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回 金台拜將 文 / 吾心飛揚
子牙見到這洪錦後,當即下命,「似你這等逆天行事的人,要你何用,來人啊!拖出去斬了」。
當即,南宮適將洪錦帶出,正準備要將其斬首,不料就在這時,一個老者從天而降,制止了南宮適,南宮適見這老者絕對不是凡人,當即不敢擅自主張,立馬來見子牙,稟告此事。
子牙就令這道人進殿,當即,道人說道,「貧道乃月合老人也,因符元仙翁曾言龍吉公主與洪錦有俗世姻緣,故貧道特來通報,二則可以讓洪錦保子牙兵度五關,助子牙一臂之力,子牙公不可違了這件大事」。
飛揚一聽這人名叫月合老人,心想該不會是後世的月老吧?還有那符元仙翁是何人,竟然敢說天帝之女與凡人有姻緣。
龍吉公主乃是天庭公主,子牙如何敢跟她說姻緣之事,幸好鄧嬋玉與龍吉公主交好,子牙就令鄧嬋玉先去見龍吉公主,將月合老人所說之話告訴她。
龍吉公主說道,「我因在瑤池犯了清規,這才被貶下凡,不得回歸瑤池與我母重聚,如今下山而來,怎麼能夠多此一番俗孽」。
月合老人在知道龍吉公主想法後,趕緊前來勸導他,「公主現如今被貶下凡,自然應該遵守凡間習俗,況且你們夫婦二人同保子牙過五關,滅成湯,此乃美談,日後功成,瑤池必定派人前來迎回公主」。
龍吉公主聽了月合老人一篇話,不覺長吁一聲,說道,「不曾想竟有此孽緣!既然仙翁掌人間婚姻之事,我也不能拒絕,但憑二位做主」。
子牙和月合老人頓時大喜,遂放了洪錦,用藥敷好劍傷,隨後洪錦出城,帶著部下歸順西岐,擇吉日與龍吉公主成婚,皆大歡喜。
紂王繼任三十年後,西岐在子牙和飛揚的打點下,已經做好了東征的一切準備,次日,子牙上出師表,請武王起兵,攻打成湯。
武王看完出師表後,雖然心中十分激動,但做做樣子還是必要的,當即說道,「雖說紂王無道,為天下所棄,理當征伐,然而先王曾有遺言,叫我等不得作出以下犯上之事,如之奈何」。
子牙曰:「老臣怎敢有負先王?不過東伯侯姜煥、南伯侯鄂順、北伯侯崇黑虎聯合起來昭告天下,哪個諸侯不去伐商,他們就先將那諸侯剷除」。
武王道,「既是他們三路欲伐成湯,那便隨他們的便,我等還是固守本土,好不失為臣之禮」。
這時,子牙目光看向飛揚,意思很明顯,他都說這麼多了,飛揚也該說些什麼了。
飛揚當即就是說道,「今紂王荼毒百姓,惡貫滿盈,大王若行弔民伐罪之師,救民於水火,乃萬古流芳的美事,況且如今天下諸侯大會孟津,大王若不響應,則不足以取信於眾人,眾人不服,必定認為我國助紂為虐,到時候大軍壓境,必定令我西岐生靈塗炭」。
武王聽聞,趕緊說道,「相父之言甚是有理,但不知該發多少大軍」。
飛揚說道,「大王兵進五關,須拜丞相為大將軍,總理大權,方可便宜行事」。
「飛揚相父所言極是,即拜子牙相父為大將軍,統領三軍,相父的命令,便是本王的命令,另外本王拜飛揚相父為軍師,坐鎮軍中」。
飛揚當即說道,「多謝大王,不過昔日黃帝拜風後,要築高台,禱告皇天后土、山川河瀆之神,方成拜將之禮」。
武王當即說道,「一應事宜,皆由飛揚相父處理,本王統統允許」。
隨後,武王散朝,眾人都到相府恭賀子牙,武百官各各歡喜,闡教諸多弟子人人興奮,次日,飛揚帶領南宮適辛甲二人,往岐山監造將台。
將近半個月後,將台建造完工,飛揚入宮回旨,說道,「臣奉旨監造將台,今日完工,請大王於三月十五日,前往將台,起兵伐紂」。
三月十三日,子牙命辛甲為軍政司,先將紀律牌掛在相府前,一共十條,誰犯了一條,都是立斬不赦。
三月十五日吉時,武王帶領滿朝武齊至相府前,親自來請子牙登輦,如同當日軒轅請風後一般。
隨後,子牙武王一行人來到岐山,看見將台邊,有一座牌坊,上面有一幅對聯:三千社稷歸周主,一派華夷屬武王,乃是負責監造將台的飛揚所寫,這可不容易啊!來自後世的飛揚哪有這等學素養,這世的飛揚,乃是孤兒出身,也沒怎麼讀過書,不知道殘害了多少的腦細胞,才想出了這幅對聯。
子牙一見這幅對聯,立馬就是眉頭一皺,這對聯裡面的話是很合他心意,不過,這未免也太露骨了吧!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要去造反。
隨後,只見飛揚來到鸞輿前,請武王出輿,武王下輿之後,飛揚說道,「大王可到元帥輿前,請元帥下輦」,武王一聽這話,趕緊去請子牙下車。
緊接著,飛揚引子牙來到台邊,讓子牙面南背北,隨即開讀祝,禱告皇天后土,隨後捧來武王所賜黃鉞、白旄,子牙趕緊跪下,接過這黃鉞、白旄。
接下來,子牙站在最中央,下令擂鼓豎旗,頓時兩邊鼓響,拽起大旗來,隨後飛揚親自為子牙帶上頭盔、穿上袍甲,武王送上天子劍還有帥印,這儀式也就告一段落了。
而接下來,還有一些儀式,就由飛揚來主持,至於身為元帥的子牙,卻是離開了將台,前去一處早就建造好的蘆篷處,發現玉虛十二金仙盡皆到來,見到子牙明明年老,穿上盔甲後卻是如此威武,卻是一個個過來道賀。
接下來,元始天尊第二次法駕凡塵,眾多弟子趕緊出來迎接,口稱:「弟子願師尊聖壽無疆!」,隨後眾門人開道,酌水焚香
,迎鸞接駕,請元始天尊上了蘆篷坐下。
元始天尊當即說道,「姜尚,你今為一國丞相,享受人間富貴,也不枉你四十年修行!你東征滅紂,建業立功,日後必當分疆列土,造福子孫,為師今日特來為你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