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一六九章 日軍增兵4更! 文 / 魯東道夫

    施劍飛幾乎沒怎麼考慮就答應了。

    一方面,他心裡頭還是堅定的認為,大軍不會兒戲。那不是一兩百人,成千上萬的人出動,乃是何等重大的決策,誰敢出爾反爾?

    另外他也是覺察到楊浩赤果果的瞧不起清軍,身為其中一員,他怎麼也得維護本集團的體面。就算本質上部隊真的很不像樣,比起列強差的老遠。他也不能跟著人家的路子胡亂批評。

    他倆打賭,旁邊的人都聽得直瞪眼。

    什麼什麼?十萬兩,賭這小子的前程?楊大老闆的手筆也忒大方了吧?

    包括丁惟汾在內,所有人都以為楊浩輸定了。軍中無戲言,既然確定部隊開拔,斷無半途而廢的道理。真要那麼干了,他們不得給全世界各國給笑死啊!

    沒人相信楊浩是來真的,他們更樂意認為,是為了招攬施劍飛這難得的人才,楊大老闆下血本。十萬兩白銀啊,雖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可知府那是什麼官兒?一個大頭兵怎麼能相提並論?

    他們不知道,如果真有一個柏林軍事學院畢業的高才投奔,十萬兩楊浩眼皮不眨一下就給了。這年頭的正規參謀官,絕對的稀缺資源,千金不易!

    另外,他們也不知道,楊浩對清廷內外的瞭解,這場戰爭中那群官僚們的醜陋表演,不能更清楚。不用說別的,一個一心想逃跑的葉志超;一個隔著上千里地胡亂指揮的李鴻章,他們什麼花樣演不出來?

    更別提,可笑的事情,還在後頭!

    當天晚上,日軍仍舊沒有採取正面進攻。不過稍微進步了一點,開始不斷排出以小隊為基數的人馬,輪流對各處戰場做刺探攻擊。

    他們也不是刻意要攻上來,純粹是從幾百米外不斷開槍,讓上頭的防禦力量沒有任何消停的時候。

    用大島義昌的話來說:「無論守軍是和來歷,無論其裝備多麼強大,是人就一定會疲憊。連場作戰,他們必定勞累,持之以久,必然有機可乘!」

    楊浩卻提不起精神來,心說你們早幹嘛去了?生生的讓哥哥等了一整天啊!這乾等不來你當好受啊!

    他把全部休息過來的候補兵全部派入戰壕,另外施劍飛也把自己帶來的人馬塞進去。雙方第一次混雜在一起,沿著彎曲的防線拉開架勢,在少數老兵的照顧下,一板一眼的操練起來。

    晚上,依舊陰雲無星月,光線暗淡,裸眼看出去百十米就什麼都瞧不見。

    就是這樣的條件,日軍才敢往上鬧騰。不過隨後發現,天空中隔三差五的有照明彈升起,偷襲是沒指望了。

    施劍飛卻感到十分新奇。以他的職業素養,馬上察覺到這玩意的妙處。雖然沒看到後方的炮陣地,卻也從聲音中分辨出,這定然是一種很先進的武器所致。對於楊浩的看法,越發的高深莫測。

    砰砰啪啪的零散槍聲,一直持續到後半夜。雙方之間的傷亡都很小,也沒有發生根本改變。

    9月7日凌晨,隸屬施劍飛的一哨士兵,和傅殿魁率領的一哨人,被楊浩派出的大車隊半道上接了,一路奔跑直接趕到洞仙嶺,從後方進入陣地。

    但在這時候,他們的後邊卻發生了一件極其搞笑的事情!

    葉志超率領的大軍七千人,浩浩蕩盪開出平壤,夜晚才到達中和,各營分頭駐紮。三更時分,不知道是誰嚷嚷「日軍來啦」!

    好傢伙,他們當即就炸了營!

    紮營之時各自都立下了嚴整的防衛,一聽那動靜,驚慌失措之下,立即開火!

    槍聲一響,誰也控制不住形式,疲累不堪的士兵昏頭懵腦的根本不辨東西,摸著武器就打!折騰了整整一小時,才發現不對勁。

    等各營主官把人都壓住,一看,好傢伙,居然打死了二十來號,受傷過百!

    這也得虧他們槍法一個比一個爛,都是胡亂開槍,傷亡的多半被旁邊的自家人給打得……死的這叫一個冤枉!

    本來總體士氣就不怎麼高,這麼一整,更是一點精神頭也無。

    葉志超可算逮著理由了,當即下令停止前進,然後把事情上報李鴻章。

    關鍵時刻,李大人的胡亂指揮又發威了,質問他們:「派軍迎頭攔截,有沒有考慮後路被敵軍襲擊的可能?」

    葉志超當即抓住這條,斷然下令全體回撤平壤,打死都不出來了!

    不但如此,他又抽出兩營盛軍,趕往蘇州,幫忙看住後路。

    這一消息,在9月7日晚間傳到黃州,施劍飛一聽,登時目瞪口呆,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楊浩心中得意,半點功夫不費就拉到一個人才,這買賣做得真值!不過對施劍飛,他還是好生安慰:「施兄弟早應該知道,清軍老朽不堪。出現這樣的結果不過是早晚而已。你也不用灰心,朝廷不也在綢繆訓練新軍嗎?想必到那時,以你大才,終究還有用武之地啊!」

    施劍飛卻苦笑著搖頭:「楊先生何必試探?施某即已應允,絕不毀諾。朝廷上下個中弊病,你我都清楚的很。新軍?不過是另外一群私兵而已。朝野內外,就無一人心中有國家大義。呵呵,此處無可留戀。」

    楊浩拍了拍他肩膀,沒有再多說。

    這時代,能夠出去看一看外國什麼樣的,不可避免要接觸到國家、民族的理論。相比傳統的向皇帝效忠,向某個實力團體的老大效忠這種落後理念,那種投身入拯救一個民族、一個

    國家的偉大事業,更能令他們心潮澎湃,熱血奔湧。

    可以說,在這時代第一批覺醒的青年俊才中,**的道理雖然並不清晰,那種原動力,卻已經蓄積到相當的程度。

    施劍飛是書生出身,本身就有治國安邦的信念。他學習軍略,也不過是為了更直接一點的參與那偉大的事業。比起十年數十年的科舉折磨,在官場中日復一日的勾心鬥角,從軍似乎更能做一些實事。

    結果,還是如此的令人失望。

    後邊的人沒啥指望了,滿打滿算他們在前方的清兵一共三百來人。

    傅殿魁職位不高,人卻油滑,一聽後頭的大人們都抽腿走了,乾脆也要撂挑子。

    施劍飛終於怒了,手按腰刀瞪著他喝問:「你要走也行,把士兵給我留下!回去本官自然會向左軍門解釋。」

    傅殿魁眼珠子一轉,立即擺出一副慷慨嘴臉:「施幫辦說得哪裡話!傅某不才,卻也不能墮了左軍門的聲威!你不怕日軍,某又何須擔上一個臨陣怯戰的罵名!我也留下!」

    ……他似乎忘了,之前在黃州跟楊浩辭別時,那種乾脆利落勁兒。

    施劍飛無奈。這種老油子到處都是,也不多他一個。只要不給自己添亂找麻煩,留下就留下,左不過分他一份功勞而已。

    這二百多人也紛紛加入陣地。如此一來,分散在戰壕內的一線士兵就多達六百餘人。上邊則有完整的一連和整個營部、火力連等部隊。洞仙嶺防線的總兵力,正式超過千人。

    楊浩沒讓他們閒著,立即跟新兵一起,投入到對下方日軍屍體的清理工作。

    九月天氣,屍體擺一晚上都能變味,一天一夜就開始腐爛,兩三天下來……那味道都沒法聞,模樣更沒法看。

    儘管給他們每個人配備了防毒面具,外加一次性塑膠手套,從來沒見過這場面的清軍依舊吐了個稀里嘩啦!

    施劍飛帶來的人還好說,在他親身垂范下,硬著頭皮上前。加上「吐啊吐啊就習慣了」的緣故,鼻子裡也聞不到異味,慢慢也就上了手。

    但另一夥清軍,卻是打死都不肯過去,姓傅的自己更是噁心到不行,擰著鼻子權當沒看見。

    於是,五百來人的抬屍隊,慢騰騰的沿著山坡,把表面上的日軍屍體都拖到一處山溝中堆放掩埋。

    這番情景,落在遠處的大島義昌眼裡,稍稍有點安慰。不管怎麼說,總比曝屍荒野不得安葬要強不少。至於好好收拾下葬,那都要等戰爭結束之後了。也因為此,他沒有讓人騷擾整個行動。

    持續了一整天,才忙活個差不多。

    9月7日傍晚時分,日軍第五師團本部的第一行進團隊,在柴田正孝炮兵中佐的率領下,風塵僕僕,快馬加鞭的趕到陣前。

    一看滿營的傷兵,和瘦了好幾圈的少將閣下,作為臨時司令的柴田正孝忍不住驚呼起來:「怎麼弄成這樣?對面的傢伙真有那麼強大嗎?」

    他得到消息時就給嚇了一跳,這才兼程趕來,比計劃中提前一天還多。

    大島義昌苦笑道:「比想像中更麻煩!特別今天,我們還發現了清軍援兵的蹤跡。」

    清軍號褂子模樣太鮮明,那根本遮掩不住的。

    「是這樣啊!那麼少將閣下,可有了詳盡的進攻策略嗎?請放心,我們這次的兵力,應該足夠了!」

    柴田正孝不是瞎吹,他可是帶著整整兩個大隊步兵,一個大隊炮兵。兩千多人,難道還收拾不下上面的傢伙?

    大島義昌心情複雜,不過有了這股生力軍,進攻的機會應該更高一些吧。

    當下,他拖著幾名主要軍官,在旅團部重新部署進攻策略。

    與此同時,一個大隊的十二門70mm山炮,也在原先炮兵的引導下,小心謹慎的開始布設進攻陣地。

    9月8日凌晨4點多,一發炮彈轟響遠方的山嶺。r1152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