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二三章 賣武器給敵人 文 / 魯東道夫
革命軍佔了地盤,成立軍政府管理機構,按照楊浩之前發表的方案建制公務員體系,可謂千頭萬緒,事務繁雜的令人麻爪。
好在楊浩如今手底下已經有了不少得用的人,除卻他親自擔任革命軍總司令、華興會會長以外,政務方面便由嚴復等人出面頂起大梁。以嚴復為臨時政務總長兼教育總長,李經方為外交總長,詹天祐為交通總長,徐建寅為工業總長……等等一系列的任用。
其中不少人都沒有明面上宣佈與滿清決裂,也不拒絕安排下來的差事。比如說詹天祐,就一聲不吭的埋頭忙活修建膠濟鐵路和京津鐵路的規劃,領著一大幫中外工程師到處測繪施工。
有本世界拿過來現成的本資料,各大機構具體招募什麼樣的人,各自的職權責任一目瞭然,考核辦法都清清楚楚。只要監督機構執行有力,不怕他們尸位素餐。
當然了,如今他們只有一個省外加一府的地盤,且大半地區還在逐步蠶食推進之中。想要完成楊浩需要的那種全盤改造,沒一年半載別想推進到鄉下。
楊浩有心作出個樣板工程來讓全國各督撫看,到底誰好誰壞,能否實現他宣傳的那種明進步繁榮昌盛,須得讓人眼見為實。再者,他也需要弄出一片穩固的根據地來,這就得扎扎實實的把工作做到細處,確保萬無一失。
基本上,他的目標形態就是本世界我黨起家時的蘇區,或者後來的延安那種程度。
具體來說。要確保革命政府發出的政令。可以傳達到下邊每一級管理機構。每一個村子的人耳朵裡,從而打破千百年來宗族士紳力量把控鄉村秩序的僵局。
在本世界,當年是經過每個村的土改才取得成功。楊浩卻有了更多的便利條件,他先從根子上下手破局,具體手段就是先解決交通和信息傳遞,讓下層民眾有機會有條件聽得到,走的出來。
革命軍割據以來,就一直不停的從核心往四周拓展公路。架設有線廣播,把郵局開到每個鄉鎮,電話隨之也通過去。
此時的天津,楊浩整出來的動靜更大!從海邊碼頭開始,沿著唐胥鐵路的末端同時開工分別通往北京以及逆向山海關的鐵路復線。另外並行一條高等級公路,並大力疏通海河、運河,幾乎把周邊各浮現的空閒勞動力都給盤活了。
兵工廠這邊因為是第一批重點企業,公路首先開建,進展更快的則是數不清的電線桿子,把電力、電報、廣播從美租界一直向四周擴散。短短時間內就延伸到縣城。然後繼續向北京方向推進。
在徐建寅的盛情邀請下,楊浩對兵工廠內外發表一番熱情洋溢的講話。出來之後繼續順公路行進到天津城。
他這一路並不掩飾行藏,那特徵鮮明的車隊所到之處,無論維持秩序的士兵還是有點見識的平民,無不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恭敬。這讓佈置在各處的大量清廷眼線暗歎恨得咬牙切齒,卻不敢絲毫妄動,只能把實情不斷的上報給京城。
眼下的清政府內部,已經看夠了一幫眼高手低清流和維新派耍猴兒的慈禧太后,果斷下手事實上接管了政務。從主動接洽列強公使秘密談判開始,她始終牢牢的掌控大權,並用一堆鐵桿後黨和守舊派官員上台辦事。
不過她仍舊呆在頤和園沒挪窩,各大臣基本都要每天跑去匯報工作,聆聽聖訓。等天津那邊的消息傳來,確定楊浩與英國人徹底決裂,並有向京城推進的企圖,她終於按捺不住,果斷移駕皇宮,再次垂簾聽政。
這一天,皇宮內「叫大起兒」,也就是大朝會。京城之中四品以上官員都要到乾清宮聽詔,等皇帝接見並奏事,只不過這次的話事人乾脆換成了西太后。
外頭革命軍鬧得人心惶惶,京城之中的官員不管是哪一派的,凡是忠於大清的,無不感到芒刺在背,什麼帝黨後黨的也顧不上撕扯,心思都用到怎麼對付楊浩身上了。
數以百計的滿漢武大臣把九卿朝房擠得滿滿當當,殿裡殿外的人頭攢動,全都塌腰含胸耷拉著肩膀,兩眼望著腳面兒,大氣兒都不敢喘一聲。這等緊要關頭,誰也不知道再次把簾子掛起來的老佛爺會怎麼整。萬一一個表現不好膩歪了她,可沒好下場。
光緒皇帝依舊坐在御座上,整個人瘦的一把骨頭,腮幫子上浮現出及其不健康的紅暈,兩隻眼睛唰唰放亮兒。在場的高官們多半是學富五車,打眼一看就知道皇帝最近熬的厲害,只怕已經傷了元氣。
面對一聲不吭的大臣們,光緒強打精神問:「楊逆與英國開戰,朝廷該怎麼辦,都拿個法子出來。」
剛毅對楊浩恨之入骨,大喇喇的道:「咱們不用管,隨便他們狗咬狗,打個稀里嘩啦才好!得了這空兒,讓各省督撫加緊練兵,我就不信有了幾十萬新軍,還平不了他區區叛逆。」
光緒心裡大概覺得這廝就是個白癡,眼皮都沒眨一下,繼續淡漠的望著眾人。
李鴻藻之前丟了不小的面子,又因為主動聯絡列強引狼入室的事兒弄得灰頭土臉,如今說話格外小心,捋著鬍子道:「洋夷畢竟要佔我國土,倘若與其過從太甚,只怕對天下臣民不好交代。以臣之見,不若傳諭各國務必確保不使戰火塗炭國境。讓他們去海上打去。」
清流們顯然還有點羞恥感,這話引來不少人的附和,不過動靜都弱弱的,沒那麼理直氣壯。
剛毅卻看不慣這些傢伙,冷哼道:「洋人要那麼好說話,何至於弄成今天這樣?讓他們離開遠點兒。他們也得肯吶?」
李鴻藻心中大罵:「當真蠢貨!這種事情做好表面功夫是緊要的。洋人是不是照辦根本不重要。關鍵是你把話說在明處,讓天下人都看到咱們的態度!」
搖搖頭,老傢伙不吭聲。
光緒帝腦袋一轉盯上裝憨的鬼子六恭親王:「恭王辦理洋務軍機,對此有何見解?」
恭親王奕欣本不打算出頭,現在只好含糊不清的應付:「朝廷總是要自強為本,洋人貪婪無度,一旦發覺難以剿殺楊逆,難說其會不會狼狽為奸。不可不防啊!」
光緒帝點點頭:「還算是句明白話兒。既如此,朝廷變法革新之舉便不可遽停,須得加緊推進,方能阻止楊逆蠱惑人心,壞了綱常倫理,動搖根本吶。」
他又去看榮祿:「新軍編練近況如何?」
榮祿悶聲道:「回皇上,武衛軍正在整編,但若想募集齊了十萬兵馬,須得數千萬兩銀子,眼下戶部籌餉不足啊!」
光緒帝咬牙:「那就借!跟洋人簽了那麼多的條約。許了他們諸多便宜,該給的款子也要盡快催促才行。沒了朝廷正朔。他們能指望那些叛逆守約不成?」
大臣們不說話,拿眼角去撇珠簾後面影影綽綽的正主兒。
籤條約許好處的最終決策者,是那位老佛爺,皇帝說話不好使。
慈禧太后心裡頭膩歪著呢。當初她同意跟洋人談判,本心是指望洋鬼子一舉掃平了楊浩。到時候拿回來最為緊要的一省一府,光是抄家也能把割讓出去的代價都找補回來。
結果沒想到洋人那麼不頂用,一上來就給打爛了艦隊,英國人想要調兵報復,起碼要一個月以後了。可照楊浩那推進速度,誰知道他一個月是不是能把路修到北京城下?到時候人心惶惶,大清朝廷弄不好又得「巡狩」跑路。
慈禧太后不說話,自然有人為她代言。
孫毓汶站出來道:「皇上說來容易,可如今各省督撫都伸手要錢,最好的都要幾百萬兩銀子,朝廷拿什麼去向洋人抵押借貸?這算起來幾千萬上億的數目,誰能擔當的起呀!」
滿朝武眼珠子滴溜溜的轉,卻都不肯馬上表態。
誰都知道凡是沾上「錢」字兒的差事,都暗藏數目驚人的大利益。如今這全國都在練兵的大事兒,涉及到的銀子以千萬計,隨便劃拉點兒都能賺的放屁油褲襠。
但裡頭有個麻煩,洋人的錢不是白借的。他們往往是把關稅、鹽稅、礦產、鐵路等等條件捆綁在一起跟你談,還有額度高昂的利息。這裡裡外外數不清的麻煩,沾上鬧不好得遺臭萬年——畢竟是賣祖產吶。
清廷上下多半是想吃魚還怕沾腥兒的混賬玩意,都想有人出來頂槓,自己干拿好處。
還是李鴻藻老奸巨猾,眼珠子一轉便提議道:「臣推舉會辦商務大臣盛宣懷總理此事。該員精擅洋務,通曉實務,最為合適。」
盛宣懷?所有人眼睛一亮,是個非常好的人選!
誰都知道,此人手裡掌握著大清國最富庶的郵傳部和輪、電、煤、紡等諸多官督商辦企業,理財水平一流。現在李鴻章下野養老,他可能效忠的二主子李經方成了叛逆一黨,必定要找下一個靠山。與其讓他跑到別人那裡幫著賺錢發財,還不如朝廷先用起來。
光緒帝沒吭聲,對於盛宣懷這等見勢不好撒丫子就跑的老油條,他非常不喜歡。前些日子李鴻章罷官之後、楊浩舉旗造反之前,此人就再三請求辭官不幹。現在想來,是早就知道天色要變,哼哼,絕對不是個忠臣!
不過這裡也輪不到他做主了,簾子後面人影一晃,閃出李蓮英的半邊老臉。
孫毓汶和剛毅王韶等人齊齊朗聲道:「臣等附議。」
這事兒就算通過了。不過光是盛宣懷一個人去辦,其他肯定不樂意。選出來正面頂槓的,下面必須得有人負責撈好處分潤。這事兒朝堂上沒法議論,私底下各自都打起來小算盤。
明確借錢的事兒,緊跟著就得決定花錢的事兒。
議定建立武衛軍,以八旗兵為本招募兵丁組建武衛中軍;以淮軍殘部組建武衛前軍;以董福祥甘軍編練為後軍;以宋慶之毅軍編練為左軍;以袁世凱之新建路軍殘部擴充為右軍。
五大兵馬總數要十萬人。將京畿團團保護。並建立分別通向熱河和山西的通道。一旦楊浩大軍殺過來他們抵擋不住。就可以保護朝廷重要人物們撒丫子跑人。
這一回不在糊弄也不再猶豫,就按照德國人漢納根提出的建議,全套最先進的軍火和德式訓練,預備十萬正規軍練成,耗資三千萬到四千萬兩銀子。
不過之前漢納根建議是一年時間,現在只能看撐到哪天算哪天了。
除此之外,張之洞、劉坤一等各省督撫大臣分別開練新軍,全國加起來起碼十六鎮近三十萬人。撥付銀子的標準比武衛軍縮減一半。差不多哪邊也得給出去三五百萬兩才能應付。
這林林總總加起來,朝廷至少要借款一億兩白銀,好大的買賣啊!
為了決定談判團和撥款的事情,大殿內外很是一陣爭吵,光緒帝從頭到尾都閉著嘴沒話說。直到最後事情定下來,太監扯著嗓子喊退朝,然後僵硬的站起來,回頭朝簾子裡恭恭敬敬的施禮。等慈禧移駕了,才黑著臉離開。
李鴻藻等忠心耿耿的大臣只能搖頭歎氣,若非英國為首的洋人明確要保住光緒的地位。只怕他們已經換了個效忠的主子。
慈禧回到後宮之後,吩咐李蓮英:「小李子。今兒議的借款那事兒,你也要張起眼睛來,可別給人家糊弄嘍。咱們大清國祖宗打下來的基業,不能敗壞在那些人手裡。」
李蓮英大喜,這是要
要讓他發財啊!趕緊跪地磕頭,盤算準備從裡面摳出多少油水來。
清廷各自打如意算盤,卻不知此時,計劃中要推出來當槍使的盛宣懷,在天津城內的一間魯菜館子裡,正對著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飯菜,食慾全無。
楊浩坐在他的對面,手把瓷壺給他滿上,笑瞇瞇的道:「盛大人此時想要脫身也難,不如索性放手一搏,或許能有意外的收穫呢?」
盛宣懷苦笑著搖搖頭,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輕歎道:「盛某本欲急流勇退,如今看來卻是由不得自己。楊先生想要什麼,請儘管吩咐就是。」
朝會還沒開,要討論的議題他已經知道個差不多,今天更實時的從楊浩這裡確定了自己要被推出來頂雷的決定。滿清岌岌可危,他看的清楚,第一首選下家張之洞,而今有楊浩比對著也不保險。但投身楊浩旗下,他擔心自己的基業早晚得給吞乾淨了。
矛盾啊!盛宣懷想躲開,卻還是給楊浩輕而易舉的挖出來,今天要趕鴨子上架,不干都不行了。
楊浩對這位天字第一號買辦早有研究,舉杯陪著幹了一盅,笑道:「盛大人是中國少有的高才,如今年富力強,自然要承擔起更大的責任。我的條件很簡單,在清廷與列強借款的事務中,設法促成炎華銀行的加入。而後,我們將以各種武器裝備支付。最終盡可能的不讓洋鬼子從中佔了太多便宜。」
盛宣懷驚的差點掉了筷子:「你要賣武器給朝廷?!」
他覺得楊浩是瘋了,明明雙方是死對頭,你居然把武器賣給朝廷用在打自己的戰場上,沒毛病吧?!
楊浩輕描淡寫的道:「有句名言說得好,不賣軍火打自己的國家就不能算國際軍火商。當今世界沒有誰比我提供的武器更優秀,你只要在談判條款中限定交貨期限,那些洋鬼子最多只能從我這裡拿,然後當二道販子賣給清廷。既然如此,我們何不乾脆把其中一部分直接分割出來呢?」
盛宣懷無語,手捻酒杯默默的消化這一驚人的說法。他以為自己已經見識過世界上最瘋狂的人和事,今天才知道跟楊浩比起來,那還都算小兒科。
朝廷有一國之力,向列強借億萬資金買軍火也不會傷筋動骨,當真用先進武器武裝幾十萬兵馬壓過來,就現在的革命軍抗得住麼?真不知道這人的腦袋是怎麼長得。
不過他相信,楊浩既然敢這麼說,就一定有把握能做成。
已經到了這步田地,他後退無路了。咬咬牙,又乾了一杯,「啪」的頓在桌面上,斷然道:「好吧,盛某盡力而為。不過我也有個條件,日後先生混一天下定鼎中華之時,還望能放我盛家一條生路。」
楊浩心中讚歎,盛宣懷果然是個聰明人。把持大清洋務多年,盛家積累起來的財富已經極多。今天再幫著辦理借款,中間不知道要賺取多少。
但自古以來沒了根基的大富之家,都可能成為新朝宰殺的目標,盛宣懷當然不想因為錢財沒個好下場。
按照革命黨的路線,將來絕對容不下盛宣懷這樣的大買辦、大資本家,其控制的那些經濟體一段時間內必然要收歸國有或者國家控制。斬草除根自然是最簡單省力的做法,他不怕才怪。
楊浩毫不遲疑,果斷應允:「天下之大,盛大人可以自由去往任何一國,甚至在海外小島自立為王也不是不可以。」
盛宣懷連連稱謝。
接下來幾天裡,清廷與列強各國展開新一輪的大借款談判,楊浩的兵工廠中,數不清的定制武器從流水線上源源不斷的造出,準備把清廷的真金白銀一把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