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第一日不落帝國

正文 第224章 現代醫學的崛起(上) 文 / 時空寡頭koen

    第224章現代醫學的崛起(上)

    『有什麼別有病,沒什麼別沒錢』這不僅僅是信息時代中國的國民基本思維之一,也是古今中外所有民族的心聲。一個人得了一場重病,花光一生積蓄是很常見的事,可以說一次實現了禍不單行規律。避免生病或者說出現重大疾病是每個正常人的追求,但是這個想法顯然實現的概率很低,沒有得大病,順利健康的因為衰老或器官壽命到了而衰竭自然死亡的人從來沒有超過死亡人口比例的1%。

    吳祈身為帝國國民健康和衛生委員會的委員長,自然要為此目標奮鬥。為了提高預期壽命奮鬥了很長時間。吳祈拿手的三**寶就是對環境衛生、飲食衛生、醫療衛生的高標準要求和引導機制創新。最關注的部門就是保健知識宣傳、醫藥研發和醫學教育;這三個部門分別佔據了80%、16%、4%的政府投入到衛生領域資源。

    根據的穿越眾的估算,要想建立一個覆蓋全國的現代醫學產業體系,需要的資源過於誇張,在原有的中醫行業基礎上進行改造則簡單的多。三大要素中的藥物、醫護人員、硬件設施中藥物是最好解決的東西,所以吳祈並沒有把藥物的產業擴大給合作夥伴,而是牢牢地掌握在穿越眾自己手中,這種可以說是最後的殺手鑭的產業在沒有任何替代產業和競爭對手的環境中最好還是掌握在自己人手中。

    培養醫護人員的教育機構也不像製造業和商業類技術和科學培訓機構那樣大規模的擴招,而是很保守的採用了傳幫帶的傳統教育模式。一個老師最多帶2到5個學生的方式培養擁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合格醫師,而那些傳統的中醫則必須通過醫師執照考試,通不過的全部勒令改行,最多只能充當護士。沒有處方權,更沒有做手術的權利,牙醫也不行。

    穿越眾全票通過的這項法令一下子就剝奪了8成的醫生的行醫資格,背不來吳祈編寫的《赤腳醫生手冊》行醫人員要不就是改行,暗地裡非法行醫的全部都被處以重刑。庸醫害人殺人可不是一句空話,為了從根本杜絕不必要的意外傷亡,吳祈還推進了剷除巫醫神漢之類罪犯的大清洗活動。直接動用穿越眾很少直接使用的暴力手段,將大批曾經因從事迷信活動導致他人小病拖成大病,大病直接折騰死的殺人犯、詐騙犯從快從重的判罰到南洋瘴癘之地修碼頭去了。

    從帝國建立開始,整個東亞地區的人均預期壽命就開始了坐火箭式的直線上升。短短20年的時間。這個數字就從不到40上升到了70歲。在過去的兩千年裡緩慢到斜率幾乎為零的曲線一下子就變成無窮大。從統計圖表看就像連續不斷的漲停板,每個五年為週期的統計時間單位內的量柱都是以百分之十幾的速度上升。

    從技術層面看,帝國建立時的前十大致死原因已經從急性和慢性傳染病。以及營養不良性疾病,寄生蟲病等轉變為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1950年代以後,帝國的「疾病譜」和「死亡譜」,發生了歷史性的轉折。

    在與疾病的鬥爭中,預防接種成為穿越眾克敵制勝的法寶。穿越眾來時準備的那些潛力無窮的抗生素高產菌株、病原體標本可不是擺設,以青黴素為代表的抗生素,成為細菌性疾病的勁敵,應對病毒的疫苗也十分的給力。全國強制推行的嬰幼兒計劃免疫就是利用穿越眾的資源生產的質優價廉的疫苗大幅降低嬰幼兒死亡率的成果。

    當然,製造窮人原子彈的生化武器研發也沒有停下,在這個沒有基礎醫療衛生體系的中世紀。一場小小的流感就能殺死幾百萬人的時代,一發裝載攜帶穿越眾優化的烈性鼠疫桿菌鼠蚤的『髒彈』扔在威尼斯,足以殺光2000萬歐洲人。

    營養缺乏造成的疾病,如缺乏維生素a造成的夜盲症,缺乏維生素d造成的軟骨症,缺乏維生素b1的腳氣病,以及壞血病等,都因為病因被查清,而不再危害國民。寄生蟲病也曾經是死神的「幫兇」,例如血吸蟲病等,曾幾何時,何等囂張,如今也紛紛落馬,落得一個「紙船明燭照天燒」的下場。大量的捕殺鯨魚提煉的魚油源源不斷的變成治療性營養劑加入奶粉和食用油流入帝國公民的餐桌,隨著經濟的發展葷腥肉食、新鮮果蔬、茶葉的大批商品化也有效的遏制的其他類型的維生素缺乏症。

    吳祈身為帝國現代醫學的開山鼻祖和眾多醫學分支領域的權威,自然說一不二,通過1943年的三次和傳統醫學醫生的鬥法,統一了醫學界,成為了穿越眾中知名度最大的人。救活了一個心臟停止跳動的人;經行了一次腎臟移植手術,救活了一個尿毒症患者;利用全人工心臟和體外離心泵徹底的摧毀了中醫中的那些五行辯證的理論基礎。

    第三次的手術最為神奇,吳祈和團隊製造了離心泵代替心臟在50頭小牛身上進行了實驗,將它們的整個心臟取出,並用一台特製的離心泵取而代之;最後醫生們在一位病人身上進行了實際操作。這個離心泵裝置有點像是一台渦扇,裝有簡單的轉子結構。這台裝置並不會像心臟那樣跳動,其目標是像花園裡的澆水管一樣提供「連續不斷的血流」。如果用聽診器聽聽它的胸腔,你不會聽到心跳聲。如果你觀察它的動脈,你也觀察不到脈搏。如果你對它進行心電圖檢查,你會看到一條直線。然而當醫生們用聽診器聽他的胸腔時,卻聽不到心跳聲。有的只是輕微的嗡嗡聲而已。因此,如果按照傳統的醫學分析方法,這位病人已經沒有心跳,因而已經死亡了。這是一個例證。證明「人體的生理系統是可以沒有脈搏而維持正常運行的。

    這種手術幾乎讓所有傳統醫生的認知世界顛覆,在理論實證度和操作性上都被打敗的中醫只好低下頭顱心甘情願去充當宣傳隊和下鄉赤腳醫生為民眾做基本的保健、急救宣傳和回爐重造進入醫科大學從新進修了。在幾個大都市新建的最高建築都是市中心醫院的住院大樓。最先進的醫療器械讓不少享受世界最先進醫療技術的外國人直接成為雞蛋人和黑豆人(白皮黃心和黑皮黃心的崇華媚中者)。

    領先世界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各種醫療機械中讓沒見過世面的外國人最希望得到的就是可以

    以透視的x光機和立竿見影的速效消炎藥(抗生素),那些聽診器和血壓計、水銀體溫計等小型器械則被廣泛的出口,反正外國也沒有生產這些高新技術設備的能力,為了更好的收買人心,出口這些設備毫無限制。而藥物的出口則看不到一絲的抗生素,最多也就是一點中成藥而已或者都是保質期很短的原料藥。

    吳祈一邊高價的提供基礎藥物,一邊廉價的提供保健指導就是為了盡量減少民眾對藥物的依賴,杜絕像後世的那種濫用抗生素和藥物導致的民眾免疫力危機。盡量的保護傳統中醫藥產業也是一種代替辦法,也是一舉多得的良方。中藥在農業和醫療產業中的地位還不可能被工業化生產的藥物取代。

    技術封鎖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一直是穿越眾堅持的雙重標準。老話說不玩雙重標準的帝國不是好帝國。所以吳祈也沒有把那些對帝國毫無貢獻的外國人生命看得多重,至於那些有貢獻的老朋友和友邦人士則可以得到很好的保健團隊支持。

    那些海外勞工和食人部落等苦役的死亡者的屍體也沒有浪費,直接被防腐處理後送回了本土醫科大學的屍體庫房。作為教學耗材為帝國的醫療事業貢獻餘熱。義務獻血和遺體捐獻、器官捐贈事業也被吳祈建立起來。

    一句話,吳祈一直都是一個內聖外王理論的堅定信仰者和實踐者。他不遺餘力的建設自己希望看到的覆蓋每個國民的健康體系也是其他穿越眾鼎力支持的,因此就連財迷的劉欣和王能等財主都每年拿出大批的分紅和股息贊助吳祈的研發事業和宣傳事業無底洞般的開支。

    從各個方面建立一個全新的現代社會的支柱領域可不像錢進等人發表基本數理書籍坐等合作夥伴建立起工廠體系那麼簡單。在絕對理智的醫學領域,根本就沒有捷徑可走。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法醫學、檢驗醫學、預防醫學、保健醫學、康復醫學每一個都是人類醫學的基石。其中基礎醫學是吳祈的主場,他幾乎一個人就開創了醫學生物數學,醫學生物化學,醫學生物物理學,人體解剖學,醫學細胞生物學,人體生理學。人體組織學,人體胚胎學,醫學遺傳學,人體免疫學,醫學寄生蟲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病毒學,人體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醫學實驗動物學,醫學心理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醫學信息學,急救學,護病學,新中心法則等學科,撰寫的開山之作和論簡直就是喪心病狂的多,幾乎是其他穿越眾數量的總和,被貼上工作狂標籤的他幾乎就是一天工作18個小時,在穿越眾的秘密倉庫裡查詢資料的時間也是最多的。

    吳祈的第一批學生則都成為了臨床醫學的分支的開山之祖,不像吳祈那樣把精力都花費在管理和教學研究上,他的學生一開始就被灌輸實踐和動手能力才是醫學能力的觀點,幾乎都專注在臨床醫學和檢驗醫學上,臨床診斷,學實驗診斷學,影像診斷學+放射診斷學+超聲診斷學+核醫診斷學,臨床治療學,職能治療學,化學治療學,生物治療學,血液治療學,組織器官治療學,飲食治療學,物理治療學,語言治療學,心理治療學,內科學,外科學,泌尿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老年醫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口腔醫學,傳染病學,皮膚醫學,神經醫學,精神病學,腫瘤醫學,急診醫學,麻醉學、護理學,家庭醫學,性醫學,臨終關懷學,康復醫學,保健醫學,聽力學都是他學生的主場。

    每個初期經過吳祈手把手帶出來的學生幾乎都是國寶級的大師和權威,後期那些有幸通過吳祈教授課程但是沒有見過幾次面的學生也都基本成為各個醫院的院長和科室負責人。(辰基書院各個分院在建國後的教學任務就輪不到穿越眾來干了,成長起來的前幾批學生頂替了穿越眾當起了教授,閒下來的穿越眾又投入到參議院的日常決策中,根本沒時間搞科研和教學了。)

    秉承醫療產業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公共服務產業,吳祈一邊開設大量國家財政撥款的公立醫院,一邊將自己最得意的學生介紹到合作夥伴開設的集中最好的醫療資源的以營利為目的私立醫院。這種矛盾的邏輯很簡單,人總是利益動物,只有中產階級生活水平的公立醫院肯定不能留住那些最優秀的人才,與其浪費資源不如把最好的研發和操作人才放在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人才就需要舞台,明處的那些高收入的私立醫院也只做那些高難度高收費的大型手術和富人的保健私人醫院生意,賺取的財富也就成為了吸引中低層醫療人員的奮鬥目標。

    搞完醫療事業的上下游所有資源開發、利用、擴張、整合、轉型、升級、人才梯隊建設等事務之後吳祈才開始主持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研究工作,把衛生部和帝國國民健康和衛生委員會俗務都甩給了其他下屬和議員,掛個虛銜在蘭州的帝國基因科學實驗室做轉基因實驗去了。

    傳統醫學只能適應工業革命甚至殖民時代之前的中世紀的生產力需求,而現代醫學則是為了社會化大生產提供穩定高素質勞動力和消費者的重要前提條件,為了穿越眾早已規劃好的計劃,傳統醫學必須被現代醫學取代,不論趙守忠等國學粉絲如何反對主動消滅中醫體系中所有沒有實證和佔據壓倒性優勢的有效藥方統計數據支持的所有內容,吳祈還是在穿越眾投票表決中得到了李基的支持,大多數穿越眾都是在理性的,以12票同意,1票反對、兩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華夏帝國現代醫療改革法案》。

    從制度層面大力推進現代醫學的發展,大量的展開批判中醫體系裡面藥物和疾病理論、診斷、治療方式、藥物生產加工、病理總結等一系列內容中虛構臆想的部分。僅僅只是保留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等內容,剝離消滅了五行理論的內容,將四診合參的方法加以改造,添加了大批諸如聽診器之類的現代醫學器械輔助固定診斷流程,減低誤診率;同時改造了人體認知的科普,推翻了五臟六腑的陳舊觀點,建立了現代解剖科學的體系;進一步規範了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

    棄其糟粕取其精華的對待中醫的態度最終還是得到世人的認可,中西結合,額,不對,應該是新舊結合才是傳統醫學過渡到現代醫

    學的最佳方式。這一番大動作之後基本剔除了舊體系內部不能促進醫學進步的無數絆腳石,為現代醫學的大爆發鋪平了道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