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第一日不落帝國

正文 第十九章 牧民的希望 文 / 時空寡頭koen

    一望無際的湟水谷地草原上面全部都是白雪,一顆樹都沒有的草場上面覆蓋著沒有牛羊能拱翻的雪層。所有的牧民都面臨牛羊大批死亡的危機,但是東面的宋人在修路到青唐城時留下了一個許諾,所有冬天因為饑寒被淘汰的老弱牛羊都可以在整個冬季的任何時間送到青唐城換取麵粉、鹽巴、茶葉、鐵器、帳篷和油脂等生存物資。只要倒斃的牛羊沒有腐臭就可以一百比一的重量換取粗鹽和煤油。在大雪降臨的臘月,絕大部分的牧民都換到了足夠的過冬糧和抗寒物資。

    和一般民眾想像的不一樣的地方是湟水谷地是一個適合耕種的地方,用來遊牧很是浪費,因此有很多的沿河地區村鎮都是農耕的漢人和少數羌人等少數民族。對於物資和農資是很看重的,在這個經濟落後的地區,銅錢的受歡迎程度遠遠比不上厚重的雙緯雙經的縑之類的紡織品高。各種本地不能出產的生活必需品才是接受程度高的一般等價物。肉食、羊毛等特產很難換到充足的鹽鐵茶葉等必需品,因此這個消息像大爆炸一樣傳遍了吐蕃各部,每個牧民和部族青壯都半信半疑。

    為了防止出現一窩蜂的聚集到青唐城搶購物資導致惡性事件和供求失衡導致的價格扭曲出現,李基從四川的成都府路和關西平原的永興軍路採購了大批布匹和糧食,將辰基集團倉庫積存的鑄鐵井用管道(打深水井)、特製鋼鏟鋼鋤和簡易的農用機械(主要是鐵製配件不多的木質脫殼和研磨機械)、鐵鍋菜刀等廚具來套購馬匹牛羊。分別在沿湟水的各個城鎮設立交易網點無限量的交換。當然是訂立了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高價』,比如一匹厚重的縑可以交換一匹沒有傷殘的剛剛成年的大通馬,一百斤沒有明顯苦味的川產井鹽交換三千斤羊毛。

    不少親眼看到交易或親身交易之後的牧民激動的馬上回去動親友收集老弱牛羊和羊毛,不少富裕一點的漢族地主和沿河地區的富農自耕農也拿出積存的牛皮、牛角、牛筋和基本用不上的金銀銅錢等物資交換被譽為神器的農業機械和鑄鐵水管。

    李基帶來的工程師和技術員指導和帶隊的打井隊和探礦隊在忙完築路項目後又分散深入各個村莊和草場幫助居民打井,順便將剩餘沒用上的水泥等建材賣給打井的地主。

    當然主要的目的還是深入湟水谷地的各個地區探明帶來的礦產地圖上標示的礦床。李基下達的任務在秘密的進行,到了大雪封山的年關時節,順利結束探礦任務的各支『打井隊』帶著大包小包的標本礦石回到蘭州的辰基集團分部,交上了一份足以讓入股秦鳳路礦業集團的大小股東瘋狂的成績。

    滑石、石膏、磷礦、硫礦、鎳礦、煤礦、大理石礦等等礦產的標本礦石擺在股東和來不了的股東代表們的面前,大眼瞪小眼的他們只認識硫磺和煤礦、部分見多識廣的還認得石膏和大理石,但是鎳礦和磷礦就沒人認識可以幹嗎用了。打完井的部分隊員和工程師就地招募人手開始建設基本的礦業基礎設施,比如倉庫、燒磚廠和選礦和加工廠房、洗礦池、初級冶煉廠等等,還要教授各種採礦、選礦、加工、處理儲存等方面的技能和知識給那些簽訂賣身契一般的僱傭礦工和工廠工人,為來年的生產擴張儲備人力資源。

    不少牧民和青壯勞力對待遇相對較高的技術崗位沒有實力競爭,但是出力氣的礦工和建築工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一個月結一次薪水,不銅錢,專門放各種糧食、布匹、辰基集團生產的生活用品,比如肥皂、鐵器、搶手的糖果和茶葉。工人的家屬因此很快成為了第一批依靠倒賣這些緊俏物資家的專業倒爺。

    不少沒有入選的工人後悔的想跳河,導致以後每次這些辰基集團和秦鳳路礦業集團等相關利益組織想招人手,報名應聘的人都會打破了頭來爭搶名額,經常出現一個雜工有幾百人競爭的局面,幾乎可以趕上李基來時的熱門崗位公務員考試是水平了。

    整個吐蕃東北部的馬匹、牛羊和各種土特產開始源源不斷的流向蘭州和青唐城,在這輪改變安多地區社會運轉模式的戰略中,不少的牧民都轉職為農民和工匠,少數有數學天賦的轉職成為商人,不少原本就是商人和貴族的富裕家族更是在辰基集團的擴張和商品傾銷中將生活水平提高到汴京中產階級差不多的地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