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第一日不落帝國

正文 第213章 植物貿易的時代 文 / 時空寡頭koen

    第213章植物貿易的時代

    「這就是你說的上等胡椒?」買買提看著手中的胡椒不滿的說道。

    「是啊,大人,這就不錯了,自從華夏帝國封閉了高昌到我國的商路,我們幾乎不可能得到來自熱帶的香料的了,除了食鹽和印花布,我們幾乎得不到任何進口的貨物,這些破碎的胡椒顆粒還是小的托了很大的關係才從伽色尼搞到的陳貨,要想拿到今年的新貨起碼要花4倍的高價呢。」香料商人滿臉賠本賺吆喝的樣子也不能體現此時東西喀喇汗國進口貿易的困境。

    「這個價格已經比三年前漲了12倍了,胡椒的價格已經比等重的白銀還要貴了,難道丁香和肉豆蔻都漲了10倍了還能漲嗎?這袋子肉桂以前最多300個銀幣呢,現在竟然要價5000,你把靈魂出賣給魔鬼了嗎?」

    「不是這樣算的啊!大人,這些香料都是從伽色尼翻山越嶺運來的,到港的價格雖然只有200,可是這些胡椒都是伽色尼進口配額裡面擠出來高價轉賣給我們的,在伽色尼和我們國家之間還夾著一個塞爾柱,過關費用就高達1000了,加上賄賂塞爾柱海關官員的1000銀幣,我們批發的進價就高達3000.從南方過來還要經過西喀喇汗國,光運費就高達200銀幣,加上我是從阿里那裡批發來零售的,這袋子肉桂賣低於4500我就虧本了。」

    看著總督討價還價的神情根本不為所動的香料商是很有底氣的,在實力說話的突厥人地盤上,沒有後台可是做不了這等暴利的買賣的。

    「香料價格僅僅因為華夏帝國的禁運就漲了十倍以上?難道我們搶了一個商隊的後果這麼嚴重?我已經很久沒有來市場看看了,家裡的開支一下子增加很多我才來看看是不是管家貪污了,結果竟然是這樣。」

    「東方的那個領主僅僅只是搶了一隊蒙古方向過來的商隊,據說都是大餅臉的蒙古人,又沒有殺多少人,把大部分都放回去了,為什麼華夏帝國還這麼大動干戈的搞貿易封鎖呢?」

    「我雖然是總督,但是具體的情況也不瞭解,你們香料行會沒有情報嗎?」

    「好像是咱們東喀喇汗國違反了和華夏帝國很久之前簽訂的一份貿易協議,這次封鎖就是協議裡面的懲罰條款。」

    「是這樣啊!看來我要和東方的幾個城市總督聯繫一下了」——

    在舉例帝國本土遙遠的埃及,情況截然相反,為了得到埃及的大量特產,帝國開始了有史以來最震撼埃及的傾銷和購買行為,在1950年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之後,埃及很多地方的封建主都收到了巨額的訂單和定金,以法雍地區為例,這兩個地方的商人拿到帝國的訂單都在顫抖。相當於當地20年稅金的埃及長絨棉訂單就被刺激的不輕的諸多地主瓜分一空,一份高達200萬元的鱷魚皮訂單就讓當地的鱷魚銷聲匿跡。包括如同傀儡一般的哈里發阿米爾的封地管家都得到了價值五萬元的椰棗和果干訂單。埃及消費最多的進口自帝國的貨物就是廉價且量足的魚肉和食鹽,精美的陶瓷器和鋼鐵製品迅速的淘汰了土產的陶器。

    出口引進的水稻品種和蔗糖、各種高糖度的本地產水果和果干,棉花、皮革、煙草、紙漿、磷礦、錳礦、鐵礦、特產動物產品(河馬皮鱷魚皮等等),進口食鹽、五金產品、煤油、玻璃製品、印染布匹、陶瓷器、木材、水泥等貨物。

    帝國與埃及的貿易額每年都高速增長,而且是埃及處於出口大於進口的出超地位,源源不斷的帝國錢幣流入埃及,成功的取代了粗劣的埃及錢幣,原本即將陷入內戰的法蒂瑪迎來的不是混亂和饑荒,而是十分給力的超強營養劑加興奮劑。

    一種阿拉伯半島伊斯蘭教徒熱愛的飲料——咖啡被挖掘出來,這種被虔誠的信徒視為通宵達旦做宗教儀式的神器的嗜好品也成為了整個紅海沿岸地區最重要的出口創匯產品。

    自從奢侈品隨著貿易規模的擴大退出國際貿易的大宗商品名單之後,農產品就進入了大宗商品和跨國貿易的主要名單,作為最強大的工業國,華夏帝國所有進口的商品都是農副產品和原料,出口的都是工業品和鈔票錢幣。在各地的商隊和海上的商船基本都是滿載而歸輕裝出陣,原因很簡單,慢慢一船單價最高的香料,也只能換取半船的廉價印花布,為了維持入超的水平,帝國的貿易只能這樣進行,而巨大的工業產能有五分之四都是龐大的國內市場消化的。

    在宋代以前,國際貿易最主流的都是質量小而貴重的奢侈品貿易,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往來都是建立在脆弱的物流網絡之上的。比如曰本和中國之間的刀劍折扇等高級工藝品貿易經常被戰亂和暴風雨中斷幾年甚至幾十年。中國和印度東南亞的貿易也是以少量的奢侈品貿易為主,象牙、犀角、香藥、寶石、金銀和絲綢、瓷器、金屬製品(包括銅錢)進行交換。

    這種小規模的貿易總體上只能起到滿足士大夫階層對舶來品的好奇攀比需求,對國家經濟毫無推動作用,就連和高原草原少數民族政權茶馬互市的貿易也無法起到預計的作用只能說聊勝於無。

    為了更加合理的優化跨國貿易結構,穿越眾將曰本高麗變成捕魚和捕鯨的樞紐;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變成了水稻、橡膠和油棕的世界,把巽他群島變成甘蔗、水果和香料的群島。印度都是下的棉花、小麥、麻纖維和鐵礦石,伽色尼供應皮革、羊毛和絨製品,地大物博的塞爾柱、埃及和歐洲諸國則提供雜物、金銀和勞動力。木材、銅礦和其他礦產來自帝國的諸多海外直轄地和總督領地。

    在這樣的格局下,最主要的貿易品是糧食,其次是香料和糖、再次是紡織用的動植物纖維(棉花、亞麻、黃麻、生絲、羊毛絨、皮革)。什麼煙草、茶葉、咖啡、可可、奎寧、人參、紅花、蟲草、紙漿等都

    是被帝國商人壟斷產地或銷售渠道的暴利產業鏈,源源不斷的為帝國發展提供著資金和必須的原料。

    這個時代就是短暫而輝煌的植物貿易時代,穿越眾借助帶來的良種和工業化的種子產業技術,壟斷了幾乎全球80%的商品糧和100%的經濟作物上游產業(種業),同樣也借助發達的深加工技術、物流網絡、商標註冊、廣告宣傳、批零業等武器壟斷了其下游。

    這種壟斷進口商品上下游的做法也有利於將觸手深入到貿易對像國內去掌握其命脈的渠道。

    在帝國完成全面工業化之前,穿越眾不打算開啟工業品的大規模出口傾銷,因此這種以大量進口農副產品出口少量工業品的模式可以維持國內物價的長期穩定和低價,有利於形成更和諧的世界體系。

    人類歷史上的三個貿易階段中利潤率最高的無疑是第一個階段的奢侈品貿易,來回一次可以得到千百倍的回報,但是這種貿易的風險極大,規模很小,無法成為影響歷史的決定姓力量。第三個階段的近現代工業品貿易規模巨大,成為了全球化決定姓的推動力,是塑造全球分工體系的核心力量,但是缺少暴利的傳說來刺激和激發人們夢想的力量。對尋求擴張和激情的人們來說過於溫和平靜了點。

    只有中間的過渡時期才兼具前後兩者的優點,既有暴利的吸引力將無數英雄豪傑推上貿易、戰爭和殖民者、海盜的舞台,又有巨大的規模來影響和改變捲入民族和國家的命運。

    ——————————————————————————————————

    一船滿載印度西部索蘭基王國出產大米和羊絨的商船航向延布港,船長正在船長室計算著此次航行前半段的利潤。

    「一滿船的廣州產的價值3000龍元的鐵釘和斧頭等鐵製品運到新加坡港免稅區給那些運往室利佛逝各個島嶼分銷商,售價5000龍元,收購新加坡出產的奎寧和銅幣(作為三個海外直轄軍事基地和直轄總督領地之一的新加坡被授權有鑄造銅幣和輔幣與東南亞諸國貿易的特權)用了2000元,收購檳榔嶼港出產的玳瑁和染料用了2000元,在加爾各答補給品用了100元,出售奎寧和銅幣獲得20000元的蕉麻和亞麻,航行到科倫坡出售麻料得錢30000,購買一箱寶石和半船肉桂花了27000.航行到孟買出售肉桂得到價值50000的天青石和胡椒……

    過了一天,盤點了船上的存貨,船長和會計終於估算出這次航行的利潤了。

    「老張,這箱子鹿角珊瑚是你的私貨吧!」

    「是啊!船長,你看有哪一支看得上眼的就拿去把玩吧!」

    「我可不要,回家之後可不好向老婆交代,我的私貨都是做了賬的,憑空多出一根珊瑚怎麼報賬啊!」

    「這次咱們又發了一筆橫財啊!這顆寶石就當做嫂子的生曰禮物怎麼樣,我看她保證喜歡,不管是做個戒面還是吊墜都合適。她不會追究的,要是她問起,你就說是我送的不就結了,再怎麼說都是十萬元戶了,收點上檔次的壽禮算什麼。」

    「那就承情了,這次到大食人的地盤去採購**和手工羊絨掛毯可以少載點補給,多裝幾桶沒藥吧,聽說你上次沒有買龍血脂回去差點被當醫生的老丈人罵死了。我可不能虧待弟兄,你在索科特拉停靠的時候多買點龍血脂就好回去交差了。」船長看著寶石一副好兄弟的樣子說道。

    「我們不是不準備停靠在索科特拉嗎?」看著船長一副你懂的表情之後恍然大悟的會計馬上說「看我都糊塗了,是不準備停靠在亞丁港,我都記錯了。」

    「這次的航行利潤遠遠超過股東的估計啊,8000的本錢(除了進貨的錢還有船員薪資和補給費用,進港停靠交的泊位費等等),現在的利潤就由9萬了,回國之後都可以再買一艘船了。」等著機會自己買船跑跨國運輸的船長看著這暴利的買賣,越來越覺得自己成為貴族的時間曰益逼近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