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三三八章 全線反擊!(三) 文 / 魯東道夫

    僅僅是輕微觸犯商業法規的那些人,處以罰款並在其企業中恢復工會和財務管理機構,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對於這種必須大出血才能擺脫破產危機的勾當,商人們沒有幾個愣頭青敢於牴觸,楊浩也給他們留了餘地。

    但那些錯以為楊氏要完蛋,徹底將工會、財務監督人員趕走甚至毆打,並把《勞動法》明規定的基本工作條例和薪資待遇給破壞的,就不那麼客氣了。

    以武裝警察和稅警、工人糾察隊為骨幹的強力部門聯手出擊,毫不留情的將那些工廠主的蠻橫不法作風鐵腕鎮壓,強行恢復秩序。對這些人犯下的種種罪責,不但處以足可令其破產的罰款,更由商業銀行強行收回其貸款股份,並由軍政府出面抄沒其家產,完成賠付。這裡面也包括了給挨打的工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賠償。

    至於這些人家必然不缺的土地,一體收歸國有,將作為農墾公司的公用田,安置退伍榮軍或者家屬之類,正好填補不足。

    這一番雷厲風行大動干戈,當日就從天津一地開始向各州府推進,其帶來的空前衝擊一直持續到了1896年的春天。

    而在艦隊凱旋歸來的當天下午,隨著報紙號外的發出,震撼人心的消息轟傳天下,仍舊呆在京津的列國公使驚聞噩耗,不敢置信的跑到大沽口戰俘營親眼目睹了數千各國俘虜,和停泊在海裡的萬噸大艦,登時嚇得亂成一團!

    傍晚時分。各國駐天津公使匯聚在英租界。沒有哪一個人的臉色是好看的。也沒有人能坐得穩當。這些一直在左右遠東大局的大人物們,倉皇無助的好似遇到暴徒劫道的小姑娘,渾身顫抖語無倫次,嘴裡不時神經質的吼出幾聲威脅和咒罵。

    內容自然脫不開指責楊浩膽大妄為,瘋狂野蠻,必然要遭到帝國懲罰之類。但嘴上說完了,其實他們自己半點都沒有底氣可以實現。事實明擺著的,他們的帝國不是沒想過下手。但可恥的失敗了。

    折騰了足足半個小時之後,嘴唇冒白沫的使節們有氣無力的坐下,一股發洩之後的疲憊遍佈全身,說話的聲音都中氣不足。

    叫囂最凶狠的是損失慘重的俄國人喀西尼,他們可謂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典型代表。原本打算要在中英等過的交鋒中漁翁得利的,沒想到第一次赤膊上陣,就遭受偌大的損失。

    喀西尼抖索著套紅號外,兩眼通紅的問英國人寶士德:「這上面說的,大英帝國損失了全部戰艦,其中包括四條戰列艦的消息。是真的?!」

    寶士德面無表情的點點頭。

    之前他早就知道,大英帝國往遠東派遣的艦隊情況。滿以為此番必然手到擒來,哪裡料到會全軍覆沒呢?其他幾國好歹還剩下一條主力艦充充門面,法國人乾脆就一條都沒有損失,集體投降了!

    不過到了這等地步,他都不肯示弱,故作冷漠的道:「這一點損失,對皇家海軍來說不算什麼,大英帝國一轉眼就能造出幾倍於此的更先進戰艦。眼下我們面臨的困境是,沒辦法弄清楚中國人是怎麼獲得勝利的。」

    「那還用問嗎?肯定是用了陰謀詭計,或者我們並不熟悉的東方巫術之類!再不然,就像他們歷史上兩次因為大風而輸掉了征伐日本的戰爭一樣,突然發生了什麼颶風之類的意外!」

    一名參贊憤憤的叫起來,但他的發言被所有人集體無視了。所有這些意外都是笑話,現在誰不知道楊浩手裡掌握有先進的驚人的技術能力,可以製造出極其先進的戰艦和大炮?搞到這些情報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指望胡亂批評推理都是不負責任的亂搞。

    德國公使紳科頗為冷靜的道:「我們面臨的最大困難,是無法與被俘的海軍軍官取得聯繫,如果能從他們那裡獲取直接的情報,將大大有利於盡快摸清中國人的底細。」

    寶士德點頭表示贊同。喀西尼煩躁的叫道:「那些該死的中國佬不知道是怎麼了,我給出那麼優厚的錢數,他們都不肯幫忙傳遞消息!難道說,所謂的革命思想真的可以讓一個愚昧的人變成不受腐蝕的聖徒?」

    他們跑去看戰俘,想著花錢買通看守,奈何當兵的死心眼不肯收錢,只讓他們隔著鐵絲網遠遠的看著而已。

    不過情況也不只是俄國人說得那樣,寶士德揶揄道:「假如您說得優厚錢數只是十個鷹洋的話,我認為沒有哪一個楊的軍人會答應。據我所知,他們每個月的實際收入不會比這更少了。」

    俄國佬去收買衛兵,只肯掏出十個大洋,還擺出一副「大爺賞你的」倨傲姿態。

    喀西尼怒道:「不過是一些討厭的下等農夫出身的士兵,怎麼可能有那樣高的薪水?簡直是在破壞全世界的尊卑制度!」

    在俄國,一個下等士兵一年的薪水,也只有兩盧布十戈比,基本上沒有家庭接濟的話,他們都難以在部隊裡活下去。又加上從上到下的貪腐,發給士兵手裡的裝備朽爛不堪,這讓他們不得不賤賣掉,然後自己花錢置辦。而這些農夫乃至農奴出身的士兵普遍家庭窮困,於是乎俄國陸軍士兵經常看上去,像是由衣著華麗的貴族領著一群叫花子的奇怪構成……。

    按照他們的標準來看,拿出十個大洋給一名普通士兵,果然是一筆不小的錢款了。

    英法德三國的紳士們相互對各眼神,齊齊搖頭。這些粗鄙的俄國佬果然沒救了,實在是給歐洲明國家丟臉啊!

    「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只是把消息傳回國內,並不能解決眼前的危機。沒有足夠的情報,歐洲不可能貿然再次派出艦隊過來。先生們。留給我們的時間並不多。」

    寶士德仍舊習慣性的主持議題。避免繼續扯淡浪費寶貴的時間。

    紳士們集體默然。

    r/>

    這個問題他們到現在都還沒有功夫想清楚。實在是損失的情況有點超出預料太多。英德俄三國損失最少也有六艘戰艦,英國人更是全軍覆沒,這是可能引起國內政局激烈動盪的驚人慘敗,必須要有許多人被推出來背黑鍋。

    另外,這些艦隊也是各國能夠一次派到遠東的最大數字。再多的話,遠東沒有一個港口能夠接納並提供補給。就眼下他們面臨的情況,再派來一撥,恐怕依舊是給楊浩送菜的。這事兒不能幹啊。

    基本沒什麼損失的法國人悠悠的道:「我們不會承受太嚴重的損失。我認為,完全可以通過談判來解決彼此的矛盾。那位楊先生畢竟是一位精明的商人,不是嗎?」

    這話引來其他各國的集體鄙視。你丫的還有臉說啊?俺們各國都浴血奮戰,付出莫大的代價,你家倒好,居然集體臨戰逃跑,搶先豎起白旗投降!作為世界強國的節操何在?說不定這次海戰的失利就是你們法國佬造成的!

    這時代的歐洲各國就是這樣,相互之間扯不完的恩怨,別指望他們真正團結一致。只要有機會,都不會忘了先撕-逼一場。

    當下就有人忍不住嘲諷道:「是啊。不需要開槍放炮就可以贏得戰爭勝利,看來法蘭西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殖民地征服方式。很值得各國學習嘛!就是不知道十年前戰死在這裡的孤拔將軍,在天堂的靈魂是否也這麼想法。」

    十年前的中法之戰,傲慢的孤拔自行其是,結果給劉銘傳拖垮了軍隊,最後病死澎湖。雖然後來通過談判佔到便宜,這裡頭還有英國人的摻和,卻是一點都不光彩。

    不過法國人的臉皮足夠厚,對眾人的譏諷和蔑視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反正他們家沒損失戰艦,倒霉的大頭仍舊是英國人。

    德國人無疑是最為務實的。紳科皺起眉頭,敲響桌子拉回眾人的注意力,果斷提議:「還是盡快想辦法跟楊聯繫談判吧。時間拖得越久,我們越被動。」

    他的提議顯然沒法取得完全贊同,俄國人首先反對:「偉大的沙俄絕不會跟黃皮猴子談判!就算他們獲得暫時的勝利,我們也會再次調集強大的軍隊擊敗他們!」

    不過其他國家沒那麼眼皮子淺,事情弄到這份上,嘴硬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就算意見再怎麼不一致,扯皮半天最後還是匆忙決定,第二天去拜訪楊浩試試看。

    這一次,楊浩沒再耍他們,不但痛快接見,還直截了當的提出解決戰爭糾紛的辦法——各國出錢贖買他們的戰艦和戰俘。另外,就其聯合侵略中國的行為,要求各國政府作出公開道歉,並給予相當數額的賠償!

    道歉是不可能的,戰爭賠款這事兒也沒得談,從頭到尾歐洲強盜們就沒得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對。要說錯誤,也只是他們錯判了楊浩的實力,導致一次慘敗,下回想法再打回來也就是了。

    至於第一條,卻是有的談,只要把這問題解決了,他們繼續撕破臉開打,也沒後顧之憂啊。

    只不過,當楊浩報出贖買價碼的時候,洋鬼子們集體怒了!

    一條萬噸戰艦的贖買價格,要一千萬兩白銀!一個普通海軍士兵的贖買價格,要五百兩白銀!尉官要一千兩,艦長校官五千兩,有爵位的一萬兩!艦隊司令將軍之類的,五萬兩到十萬兩不等!

    最貴的莫過於聯合海軍司令西摩爾中將,楊浩乾脆開出五萬英鎊的價碼!並且所有這些贖買款項,只收黃金不要別的!當然若是英法能交出一些從中國搶走的物,可以考慮優惠價格置換。

    最為摳門的俄國人大怒:「你不如去搶!偉大的沙俄絕對不接受這樣可恥的敲詐勒索!」

    其他國家也不同意。尤其是被俘戰艦最多的法國佬,這回也輕鬆不起來了。他們板著指頭一算,自家估計要付出起碼五千萬兩白銀的贖買款才能過關。這麼多錢,猴年馬月才能從中國搜刮出來啊!

    英國人有心幸災樂禍,但想想被擊沉的戰艦,就心痛的不得了。

    楊浩這麼定價不是亂來的,他比照「君權級」戰列艦的造價——110萬英鎊,按照這時候的白銀比價,大約要730萬兩一條。當然這傢伙比起其他各國的戰艦要貴很多,可那又如何?你們敢把戰艦開到中國來,本身就是來搶劫的,現在打輸了,那就得照樣付出應有的代價!

    他的打算,是要一錘子從列強身上敲出一億兩白銀的賠款來。哥們那時空裡,當初你們是怎麼折騰的中國賠出去那麼多錢的,而今有樣學樣,一刀一刀的全部割回來!

    這個要價太高了,洋鬼子們根本沒法同意。

    楊浩笑吟吟的威脅:「你們可千萬別後悔啊!下次再來談判,可就不是這個價格了。」

    洋鬼子們沒當回事,從來都是他們威脅恐嚇別人,哪裡輪得到別人來說狠話?都覺得楊浩既然肯談判,一定不敢太強硬。所以,先抻抻他!

    於是乎雙方不歡而散,四國代表打定主意等等看。

    結果第三天,列國紳士們就急眼了。楊浩居然驅趕沒有受傷的戰俘換上囚服,集體在碼頭上勞作來換取他們的生活費!

    習慣了高高在上的白人老爺們當然不幹了!這年頭的高級軍官多半有貴族頭銜,他們從生下來就不幹粗活,只有別人伺候他們,哪裡能下手去幹活養活自己啊!

    抗議,拒絕,煽動鬧騰。在革命軍的嚴厲鎮壓下,一點機會都沒有。絕大多數士兵被驅趕出去,頂著寒風乾力氣活,砸石頭挖坑拉沙子壘牆。凡是幹活的就有一份食物,不幹的就餓著吧。

    更要命的是,他們在鐵絲網裡幹活,外面有成千上萬的民眾圍觀。這年頭,

    ,中國人從來沒見過有這麼多的洋鬼子聚在一堆兒,還都跟他們一樣下死力氣做粗活,那股子新鮮勁兒就甭提了。另外,就是感到發自內心的暢快,解氣!

    不但如此,遍佈天津的小商小販瞅準了商機,乾脆在工地外頭弄出一片攤位來,供應聞訊趕來的老少爺們喝茶吃飯。報紙記者從各種角度拍照,然後登載報紙上發出去當奇聞來渲染。

    這活脫成了一場空前壯觀的西洋猴戲!

    僅僅一天功夫下來,公使們先坐不住了,這事兒要傳揚到歐洲,一定會被渲染成野蠻的中國人故意折磨明國度的紳士,辦事不利的外交家們得吃掛落啊!

    他們再次結伴跑到美租界去求見楊浩,結果被告知,楊大老闆出去巡視了。到底去哪裡?保密。去多久?不知道!

    死要面子的英國佬抓狂的吼叫:「那麼由誰來具體負責談判的事項?!」

    接待他們的周建鎬面無表情的回答:「事關重大,必須由先生親自做決定。諸位還是先從你們政府和皇帝女王那裡得到准信兒,再來吧。」

    洋鬼子們無可奈何,現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起碼在東方的話語權輪不到他們張狂。隨後又得知所有被俘戰艦展覽數日之後,將開到膠東上船台拆解研究,他們心中惶恐,不得不連連催促國內抓緊時間作出決定。

    然而這事兒哪是一天兩天就能決定下來的?四國內部,早已經吵成一團了。

    楊浩卻也不是真的出去搞什麼巡查,這年頭道路一塌糊塗,只有水路還算順暢。在膠濟鐵路、津浦鐵路修成之前,他才不會受那個罪去滿天下顛簸亂竄,一點效率都沒有。

    打定主意要抻一抻洋鬼子們,他乾脆以此為借口,從租界穿梭時空回到本世界,直接去了非洲。

    在那裡,號稱投資巨大的重工業基地,整套的二手生產工廠,全部整裝完成,投入試生產。(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