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三一五章 列強干涉,戰雲密佈(三) 文 / 魯東道夫

    接下來的一天裡,美租界內門庭若市,中外各路人馬的使者代表,走馬燈似的你來我往,爭先恐後的與楊浩見面。因為人實在太多,每次會面安排的時間都非常簡短,這就逼著賓客們不得不把事先準備的一堆套話給嚴重縮減。

    盛宣懷代表清廷後黨一派來談判,給出的許諾可謂豐厚之極。慈禧太后甚至答應給楊浩一個山東督軍的封號,代替巡撫節制一省軍政,朝廷連稅都不收了。條件是,他必須歸還聶士成的武毅軍和俘虜的新建陸軍。此外,也不能立起桿子來扯旗造反。至於他在山東怎麼折騰,不管是實行其宣揚的新式政府,還是搞成所謂的「特區」,都隨他的便!

    總而言之,只要能把眼前的局面給應付過去,拖延出來足夠的反應時間,清廷寧可拼著禍害一個省。

    實話實說,這已經是旁人不敢想的巨大優惠條件了。但楊浩卻「不識抬舉」,對盛宣懷坦白相告:「我們志在推翻滿清的腐朽統治,締造全新之明中國,攻佔天津山東不過是個開始而已。楊某自始至終就沒拿過清廷一個銅板的薪水,也從來沒當自己是清國的人,所以這事兒沒得商量。」

    反過來楊浩還勸盛宣懷抓住時機改弦易轍,不要繼續再為滿清賣命了。踏踏實實的當一個實業家,大家一起攜手打造一個中國工業體系,豈不是更好?

    盛宣懷當然不能答應,鬱悶的退走,不知道後面怎麼跟朝廷那邊回復。

    隨後來的既有王韶那些老夫子的威脅恫嚇。也有懷揣各種目的的造反者。包括孫大炮的特使都來了。從楊浩手中得到一批數量不小的武器裝備支援——他們即將在廣東起事反清。

    緊跟著過來的各國使節。威逼利誘什麼招數都用出來。俄國參贊巴福祿提出支持楊氏造反割據,甚至佔領整個中國都可以,條件是割讓西疆、蒙古和東北。

    楊浩對毛子的貪婪極端反感,毫不客氣的給撅回去:「我楊浩有一口氣在,絕不容許俄國多佔中國一寸領土!你們以前強佔勒索去的那些地方,早晚也得一併歸還!」

    如此直白果決,讓巴福祿感到十分沒面子,他惡狠狠地發出威脅:「你一定會為今天所說的話付出沉重的代價!」

    反過頭來。俄國人對滿清展開野蠻的敲詐逼迫。

    德國人假惺惺的提出友好合作的建議,認為中德可以成為優勢互補的盟友,一同對抗英日同盟。他們的條件一樣過分,要求租借膠州灣,並控制半個山東半島。

    楊浩同樣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法國人、美國人、意大利人都來摻和一腳,不過他們相對而言以走過場居多。

    最搞笑的是日本人居然也蹦出來,好像完全不記得楊浩剛剛把他們一頓好揍,搞得他們整個國家差點破產崩潰了。

    日本公使擺出一副十分佩服的姿態,先對楊浩的功勳一頓好誇,然後提出支持他獲得中國的領導權。中日之間締結友好同盟,相互提攜一起對抗西洋列強。差一點就把「大東亞共榮圈」給畫出來了。

    在他們的思維方式中。楊浩既然已經打敗他們了,那麼過去的矛盾就應該一筆勾銷。現在他們放低身段誠心誠意的提出合作,楊浩就應該寬容大度的接納他們,並盡量提攜一塊兒發財。

    楊浩之所以肯接見小日本,為的就是親眼目睹一下這群無恥玩意的嘴臉。捏著鼻子聽完他們的表述之後,毫不客氣的下了逐客令:「你們趁早回去洗乾淨脖子等著挨宰吧!」

    滿懷疑惑的日本使者被警衛架起胳膊丟出去,一直滾出美租界時,他們都沒有明白過來到底為什麼會遭到如此粗暴的對待。

    大英帝國的紳士們是最後一個登場的。

    駐天津領事寶士德倨傲的昂著頭,以近乎主人的姿態駕臨楊浩的辦公室,趾高氣揚的指點楊浩,要他「識時務的接受大英帝國的友誼,就此停止對當前遠東秩序的破壞行為,接受調停並約束軍事行動,等待最後的決策」。如此,或許可以得到一個相對寬容的處理結果。

    楊浩給氣樂了。合著英國人真以為這世界上沒人能惹得起他們,甚至把中國當成印度那種癟三玩意來隨意揉搓拿捏?

    他強忍著怒氣,不斷提醒自己:「我是個斯人,我是講道理的,咱們不能跟一幫毛都沒褪乾淨的野蠻人置氣,有話好好說。」

    沒有吩咐警衛把幾個英國鬼子丟出去,楊浩義正詞嚴的警告寶士德:「我們對滿清腐朽統治的抗爭行動,是中國內政,任何其他國家都不能干涉。英國若是強行參與進來,並支持滿清政府繼續與人民作對,那將意味著與革命力量為敵。屆時,英國必須承受因此而導致的一系列不愉快的衝突後果。」

    寶士德沒想到他會如此強硬,臉色大變,疾言厲色的喝問:「你想與大英帝國為敵嗎?你清楚那樣做的後果?」

    楊浩毫不畏懼的回答:「我很想看看大英帝國到底可以承受多少條戰艦沉沒,多少萬士兵的傷亡!」

    寶士德憤怒的拂袖而去。

    把前來搞事的人一股腦的噴回去,楊浩神清氣爽的迎接到聶士成,把他請進辦公室後上茶。

    聶士成表面上波瀾不驚,坦然相告:「聶某深受朝廷重恩,有大清國一日,絕不身事二主。楊先生可以把勸降的話省下了。」

    楊浩也沒指望這位老將出賣節操,更敬重他在歷次為國征戰中的英勇不屈,親手奉茶後笑道:「楊浩當然不會壞了老將軍的名節。此來一是想請將軍暫時離開軍營散散心,二是請將軍幫忙勸一勸董祥福,不要摻和進來滿清對我們的戰鬥。只要他能保證西疆的穩定和國土完整

    整,便是民族之功臣!」

    聶士成心中感佩楊浩的敞亮,但終究沒法直接答應那麼做。不過私底下麼,給董祥福寫封信卻是沒有啥問題的,就看怎麼措辭了。

    之後,楊浩意味深長的告訴聶士成:「還請老將軍拭目以待,看我們如何將您的麾下兵丁變成為民族**和國家振興的革命戰士。」

    並不限制聶士成的來去自由,更向他開放部隊內的軍事書籍資料,讓其充分瞭解新軍的種種細節,以及先進的戰略戰術知識。

    聶士成也是沒臉出去見人,索性躲在楊浩為他準備的小樓裡,除了偶爾去北洋大學訓練場溜躂一圈兒,多半時間泡在書堆裡吸收營養。

    幾天之內,風雲變幻之速可謂目不暇接。

    清廷在楊浩的巨大威脅下,終於咬著牙接受了列強提出的一系列條件,以此來強行干涉楊浩的軍事行動。

    在英國方面,同意其租界威海衛軍港並縣城周邊10英里區域,同意天津英租界擴充、香江新界99年租約;取得長江流域獨家開發權,並獲得多條通往長江沿岸的鐵路修建權。

    俄國取得跨境修建鐵路溝通海參威的特權,並取得優先修建東清、南滿鐵路的特權,以及東北礦產開發的優先權。其次更有租借旅順港和大連灣的特權。

    德國提出租借膠州灣並開發山東礦產的授權。

    這三家的主要獲取目標地域,如今都在楊浩的控制之中。他們想要得到,就必須擊敗楊浩,指望通過談判獲取自然是不可能。這也是滿清朝廷想出來的一石二鳥之計。反正他們自己也奪不回來了,還不如拿來當誘餌讓列強出兵幫著剿殺叛逆呢。

    另外法國人也提出獨佔雲南、廣東、廣西的排他優先開發權,並修建通往越南的鐵路,以及租借廣州灣。

    美國人忙活不過來,便按照他們的條件提出「門戶開放」政策,要求各國在華利益「機會均等」,以保持中國市場對美國商品自由開放。

    其他諸如開設工廠、治外法權等等事項也都在洽談之列,只不過事情涉及內容太多,不能一兩天就議定。

    整個談判都在他們自以為絕密的情況下進行,卻都被楊浩以跨時空的科技手段給監聽拍攝下來,一點不拉的記錄在案,等著他們簽訂白紙黑字後一股腦的拋出來。

    各國公使向其國內發出的輝煌戰果,得到極大的褒獎。德皇威廉二世、沙皇尼古拉二世、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都異常興奮,幾乎沒怎麼發生內部爭吵,就各自調兵遣將,向遠東派出大批海軍艦艇。

    用英國人的話說,「我們將爭取在1895年的冬天降臨之前結束戰爭,讓我們的戰艦停泊在中國的軍港裡安然過冬」。

    鑒於楊浩的冥頑不靈和囂張蠻橫態度,各國也不掩飾他們的強大威脅,確定海軍出動之後,便在報紙上連篇的渲染其海軍的威風霸氣。

    楊浩對此是一點兒也不覺得緊張,甚至還頗為期待他們的到來!他實在是想看一看,當列強海軍萬里迢迢開來的時候,面對一堆超過時代數十年的先進戰艦之時,到底是何種表情。

    他最大的依仗,是那條在本世界以四班倒連軸轉建造的重型巡洋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