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三一零章 變法失敗,楊浩造反(四) 文 / 魯東道夫

    一身黑色迷彩作戰服,頭戴鋼盔,臉上也都用油彩塗抹了,手裡更提著速射短槍。這樣的裝扮,正是楊浩手底下最精銳親衛的形象,在傳說中已經被描繪成了鬼神一般,深不可測。

    聶士成面色微微一變,卻沒有高聲呼喝,緩緩的扶著桌子坐下,目光鋒銳如刀的盯著來人道:「看起來,你們比傳聞中更可怕。中軍大帳刁斗森嚴,都可以悄然潛入。就憑這份能耐,聶某輸得不冤。不過,想依仗此等手段掌控我武毅軍,那是休想。」

    霍元甲笑道:「聶軍門過獎,我們這種行動叫做『斬首戰術』,於作戰之中突襲敵軍指揮中心,摧毀其決策力量,從而打亂敵軍戰略戰術的部署。這種戰術要想成功,除了精良過人的裝備、千錘百煉的精兵之外,最關鍵是需要精準詳盡的情報。」

    聶士成心中又是一震,依舊沒有暴怒,只是暗暗的歎息。楊氏的手段當真無孔不入,他再怎麼不願意相信,依舊無法改變自己的手下已經被人摻了沙子的事實。

    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跟他一樣的效忠朝廷,安守本分。新軍那一套理論太有蠱惑力了,成了他們的人,就能一家子衣食無憂。戰死戰傷了,都有撫恤優待。自古以來,能如此全方位解決軍人後顧之憂的,只有這一次。

    霍元甲又道:「聶軍門的防衛部署並無紕漏,只是對軍事革新瞭解的不夠深,不夠廣。說得狂妄一點。我們新軍乃是當世第一。領先於列強各國!另外。只要您不執意對抗,我可以保證您性命無憂。」

    聶士成仰天幽幽一歎:「罷了,這天下已非我所能知。只望新軍能善待眾兒郎,他們許多也是為國征戰過的。」

    說出這樣的話來,他內心倍感無力。能把武毅軍整頓到今天的地步,他已經用盡全部心思,結果依舊離著新軍差老遠。此等結果,非戰之罪。實在是兩者在理念上差了幾個時代。

    霍元甲又是一抱拳:「聶軍門對待軍士如手足,在下佩服。您且放寬心,新軍正需要更多新鮮血液來補充力量之不足。武毅軍挑選出來的都是好苗子。」

    聶士成腮幫子一抽,拳頭捏的指骨發白。原來……我們武毅軍只是你們選拔兵員的免費苦力麼?如此瞧不起人!

    他總算明白了為何偏偏要在這時候動手,政治上的大謀略他猜不出,但軍事上的準備他能分析出個一二三來。

    楊浩的新軍數量太少,自己招兵旗號又不夠堂皇,並且滿清也會橫加阻撓,費事巴拉的。現在好麼,武毅軍三十多營人馬。幾乎囊括了淮系和全國能戰部隊的裡的最後精銳。楊浩卻等著他都選拔並初步訓練差不多了,再一網打盡。

    聶士成忽然想到了駐紮在另一頭兒的新建陸軍。那裡集中的是北直隸的兩萬多優秀青年。大概其他們也早已被楊浩盯上了吧?

    一下子就多了三萬多人的精銳,幾個月後練成精兵,楊浩的骨幹軍力能翻兩番。朝廷,一點指望都沒有了啊!

    輕輕撫摸桌案,聶士成百感交集,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如果面前的是日本人或者哪一國洋人,他必定要拚個你死我活的。但站在他面前的卻是新軍,一群真正的愛**人,他無法也不想平白弄出個同歸於盡來。那不僅不能為他增添任何榮譽,死後估計還可能被嘲笑成阻擋大勢前進的蠢材。

    霍元甲見他沒有任何危險動作,便也不再多說什麼,在脖子掛的喉麥中短促的發出信號。大門外迅速閃入廳堂之內,佔據有利位置,據槍警戒。

    蘆台各處軍營之外,新軍三團士兵加上炮兵、輜重兵,以營為單位臨時混編,攜帶輕型炮火迅猛急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出現在他們的四周。

    已經盡可能嚴防死守的武毅軍根本沒想到會遭到突襲,他們安排下明晨進攻,正是全部抓緊時間睡覺的關鍵時刻!暗哨被接連摸掉,一直到有人終於發出警告,卻是為時已晚!

    陡然響起的槍聲震驚蘆台,安歇下的各軍統領猛然驚醒,匆忙衝出來查看情況,卻紛紛接到被攻擊的噩耗!等他們做出反應時,卻愕然發現有許多的營、哨居然裡應外合的造反了!

    武毅左軍統領楊慕時御下極嚴,五個營官都是信得過的,好歹沒有一個反水的。但等他們去軍械庫領槍彈的時候,愕然發現值守的人居然據槍抵抗!

    楊慕時剎那間什麼都明白過來了,他們處心積慮想要對付的目標,不但已經知道他們的計劃,更搶先一步發動進攻。這等效率,如此果斷迅速,不知道經過多久的綢繆。自己輸得一點都不冤啊!

    不只是他,其餘前後右中四軍,都遇到同樣的麻煩。有幾處兵馬成功的動員裝備起來,準備反擊打出去時,被迎頭一陣火炮炸的膽寒!那示威一般在大營外一口氣轟出百發炮彈的凶狠凌厲,令他們一時心膽俱裂!再聽說聶士成都被人擒賊先擒王了,本就不怎麼堅決的抵抗登時瓦解。

    一處處進攻得手的情報流水般傳到美租界司令部,楊浩在蘆台俯瞰軍事詳圖上插好最後一面小旗,搓手笑道:「聶士成果然有兩下子,我們如此突襲下手,居然沒有發生營嘯。」

    施劍飛感慨萬千,拍案叫道:「這都是大清二百五十年軍事力量最後的精華,哪怕經過多次血戰的洗禮,先天上的不足注定他們要被淘汰。幸而有我們新軍在,否則中國之前程,不堪設想!」

    五軍二十五營步兵,外加馬步親軍五哨,幾乎兵不血刃、毫無反抗之力的被拿下。差距如此之大,令人不可思議。

    楊浩卻知道在另一個歷史軌跡上,當庚子國變與列強開戰時,聶士成領著被整編進入武衛軍中的部隊血戰連場,犧牲報國。根本不懂軍事策略的清廷上層胡亂指揮,把他們拆分

    的七零八落四面排布,結果哪一邊兒也打不出好結果。隨著武毅軍的接連戰敗,清廷的最後抵抗也宣告崩潰,一個時代徹底成為過去。

    這些部隊之中,有不少人是施劍飛曾經的袍澤弟兄,而今一年過去,雙方之間的成就卻已經判若雲泥。豈能不令人唏噓?

    楊浩走過去一拍他肩膀:「我們奮鬥的意義不就在此嗎?給他們最先進的軍事思想和訓練,加上我們的裝備,這股曾經悍不畏死的為國征戰之軍,一定能夠成為新中華國防力量的生力軍。」

    施劍飛雙目之中充滿熱望,用力的點頭。

    武毅軍那裡不會出什麼紕漏了,轉頭再看南面的新建陸軍,楊浩嘶嘶的抽著氣,幽然歎道:「不愧是奸猾詭詐的袁世凱,居然領著部隊連夜跑了!」

    昨日下午,袁世凱送走宣讀密旨的欽差之後,一眾親信軍官摩拳擦掌,熱烈的討論:「督辦大人!咱們是不是要與那楊浩大幹一場了?哈哈,我倒要看看他那區區幾千人,是不是頂得住咱們泰山壓頂的軍勢!」

    卻不料,袁世凱衝著眾人一瞪眼,厲聲呵斥:「打什麼打?!你們當真以為楊鼎世毫無防備嗎?他就等著咱們主動翻臉呢,別指望可以對他發動突襲,那只會自取其辱!聽本督命令,立刻整備各部,連夜拔營後撤!我們……去京城!」

    「啊?!撤走?!」

    參謀營物處總辦徐世昌都一臉的愕然,其他軍官更是不忿。他們可是朝廷耗費心血編練的新建陸軍吶,號稱大清國最強的力量,一槍不放就跑了,這還要不要臉了!

    步兵學堂監督馮國璋拍案叫道:「大人!方才聖旨不是說,要咱們戮力報銷,擒拿楊逆的嗎?如此悖逆諭令不合適!況且將部隊開往京城,豈不是要引起誤會?」

    袁世凱矮墩墩的身軀之中似乎孕育著如山一般的威嚴,目光凌厲的一掃他們,厲聲喝道:「你們懂個屁!本官這是要保住朝廷最後一點軍力,守衛京城!楊鼎世等這個機會很久了,他向來算無遺策,絕不可能給我軍留下動手的機會。朝廷裡面有奸臣,消息只怕早就洩露了!不出意外的話,他們今晚就可能動手。」

    「那咱們打回去就是了!槍炮武備,咱們不弱於誰!」

    營物處提調段芝貴表示不服。他的心氣兒高著呢,今日好不容易在新軍中立住腳,斷然不肯輕易錯過任何立功表現的時機。不就是打仗麼,人多欺負人少這多簡單的事兒啊!

    袁世凱雖然已經建立起對這些人的權威,卻並不表現的太蠻橫,語重心長的解說:「我們拿到的武器,都是楊氏新軍自家不用的貨色。他們真正的武力,十倍於我軍……這是德國人的觀察所得。我在平壤,親眼所見。」

    看眾人依然不怎麼服氣的神情,袁世凱咬咬牙,斷然道:「好吧,先把各營都準備起來,全力警戒。參謀處與本督一起擬定方略,就這麼決定!」

    當夜,新軍第二團突然出動,以火炮開道,摧枯拉朽一般把其部署在前方的警戒力量掃平。袁世凱二話不說,帶著人馬撒腳如飛連夜奔逃!(……)

    ps:ps:多謝隨欲逐流、柯汶的月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