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第一日不落帝國

正文 第146章 臨潢府的巨大商機 文 / 時空寡頭koen

    「這裡就是契丹的龍興之地啊!臨潢府就是遼太祖的發家之地嗎?怎麼看上去,一個號稱五京之一的大城市這麼一般,還不如一個大宋帝國的縣城。」陳輝對項超說道。

    「你看地圖,我們處於整個遼國的幾何中心,東面資源豐富,南面人口眾多,西面國土廣闊,北面沒有對手,可謂潛力巨大的好地方,你以為我吃飽沒事幹,從繁華富庶的南京道來這鳥不拉屎的上京道幹嘛。趙龍雖然是老四,但是建了一個新蒙古城,進度比我們快多了。二哥在東面的工作辛苦多點也要看清楚我們的優勢比老四強,他那裡沒錢沒人,基礎最差都建立穩定的勢力範圍了,自己二人都還處於批發商階段,距離房東地主、大資本家的目標還是很遠。

    臨潢府得天獨厚的地域組合,構成了一個立體的資源寶庫。臨潢府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全府境內已發現各類礦產地130多處,已發現礦種有30多種。現已探明的有se金屬儲量分別為鉛、鋅礦石量4688萬噸,現保有鉛鋅礦石量2656萬噸,保有鉛鋅金屬量165萬噸以上;銅礦石量44.983萬噸,銀1400噸;黑色金屬鐵1619萬噸,硫鐵礦7300萬噸;石灰石貯量1億噸以上,硅灰石貯量在80.3萬噸以上;還有陶土、沸石、水晶等非金屬資源。近幾年來,臨潢府的礦業經濟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目前全府在冊登記礦山65個。臨潢府現有耕地15萬畝,適宜種植玉米、小麥、大豆、谷子、高粱、煙葉等農作物110多種;可種植白菜、芹菜、韭菜等80多種蔬菜。其中:笤帚苗種植是臨潢府的特色種植業(小小的開了金手指給項超的李基提前搞代理人佈局,讓一批當地的契丹貴族做代理人種植適宜當地水土的作物,搞統購統銷很是拉攏了一批人)。全府有林地面積360萬畝,森林覆被率達32.4%,主要樹種有油松、落葉松、蒙古野果、山杏及速生豐產用材林等40多種。人工栽植的2萬畝落葉松是臨潢府最大的人工落葉松林。全府山杏林面積132萬畝,其中結實面積80萬畝,年產山杏核500萬公斤以上,是山杏核產區之一。全府現有草牧場面積484萬畝,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飼草資源。全府年產優質綿羊毛230噸、山羊絨100多噸,是上京道地區較大的絨毛、皮張集散地。全府年加工皮張50多萬張,商品肉7256噸。臨潢府馬鹿資源豐富,擁有東北較大的養鹿場——烏蘭壩林場鹿場和石棚溝林場鹿場,全府馬鹿現存欄達4600多只,鹿產品深加工和馬鹿飼養繁殖技術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

    和大師兄一樣接手良好集團打造的基礎平台的陳輝很快就在連接上京道和中京道的物流產業做出了業績。趙龍搞定了西蒙古(上京道的中西部)和西京道,自己搞定東蒙古(臨潢府附近和呼倫貝爾草原一帶)和中京道,四師弟項超再搞定東京道,遼國的經濟命脈就掌握在老師的手中,大宋也能高枕無憂了。

    這片幾乎就是草原的處女地根本就沒有工業和商業,畜牧業的產出佔到gdp的80%以上,極少數的農業產出連滿足本地的糧食需求都困難。

    當辰基集團的技術人員的先遣隊到了這裡之後,短短的兩年時間,各個部落和城市的居民平均產值就翻了兩番。原本只能賤賣的牛馬都成了金子,所有的畜牧產品的價格都上漲了三倍以上,而生產資料的價格直線下跌,原本無人問津的垃圾一樣的羊毛幾乎等同於一半重量的布匹,羊絨更是貴的離譜,幾乎和等重的銅錢一樣的價格了。駱駝絨和鹿茸幾乎和等重的銀子一樣貴。原來一小袋子黑的發苦的粗鹽可以換上好的十張生牛皮,現在一張生牛皮就能換到一斤雪白的jing鹽。

    雖然失去了那賤價進貨天價賣貨的機會,但是價格差的拉近和物流的改善帶來的大宗商品貿易額的提升幾乎千百倍與之前的零散貿易,各個部落的產出也都能以極快的速度轉化為生產資料和消費品。鐵器、農具、建材、錢幣的敞開供應讓所有的地區一片繁榮。

    輪鋸、起重機、水泥、粘土磚等生產工具和建材的跨越式革命讓草原上的木匠泥瓦匠每天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幾十倍,但是每個工匠還是都累得吐血。因為訂單增加的速度極為驚人,不少工匠的工期都排到半年以後去了。

    陳輝很是忌憚早先到南京道的前輩們,那些京東西路、定州路、高陽關路出身的土豪們在邊軍和遼國南京道的門路很寬,勢力盤根錯節,在集團的支持下,其財力日益雄厚,開始有不聽指揮的苗頭了,自己自從發現有幾個前輩瞞著檢查組私自派遣家人走私計劃外的鹽鐵物資到遼國後,就被老師安排了任務,到遠離南京道的上京道發展實力,壯大一部分比不上南京道新興的漢族土地貴族的保守派軍事契丹貴族,打擊和邊軍勾結的遼國反骨仔。

    這些拿了集團錢,反而不聽話的傢伙必須受到教育,否者集團的根基就要被動搖,要是每個代理人都不聽指揮自行其是,集團就要分崩離析了,因此這些反骨仔最不能被老師們容忍。

    剛開始來這個貧窮的邊緣地區還很為發展速度發愁,但是拿到下線們上交的報告之後,自己才再次認識到老師們的佈局深遠。

    只要好好發展上京道的勢力,南京道和中京道的反骨仔都會被軍事實力強大的保守派輕而易舉的幹掉。

    保守派唯一的弱點就是要依賴富庶的南京道提供的財政收入維持朝廷的運轉,百年間雙方在朝堂上的話語權隨著南京道在財政中的比重越來越大而顛倒。

    這種局面早就讓大多數生活在草原和南京道以外封地的軍事封建主貴族不滿了,加上和宋朝通商之後讓人更加妒忌的發狂的大筆貿易收入源源不斷的湧入南京道。各地的契丹權貴們早就怒氣爆表了。要不是理智的高層不斷的妥協和安撫,南京道就要被西京道、中京道、東京道瓜分肢解了。

    李基把三位愛徒『發配』到遼國北部邊緣地區就是為了解決南京道的問題,大搞遠交近攻的策略,也是為了今後開發北方做鋪墊。

    如果說趙龍去西蒙古是為了控制未來威脅到世界和平的喀爾喀蒙古民族,項超去東北是為了控制威脅東亞和平的女真民族,陳輝就是瓦解遼帝國的內戰幕後真兇。

    為了挑起鷹派和鴿派各個領域鬥爭,激化遼帝國最主要的民族矛盾,李基授權陳輝可以調動ri韓遼夏回五國的資源和人力。為了實現老師托付的任務目標,陳輝也拋棄了節操,立誓要不擇手段的在最短的時間內幹掉所有反骨仔,將遼國徹底操縱在手中。不久的將來,天祚帝耶律延禧就算當了遼主也政令不出行在(四時捺缽的移動行宮)。只要架空遼國皇室,經濟上完全依賴大宋的如同一盤散沙的眾多貴族和官僚體系就是一盤菜,穿越眾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