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洪荒絕世散修

正文 第355回 庇護蒼生 文 / 吾心飛揚

    現如今他領此神職,成為天庭一方大帝,又願意以無上神力庇護天下蒼生,人族的百姓們自然是感激加喜悅,立馬一窩蜂跪了下去,對著天空當中飛揚的神道法身頂禮膜拜,「我等拜見混元無極太始高聖玉晨道一九天玄妙大帝」。

    一瞬間,一股股精純無比的信仰之力,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被那五行巨人所吸收,這神道法相得到了大量的信仰之力,體型都變得更大了,一瞬間彷彿盤古重生,而百姓們見到這一幕後,就越發虔誠的頂禮膜拜。

    飛揚不願意只拿好處不辦事,當即通體大量無量五色光輝,朝著人族的百姓們揮灑而去,這些光輝落到了百姓身體上後,就立馬被其所吸收,有病的立馬回復如初,沒病的神清氣爽,身強體健。

    「我等拜謝混元無極太始高聖玉晨道一九天玄妙大帝」。

    見到這一幕後,五行巨人微笑著點了點頭,當即就化為一道五色遁光,轉眼之間消失無蹤了。

    另一頭,師徒四人又走了多日,忽見前面高山擋路,唐僧便勒馬說道,「徒弟,前面有座高山,恐有妖魔,須得仔細」。

    悟空說,「有我三人,怕什麼妖魔?」。

    當即,師徒上了山,見滿山清幽,景致秀麗,唐僧便說,「我們一路上過的都是險山惡水,這座山真是景象萬千,怕離西天不遠了」。

    悟空說,「早著呢,八字還沒一撇兒」。

    八戒問道,「似這樣,幾時才能走到?」。

    悟空說,「若是二位賢弟。十多天便可走一趟,若是老孫,一天就能走五十趟。兩頭還見太陽,若論師父。別想」。

    唐僧趕緊問道,「為師幾時才可走到?」。

    「你自小走到老,老了再小,小了再老,也難走到,但只要你心誠志堅,唸唸回首處,即是靈山」。

    沙僧便說。「此處雖不是靈山,也必住著個大神通者」。

    悟空說,「此話不錯,山上一定住著聖僧或者仙長」。

    而後,四人又走了多時,見一處殿宇,唐僧下了馬,見山門外有一通石碑,上刻十個大字,「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

    唐僧說道,「果是一處觀宇」。

    當即,四人進了門。見門上有一副對聯,寫著,「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

    悟空看到這對聯後,不禁一笑,說道,「這道人好大的口氣,太上老君門前也不曾貼這種對聯」。

    八戒嘿嘿一笑,知道這是誰的洞府。當即說道,「別管他。也許這道士有些德行」。

    當即,二人走了進去。裡面急匆匆走出兩個小道童,正是那洪荒當中大名鼎鼎的兩大道童清風明月,當即躬身施禮,說道,「老師父,有失遠迎,請坐」。

    唐僧當即就跟著二道童上了正殿,見殿中未供神像,只供著「天地」二字,長老當即焚香禮拜,問道,「仙童,你們五莊觀怎不供三清六御、羅天諸宰,只供『天地』二字?」。

    道童笑道,「不瞞師父,這兩個字,上頭的還當受我等香火,下頭的是老爺湊上的?」。

    「怎麼湊上的?」。

    「三清是老爺的老友,六御是老爺的故人,九曜是老爺的晚輩,元辰是老爺的下賓」。

    悟空笑得直打跌,說道,「老孫會搗鬼,這道童會扯謊」。

    唐僧沒有理會悟空,當即問道,「令師在家嗎?」。

    「元始天尊請老爺到崑崙山玉虛宮聽講混元道果去了」。

    悟空當即喝道,「你這不知羞的小童,敢在老孫面前扯謊,那崑崙山玉虛宮,就連俺老孫都沒去過,也就只有我師尊那等大神通之輩,才能有資格前往,你家老爺頂多就是個牛鼻子道士,有什麼資格進去」。

    唐僧忙喝住悟空,讓他去放馬,沙僧看行李,八戒去做飯,自己先歇片刻,飯罷就走。

    明月清風私下不禁感歎道,「好個和尚!真個是西方聖僧臨凡,真靈不昧,老爺命我們接待唐僧,將人參果與他吃,以表故舊之情,又叫我等防著他門下弟子,果然那三個人嘴臉凶頑,性情粗糙,幸得聖僧把他們調開了,若他們還在,可就不好拿出人參果」。

    當即,清風明月問道,「老師父可是東土大唐來的唐三藏?」。

    唐僧說道,「貧僧就是,仙童怎知我的賤名?」。

    道童便說道,「我叫清風,他叫明月,我等老爺是鎮元大仙,老師傅乃金蟬子轉生,阿彌陀佛第二個徒弟,五百年前,老爺與老師父在蘭盆會上相識,老師父曾親手傳茶,跟老爺是故人,老爺臨走前吩咐,說是老師父要來,命我弟兄好生款待,老師父請坐,我們這就奉茶」。

    當即,唐僧坐下,二童獻上茶來,轉回房中,一個拿了金擊子,一個拿了丹盤,上鋪絲帕,來到後園。

    後園中可是有著先天五行靈根之一的人參果,本是混沌初分,天地未開之時,產下的靈根,普天下就這一株,名叫草還丹,又叫人參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過三千年才熟,將近一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果子,就像沒滿三天的小孩,四肢俱全,五官皆備,凡人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成仙了道不在話下。

    當即,清風就上了樹,用金擊子打下兩個人參果,明月用丹盤接了,回到前殿,獻給唐僧,說道,「五莊觀無物待客,僅有土產果品二枚,請老師父解渴」。

    />

    唐僧嚇得戰戰兢兢,連連退避,說道,「善哉!今年風調雨順,怎麼這觀中還吃人,明明是不滿三天的嬰兒,怎麼給我解渴?」。

    明月勸道,「老師父,此物叫人參果,不是小孩」。

    「胡說!胡說!他那母親懷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生下來未及三日,怎麼就把他拿來當果子?」。

    清風說,「是樹上結的」。

    「亂談!樹上怎麼會結出人來?」。

    二仙童見唐僧肉眼凡胎,不識仙家的寶物,就拿回房,邊說唐僧如何無福消受,邊把果子分了,一人一個吃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