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2 煽風點火 【1】 文 / 煉獄
都察院御史台,正二品。
都察院,主掌監察、彈劾及建議,旦夕國監察制度的主要實施衙門。
都察院維護統治正常秩序,保障朝政國家平穩運轉,旦夕國最高的監察、彈劾及建議機關。
最高官職為御史台,下設左、右都御使,左、右副都御使,分設監察御史,巡按州縣,專事官吏的考察、舉劾。
都御史職專糾劾百司,辯明冤枉,提督各道,為天子耳目風紀之司。
凡大臣奸邪,小人構黨,作威福亂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貪冒壞官紀者,劾。凡學術不正,上書陳言變亂成憲,希進用者,劾。
巡視京營、監臨鄉、會試及武舉,巡視光祿,巡視倉場,巡視內庫、皇城、五城、輪值登聞鼓。
行則監軍紀功,各以其事專監察。而巡按則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縣官諸考察,舉劾尤專,大事奏裁,小事立斷。按臨所至,必先審錄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辯之。
都察院下設機構眾多,官員眾多,職權龐雜而重大,因此歷代選擇都察院御史台人選,選授和督察是甚為嚴格。
凡監察御史有缺,令都察院堂上及各道官保舉,務要開具實行,移咨吏部,審察不謬,然後奏除。其後有犯贓及不稱職,舉者同罪。
御史台必學識淵博,通達政事,熟悉朝政以及朝中官員,忠正端直者,方可勝任。
如今,奚寧邦的職位,就是都察院的御史台,官居二品,僅比他的父親奚青璧低一級。
伯爵之位,奚家的幾位權勢人物,奚青璧是一等候爵之位,奚寧邦和奚寧遠都是伯爵之位,位高權重,手握大權。
宮錦晉封奚寧邦和奚寧遠的官職爵位,令朝臣們更看不透宮錦的心思,是因為奚家在奪位之爭中力挺這位皇上,皇上剛剛即位不穩用來安穩奚家人的心?
還是皇上故意給了奚家更多更重的權勢,日後讓奚家跌的更狠?
奚青璧避去皇陵,為先帝守孝。
奚寧遠告病休養,陪同奚青璧同去皇陵為先帝守孝。
奚家兩個重量級權勢人物的低調和隱退,更令群臣們猜測不已,不明白奚家人的心思。
奚寧邦一朝大權在握,低調沉默的令群臣側目,更看不透皇上和奚家人在玩什麼把戲,種種猜測揣摩和謠言紛紜。皇上要飛鳥盡良弓藏,意欲一步步清除奚家人,奪回權柄,清除外戚,不令朝政大權旁落。
各種謠言和議論,在朝野中傳播。
奚寧邦邁步向宮殿外行去,他不能在這裡發呆,會給某些人更多的說辭。
回眸凝望,風雪瀰漫,莊嚴華麗的紫禁城,在寒風中矗立,金碧輝煌帶著耀眼的寒。
身在朝廷多年,奚寧邦年紀雖然不是很大,卻已經是官場老油條。建安城乃至旦夕國的天才,他的智慧和機謀,遠超出別人的預計。
奚寧邦上了馬車,如此風雪瀰漫的冬季,他是不會騎馬讓自己受罪的。暖意從馬車中傳入他的身體,馬車中點燃著火爐,為這個冬季增添幾分暖意。
他將手放在腳邊的腳爐之上,溫暖冰冷的雙手。
皇上要做什麼他不是很清楚,那位皇上,他的妹婿,的確有令他不能怎麼看透的感覺。
鳳印給了奚留香,似乎中宮之主,未來的皇后,除了奚留香再不會有別人。但是,鳳印是皇上給的,皇上什麼時候想收回去就能收回去。
就如他奚家的權勢富貴,都同樣是皇上所賜,雖然是先帝所賜,但是新君即位,若是皇上有意,也可以同樣收回。
奚寧邦低頭沉思,這兩夜宮中的變故,燕太妃和明太妃的死,背後到底有什麼?
他在查,但是他不敢操之過急,更不敢太明顯。被那位皇上得知他派人在皇宮中查這件事情,或許他離死就真的不遠。
一個燕太妃的死,引起他的警覺,明太妃的死,令他心潮翻湧澎湃不息。是皇上有意為之的暗中安排,還是另外有人在暗中行事,以達到某種目的?
奚寧邦重重吐出一口氣:「回府。」
馬車壓碎一地的冰雪,向相府的方向行駛。
或許,該是最後安排一下的時候了,無論那位皇上是什麼想法,他都不能不未雨綢繆,將奚家安排妥當,將後路留好,以免給人可乘之機。他永遠不想處於被動的局面,而是喜歡事先安排妥當,無論何時何地,他都要把主動權掌握在手中,可以從容退後。
只是今日,他沒有把握,因為時至今日,主動權已經不是完全在他的手中。
他能做的,也只是盡力去避免犯錯,給皇上,給朝臣們任何的理由和借口,貶謫處置奚家,彈劾奚家。
安排早已經開始,遠在宮錦出城去東海郡之前,奚家就在不停地安排。為能全身而退,為能盡力最大最完全地保全奚家,保存力量。
保存力量不是為了對抗皇上,不是為了謀反,如果奚家想,他相信以奚青璧的手段和能力,完全可以在宮擎天病重時就可以讓旦夕國變天。
他們只是為了自保。
「奚家的權勢,父親和我的權勢,都太重了!」
奚寧邦輕聲說了一句,靠在柔軟的狐裘之中,閉目養神。
「大少爺,皇上會對奚家下手嗎?」
馬車中還有兩個人在,他們恭敬地坐在馬車另外一邊,抬頭看著奚寧邦。
「自古伴君如伴虎,今日皇上召見,將燕家和明家的事情交給爺去處理。」
「大少爺,您雖然是御史台,燕家和明家在朝野的勢力也不小,他們又是皇親國戚,您去處理不太妥當吧?」
「皇上是有意為之,你們不懂。」
「是,屬下一切遵從大少爺吩咐,屬下們有些擔心,皇上的心思令人看不透。」
奚寧邦笑了笑,連他們父子都有看不透感覺的皇上,豈是別人能看透的?
「按照計劃繼續安排,抓緊些。」
二人躬身應聲,臉色沉重,加快計劃的背後是什麼,他們都很清楚。為相府做事多年,他們如今都清楚奚家在安排什麼,預防什麼,那是他們所最不願意看到的。
他們是奚家的人,奚家的屬下,榮辱和奚家息息相關,休戚與共。
「行事多加謹慎小心,莫要張揚,如今天已經變了。」
奚寧邦重重說了一句,二人急忙躬身低頭應聲。
奚寧邦默默沉思,看安排還有什麼不妥和疏漏,可能一絲一毫的疏漏,就會奚家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他只是在預防,在給奚家留一條退路,但願可以用不到,但是不能不預備著。
他忽然睜眼,冷冽犀利的目光落在馬車中二人的身上,奚家想退隱,想低調甚至想自保,但是依附於奚家的這些勢力,是否會願意?
若是這些人已經覺察到什麼,是否就會生出異心,想另外尋主子,甚至想出賣奚家,踩奚家幾腳。
危險,永遠不是來自敵人,而是來自身邊這些心思不明的人。
二人被奚寧邦的目光逼視,不由得深深低下頭:「請大少爺吩咐。」
「別讓爺發現任何人對奚家,對爺有什麼不該有的心思,盯緊了!」
二人身體一顫,單膝跪在馬車中:「屬下遵命,請大少爺放心,屬下們會命人盯緊,誰敢對奚家,對大少爺您有半點異心,屬下親手要了他們的命。」
奚寧邦閉上眼睛沒有再說什麼,計算如何處理燕家和明家的事情,向皇上交代。
這些事情太複雜,燕家和明家在朝野的勢力都不小,兩家若是聯合的話,必定會是一個不小的麻煩。
聯合?
奚寧邦冷笑,兩家是屬於兩個不同的陣營,一個是支持四皇子和七皇子,一個是支持五皇子。
燕家,同時將籌碼押在兩位皇子的身上,他們的選擇也更多,一位皇子不行,還有另外一位皇子替補。只是如此一來,燕家內部因為支持誰的事情,也有很大的衝突。
一個念頭湧上奚寧邦的心,這種念頭由來已久,燕家和明家的事情,他本沒有想怎麼插手,冷眼旁觀是他的態度。
兩位太妃的死,必定會讓這兩家的矛盾升級,也令四皇子、七皇子和五皇子之間的關係更為激勵對峙。
皇上將兩家的事情,幾位皇子的事情交給他,如今他要做的,就是為這熊熊燃燒的火,再加一些乾柴進去,澆上一些油,讓那火燃燒的更加猛烈長久,直到變成灰燼。
冷冽肅殺的笑意,在奚寧邦的唇角翹起,或許有些事情不必他親自出面動手,只需要在暗中佈置,他仍然可以冷眼旁觀,坐山觀虎鬥。
馬車中另外兩個人,看到奚寧邦唇邊森寒的笑意,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每一次這位大少爺若是露出這樣的笑意,定會有很多人倒霉死去,血流成河,那樣的笑意,令他們從心底為之戰慄不已。
「你們二人吩咐下去,如此,如此……」
奚寧邦沉思片刻,一道道命令從奚寧邦的口中發佈出去,二人躬身:「是,屬下遵命。」
「去天恩寺。」
天恩寺,皇家特供專屬寺廟,為皇家祈福誦經,接待皇家貴族。不對平民開放,這裡是皇家貴族寺廟,只接待皇族、貴族、夠職位的大臣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