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洪荒絕世散修

正文 第116回 摘星火起 文 / 吾心飛揚

    這兩個妖怪雖然修煉千年,但都是靠著本能吸收天地靈氣、日月精華,或者時不時吃點血食,根本沒有系統的修煉功法,因此哪怕修煉千年,修為都是一般般,而楊戩三人,那都是聖人門徒,修煉的是高深的仙道功法,使的是一大堆先天靈寶,這兩隻妖怪如何能是對手,當即就是被打得抱頭鼠竄,最終只能化為兩道妖風,朝著遠方激射而去。

    楊戩三人如何肯放過這兩隻妖怪,當即就是一路追趕,然而,正當他們追趕的時候,卻是發現香煙靄靄,遍地氤氳,黃幡隱隱,寶蓋飄揚,抬頭一看,竟然是女媧娘娘法駕凡塵,用兩條縛妖索,將兩個妖怪給捆了。

    原來,這女媧娘娘派遣三妖入宮,只不過是要她們敗壞成湯江山而已,並沒有讓她們為非作歹,塗炭生靈,如果讓天下百姓誤會這三妖的所作所為都是女媧唆使的,那必將大大影響百姓對於女媧的信仰,女媧這才法駕凡塵,將這兩妖親自捆了,澄清此事。

    當即,楊戩三人謝過女媧,將此兩妖給擒到了子牙面前,聽從子牙發落,眾多諸侯在見到這兩個妖妃後,頓時就是齜目欲裂,恨不得將她們生吞活剝,尤其是東伯侯,他的姐姐本是王后,地位尊崇,不曾想紂王聽信妲己之言,將其炮烙二手,挖去雙目,令其慘死,隨後又是獻計騙東伯侯的父親入朝歌,將其給碎屍萬段,如此仇恨,東伯侯自然是無法克制。

    飛揚在見到這兩個妖精後,頓時就是對子牙說道。「道友,這兩個妖精都是千年得道,擅長妖術,平常人無法斬殺得了她們,需得借道友斬仙飛刀一用。將其交給楊戩,令楊戩前去行刑」。

    一聽飛揚這話,子牙趕緊取出斬仙飛刀,交到了楊戩的手中,不一會兒,楊戩回來。手裡面捧著的乃是兩個血淋淋的頭顱,一個乃是狐狸頭,另外一個,卻是九個雉雞頭,卻是嚇壞了眾多諸侯,他們方才知道。這紂王兩個妃子真的是妖精。

    話說紂王往摘星樓而來,路過蠆盆時,突然見到大量蓬頭披髮、滿身鮮血的鬼魂一齊衝了出來,扯著紂王大叫,「還我命來!」,又見趙啟、梅伯兩大忠臣鬼魂衝出,大叫。「昏君!你也有今日敗亡之時!」。

    這都是殷商滅亡在即,玄鳥雙腿被西周氣運所化鳳凰所咬斷,再也無法落地,只得盤旋於空中,留著血淚,不停悲泣,大叫著「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卻無法再度庇護皇宮,這才會被這些陰魂厲鬼趁機衝進宮中。

    紂王全然不懼。猛地一聲大吼,陽剛之氣噴出,將鬼魂撲散,隨後又繼續前進,不料這時。姜皇后的鬼魂一把扯住紂王,大罵,「無道昏君,誅妻殺子,滅絕人性,今日你將成湯社稷斷送,有何面目見先王於九泉之下!」。

    這時,又見黃貴妃所化鬼魂一身血污,腥氣逼人,也上前扯住紂王,大叫,「昏君,你摔我下樓,令我粉身碎骨,惡貫滿盈,天地必誅!」,隨後,被紂王所淫辱的武成王的妻子賈夫人的鬼魂也上前大罵,「昏君!你君欺臣妻,我為守住貞潔,墜樓而死,沉冤莫白,今日方能洩我之恨!」。

    紂王見此一幕後,不禁長歎了一口氣,一瞬間彷彿老了數十歲,隨即也是一聲大吼,將這些鬼魂都給吼散了,這才來到摘星樓中,命宦官朱升放火,卻是寧願葬身火海,也不願意落在敵人手上,受盡侮辱。

    當即,朱升放火燒了摘星樓,紂王站在火海當中,兩道清淚落下,隨即就感歎道,「悔不停忠臣之言,方有今日國滅身死之禍,有何面目見歷代先王於九泉之下」,隨即火焰猛地衝出,立馬就不見了紂王身影。

    朱升見到摘星樓火光沖天,當即痛哭數聲,淚流不止,大叫,「陛下!奴輩今日以死報陛下!」,說完,當即就攛入火海當中,可憐這朱升忠烈,雖然身為宦豎,但今日卻能夠為紂王死節。

    這時,子牙正在與眾多諸侯商議攻取皇宮之策,不料就在這時聽到稟告,摘星樓火起,而紂王此時就在摘星樓中,子牙趕緊率領眾人前來觀看,只見那摘星樓處火光沖天,又正好見那樓下的柱腳被燒燬,只聽得一聲巨響,摘星樓塌倒,如天崩地裂之狀,紂王卻是被燒得屍骨無存,一道神魂望封神台而去。

    眾人見到這一幕後,當即也不禁一陣感歎,隨即,等火勢小了一點後,子牙當即就是率領大軍進入皇宮,隨後酌水獻花,焚香拜迎武王車駕,至此,成湯天下就此斷送,武王伐紂,開始了周朝八百年天下。

    子牙入宮後,當即傳令眾將士前去救火,不過只准救火,但有搶奪財物、淫辱宮人者立斬不赦,隨後又為了彰顯武王仁德,下令前去摘星樓搜尋紂王殘屍,以天子之禮葬之。

    而武王則是帶著飛揚等人巡視了一遍皇宮,見宮殿華麗,珠寶滿地,當即,飛揚趕緊對武王說道,「大王,天下百姓俱受紂王荼毒,民不聊生,不如將鹿台聚積之財物散與百姓,並且大開國庫,賑濟饑民,方使得萬民安康」。

    「相父之顏,正和朕意」,武王自然沒有不允許的道理,雖然說他有點小野心,但不得不說,的確是個仁德之君。

    這時,士兵前來稟告,說是在皇宮當中抓到了紂王幼子武庚,東伯侯等人提議將其斬首示眾,飛揚趕緊勸阻,「不可,紂王作孽,與這七歲小兒何干,況且就連比干商容等人都不能制止紂王作惡,那就更別提這小兒了,上天有好生之德,依臣看來,當分封土地給這武庚,好保存商祀,以報殷商列位先王之恩德」。

    「相父所言極是,就按相父說得半」,武王當即也是允許了。

    隨後,眾多諸侯聚集大殿之中,本著國不可一日無君的原則,強烈推舉武王,要讓他代替紂王,成為新的天子,武王自然不能一口就應下,而是百般拒絕,最後還是耐不住眾多諸侯一番苦勸,只得勉為其難,接受了天子之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