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三百三十一章 目標 文 / 排雲掌

    裝備和鄉勇隊內部兵力調整的事情,吳可只掌大局具體的事務都有小弟來辦。

    鄉勇隊發展到現在,人數過萬依舊還在不停的餓擴張當中,不能再像之前人熟稀少時那般一味的偏重步兵。換句現代點的話說,要多兵種共同發展齊頭並進,這樣才能讓鄉勇隊的實力在短時間內更進一步。

    沒見湘軍就整了個水軍出來,能夠輕易抵消太平軍水師的作用,結果在與太平軍的戰鬥中屢戰屢勝,要不是戰線拉得太長有些驕傲自滿,完全屏棄了水軍優勢的話,太平軍哪有現在的風光日子?

    對,他現在已經不滿足於欺負國內的小朋友,把目光放到了囂張霸道的列強身上,琢磨著自家小弟跟列強軍隊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別說什麼列強底蘊深厚之類的廢話,第一次工業革命確實讓西方列強們的實力得到飛速提升,可表現在軍事實力上卻並沒有與此時的大清,拉開到讓人看不到希望的地步。

    以此時列強普遍裝備的遂發來福槍來說,裝彈時間跟射程絕對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此時遂發火槍的威力和射程,甚至比不上製作精良的弓弩。

    以鄉勇隊對弩弓運用的重視程度,與同等數量的列強軍隊互轟,在沒有火炮支援的情況下,誰輸誰贏真不好說。

    不是他自大,隨著官位迅速提升,手頭能夠運用的資源越來越多,鄉勇隊也逐漸開始淘汰之前大量裝備的劣質連射手弩。

    但一切問題在一品提督這樣的官位面前都不算什麼,弩弓製作再麻煩只要多調集工匠就是,而且製作出來的都是那種射程遠威力大的玩意,當時在河南綠營府庫裡的弩弓幾乎被他清空。

    鄉勇隊現在也有了自己的弩弓部隊,兩個中隊六百來人全都操作弩弓,在戰場上所能發揮的威力極其驚人。

    更別提還有小型投石機跟弩炮這等凶器,可能行動有些不便但威力絕對是槓槓的,當然比不上陸戰支援火炮,但對於國內複雜地形作戰已經綽綽有餘。

    裝備了多種利器後,吳可自問鄉勇隊的實力幾乎呈幾何倍數增長,之前在與太平軍還有捻匪的戰鬥中就可以發現端倪,就算處境再危險也從沒被打垮過。

    長時間勝利積累起來的自信可不是開玩笑的,眼下的鄉勇隊雖然在吳可眼中還有很多不足,但放在外人眼中那是絕對的強軍。

    吳可也有這個自信,真要不顧一切強攻金陵的話,破城估計還有些難度,但重創太平軍守城人馬絕對沒有問題,當然鄉勇隊自身肯定也會遭受傷筋動骨般的巨大損失。

    當然吳可不會傻到這種程度,沒有讓他心動的巨大利益誘惑,他是絕對不會輕易讓手下弟兄犯險的。

    以他此時剛剛弱冠之齡的年紀,提督之位幾乎已經可以算得上官路上的頂點,要不是時值亂世想混個七品把總都難。

    短時間不會有讓他再進一步的機會,因為不是職出身,想要再進一步就只有總督一途,就向江南大營主帥向榮那般,因此他現在對跟太平軍戰鬥沒多大興趣,純粹吃力不討好沒啥意思。

    所以他對打淮南諸地沒興趣,當然跟張亮基說的理由也是一個方面,真打下了淮南地區鄉勇隊跟廬州巡撫衙門絕對會被太平軍當作必須拿下的對象,到時候倒霉的還是他們幾個。

    有了皖北幾個州縣的地盤已經足夠,雖然窮點但好管理不是,之前皖北地區的地主豪強被太平軍整得差不多了,新來不配合的官員又被架空,可以說除了要顧忌一下張亮基的面子,他就是安徽毫無疑問的土皇帝了。

    雖然歷史知識很是匱乏,但吳可也知道距離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沒多久了,到時候他肯定要插上一手,特別是當他知道列強多有囂張之後更是如此。

    安徽本就地處南方腹心地帶,距離上海並沒有多遠,加上巡撫衙門和自身改官位的便利,能得道很多列強在中國的情報和信息。

    看著真是觸目驚心啊……

    自1853年9越人劉麗川領導小刀會在上海發動叛亂,之後駐留上海的列強領事們紛紛粉墨登場,上演一出又一出讓國人心痛的戲碼。

    1853年9月8日,趁小刀會作亂局勢混亂之際,上海江海關被焚劫,首先搶劫者為英人。

    時隔一天9月9日,上海英、美領事頒布《船舶結關臨時規則》,無視了大清的主權。

    而在9月17日這天,上海英、美領事更是開始代江海關向英、美商人徵收關稅,事關國家主權的關稅權利被列強野蠻拿走。

    10月10日這天上海英領事阿禮國更是照會上海道兼江海關監督吳健彰,強硬的表示清軍未收復上海前,無權徵收關稅。

    「吳健彰這個狗漢奸,等老子騰出手不把你整出屎來絕不甘休!」

    看到這裡吳可氣得破口大罵,吳可在後世什麼齷齪手段沒見過,一眼就看出了吳健彰這混蛋跟英國人有勾結。不然的話,這傢伙怎麼連屁都不放一個,真要下狠心的話,別說區區的英國領事,就是英女王來了都沒用,分分鐘就能讓英國人學會做人。

    更丟臉的事情還在後頭,10月28日上海江海關暫設於黃浦江巡船上,外人不予承認。

    丟人丟到姥姥家了,也不知道吳可健彰那漢奸是故意如此,還是幫著洋大人故意使壞?

    在吳可看來江海關就是個名義而已,有沒有這名頭重要嗎,在大清的地界上不好整洋人,

    但可以整那些跟洋人合作的狗腿子買辦吧?

    洋人萬里迢迢跑來結果卻賣不出去貨物,那損失足夠領事先生們好好喝幾壺的,真是一幫丟人顯眼的蠢貨玩意。

    而1854年1月20日(咸豐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上海美領事竟然單方面向美商宣佈上海為自由港。

    「馬的,欺人太甚,自己家的屁股都沒擦乾淨就忙活著干預它國內政,真以為大清無人了麼?」

    看到這樣的情況簡報吳可差點沒氣得七竅生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