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三百七十一章 迫不及待 文 / 排雲掌

    「天竺也就是那幫洋人口中的印度,之前那也是有過風光歷史的!」

    吳可侃侃而談,給朝堂上一乾土包子們普及國外歷史知識:「當初蒙古帝國後裔於天竺建立一個延綿三百來年的強大王朝!」

    朝臣們頓時來了興趣,好奇詢問那強大王朝有多大現在情況又如何等等問題。

    「天竺的那個強大王朝鼎盛之時,地域不比眼下大清少多少!」

    吳可輕笑著回答,引來眾多朝臣發出不可思議的驚歎。

    「可惜了這麼大一帝國,結果卻滅亡在英國人手上,現在整個天竺也就是洋人口中的印度已經成了英國人的後花園!」

    此言一出頓時滿堂皆驚,尤其是聽故事聽得津津有味的咸豐帝,更是猛然從龍椅上站起臉色難看到了極點。

    朝臣們一個個噤若寒蟬連屁都不敢放一個,低眉垂目做木樁狀,努力的淡化自身存在感希望別觸到咸豐帝的霉頭上。

    吳可的解說生生刺激到了咸豐帝,洋人之前的要求雖然過分讓他十分不滿,但也沒怎麼放在心上。大臣們都知道的事兒難道他就是個睜眼瞎麼,一群見利忘義的化外之民而已,對龐大的大清而言根本算不得什麼。

    可是現在,他知道了洋人在天竺幹的事兒,一下子汗毛倒豎緊張起來。

    尼瑪,天竺這麼一個只比大清稍差(其實察覺很大)的國家,就這麼被洋人給滅了還成了人家的後花園,那洋人們對大清是不是也是同樣態度呢?

    一想起這個,咸豐帝便忍不住有種炸毛的衝動,沒想到那幫可惡的洋人竟然狼子野心膽大妄為到了這等地步!

    一旦涉及到自身皇位江山穩定的事兒,就是再沒心沒肺的皇帝都會發飆,更何況咸豐帝登基多年腦子又沒傻,怎麼可能分析不出吳可想要的答應?

    沒錯,讓咸豐帝感受到自身皇位不穩,既而讓他對洋人充滿警惕跟防備,在接下來的一連串大戰中不至於被洋人打個措手不及,這就是吳可想要達成的目的。

    現在看來效果不錯,感受到了深深威脅的咸豐帝,再也不敢將洋人的威脅當作小麻煩了。吳可自然要抓住機會趁熱打鐵,加深咸豐帝跟一干朝臣對洋人的惡劣印象。

    「印度此時已經完全成了洋人的殖民地,也是洋人向遠東地區輸送武力的最近基地,可以說那裡已經完全是洋人的天下,當地百姓過著豬狗不如的奴隸生活,有的甚至還被賣到其它大洲充當免費的農奴礦工,日子過得慘不忍睹!」

    絲……

    果然,他這這一番驚悚的言論,直接導致朝堂之上吸氣之聲不絕於耳,一干朝臣真是被他的說辭也嚇到了。

    由吳可這一番折騰,接下來的朝議再無它論出現,上到咸豐帝下到每一位參與的朝臣,全都支持對洋人主動用武的決定,誰要是再敢談什麼綏靖政策的話,不用別人動手咸豐帝第一個滅了他!

    既然決定了要跟洋人好好鬥上一鬥,那沿海的防禦佈置便是重中之重。

    洋人船堅炮利,加上多年戰亂南方沿海的防禦基本上等於沒有。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只能命令當地清軍各自為戰不能給可能登陸的洋人任何好處可撈。

    至於北方這邊的海岸防線,最重要的當屬山東與天津兩地,

    山東暫時可以排除在外,那兒雖然距離京師不遠,但因為黃河改道的事兒亂得不成樣子,洋人只要腦子沒壞就不會去趟這樣的渾水。

    關鍵還是天津海防,這地兒距離京城實在太近。洋人真要是從此登陸的話,用不著幾日時間便能兵臨京師城下,到時朝廷可就萬分被動了。

    至於朝廷怎麼在天津港口佈防重兵,又是派何人駐守這些都不關吳可屁事,他也沒有插手的興趣。

    儘管有朝臣提議調安徽清軍主力過來擔此重任,可以看得出咸豐帝還動了心,可最後也不知出於什麼思量並沒有採納這一建議。

    吳可自然樂得輕鬆,不調安徽清軍人馬最好,他可沒心情替朝廷充當與洋人軍隊交火的實驗品,搞不好是要吃大虧的。

    他只需向朝廷提供自己知道的有關洋人一切信息即可……

    「諸位大人也用不著太過有憂心,洋人雖然船堅炮但能動用的陸軍人數有限得很,甚至可能還不能過萬!」

    「不用懷疑,畢竟洋人本土距離遠東地區實在太過遙遠,就算乘船也需要在還上飄蕩好幾月甚至半年時間。其中開支之大想必諸位大人應該有個大概印象,別看英夷號稱『日不落帝國』,也支撐不起如此龐大開銷!」

    「就算有印度這個大後方可以提供源源不絕的後勤支援,可以此時洋人艦隊規模和運輸能力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也就是說洋人根本就耗不起,就算情況再糟糕只要咱咬牙堅持最先頂不住的還是洋人!」

    「當然咱們也不能大意了,安徽清軍火槍隊表現那般搶眼,想必訓練比安徽清軍火槍隊時間更久的洋人軍隊實力只會更強,真要對上了還得多多注意一下!」

    「至於咱們向外購買軍火武器的爐子可能斷絕,這完全不是問題,洋人那也不是鐵板一快,各自之間矛盾重重甚至現在還正在世界某處大打出手,除了英法美俄等國心懷惡意的洋人之外,咱們可以向其它國家軍火商人採購需要的軍火武器,這一點朝廷完全不必擔心!」

    一番話說完,原本有些惶惶不安的朝堂頓時變得正常,既然吳可都說得這麼通透了,他們要是還不知道如何做那真就是一群蠢貨。

    至於此時朝廷一時鞭長莫及的廣州城和廣東省,吳可也給出了意見:洋人不讓咱好過,咱也不能讓洋人好過了去!

    「兩廣的官軍也不要太清閒,還有給當地民團下發懸賞令,擊殺洋人不僅有功還賞銀子,殺一人給十兩白銀,還真就不信洋人都是鋼澆鐵鑄的不死之身,讓他們好好的嘗嘗咱大清的人潮攻勢!」

    這一次朝議吳可大出風頭,甚至還讓朝廷暫時改變了戰略方針,讓朝堂上下對洋人充滿了警惕防備之心。

    之後一直到過年的幾次重要朝議,他都是參與的關鍵人員,可以說已經徹底進入了咸豐帝跟朝廷最核心圈子的法眼,被當作涉外事務全權專家在用。

    誰想都不用吳可費盡口舌解釋洋人有多貪得無厭,過年之前東北發生的事兒在朝堂上再次掀起滔天波浪。

    這一次,迫不及待跳出來想撈好處的,是貪婪無度的北極熊沙俄帝國!

    話說侵吞中國黑龍江地區,奪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是《尼布楚條約》簽訂以後歷代沙皇政府的一貫圖謀。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沙俄成立「黑龍江問題特別委員會」,加緊其侵略黑龍江的活動。

    而1849年至1853年,俄國海軍軍官涅維爾斯科依帶領武裝人員,侵入黑龍江下游,建立侵略據點。隨後,在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的指揮下,大批俄國侵略軍闖入黑龍江,對中上游北岸和下游兩岸實行軍事佔領。

    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聯軍攻佔廣州。沙俄政府得知這一情況,於1858年(咸豐八年)1月5日召開「特別委員會」會議進行密謀。

    會議採納了穆拉維約夫關於繼續向黑龍江「移民」並與清政府舉行以武力為後盾的外交談判的意見。會後沙俄政府即通知清政府說,穆拉維約夫已受命談判中俄邊界問題,如果中國希望了結「黑龍江問題」,可以與他會商。

    狼子野心,當真是狼子野心!

    消息傳到京城,頓時引起朝堂一片軒然大波。

    朝堂上下這才剛剛對洋人起了防備和警惕之心,沒想到俄國人便如此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別看意思說得好聽什麼『外交談判』,真正目的何在大家一眼就看了出來。

    咸豐帝自然氣得不輕,此時他真是萬分敏感之際,俄國人便如此迫不及待跳了出來,而且目標直指大清的龍興之地,這不是赤果果的打臉麼?

    怒不可歇的咸豐帝當即命令黑龍江將軍,俄國人要是不老實就狠狠的打,一定要打下他們的囂張氣焰,真以為我大清好欺辱不成?

    頓時,寒風凜冽雪花飄揚的黑龍江地區戰雲密佈,沙皇俄國遠東部隊與黑龍江將軍手下人馬互相對峙火藥味十足,隨時都有爆發劇烈衝突的可能。

    不說遙遠的黑龍江局勢如何緊張,話說吳可得到俄國人迫不及待準備趁火打劫的消息也吃了一驚,沒想到北極熊如此的厚顏無恥,竟然搶在這時跟朝廷談什麼邊界問題,這不明擺著想要佔便宜麼?

    在廣州發動突然襲擊的英法聯軍都還沒說什麼,沒想到俄國人便如此迫不及待,真以為便宜這麼好占啊?

    不過這事也給他提了個醒,他以前有些太過忽視俄國方面的威脅了,要知道後世認為對中國危害最大的列強就屬俄國,一共從中國割占幾百萬平方公里土地,讓一副好好的楓葉地圖硬生生變成雄雞!

    看來,是該好好瞭解一番俄國人最近幾年的動作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