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四百七十五章 欽差 文 / 排雲掌

    「我說桂大中堂,你不在京城上朝怎麼跑到兩江來了?」

    吳可得了消息後不敢怠慢急匆匆趕回常州,一見京城來人便忍不住開口調侃。

    「呵呵,要不是你吳夢臣攪動得兩江風起雲湧,我也不必跑上這麼一趟!」

    從京城領命來到兩江的正是吳可的熟人,以前一起在天津戰場共事半年的大學士桂良。

    「哦,這麼說倒是小弟的錯羅?」

    吳可眉頭一挑,倒也不在意桂良話中深意,只笑著跟其調侃道。

    到了他這等地位,一般朝堂上的閒言碎語又哪能輕易奈何得了?

    不說朝堂上有多少同盟好友,就單單兩江總督位份別人找茬時,也得掂量掂量承不承擔得起後果。

    「哎呀老弟,老哥我該說你什麼好呢?」

    桂良坐在書房客椅上一臉無奈:「此時正值多事之秋,老弟行事還需謹慎一些啊!」

    「老哥放心就是,我自有分寸!」

    吳可如何能聽不出他話中之意,輕笑著搖了搖頭,淡然道:「要不是小弟極力約束,只怕上海早就打起來了!」

    「你有分寸就好!」

    桂良這才滿意點頭,同時又露出滿臉好奇之色,問道:「到底怎麼回事,竟然鬧得這麼僵?」

    「小弟這也是無奈之舉啊!」

    吳可雙手一攤,又將因為上海海關的爭端與洋人鬧得不可開交,還有他為了分攤上海的經濟地位準備再開鹽城和海州兩大對外港口,結果被租界洋人發覺不時派軍艦過來鬧事,最後搞得大家火氣越來越大的事兒簡單述說一遍。

    「這幫洋人,真真可惡!」

    桂良可是跟列強公使打過交道的,熟知洋人性情並不像那些迂腐夫婦開口『友邦』閉口『田朝上國』,一臉憤憤被吳可所言氣得不輕。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鬧得不可收拾對誰都不好,可是有些事情卻是萬萬相讓不得!」桂良既然領皇命而來,自然表示朝廷不願意與洋人徹底鬧翻,都是熟人吳可也沒避諱這些東西。

    「海關衙門那邊到底怎麼回事?」

    桂良跟著埋怨一陣後步入正題,從跟節問題上入手。聽吳可的意思,所有的一切都是從海關大權上惹出來的麻煩。

    「老哥可知上海海關一年可收關稅幾何?」吳可不答反問。

    「這個真沒怎麼注意!」

    桂良實話實說:「隱隱約約聽人說過一年不下百萬兩,廣東那邊的關稅也就這水平,應該差不了多少吧?」

    「錯,大錯特錯!」

    吳可斬釘截鐵道:「上海海關關稅一年起碼三百萬兩靠上,這還是洋人主動調低了入口關稅的緣故,如果放在之前只會更多!」

    「不會吧,這麼多?」桂良睜大眼睛被嚇了一跳。

    「只多不少!」吳可沒有從關稅當中撈銀子的打算,所以說出一些實話也沒什麼,見桂良如此反應忍不住一陣好笑,眉頭一挑輕笑道:「別的不說,蘇州海關收稅就這麼點時間,不也收上來近百萬兩銀子?」

    「難怪難怪……」

    桂良先是發了一陣子呆,等反應過來猛一拍巴掌連連搖頭感歎,對吳可的話卻是深信不疑。

    吳可輕笑著搖了搖頭道:「所以說,有些東西是不得不爭啊!」

    「鹽城和海州又是怎麼回事?」

    桂良好一陣才將心中滔天駭浪壓下,先將上海海關的事情放一邊,他要把差點引起兩江清軍與洋人火並的事兒弄個清楚明白。

    吳可沒有隱瞞直言道:「洋人霸著上海海關不鬆手,不就是因為上海地理位置重要,是兩江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對外貿易通道麼?」

    桂良點點頭,雖然有些詞彙聽不太懂,但總體意思他是明白的。

    「在蘇州海關初見成效之後,我便想著再搞幾個對外貿易港口出來,分薄上海的重要地位,到時候跟洋人提要求底氣也足一些不是?」

    吳可笑呵呵將心頭想法詳細道出:「反正江蘇靠海的地兒多的是,之前我在巡視的時候的劃定了鹽城和海州兩地,這不等手頭稍有閒錢便開始了動作!」

    桂良提出不同意見:「不對吧,鹽城和海州雖然靠海,但沒有江河直接連通內地,地理環境怎麼都沒有上海優越,洋人哪會有那麼大反應?」

    吳可嗤笑出聲,臉上滿滿都是鄙夷跟不屑,解釋道:「所謂貪心不足蛇吞象,洋人想要把持大清的對外貿易,同時最大可能的替他們本國工業產品在大清傾銷做前提準備,自然不願意看到不受控制的對外港口出現!」

    接著,他又將洋人對殖民地經濟實行剝削的一些做法簡單解釋了一下,最主要的就是工業產品的大量傾銷,直接摧毀殖民地本土手工作坊經濟,控制了殖民地經濟基本上就主宰了殖民地的命脈。

    「可惡,這幫洋人真真是狼子野心!」

    桂良聽得好一陣目瞪口呆冷汗淋漓,他還是頭一次聽說洋人對付敵人的具體手段,怎一個毛骨悚然了得?

    「所以,鹽城和海州港口是必須要搞好的!」

    吳可雙手一攤滿臉堅定,揮了揮手不客氣道:「這一點希望老哥跟

    跟朝廷解釋清楚,我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下的決定!」

    「放心吧老弟,老哥明白的!」

    桂良連忙拍著胸口保證道:「怎麼說老哥我在朝堂上還有些薄面,不讓朝堂上某些跳樑小丑扯後腿還是辦得到的!」

    「老哥也不需如此!」

    似乎想到什麼好笑之事,吳可忍不住輕笑出聲,道:「如果哪位朝堂大員覺得咱做得不對,那就讓他幫兩江解決頭疼的財政問題,兩江總督衙門的弟子可都被前任何大總督掏得差不多了!」

    桂良忍不住哈哈大笑,指著吳可促狹道:「哈哈,老弟你可真夠有趣的,只怕我一開口某些人臉都得氣青!」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吳可一臉無奈解釋道:「總督衙門缺銀子,我只得使盡渾身解數搞錢。可我又不想從百姓聖上刮油水,百姓的投資本就艱難,就算要刮地皮也刮不到多少好處,說不定還會搞得民怨沸騰盜匪四起!」

    接著,他又將江蘇和安徽兩地的民生狀況,簡單跟桂良解說了一通,有數據有事實容不得他不信,只能連連道『老弟有心』。

    這就是朝堂有人好辦事,桂良怎麼說都是吳可的熟人,不看僧面看佛面怎麼也得給幾分面子,尤其還是吳可理由充分的時候。

    如果換了敵對派系大員過來,哪會給他解釋的機會,見面就得一同訓斥下來,然後將所有責任全都栽他頭上。

    聽了吳可一番解釋後,桂良滿心沉重連道兩江總督不好當,轉眼間便話鋒一轉,詢問起吳可是否有禁煙想法。

    吳可聽得心頭一凜,暗罵狗,娘養的盡知道打小報告,桂良來了常州也不到三天時間吧,外頭的這些事情就傳到他耳中了。

    「決無此意!」

    吳可斷然否決:「還不是沒錢逼的,大煙中的利潤有多大老哥想必心中清楚,小弟我也只想從中分一杯羹而已!」

    見桂良點頭認可但眼中依舊有懷疑之色,他便忍不住繼續解釋道:「兩江之地別的不多就是有錢人多,小弟以為讓這些有錢人抽大煙就成,底下百姓就沒這個必要了,他們抽不起搞不好就是家破人亡的下場,眼下局勢如何老哥心中明瞭,我可不願意在這上頭多花費精神!」

    對於吳可的解釋桂良還是很滿意的,到此他來常州的任務基本上已算完結,回去之後能向朝廷交代。

    他告訴吳可接下來他準備去上海租界一趟,跟洋人商談接觸眼下的緊張局勢,並告誡吳可千萬要約束手下不得妄動,這是朝廷的要求。

    吳可忙問緣故,桂良也沒有瞞他,表示眼下朝廷的頭號大敵依舊是長毛,洋人的事情先放一邊再說。

    吳可對此自然持有不同意見,認為洋人狼子野心不可不防,據他所知香港那邊英法聯軍依舊動作頻頻,顯然不甘心直線的大沽口之敗。

    桂良無奈表示朝廷不是沒有防備,只是不想長毛還在的時候另立大敵。

    接著他又透漏了一個不好消息,朝廷得到線報,金陵長毛已秘密與洋人取得聯絡,更達成了採購大批軍火的協議,朝廷不希望這時候逼得洋人太緊。

    吳可這才瞭然,太平軍本就很難對付,要是他們還裝備了大量洋槍洋炮的話那還了得?

    當然吳可對此卻是不懼,可朝廷卻不想再節外生枝。

    見吳可領會了個中深意,桂良這才滿意點頭,道:「上海畢竟是兩江轄下,此次上海租界之行還需老弟多多配合才是!」

    「老哥放心就是!」

    吳可點點頭應道:「我本就沒有與洋人大動干戈的想法,只是不岔他們的氣焰太過囂張,竟然朝廷不願跟洋人徹底撕破臉皮,我自然會大力配合!」

    桂良這才放下心頭大石,摔快的答應了吳可的接風宴請,一時間賓主盡快自不細表。

    第二天桂良謝絕了兩江官員的挽留,在吳可親自陪同下趕赴蘇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