳衝去,心中卻是暗呼不妙。

    卻是自從王閔治好了那三千匹戰馬之後,童貫對於王閔頗為倚重,吩咐他可以參加高層軍議。

    不過由於連夜練武,卻是忘了今天下午有軍議要參加。

    從王閔的行軍帳中前往中軍大帳,也就大約需要半刻鐘時間左右。

    但是,軍營大同他地,一分一秒,鐵律定之,主帥鳴金,招之即來,呼之即去,這是鐵一般的律令,不容褻瀆!

    王閔心頭直跳,暗罵自己不爭氣,第一天參會,就是這般,當真是……

    果然,當王閔到達中軍大帳外的時候,除了見到一些巡邏和守衛的軍士之外,不見任何一名軍官。

    不過王閔知道,不去參加軍議,麻煩更大,最後也只能硬著頭皮,一顆心「咚咚」跳著,滿臉擔渝,懷著一種無比忐忑的心情,及至大帳前,稍微停頓了一下,隨即,深吸一口氣,大步走進了中軍大帳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