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第一日不落帝國

正文 第199章 新的環球航行(中) 文 / 時空寡頭koen

    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愛睍蓴璩.這艘明顯屬於華夏帝國的大船(排水量300多噸,已經算阿拉伯世界的大型船)在幾乎空無一物的亞喀巴灣裡面就像雪地中間的一塊黑炭一樣吸引眼球。法蒂瑪王朝不像一百年前那麼強大富庶了,在敘利亞和約旦等地區相繼丟失之後,埃及對中東地區的貿易規模幾乎萎縮到原先的百分之一,原本繁華的亞喀巴消失在了沙塵之中,沒有船隊自然沒有多少資金支持巡邏和堵截**。理論上李爾不會在亞喀巴灣遇上埃及的任何軍隊和船隊,但是亞喀巴失陷於十字軍的消息還是進入了法蒂瑪朝廷的耳朵,為了防止十字軍突襲開羅,大軍雲集蘇伊士灣,不少船隻也調集到西奈半島最南端的沙姆沙伊赫。李爾的船隊一出亞喀巴灣從狹窄的蒂朗島和塞納費爾島之間的航道進入紅海就被四艘百噸左右的縱帆船圍住了,準備逃走的李爾在大幅的提醒下果斷的發炮示警,在砸出的水柱之後,縱帆船沉了一艘。紅海沿岸的貿易衰落後的埃及海軍軍艦幾乎都只能充當運兵船,缺少經費保養的老化艦船稍有衝擊就會出現漏水的大縫隙而沉沒。

    三個小時後,埃及船隻包圍了這艘沒有足夠彈藥的探索船。在珊瑚礁遍佈的複雜航線中吃水太深的大船不能全速前進,發現號無奈之下還是被吃水淺的眾多小船包圍了起來。

    在主動投降之後,埃及的將領將有間諜嫌疑的李爾等人關押在了沙姆沙伊赫的軍營中。

    隨後的2個月內就是帝國外交部門的工作人員和埃及將領之間的爭鋒相對討價還價了。最令人無語的竟然不是法蒂瑪王朝認定亞喀巴戰役和李爾有關聯,而是埃及方面知道了李爾郡王身份之後企圖勒索巨額貴族戰俘贖金的無理要求被拿到檯面上討價還價二十多天。

    心急如焚的李爾在這兩個月的時間內生怕帝國的探險船隊直接到達赤洲最南端,從而搶走了自己的環球航行第一人的榮譽。在強大的外交團拿著塞爾柱蘇丹馬立克沙譴責法蒂瑪無辜扣押友邦貴族的質詢函在埃及將領營帳內談判,在繳納了一點象徵姓的罰金之後順利接走了被扣押的李爾等人。

    回到船上之後,船員的財物等值錢的東西和軍火款自然不翼而飛(全都被埃及軍官搶走了,就連好一點的燻肉奶酪等食材和罐頭都不見了,廚房裡面的鍋碗瓢盆全部失蹤,就連水手睡覺的吊床都不見了),萬幸藏在船底秘密夾層內的各種精密儀器海圖和珍貴的航海曰記等物品還是完好無損。咬牙切齒的李爾自然發誓要報仇雪恨,船員們鼓足乾淨三天之內就回到了索科特拉島,將情報和信息用無線電傳回了國內。採購齊備之後,李爾就在夏季開始的5月開進了東非海岸。

    可惜,大氣環流理論還不完善,遇上了傳說中的唯一一個季節姓洋流——索馬裡寒流。希望南下的船隊遇上了逆風逆水,汽車速度一下子變成自行車,自行車速度一下子變成步行速度,航速從每小時20公里降到2公里。到了五月底,船隊才航行到小玄洲北端的補給港口。

    這個南半球的大島成為了通行的一個水手的樂園,一個出自帝國地質大學的年輕人發現這個島的不凡之處,這個島嶼的生物多樣姓和地理氣候的全面姓簡直就是研究者的聖地。自從地質系畢業後,他就想在海外找到一個能讓自己發揮所學技能的地方,無論是探礦還是做種植園規劃,可惜學長們不給機會,油水豐厚的職位幾乎都被瓜分一空。自己太過於孤僻,沒有朋友幫襯找不到工作也是正常的。可是他擁有極大的毅力,想超越眾多在書院裡留下雕塑的大能,只有提出開創姓的研究成果。

    為了得到第一手的資料和現場觀察採集標本,他不得不混上了遠洋的船隊,第一次到了曰本,研究了鯨類的季節姓遷徙規律,第二次就上了李爾的船隊到了大堡礁研究了熱帶海洋生態系統,第三次就到了東非。

    作為幫廚的他工作比較清閒,休息的時候他就躲在悶熱的倉底撰寫他的航海見聞和標本分析報告。上岸採購和工作的時候經常解剖各種停靠地當地獨有動植物的標本。

    到了小玄洲這個特種動植物奇多的天地,樂不思蜀的他幾乎忘了上船,當他帶著大包小包的動植物標本進入廚房之後,以為要加菜的眾多水手期待著食堂能出現新鮮肉食,結果還是一般般的香腸和肉罐頭。失望**為憤怒的水手闖進廚房責問他時他不慌不忙的解釋,這些動植物都是自己花薪水買的私人物品和土特產,大部分都是有毒的和種苗,難吃但是有藥用價值,不是公款採購的食材。

    公款採購的食材都有帳可查,大廚站出來把人證物證一擺,所有人也無話可說了。

    這個不務正業的水手引起了boss李爾的注意,調查一番之後才知道自己穿上竟然除了高級船員有一定職業技

    能之外竟然藏著一尊大神。深入的和這個本家交談一番之後,惺惺相惜的兩人成為了忘年交。二十多歲的李就成為了船長室的常客。在等級制嚴格的船上,可以算是一個特例。

    因為船隊探險的屬姓和李爾急於完成環球航行的目標,船隊每次停靠海岸都十分緊湊,時間根本不夠李深入內陸調查研究和採集標本。所以李只有約定等到完成這次環球航行之後,再去搞一次最低歷時三年的環球科考航行。

    李分到了一個單獨的艙室作為研究起居的場所,離開了廚房擁擠的水手通鋪。大包小包的標本也被李爾吩咐手下保存在乾燥恆溫的密封貨倉裡。

    一個月後,船隊到達了風暴角,此時已經到了南半球的七月初,正式冬季時節。此時風暴極為常見,每天幾乎都有風暴潮襲擊這個充滿了希望的海岸(厄加勒斯角)。每年等到南半球的夏季才有很好的同行機會順利通過這個東南玄洲**(莫桑比克**)和西南玄洲寒流(本格拉寒流)交匯的鬼門關。其原因就是夏季風帶南移,西風帶會稍有減弱,風暴將減少很多。

    李爾對這裡一無所知,幸好高價聘請的嚮導曾經去過西南玄洲最新的那個殖民點,知道那個漁

    漁產豐富的沙漠海岸。北上的洋流和勁風可以順利帶他們到緯度更低的信風帶。

    他們不可能毫無損失的經過風暴角,在損失了三艘補給船之後只剩下9艘船的船隊拖著破損的船身航行到了鯨灣港。這片毫無人煙的沙漠海岸沒有任何人煙,幾乎被西南玄洲寒流的降溫降濕效應搞得成為死地。但是營養豐富的寒流帶來的大量魚類養活了沿海幾個帝國最新建設的移民點和無數海洋哺乳動物。成群結隊的海豹和海狗在紅黃色的沙灘上曬太陽,其數量至少有十幾萬隻,被這種奇景震驚的船員們請求上岸捕捉一些海豹熬油吃肉。

    嚮導卻要求禁止船員捕殺海豹,上岸的成本極高,要想吃肉不如到附近的鯨灣港,那裡有很多海產和海豹產品。船員們一上岸浪費的時間根本不夠抓幾頭海豹的,不如直接去鯨灣港購買。恨不得一天當兩天用的李爾自然順應嚮導的建議直接朝著鯨灣港進發。

    等到船隊到達這個和鮑魚島龍蝦港類似的港口時,被景象震驚了。這裡每個月都可以從周邊的遊牧民族那裡收購到200多根象牙,漁民捕撈的漁獲都被加工成大量的魚乾和魚粉,海邊的簡易碼頭上堆積如山的海豹肉和桶裝的海豹油,每家每戶外面的空地上都鋪滿了海豹皮和海狗皮。

    下船之後,疲憊不堪的船員們(在風暴角對抗風暴潮消耗的體力幾天之內都沒回復,加上從持續航行一直沒有港口停靠的勞累)馬上進入了夢鄉。

    李爾和李下船之後才知道,這裡是距離帝國最遠的殖民地點,也是最難以擴張的殖民點,缺少淡水的西南玄洲根本不可能養活多少人口,不要說發展農業了,就連現在幾百人的生活用水都有點困難,要不是每個月都有販賣糧食果蔬的商船來收購本地的漁產和土著貿易品,這幾百人在鯨灣港都沒有活路。

    港口堆積的大量『商品』根本沒有運力運走,在東非的貿易利潤就足夠高了,只有極少的船隻會來這遙遠的鯨灣港。因此李和李爾商議了一番之後,決定拿出一部分錢幣和剩下的軍火(在運輸軍火到亞喀巴後,索科特拉總督為了補償李爾,壓驚費給了200多件帝國生產的鋼製長弓和2千只可回收的鋼製長箭)的一半交換半個船隊載重噸位的油脂和皮革。

    水手們休息幾曰之後,李爾帶著大家開始修復部分船體受損部位,這個糾結的港口雖然特產眾多,但是工業幾乎沒有,就連鐵製品都極為稀缺。因為處於沙漠,木材也極為稀缺,因此一直等到一個月後,有商船帶來足夠的工業品和建材之後,船隊才恢復了跨洋航行的能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