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2 娘娘挖的坑 【2】 文 / 煉獄
林家在宮錦離開的那段日子,也曾有人被貶謫罷官,但是奚青璧做的很巧妙,未曾太深地傷及林家的筋骨,林家也就忍耐了下去。
他們同樣不敢和奚青璧作對,忍隱下來等待宮錦被刺殺而死的消息,不想宮錦不曾被刺殺,他們就更不敢妄動。宮擎天的上朝,宣讀一系列旨意,徹底令林家的計劃和佈置胎死腹中,不敢再有異動。
宮錦即位後,林家賊心不死,意欲請三皇子宮錦武暗中召集舊部起事,奪取皇位。
這樣的林家,宮錦怎麼會留下,只是林家的勢力太大,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
他唯恐動了林家,會導致其他幾家外戚鋌而走險,釀成大變。
對林家,他也只能忍耐,剛剛即位不久,朝野不穩,就連他的皇位也是不穩的。
外戚必除之而後快,但是他需要時間,需要機會。
此時,林太妃就給了他一個機會。
謀殺太妃,意欲謀反,如此的罪名足矣。
同時挑起了另外幾家外戚對林家的仇恨,就無需再擔心燕家、明家……,等人,會因為物傷其類而有什麼異動。
「來人,將林明堂拿下,抄沒林家,嚴加搜查。奚寧遠,此事你去給朕辦妥,若是有絲毫的疏漏,不用再回來見朕,自己抹脖子吧!「
宮錦語氣極重,盛怒之下一腳踢翻了龍書案。
朝臣都是第一次見到皇上盛怒的模樣,不由得心驚膽戰,此刻高高在上的那位皇上,滿身皆是肅殺之氣,帝王威儀,令他們不敢直視。
林明堂霍然抬頭,就想說些什麼。
奚寧遠一掌重重劈在林明堂的後頸上,林明堂的身體一軟,昏迷跌倒在地上。
「臣,遵旨。「
奚寧遠單膝點地答應一聲,他如何會給林明堂辯解的機會,直接將林明堂打昏在地,一手拖出了金鑾殿。
那位年輕的尚書大人,如今也是滿身的煞氣,讓群臣為之側目,剛才還奄奄一息的奚寧遠,生龍活虎一般。
一隻手就將那位腦滿腸肥,足有二百多斤的林明堂大人,輕鬆地拖出了金鑾殿,扔到金鑾殿外,給侍衛捆綁起來。他轉身一路疾行,向宮殿之外奔行出去,快的令群臣咂舌。
這位尚書大人的病,來的如山倒,去的比山倒還快啊。
龍精虎猛的尚書大人,一路快步走出了宮殿,群臣都明白,奚寧遠去執行皇上的旨意,抄沒林家。
林家,完了!
「臣妾自知罪該萬死,皇上,皇上,求皇上留武兒一命,求皇上莫要忘記今日答應臣妾的話!「
一抹紫黑色的血,從林太妃的唇邊湧出,她軟軟地倒在金鑾殿上,服毒自盡。
群臣倒吸了一口涼氣,林太妃一死,這死無對證,林家的罪是坐定了。
群臣不由得微微抬頭,偷窺皇上的臉色,同時他們的目光從奚寧邦臉上掃過。
這奚家兩兄弟的態度,也讓他們看不明白,那位尚書大人,奚家的第三位權勢人物,剛剛被皇上處罰呵斥,就被委以重任,去處理林家的事情,這其中到底有什麼深意?
是皇上要借此再一次為難奚家,打壓奚家嗎?
或者是,皇上給奚家一個機會?
林家的勢力不容小覷,他們樂得看到相府奚家,和林家之間的爭鬥,互相消耗。
此事再無懸念,林家,從此不存在了!
有人將林太妃的屍身拖了下去,只留下林太妃的一封血書,血淚斑斑,承認了她的所有罪行,作為證據鋪在金鑾殿的地面上。
明英眼角劇烈地跳動著,外戚第二權勢家族,林家的敗亡是如此毫無預兆,如此快速,令所有的朝臣們,尤其是他,心中劇烈不安起來。
和林家比起來,他的家族可是遠遠不如。
皇上下旨,林太妃金鑾殿上認罪,奚家動手,林家有再大的權勢,也難以逃過。
林明堂被拿下,林家群龍無首,被徹底緝拿抄沒,縱然有些人能躲過一時,也是一些不重要的人,可有可有的角色。
今日林太妃忽然出現在金鑾殿上,皇上驟然發難,一切似有預謀般,林家毫無防備措手不及,必定會被一舉拿下,沒有多少反抗的能力。
主持此事的乃是兵部尚書,手握兵權,奚家的勢力全面出擊,握有聖旨,林家,再無反抗之力。
群臣們靜肅一片,默不作聲。
尤其是幾位外戚,惴惴不安地瞄著皇上的神色,奚寧邦的臉色。
奚寧邦低頭不語,似在沉思。
宮錦一臉冷峻,也默不作聲。
大殿上一片靜肅。
奚留香搖搖頭轉身離開,事情辦妥,她該撤了。
或許,她該再去拜訪那位大總管一次,或許,那位大總管的任務謀劃已經完成,不需要也不會再做什麼。
一道道命令從奚寧遠的口中傳達出去,奚家全面調動起來,兵部皇城守衛軍,也被調動起來。
城門在半柱香的時間就被關閉,全城戒嚴,林家尚未明白過來,發覺建安城的變化,軍隊手持武器,衝入林家,緝拿謀逆的林家。
奚寧遠騎在白馬之上,渾身披著銀色的甲冑,滿身的殺氣,帶領幾支隊伍,將林家各處的宅院別院控制包圍,緝拿林家的所有人。
另有一隊人馬,在那位被貶謫的城門官,原來的禁衛軍統領帶領下,從城門出去,緝拿抄沒林家在郊外的產業,捕捉林家的人。
一個也不准放過。
奚寧遠的命令,就是如此。
不過一個時辰的功夫,林家的人,將京都的天牢塞滿,不得不將一些不重要的人,送去其他衙門的牢獄之中看押。
那位兵部的林立大人,終於在牢獄之中,和他的家人們團聚見面,帶給他的卻是絕望。
緝拿一直進行到傍晚才收工,從林家抄沒的財務,足以將原本不算充盈的國庫,充盈起來。林家抄沒的財物,竟然不比必國庫中的金錢少,還超過了國庫中的總數。
此外,在林家抄沒出皇袍和皇冠,兵器等等違禁之物,至於這些東西是原本就在林家,是林家意欲謀逆造反的東西,還是後來被弄了過去,已經無人敢去過問。
總之,那些東西是明晃晃從林家宅院的地下密室中搜查出來。
人證、物證齊全,林家謀逆意圖造反的大罪,坐實了。
昔日富貴榮華權臣家,如今破敗無人跡,林家上下老少數百人,都被押入天牢和其他大牢之中,一個下人也不曾放過。
下午時分,朝臣們退朝時,林家的人都已經被下入天牢之中,其後就是抄家清理財物。
奚寧遠很快就命人將違禁之物送入皇宮,斬草除根,他不會給林家一點翻盤的機會。打蛇不死,反被蛇咬死的事情,他是不會做的。
奚家的三少爺,素來狠辣無情,血管中流動的是狠戾無情沸騰的血,他的狠對敵人和自己都是同樣,不惜性命的那種。一個對自己敵人狠的人不可怕,對自己也一樣狠,這樣的人才恐怖。
他的多情和溫柔,只給了一個女子。
他的忠誠和性命,卻給了那個女子的夫君,當今皇上。
鐵蹄踏過,林家破敗荒涼,城外被緝拿的林家人和財物源源不斷地送入建安城中,以至於在未來很久的時間內,宮錦再不必為國庫中金銀缺乏而發愁。
就在這個下午,數十封奏折,彈劾林家的奏折,飛舞進入皇宮,呈送到御前。二十八條大罪,群臣聯名彈劾奏聞,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奚寧邦身為御史台,終於在這個關鍵時候,沒有不作為,而是利用他的職權,聯合群臣署名了一份奏折,擬定林家二十八重罪,呈送御前,為林家的最後斷頭,塗抹上濃重的一筆。
明英親自入宮,將奏折呈送御前。
他良久地跪在宮錦的面前,誠惶誠恐:「皇上,臣願為皇上效犬馬之勞,對皇上忠心耿耿,絕不敢有絲毫異心,望求皇上明鑒。臣全家上下,對皇上惟命是從,皇上但有吩咐,臣不惜萬死為皇上效命。」
就在這個下午,醒悟的明英,明家的家主,代表明家向皇上低頭求饒。
此刻,明英只唯恐皇上不肯給他機會,不相信他的話,會在下一步剷除了明家,落得和林家一樣的下場。
直到此時,明英才明白,為何先帝將皇位留給這位皇上。
心機深沉,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皇上的手段狠戾多變,忍隱了二十年,皇上一旦發作,他們承受不起皇上的盛怒和報復。
「皇上,求皇上開恩,求皇上賜下恩典,砰砰……」
明英連連響頭頓地,奚家怎麼樣不是他該擔心的事兒,至少奚家還有一位備受皇上獨寵的娘娘在,看在那位娘娘的面子上,皇上或許會放過奚家,卻沒有理由放過明家。
「皇上,老臣懇請皇上恩典,恩准老臣辭官告老。」
明英哀求不止,長跪在御書房已經有一個時辰之久,卻是沒有等到宮錦開口說一句話。
他心中滿是絕望,難道皇上下定決心,要用對待林家的手段,來對待明家嗎?
額頭早已經破裂,滲出的血染紅了御書房的地面,今日就是跪死在這裡,他也要求得皇上的恩典,為了明家上下幾百口。
劇痛從額頭傳入明英的頭顱,他仍然在重重磕頭,等待皇上的憐憫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