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第一日不落帝國

正文 第二十二章 多快好省的戰略 文 / 時空寡頭koen

    「尼泊爾的佛教傳了幾個世紀都沒有徹底成為吐蕃的主流意識形態,根本原因就是吐蕃的貴族們和掌權的奴隸主沒有足夠的意願去信奉佛教。吐蕃本地的苯教就足夠滿足統治階級的理論體系的需求了。

    原始的多神教和落後的原始部落國家制是相互適應的,更加先進的佛教適合更加先進的奴隸制相適應的。根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真理,我們必須在一手抓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的同時,還要一手抓好上層建築。

    我們不需要植入最先進的中央集權的帝國制度,奴隸制和封建制相配套的上層建築就很適合必將長期處於也只能處於農牧經濟的衛藏地區。如果我們通過大量輸入先進的封建社會科技和制度來武裝代言人和那些保守反動勢力爭奪地盤和人口,不能在半年內將大部分的實力搞定的話,那麼我就只能選擇和元明清等朝代歷史一樣的手段,直接派兵解決問題了。

    通過宗教和文化來征服一個地區才是成本最低和最有效的。看看世界歷史吧。有哪一個被外來勢力通過軍事、政治手段征服的民族能被千百年的統治直到被徹底同化的?只有文化、宗教手段才能同化。軍事和政治只能治標不能治本,但是沒有政治軍事手段也不能保持文化和宗教的順利推行。

    軍事政治手段是虎狼之藥,只能救急治標不能治本,宗教文化是固本培元的溫補藥方,可以保健養生不能救急。經濟才是不急不緩治標又治本的良方,但是本錢太大,不是我們這種非zhengfu組織付得起的。我們搞定吐蕃的計劃還是要依靠軍事和經濟手段齊頭並進。

    經濟手段已經開始出現效果,我們準備的軍事和政治手段也要開始上馬了。為了將面積巨大的吐蕃全境收歸宋帝國的統治體系,我們就要快、要省、要好的解決一切問題。

    什麼叫快?半年之內佔領全境就是快。我估計在高原上修築一條從青唐城到玉樹的土路就需要四個月以上,因此我們要將修路和進軍同步進行,那些民夫和輜重人員就是築路工。我們只要有足夠的馬匹和糧草不用多少水泥僅僅修建一條可以跑馬的土路,填平沼澤、架設橋樑、壓實路基等等工作都可以用數之不盡的吐蕃各個勢力的部民和他們的馬匹來充當勞動力。只要我們掌握著他們想要的貨物和生活物資,就不愁沒有『維持會』成員。

    什麼叫好?盡可能不留一絲後患的解決敵我矛盾。吐蕃的先天條件決定我們不可能通過移民來稀釋當地人口,永遠佔領就需要依靠當地的傳統力量,如何讓當地的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都滿意的聽話是一種藝術,這就是征服者的藝術。就歷史案例來看最成功的還是屬於古羅馬和阿拉伯帝國,少數的征服者高效率的管理多數的被征服者就是多管齊下。不僅僅依靠軍事和武力,蒙古帝國的下場各位想必也知道。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統統都落後的民族不可能成為成功的征服者。我們的背後是全面領先世界的大宋帝國,所以我們擁有足夠的資本和方法去解決『人口相對劣勢』的問題。

    什麼叫省?耗費的資源越少越好,最好不花錢還賺錢。通過貿易和投資吐蕃各地的農牧業與礦業,我們可以獲得古代社會不可能得到的戰爭紅利,把打仗從只會花錢換和平環境和換政治威望的賠本買賣變成像現代社會美國模式的花錢換大宗商品定價權和地區與全球經濟霸權的暴利買賣才是唯一能夠體現我們格局的戰略。

    戰鬥力極強的角廝羅地方武裝已經在我的安排下開始進行後世蒙古帝國的騎兵制式武裝適應性訓練,只要這二千人能夠達到卻薛軍一半的戰鬥力就行了。

    在汪新宇的情報體系潛入吐蕃全境之前,將相應的軍火準備好就是軍工廠的任務。要求每個戰鬥單位的非軍火裝備水平達到美軍伊拉克戰場的水平,比如鋼鐵頭盔、戰術馬甲、被服、急救包、軍需食品就不用搞自動加熱罐頭了,就按正常的高熱量乾糧準備吧。

    制式刀劍弓弩和我們製造的鏈甲、大型築路裝備(壓路機、打樁機、攪拌機、四輪寬胎馬車)等『貴重物品』在最後的戰爭動員前放。

    我們的煙花產業有黑火藥技術的突破嗎?照明彈搞出來沒有?要是沒有就準備轉產火箭彈。我們接到的樞密院的秘密訂單是不是已經完成了?」李基回到開封和穿越眾商議吐蕃戰略進度時先匯報了各種項目的成果和成績之後又關心起秘密產業的進度。

    「沒問題,我們進度剛剛好完成準備工作,只要元祐四年的清明節之前搞定就能橫掃一切吐蕃勢力了。秘密武器就是震天動地的多管火箭炮,秉承老大哥的優良傳統,我們僅僅使用了加裝穩定翼的火箭彈充當炮彈。雖然沒有充填環三甲基四硝胺、**、三硝基苯酚之類的高級貨,但是技術含量比較貼近11世紀的顆粒狀黑火藥加上少量的秘密生產的硝化纖維充填在火箭彈的裡面還是有可以鎮住吐蕃土鱉的威力的。」錢進拍起胸脯保證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