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將謀天下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一章 暗中探究 文 / 鄰家公子

    靈素道士與一卓和尚作佛道之爭的時候,整個出殯隊伍都停在那裡。

    列棺槨還沒抬到地方,不能落地,抬棺材的壯漢初時還好,到後來一個個累得苦不堪言,可是這時眾人竊竊私語間,早就透露了這位懷義大師的身份,他們哪敢上前理論。

    這位靈素道士本是半道出家,不學無術,只是做久了道士,耳濡目染之下,多少知道一些道家教義,可是要讓他真與這一卓和尚理論,仔細辯論起來,自然不是人家對手,此刻一卓和尚示弱,他也知道是怕了他身份,便不再與對方講經辯義。

    可是,後者這般的動作,看到那靈素道士眼中,更是仿若挑釁一般,立馬就像是炸毛的公雞般,當下就是一副沖發怒冠模樣,周圍街上眾人見得這一幕也是不由向後退了幾步,饒是誰也是看出,那道士囂張跋扈,看起來不像是好人。

    可是,就在這時,一道突兀的聲音卻是在這眾人心頭響起。

    挽起袖子的靈素道士與著那面色尷尬的一卓和尚此刻也是不由有些愣神,隨著眾人的目光,紛紛將著疑惑的目光隨著聲音的來源處投射而去,靈素道士的身份他很清楚,自從徽宗大興道教,前者也是剎那間變得更加不可一世,可以說,在著杭州城更是霸道慣了,擱著一般人的身上,還真有些發楚,不說躲避就算了,哪還敢上前搭茬。

    出乎意料的是,迎面而來的一名年輕的過分的男子,男子一襲青衫,將著他那修長的身影也是顯得更加挺拔,俊逸且無時無刻都是滿面笑意的臉頰更是令人如沐春風,那漆黑如玉的眸子,仿若滿天星辰,讓人一看便是忍不住深陷其中。

    見得出來的竟然是這麼一個年輕人,即便前者生就的不凡,可是橫行多年的靈素道士心中還是有些發堵,一雙大長的眉毛登時就是一瞪。

    「你是?」

    那和尚雖是沒有說話,可是,其眼中望向王閔那濃濃的疑惑,同樣也是在關心著這個問題。

    「天尊,大師,你們面前的就是咱們杭州的縣令!」

    王閔尚未答話,人群中好不容易才擠出來的蘇師爺,這才是氣喘吁吁的來到王閔身後,噓噓地向著二人解釋道。

    「大人好!」

    聽得王閔竟然是本地那傳得沸沸揚揚的新任知縣,那和尚即便心中吃驚,但是當下仍是向著王閔雙手合十,深深一躬,做了一個揖。

    「原來你就是那新上任的縣令,那好,你來評評,佛家道家,到底哪個更高一籌?」

    王閔正要回禮,卻是不妨被那道士搶了先,身子一停,虛扶著和尚的手也是停在了半空,腹中暗誹,鬼才知道,到底哪個更高一籌,我只是看你們擋在路上,阻礙了交通以及進出城的商販,除此之外,鬼才想管你們這亂事,若是二人在著一個不礙事的地辯論,那麼王閔敢保證,自己絕對是不會半路橫插這個一缸子的,可是,此刻儘管王閔心中對著那道士暗罵不已,可是,至少表面上,卻是仍是一副陽光般和煦的模樣。

    「這個,這個嘛……呵呵……」

    「別吞吞吐吐的,像個婆娘,有話說話!」

    「好,天尊,那我就說了,依在下看來,兩位大師說的都有道理,道家無量天尊,佛家西天極樂,二者就是仿若是這天上的陰陽,彼此交纏,流轉不停,不過,依在下自己的觀點,卻是還是更喜歡道家的!」

    王閔的這一番話說的極為違心,心想要不是你是被聖上親封的天尊,自己不好得罪,鬼才會這般瞎說,王閔一邊這般說著,心中一邊默默念著阿彌陀佛,祈求上天千萬不要打雷。

    「哈哈,好,還是你小子識貨,阿九,從今天其,他……,對了,你叫什麼名字來著?哦,王閔……他……就是你們的十弟了,咦?王閔?這個名字好熟悉啊?」

    但是那道士卻是不知道這些,聽完王閔這話更是引來好一陣猖狂大笑,對著那和尚更是一陣趾高氣揚,活像鬥勝的公雞,接著,就在王閔錯愕中,便是從著前者身後換來一名十一二歲,同樣身穿道袍,但是面色卻是異常紅潤的半大孩子,吆喝一聲,便是要給王閔穿道袍,將之入道教。

    眼見那孩子撲來,王閔登時就是嚇出了一聲冷汗,正欲格擋時,那道士彷彿這才是回過神來,終於想起王閔是這杭州的縣令,最後這才是不得不依依不捨的作罷。

    那般**辣的眼光,更是讓的王閔生出一陣雞皮疙瘩。

    就在王閔都是有些受不了的時候,那道士最後終於是用著大拇指蠻橫的一指,於是乎,那幾個大和尚便是悲催了,最終也是在王閔一陣苦笑中被強制穿上道袍,被著那群人嘻嘻哈哈的連推帶喝,帶走了。

    剩下的那些出喪人則是完全愣了,這還是王閔出言提醒,前者才是反應過來,心中暗罵這叫什麼事的同時,也是不得不暫時忍住,嚎啕著終於出城去了。

    見得這一幕,王閔與著蘇師爺相互對視一眼,隨後便是一陣苦笑,想必是陡從著對方眼神中看出幾分荒誕。

    路邊有些百姓還不知道那道士身份,免不了嘖嘖稱奇,探問究竟。

    有人就道:「那道士是誰?怎地這般霸道!看他徒弟眾多,個個都不似好路數,那老道怕吃虧,忍也就忍了,可這出現的那個年輕人可是新上任的縣令啊,怎麼看那樣子,也是不太敢惹那道士?」

    「嘿!你還真是孤陋寡聞吶!你沒聽見那老道稱呼那道士天尊嗎?你沒聽那大和尚說他來自白雲觀?你說

    他是什麼來頭,嘿嘿!」

    「啊呀!莫非……那道士就是林靈素?」

    「噓!人家的名字也是你能叫的?那是何等人物,就連當朝一些大官見了他,都得恭恭敬敬尊一聲天尊,不要說是縣令來了,就算是聖上的子嗣,也不敢在這位爺面前指手劃腳啊。」

    眾人言語之間,便把這位的白雲觀觀主的事跡透露了出來。

    原來,這位俗家姓林,法號無量天尊的大道士本名叫林靈素,原是東京街頭一個耍槍棒賣藥的江湖漢,但是身材風度,卻是無一不是上等,雖是做些此等營生,可是依舊有著一股俊之氣縈繞而出。

    後來因著一些際遇會做些丹藥,在著當地也是混的風生水起,後來因緣際會,則成了宋徽宗的大國師,被封天尊,此刻來此杭州,據傳說是為了奉命找尋一位主藥。

    王閔和蘇師爺隨著看熱鬧的人群往裡走,一路聽著他們七嘴八舌地說起有關林靈素的奇聞佚事,王閔可從沒想過自己以後能跟這個大和尚有所交集,所以也沒往心裡去。

    他現在一心想要查的,只有那個神秘刺客的下落以及這至今還是拖欠了幾分的賦稅。

    ……

    秋雨綿綿。

    常言道,春雨如恩詔,夏雨如赦書,秋雨如輓歌。

    秋天的雨,總會給人一種淒苦的感覺。

    這場秋雨從早晨就淅淅瀝瀝地下起來,到了午後仍不見停歇,秋意因此瀰漫開來,天地間一片蕭索。

    杭州城內,一條泥濘的小道上,一個穿著淡青袍服,撐一把油紙傘的人,正在巷中踽踽獨行。

    這裡位於杭州城南,長夏門邊。

    杭州東南角及長夏門等郭城地區的居民是比較少的,因為這裡距離繁華的市中心太遠,所以這裡有大片空曠的樹木叢林,雖然圈在城中,卻從未經開發過,野趣盎然。

    因之,這裡也成為東都一道風景甚美的所在,一些喜靜的人墨客和部分仕途失意貪圖房租便宜者,都會選擇這一地區作為居住地。

    撐傘人出了小巷,面前赫然出現一片靜靜的樹林,樹葉兒被雨澆得油亮油亮的,整片林子都充滿了幽靜的氣氛,細雨仍在飄搖,林中隱隱現出一角紅色的飛簷,踏著深青色的草地走過去,當露水完全打濕了腳面的時候,便會看到一座小樓。

    小樓倚坡而建,林木環繞,十分幽。樓前沒立「旗望」,只是挑著一隻酒幡,在風雨中輕輕地飄搖著,此處竟是一處酒家。

    撐著油紙傘的人沒有停,逕直向那酒家走去。

    滴水簷下,他收了傘,現出容貌來。

    這人已經有五十出頭了,頭髮已經花白,臉上生出密密的皺紋,前濃而後淡的一雙眉毛,略顯瘦削的臉頰,微微帶著些淒苦的味道,不知是不是受了這秋雨秋風的影響。

    他抬頭看了看灰濛濛的天空,歎了口氣,便甩一甩傘上的雨水,推開竹篾編製的小門兒走進去。酒樓裡很靜,這時候連市中心鬧市區走動的人都少了,更何況是這等幽靜的所在。

    雨中酒客幾如斷魂,那酒博士也不知跑到哪兒去了,只剩下一個老掌櫃,坐在酒櫃後面托著下巴打盹兒,客人推門進來,隨之刮進一陣秋風,輕輕拂動了櫃檯上方懸著的一串酒牌菜牌。

    酒牌菜牌都是竹製的,被風一吹,相互碰撞,發出一陣叮叮噹噹的響聲,那老掌櫃想是睡得熟了,竟然沒有醒來。

    客人也不叫他,只是四下一掃,就見酒店一角,臨窗坐著一個人,那人見他進來,便向他招了招手。1這位年逾五旬的客人便舉步走了過去。

    屋角那副座位窗外,就是一片旺盛的野草,雖是深秋,依舊長得茂盛茁壯。窗子支著,雨水澆在上面,發出「淋淋」的響聲,然後再流到野草的莖葉上,偶爾有風吹進來,拂動著那位酒客的衣袂。

    那位酒客頭髮上束著絲製的巾子,穿著一襲葛黃色的團領袍衫,頜下有一部稀疏的鬍鬚,臉色微微有些發黃,但是看起來年紀並不大。

    葛黃袍子的年輕人起身向他見禮,笑問道:「可是尤兄?」

    五旬老者微微頷首:「某正是尤浩洋!」

    黃袍年輕人微微一笑,肅手道:「尤兄請上座。」

    尤浩洋猶疑地瞟了他一眼,脫靴登榻,在案幾後面跪坐下來,黃袍年輕人也撩袍坐好,抄起酒杯,右手舉杯,左手托底,向他行了一個很客氣的敬酒禮:「秋雨苦寒,尤兄請先飲一杯,祛一祛身上的寒氣,咱們再慢慢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