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帝秘辛 文 / 排雲掌

    「這沒什麼吧,諸位大人不是早就心中有數了麼?」

    吳可手頭軍務繁重,哪有心情跟著這幫京中大佬瞎操心,一聽是這事很不以為然率先開口道。

    「我說夢臣,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桂良坐在一旁直翻白眼,沒好氣道:「此次京城防禦戰無論怎麼說,你小子都是首功之臣,自然不用擔心這些事情!」

    「就是,你小子算是得意,我們這些人還得提心吊膽的過活!」

    吏部尚書花沙納也跟著湊趣道,他跟吳可也是老交情了,當初在天津時一起合作過很長時間,算是吳可在京中的鐵關係之一。

    「是啊吳督台,你在京城防務上做得這麼好,肯定有辦法解決圓明園的事情,說出來的大家也參詳參詳!」

    恭親王也跟著附和道,一臉銳目更是眨也不眨的望向吳可。

    要說在座京中大佬中誰最急切,恭親王絕對數第一。

    誰叫他是跑路皇帝咸豐的親弟弟,誰又叫他是留守京中大佬中身份地位最高之人,一旦出了什麼婁子總少不了他那一份?

    圓明園可是聖組康熙初年興建,到了現在差不多兩百來年,歷代皇帝可是沒少在裡頭下功夫,花費的銀錢更是不計其數只能用海量來形容。

    先不說其特殊的政治意義,單單就是園子裡的珍奇異寶,其價值便不可估量,可都是咸豐帝的心愛之物,捨了哪些都會好一陣心痛的。

    如今圓明園竟然落入洋人之手,以洋人的貪婪性格還不知道糟蹋成什麼樣子,真要是被禍害得太過的話,誰知道他那皇帝老哥會不會因為心痛而找他的麻煩?

    雖然之前上了奏折言說京中詳情,守護京城的兵力都嫌少,哪有多餘人馬防備京郊的皇家園林?

    儘管跑路到承德行宮『避難』的咸豐帝沒有說什麼,傳回來的信息或多或少都有安撫和理解意味,可是恭親王卻一點都不敢大意。

    他四哥咸豐是個什麼角色,沒誰比他更加清楚,當初的皇太子之爭時,他恭老六才是最大熱門,結果卻被他那位平素並不出眾的四哥狠狠擺了一道,才落得眼下這種不尷不尬的地步。

    這事在後世的影視小說中也多有提及,恭親王和咸豐帝的老爹道光帝是十六週歲那年被皇父秘密確定為皇位繼承人的。但他自己做了二十二年皇帝,年屆六十,仍未確定繼位人。

    道光帝遲遲沒有確定皇太子,有三個重要原因。

    首先,他深知當皇帝是天下第一份苦差事,尤其想當個好皇帝更不容易,祖宗打下的江山絕不能隨便交給哪位皇子。

    他是在大清帝國急劇衰敗之時坐上龍椅的。執政以來,勤政圖治,事必躬親,力倡節儉,甚至穿破褲臨朝,想幹出一番輝煌業績,但諸如吏治、河工、禁煙、漕運、鹽政等方面均無明顯起色,到頭來反落下遺恨無窮的內憂外患。

    尤其是鴉,片戰爭,使他暴得名聲,就知名度而言,超過大清國有史以來任何一位皇帝。

    然而,鴉,片戰爭給他帶來的不是什麼好名聲,這場戰爭使他蒙受永遠洗刷不掉的恥辱。

    這一點作為道光帝第六子的恭親王,實在太過明白。

    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道光帝頭三個皇子先後夭折,使得他的精神備受打擊,希望一再落空,而其他兒子又都是在二十四虛歲的長子死後才出生的。

    再一個重要原因是,道光帝老氣橫秋的目光在自己晚年生育的幾個娃娃皇子身上來回逡巡,他尚拿不準誰更適合於繼承皇位。

    就在道光帝痛失長子奕緯以後兩個月,皇四子呱呱墜地,沒過多少天,皇五子又來到人間,第二年皇六子降生,接著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相繼出生。

    五十虛齡之後竟得六個兒子,這使道光帝得到很大慰藉,他可以在皇子中間好好選拔一番,看誰更有資格做皇太子,來日君臨金鑾殿,統治大清江山。

    經過日復一日的用心審察,他將青睞的目光落在皇四子和皇六子身上。這兩個皇子哪個更適合接班呢?道光帝左思右想,盤算來盤算去,就是拿不定主意。

    而皇四子與皇六子相比,各有優勢,也各有劣勢。

    皇四子的優勢主要有兩點,首先他是皇后之子,皇六子則不是。

    其次,老四比老六早出生一年零五個月,身為兄長處在封建宗法和禮教的汪洋大海裡,即便皇室,也不能不對嫡庶、兄弟之別視而不見,身份絕對超然。

    但皇四子(就是咸豐帝)也有明顯劣勢:其一,他是一個瘸子。

    少年時期有一年,他到南苑打獵,從馬上重重摔下來,傷及骨頭。

    上駟院正骨御醫用盡一切手段,妙手無法回春,皇四子奕詝從此落下後遺症,走路不能如常。在相信天命的時代,瘸子似乎不合真命天子之相。

    其二,其生母孝全皇后病逝時,皇四子奕詝也才八週歲多一點,道光帝將他交給皇六子的生母靜貴妃撫養。

    這一事件,不僅意味著奕詝由其生母地位帶來的微妙優勢的喪失,而且意味著道光帝對靜貴妃的信任和寵愛,命運的天平開始向皇六子傾斜。

    而皇六子(也就是恭親王)的優勢在於:一是天資聰穎,很討人喜歡,道光帝非常寵愛他。

    有一位叫芮尼的洋人記述了奕欣少年時的形象:「恭親王表情很和善

    ,是個典型的韃靼人。他的右頰上長了兩個傷疤,顯得有點髒,可能是兩個小瘍腫傷疤。」

    但不管怎麼說,皇六子生理上只有一點小缺陷——臉上長了兩個小傷疤,要比瘸子皇兄的形象強多了。

    二是皇六子工於騎射,皇四子奕詝則稍遜一籌。

    每次行圍打獵,老六都有很多獵物。騎射水平如何,對在馬背上得天下的滿洲民族來說,尤為看重。

    三是生母博爾濟錦氏健在,而且深受道光帝寵愛。特別是在奕詝生母孝全皇后去世後,她在後宮的地位上升至第一,統攝六宮之事,道光帝把皇四子也交她養育。

    生母在皇父心目中的獨特地位,對奕詝是一筆重要的政治資本。確定皇太子之事,歷朝歷代本來不乏愛屋及烏的先例,何況皇六子很能幹,很討皇父喜歡。

    不過,老六也有自己的劣勢,除了身份為庶出又為弟之外,在玩弄權謀方面,也遠不是其兄奕詝的對手。在角逐皇冠的道路上,權謀心計恰恰是絕對少不得的。

    這一點,從恭親王痛失皇太子之位,之後處境尷尬就可看出一斑,這也是恭親王后來才想明白的,可惜明白得已經太遲了一點。

    江山社稷交給哪個皇子好呢,老四抑或老六?道光帝心中的天平左右搖擺。就在這左右搖擺之中,道光帝日復一日走向衰老。他瞇著那雙昏花的老眼,在他的幾個年輕的兒子中間游離不定。

    當然在師傅的問題上,恭親王少年時期也落後咸豐帝一籌,這是他心中最大憾事,少了個工於權謀的師傅幫襯和指導,使他在之後的爭奪皇太子位置時連連失手被咸豐搶了不少風頭。

    按大清慣例,皇子虛六歲進上書房讀書。

    按照清廷這一規定,皇四子奕詝與皇六子相繼讀書就學,步上十分嚴格、正規的學習生涯。

    兩個尚掛鼻涕的學童,讀書時間在師傅威嚴的目光下一道苦苦用功,課餘時光一起娛樂玩耍,童真無邪,全無你爭我斗的心思。

    對皇四子奕詝影響最大的是師傅杜受田,其對皇四子奪得皇帝寶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所傳授的知識學說,「悉本唐虞三代聖聖相傳之旨」,均以儒家思想為主體,摒棄一切可能擾亂正統觀念的旁門左道。他教授的帝王之道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能夠啟迪心智,使皇四子大受其益。

    而道光帝為皇六子選定的師傅是卓秉恬。此人德才兼優,有丈夫豪氣,卻是不喜耍弄政治手腕。

    上書房是較量智謀的角鬥場。在皇子們童真稚嫩的讀書聲中,看上去師傅們不露聲色,實際上卻在暗中較勁,試圖將自己的學生輔導成未來的天子。但他們深知結局的殘酷:無論如何,天子只能有一個!

    應該立皇四子奕詝為皇太子,還是立皇六子為皇太子?

    因為兩個兒子各有優劣,道光帝一直決斷不下,他在賜奕詝銳捷寶刀的同時,又將白虹寶刀賜予奕訴.這兩個兒子各有優劣之處。

    自己萬年以後,該將皇冠交給誰呢?他自問過千百遍,卻總也決斷不了。

    儲位爭奪之戰,也在皇四子和皇六子相繼步入少年時代,終於拉來帷幕並越演越烈,咸豐帝和恭親王在各自師傅的指導下手段頻出,各用奇謀想在道光帝面前露臉得勝。

    可惜的是,在權謀方面恭親王少年時代表現太挫,連連在咸豐帝手上吃虧不說,最後更是把皇太子之位以及皇帝寶座輸了個乾乾淨淨,每每想到少年時的往事恭親王便忍不住一陣心酸加心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