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3章 馬來人的遺跡 文 / 時空寡頭koen
第253章馬來人的遺跡
經過了兩個星期的航行,李基等人的船終於通過了熱帶無風帶和赤道逆流。經歷了幾場赤道海洋特色的對流型暴雨的遊艇停靠在了這個舊時空稱之為塞舌爾群島的核心島嶼馬埃島上,這個群島已經被辰基集團下屬的印度洋漁業集團控制了,建立的這個小港口也是方便捕魚的補給港,被發現者王琦稱之為麗萍島的這個島就是為了紀念他的愛妻的。
根據誰發現誰命名的原則,這個帶有浪漫色彩的島嶼名字也確實是個另類,大部分的島嶼不是發現者本人的名字就是他要拍馬屁對象的名字,用中國人的傳統來說,以父祖輩的名字命名的最多,而用妻子兒女名字的基本沒有,所以這個就更顯的彌足珍貴了。
這個島嶼不是無人島,而是有原住民的,不過因為原住民還沒有建立明國家,所以國際通用的地圖上印製的就是第一個明國家發現時對這裡的命名了。無人島的名字都是這樣的,而有人居住的則是按照音譯的辦法來命名的。那麼有原住民的地方有兩個名字就很常見了,一個是土著對本地的稱呼,一個是發行使用地圖的人的稱呼。
麗萍島上的這個小魚港也不能為李基等人提供什麼東西,反而因為偏離主要航線,這裡的貿易不發達,缺少很多消費品和必需品,等待每年按時到來的貿易船隊則成為了一項可以和節日媲美的活動。當穿越眾的船出現在海平面的時候,這裡的居民都到碼頭來看熱鬧了。
豪華的遊艇可不是爛大街的漁船和貿易船。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一面。被強烈圍觀的穿越眾只好等到半天過去之後,看熱鬧的人群散去才下船。早已聯繫好的辰基集團在港口的管事和官員只知道來了大人物,卻不知道是誰。小心的打聽著來人身份的他們看到帝國安全局駐外辦事處主管的證件之後就乖乖的閉嘴了,不該打聽的就別打聽,知道得太多沒好處,陪同幾個可能是頂頭上司的頂頭上司的頂頭上司也不是一件美差。為了避免出現洩漏行蹤,被有心人盯上拉去吃吃喝喝浪費時間甚至騷擾,穿越眾下達了嚴令,絕對不能讓任何人知道自己等人的身份。一干閒的沒事的『老怪物』來到港口唯一市場搞了一下隨機的市場物價和民生調查之後又回到了船上。港口的唯一的旅店不是不好,而是提供的服務達不到最低的星級標準,衛生、安全、性價比都不能讓穿越眾滿意。只能回船上過夜了。
這個漁港不僅僅是這個群島的中心,還是這個巨大的漁業區域唯一的港口,夜間雖不是萬家燈火,但是黃昏的餘暉映射下碼頭停靠的一百多艘船的點點漁火和幾千人的港口居民遵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良好習慣大部分不捨得點燈而黑漆漆的建築中少量的燈光也讓穿越眾體會到了寧靜安逸之美。
第二天一早。李基就準備離開這個臨時停靠點到傳說中可以看到渡渡鳥的蝙蝠島(毛里求斯)品嚐一下這種傳奇的肉質肥美的珍品了。天天吃魚膾都吃膩了。在準備離開的時候一個親隨買來了最新一期的本地報紙準備給李基解悶,頭版頭條的題目一下子就吸引了李基的眼球。麗萍山發現古代遺址了?
這個島嶼的最高點就是港口西南的麗萍山山頂在經過這幾年的加速移民開發島嶼,西南部的山區和東南的平原開闢了很多水稻和熱帶作物種植園,開始滿足了本地的食品需求。開墾的過程中挖掘出來的石器和骸骨證實了土著人是從遙遠的東南亞來的馬來人,這種證據極大的拓展了馬來人的遷徙範圍,證實了原始社會的全球航海遷徙實際上的技術門檻很低。這一發現在人類學、歷史學和相關的交叉科學的意義十分重大。
這些史前時代留下來的遺跡除了少量的石器和骸骨化石之外,一些細碎的珠寶殘片和木炭殘片也證明了馬來人在此定居的歷史遠遠超過了之前的估計,第一批來到這個群島的國人以為這些島嶼上的土著是來自較近的玄洲黑人的分支。但是根據語言和習俗的對比才發現這些人是馬來人的一個分支,他們來自遙遠的東南亞。
作為南島語系的重要分支。馬來人的遷徙是可以和航海種族波利尼西亞人在太平洋的擴張媲美的史詩。在沒有天學和航海技術等軟硬件支持的前提下,這兩個種族在茫茫大海上的探險比走出非洲陸地上的先祖們要強大的多,比起那些有了技術支持才能遠航的後輩們更是強大到不知道怎麼說了。簡陋的獨木舟和木筏子,承載著對新土地的渴望和有限的食水就這麼出海遠航了,誰都知道這是高風險的死亡之旅,在沒有任何信心和指引的前提下出海遠航,即使到了新的陸地也不一定能順利的活下去,還沒新的島嶼或陸地就死去的風險彷彿根本不算什麼。
即使他們無法發展出輝煌的明,成為笑到最後的強大民族,但是他們在人類歷史上的這種開拓的勇氣和精神即使沒有被直系後代繼承也是一筆寶貴的遺產。這種高大上的精神明財富比渡渡鳥這種滿足口腹之慾的俗物要重要千百倍,意識到這一點的他馬上發報給主管情報局玄洲情報司和外交部門的學生,讓他們密切關注這次考古行動,力爭將馬來人的遷徙圈子擴大到最詳實的極限,同時在室利佛逝做好宣傳工作,力爭做好兩國友誼更上一層樓歷史理論創新。
考古狂人趙守忠也看呆了,海洋明對他的吸引力不比華夏上古的明差,但是這種史前的考古遺跡對他的精神和信仰是一個很大的衝擊,原本以為四大明古國才是代表古代明最具明社會本質的存在,但是馬來人祖先的這種比篳路藍縷還要生猛的探索和擴張更體現了明中擴張的本質動力和永無止境的力量。
在帝國學說中,新興的擴張學派不斷地鼓吹華夏從夏商周到而今的帝國,核心的統治區域都是在不斷對外擴張和建立在征服異族的基礎上的,通過種種考古證據來為帝國的殖民體系建立合法性,這種鷹派的激進學說既是事實也是內聖外王的華夷之辨天下一統的重要補充。但是馬來人的這種遺跡表明了地球上不僅僅只有一個種族和民族擁有統治世界的天時地利人和,也表明了擴張一旦停止,明就可能會衰落。
bsp;這種關係到全球普世世界觀高度的重大理論創新必須掌握在穿越眾的手中。這是關係到道統廢立的關鍵轉折點,是建立穿越眾希望的多元化的政治和明體系理論的一個楔子。當然也關係到帝國未來的明結構和政治方向的關鍵。穿越眾希望華夏明能永遠的擴張下去,直到星辰大海的盡頭,那麼將對土地的渴望變成對榮譽和財富的渴望有利的任何有用的理論和意識形態內容都是他們喜聞樂見的。
包括秦漢以來海上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貿易致富等由內而外的主動走出去故事要日日講月月講,那些外國人到中國來貿易致富故事為了吸引人才和外國資本也要日日講月月講。利誘的同時還要建立一套威逼的理論,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沒有危機感的民族是危險的,建立一些證明除了華夏帝國以外也有可能出現競爭者民族的理論也是必須的。
合作雙贏的同時也要防微杜漸,不斷賺錢的同時還要有一根無形的鞭子來保證競爭的有序和持久,只有這樣,社會才能擁抱活力。關鍵事務上綱上線是一種統治者的思維模式,穿越眾幾十年的居移氣養移體成果已經初步產生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