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三百零八章 分道揚鑣 文 / 排雲掌

    接下來幾日,左宗棠沒事便往碼頭出征部隊臨時營地跑……

    吳可知道他想補償些什麼,但說老實話真的不需要,只要老左幫忙在武昌看著點,不要讓人在背後動出徵人馬的後勤手腳就成。頂點小說.23us。

    一連五天時間,長江江面懸掛軍旗的船隻川流不息來來往往好不熱鬧,一批批出征戰士在吳可跟手下心腹小弟高效指揮下,井然有序的登船奔赴九江。

    這其中不僅僅有隸屬於江防營的正規戰船,徵調了部分有實力商家的大型貨輪,為的就是能盡快將滯留在武昌碼頭的出征戰士送走。

    一批戰士啟程邊帶著一批後勤物資,等到吳可最後帶著親兵小隊弟兄上船,跟在後頭的帶上的後勤輜重船裡除了油紙包裹得嚴實的火藥之外,便只有足夠最後一批人手五天的乾糧。

    船隻順江日行百里,不幾日便抵達九江金雞坡碼頭,靠岸搭棧橋船上出征戰士一隊隊秩序井然下船,碼頭上早有接待人員等候多時。

    「哈哈夢臣老弟,沒想到咱們又能在一起合作了!」

    迎接大人群中,江忠源頂著一張精悍瘦臉笑呵呵走了出來,雙手一把抓住吳可的胳膊用力搖了搖。

    「江撫台,你不是去江南大營報道了麼,怎麼也在九江?」

    吳可有些詫異也有些鬱悶,又跟江忠源湊到一起,不過幸好這次兩人不是上下級關係,不然他非得鬱悶死不可。

    話說江忠源從襄陽光回來之後,便接到朝廷命令升任江蘇巡撫兼江南大營軍務幫辦,早早便帶著手下楚勇小弟出了湖北,沒想到竟然在九江撞上。

    「哈哈,我也是兩天前才趕到九江的!」

    江忠源一把拉住吳可往九江城方向走去,嘴裡還不忘嚷嚷道:「走走走,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咱門先回九江城再說其它!」

    他次前正憂心江西的局勢呢,現在鄉勇隊跟吳可來了他信心大增,只要兩家再次默契配合,他有信心給此次西征長毛逆得一個深刻教訓。

    也不知該說他一根筋或是野心太大,還是天生跟太平軍或者逆匪犯沖,本次江西危局跟他完全沒有關係,就算江西官方求援也求不到他頭上。

    江南大營就堵在金陵城外,論危險性比眼下的江西要危險得多。而江忠源此時又身居江南大營軍務幫辦這等要職,要是因為救援江西而致使江南大營出現意外的話,責任算老江的還是江西巡撫的?

    可這傢伙偏偏要參一腳,主動向朝廷申請暫留江西抵禦太平軍西征主力,不等朝廷下令便擅自與江西地方官員聯絡,商量救援南昌事宜。

    「這傢伙,是不是犯了打仗的癮?」

    當吳可得知其中詳情的時候,忍不住一陣撫額無語,見過喜歡湊熱鬧的就沒見過這麼不怕死硬喜歡往危險地闖的滿清大員。

    九江府知府衙門花廳,楚勇與吳可所部出徵人馬核心將校濟濟一堂。

    九江是個好地方,古有有「九派潯陽郡,分明似畫圖」之美稱。國內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積在九江,世界化景觀遺產廬山、佛教淨土宗發源地東林寺、江西『千島湖』廬山西海、中部「九寨溝」龍源峽皆位其境內。

    其位於江西省最北部,東與上饒鄱陽和安徽池州東至毗鄰,南接南昌新建、安義、靖安、奉新和宜春銅鼓等五地,西與湖南平江和湖北崇陽、通城、通山、陽新等四地搭界,北與湖北黃岡武穴、黃梅及安徽安慶宿松、望江等兩地隔江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關鍵。

    要是九江不小心落入敵手的話,包括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四省之地都不得安寧,只需派出一支小規模武裝力量,便可攪得臨近四省不得安寧。

    幸好太平軍西征主力的目標是南昌,拿下臨近九江的安慶,與九江城近在咫尺的彭澤、湖口、南康(今星子)、吳城鎮幾地之後,竟然放過九江不取調轉槍頭直奔幾百里開外的南昌而去。

    不過就算如此,九江的外部環境也十分惡劣,可以說一般以上已處於太平軍人馬的包圍之中,因此在座一干將校的臉色都十分嚴肅,花廳裡的氣氛一時凝重萬分讓人有胸悶之感。

    「……情況就是如此,眼前南昌局勢危急正需我等出力援救!」

    江忠源與吳可並列首位,先將這幾天打探到的江西局勢詳細解說一遍,而後一臉凝重的做了個總結。

    「南昌具體情況如何,城裡兵幾何能否都在咱們援救之前抵住長毛攻勢?」

    對於江大巡撫如此積極的剿匪熱情,吳可現在也懶得說什麼了,他現在關心的是出兵援救的可行性有多大。

    「兩位大人放心,長毛亂匪此時還沒殺到南昌城下,眼下九江與南昌之間的聯繫依舊還保持通暢!」

    這時列席的九江知府插言進來,看那一臉希冀的摸樣,顯然想讓兩位援軍大佬趕緊帶兵增援南昌。

    「那好,咱們立刻帶兵出發,在長毛西征主力到來之前率先趕赴南昌作戰!」

    江忠源聞言大喜,一拍巴掌猛然起身一副急不可耐動身的摸樣。

    吳可一頭黑線的阻止了江巡撫的衝動,情況還沒徹底整明白了急個什麼勁?

    再說了據守南昌只是他計劃中最無奈之下的選擇,眼下手握五千雄兵可不想都浪費在守城消耗戰這樣毫無技術含量的大坑中。

    「撫台張大人(江西巡撫張芾)率六千兵勇駐守南昌,另有數千臨時招募

    民團青壯協助!」

    九江知府顯然對南昌情況很是瞭解,在吳可的一再催問下將南昌眼下詳情一一道出以供參考。

    「六千兵勇?加上臨時徵召的數千民團青壯,只要指揮得當守禦南昌城完全沒有問題!」吳可輕輕點頭自言自語一番,而後扭頭詢問江忠源的意見:「江撫台怎麼看?」

    「這個,我覺得還是去南昌會合比較好!」

    江忠源臉色一陣變幻,從剛才的『激動』中清醒過來,沉吟片刻還是堅持之前的意見。

    他實在不放心吶,此時清軍除個別部隊的戰鬥力,其餘都可以用渣渣來形容。至於贛軍戰鬥力如何他不知道,但就西征太平軍在江西境內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的攻勢來看,怎麼分析怎麼讓他感覺不容樂觀。

    按照九江知府剛才的說法,作戰南昌的江西巡撫張芾可是手擁六千正規兵勇,另附數千臨時徵召的團丁青壯,按說這實力確實足夠守住南昌,可尼瑪那位張大撫台卻是不停向周圍省份求援,這是沒信心擋住太平軍西徵人馬的節奏啊!

    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如此急迫想要在太平軍兵圍南昌之前趕到,最起碼他最自己和手下的能力有信心。

    吳可卻是不想去南昌,單單一個指揮權問題就是個大麻煩。到時候作為客軍是獨自作戰呢,還是聽從江西巡撫張芾的命令?

    再說了,就算他願意讓出軍事指揮權,也不會放心讓外人指揮鄉勇隊弟兄作戰的。別的不說不是內部核心成員,都很難清楚理解鄉勇隊的作戰模式,吳可可不想自己辛苦訓練出來的半火器部隊被外人白白糟蹋。/

    總之他確實沒興趣前往南昌,於是便以南昌不需要如此多的防禦人手,他手下弟兄正好於外圍機動與南昌守軍遙相呼應為借口,拒絕了江忠源共同趕赴南昌的邀請。

    兩位老大意見不同,手下核心小弟們便也紛紛發言,有贊同江撫台想法的,也有同意吳協台意見的。各自小弟自然大部分都附和自家老大的意見,但也不乏一兩個『叛徒』倒向另一邊。

    有的說守城多輕鬆啊,也不用擔心哪天睡醒了突然發現被長毛主力給包圍了。也有的表示在外靈活機動能夠牽制長毛更多精力,還不用擔心出現孤城無援的糟糕狀況,反正良種意見都有市場誰都不肯輕易相讓。

    商量來商量去總商量不出個結果,反到因為意見爭執不下鬧得臉紅脖子粗氣氛緊張,要不是有兩位老大在場估計要從口水仗變成全武行了。

    「江撫台你看這樣如何?」

    見這樣下去不是個事,時間都浪費在爭吵上了,吳可有些不耐了擺了擺手,先吆喝了一嗓子讓手下人等閉嘴,待花廳安靜下來這才衝著江忠源提議道:「既然咱們意見不同,一時誰也說服不了誰,不如乾脆分兵兩處江撫台率手下楚勇以嘴快速度趕赴南昌,而我部人馬暫時留駐九江,不時分兵襲擾長毛主力後方,這樣你我互相呼應效果應該不差!」

    「那,就這麼決定了!」

    江忠源點了點頭應承下來,剛開始他還有些不太高興,認為吳可這小子官兒大了膽子卻變小了,不過小弟們有些話也說得在理。

    以眼下京戲的情況,也就他所部楚勇跟吳可所部人馬兩路援軍,其它省份援軍想要趕來還需得一些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他們將與贛軍孤身作戰,一味死守南昌並不是最好選擇,如果有一支精幹人馬在外牽制的話,相信到時守城壓力會減輕不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