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洪荒絕世散修

正文 第167回 剛則易斷 柔者長存 文 / 吾心飛揚

    飛揚見狀,趕緊衝上前去制止了孔子,他可不敢接受這日後孔聖人的一拜,隨即說道,「你不必多禮,我遊歷四方,經過此地,發現你氣質非凡,日後必定不是池中之物,這才變成老者,前來指點一下你」。

    「先賢大恩,孔丘沒齒難忘,還請先賢屋裡請」,當即,在孔子的恭請下,飛揚便進入了他的家中,此時已經身懷六甲,即將生產的孔子夫人亓官氏在得知飛揚到來後,當即激動萬分,而這不激動還好,一激動就要生了。

    飛揚見到這一幕後,頓時就是一陣無語,這亓官氏和腹中胎兒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豈不是他造的孽,當即,飛揚趕緊打出一道法力,射入亓官氏腹中,也好保她母子平安。

    而後沒過多久,產婆趕了過後,為亓官氏接生,最終母子平安,得了個大胖小子。

    孔子今日可是驚喜連連,不但飛揚大駕光臨,就連妻子也為他順利生下了一個兒子,在大喜之餘,他趕緊請飛揚為他的孩子去一個名字。

    飛揚故作沉吟,隨後便說道,「黃河當中有一座龍門,河中鯉魚若是越過龍門,就能化身為龍,你這兒子,就叫他孔鯉吧!這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變化龍」。

    「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變化龍」,孔子不斷地咀嚼著這幾個字,頗有感悟,畢竟這不就是之前飛揚那些話所要表達的嗎?如果把孔子比作受困池中的金麟,那豈不是只要有一個機會,便能一躍化龍,翱翔九天。

    「多謝先賢指點」,孔子又想給飛揚行以大禮,不過還是被飛揚所阻止了。而接下來的幾天裡面,飛揚就住在了這孔子的家中,也好給孔子一個求學問道的機會。

    飛揚可不是那些不理世事的**仙人,而是曾經當過西岐亞相,又曾經遊歷天天下的人,孔子所提出的問題。還沒有一個是能夠難道飛揚的,在這幾天當中,飛揚很是耐心地為孔子一一解答困惑,令孔子增長了知識、擴展了眼界,卻是受益匪淺。

    數日後,飛揚確實打算離開了,而在此之前,他把孔子找來,對著他說道。「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我不富不貴,無財以送你,此乃我親自抄寫的《燧易》、《飛子堪輿篇》以及《飛子謀士篇》,便贈與你吧」。

    孔子聞言,大喜不已,這些先賢親自抄寫的書籍可是無上至寶。價值無法估量,而能被先賢贈與書籍的。本身就是一種對他的肯定。

    當即,孔子送飛揚來到了門口,這時,飛揚見到路邊有一個牙齒掉光光的老頭,當即就指著這老頭說道,「你可知為何老人的牙齒都掉光了。可舌頭卻還在」。

    「還請先賢指點」。

    「這是因為剛則易斷,柔者長存,你可記好了」,在說完這句話後,飛揚立馬駕馭著飛天劍。朝著遠方激射而去,一會兒的時間就不見蹤影了,留下孔子還在那邊苦苦思索著。

    當即,飛揚回到了齊國國都外的荒山當中,再次閉關編著新書。

    至於這孔子,這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飛揚在他家中住了幾日指點於他,這件事不脛而走,被許多人所知曉,而孔子也就變得小友名氣了,畢竟可不是誰都能獲得飛揚的指點。

    而孔子自從得到了飛揚的指點後,大有所獲,於是便要效仿飛揚開辦私人學校,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都可以進入,而學費也是跟稷下學宮一樣,所有的學員一律十條肉乾。

    如果是以前,孔子這個從事粗鄙工作、一點名氣都沒有的人要開辦學校,估計沒有人會理會他,可是現如今就不同了,孔子得到過飛揚的指點,日後的成就肯定是非凡,因此不少進不了稷下學宮的人,都願意來聽他講道。

    孔子到了三十歲後,名氣又大了不少,便是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這年,齊景公與晏嬰來出訪魯國,由於晏嬰對這個受到自家老師指點過的人好奇的很,因此他們就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

    次年,孔子在得知老子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後,當即就帶著弟子前往大周國都,就這樣,日後影響力最大的道家家主和儒家家主就此相遇了。

    老子見孔丘千里迢迢而來,非常高興,畢竟他也算出了儒家日後的不凡,在指點過他後,又引他拜訪大夫萇弘,萇弘善樂,授孔丘樂律、樂理,引孔丘觀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廟會禮儀,使孔丘感歎不已,獲益不淺,一連逗留了數日。

    而等孔子要離去後,老子一路相送,眾人來到黃河之濱,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虎吼雷鳴,孔丘佇立岸邊,不覺感歎道,「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

    聞孔丘此語,老子當即說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天地乃自然之物,人生亦是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你又何必悲傷?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

    孔丘解釋道,「我是在苦惱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的感歎」。

    老子便說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何勞人為」。

    隨後,他又指著前面的大河,對著孔子說道,「你為何不學習水的大德,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

    看洪荒絕世散修最新章節到

    到長風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