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十二章 世上從無免費餐 文 / 排雲掌

    「什麼,要村裡出十名青壯加入團練?」

    族老們大吃一驚,紛紛露出大驚失色的表情。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李老爺不可能白白替咱們出面說情!」

    說起這個,老根村長老臉上的興奮紅光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無奈和鬱悶,眼神有意無意間掃了坐在角落裡的吳可一眼。

    尼瑪,丫那是啥眼神,難道哥們幫村子出氣還出錯了不成?

    吳可心中惱怒異常,他可是清晰感受了老根村長那一眼中的複雜情緒。

    族老們一個個臉色慌亂,紛紛議論著該不該答應鎮上李老爺的要求。

    有說大敵當前還是先解決牛頭嶺的土匪問題為要,李老爺的要求雖然過分但還可以承受。立即就有族老反駁提出不同意見,要不讓丫家裡的青壯佔用一個名額?之前那位提出贊同意見的族老立刻啞了火。

    參加團練可不是開玩笑的,搞不好哪天怎麼掛掉的都不知道,在座一干族老誰都不願讓自家直系親屬跳這個火坑。

    特別是眼下時局動盪,湖南那邊長毛鬧騰得厲害,誰知道他們會不會竄到湖北來鬧上一鬧?

    通城縣可是湖南北部通往湖北的必經要道,到時候跟那幫窮凶極惡的長毛幹架,此時參加團練簡直就是送菜的節奏!

    吳可傻眼了,看著屋子裡爭論不休面紅耳赤的族老們,這些老傢伙好像瘋了似的完全沒了往日的鎮定神態,心中忍不住湧起一股慚愧萬分的感覺來:尼瑪丫們說的東西,俺大部分都聽不太懂!

    心頭的困惑實在不少,最讓他搞不明白的是,鎮上那位最大鄉紳兼地主的李老爺,怎麼偏偏答應了老根村長的請求?

    這,可和他預想中的情節相差太遠!

    他之前預想的情節是,李老爺拒絕老根村長的請求,牛頭嶺的土匪前來找回場子,整個村子陷入絕望不安當中,然後他再次挺身而出力挽狂瀾……

    眼角的餘光掃了眼身旁聽得津津有味,時而愁眉苦臉時而咬牙切齒用力揮拳的兩位堂弟,他心中的那種慚愧感覺更甚。

    團練他倒是知道,後世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湘軍兩大統帥老曾和老左不就是干團練出身的麼?

    照這兩位的經歷來說,團練應該是個不錯的去處,起碼有機會擠身清廷正式官員行列不是?

    可那一干族老們的意思,個個視團練為洪水猛獸,好像誰進去了誰就得完蛋似的,尼瑪有沒有這麼坑啊?

    真不明白這幫族老是怎麼想的,難道還是眼光問題不成?

    吳可對裡面的門道真的不懂,也只能按照自己那少得可憐的歷史知識來推測一二,估計也真實情況相差不說十萬八千里,怎麼也該有幾十條街才是!

    可惜的是,身體前主人對這方面也沒太多認識,只是知道族人們大多對參加團練沒啥興趣,好像這還是個苦差事?

    為了不讓自己顯得太過無知,他裝摸做樣裝出一副聽得津津有味的摸樣,心思卻早不知飄到了何處神遊天外去也。

    好不容易等族老們議論出個結果,最後還是決定向鎮上李老爺妥協,從村中挑選出十位青壯加入鎮上團練,而後一個個憂心忡忡的散去盤算著怎麼幫自家自侄躲過這一『劫』!

    在回家路上吳可迫不及待向大伯詢問其中原由,吳老漢很是詫異,不過想到之前吳可一直在外闖蕩也就釋然了,很耐心的向自家親侄子解釋了其中的奧妙。

    經由大伯一番詳細解釋,他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村人們的切身感受,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坑!

    原來團練政策自滿清佔據中原後便早已有之,並不是因為太平軍興起而特意組建的地方武裝力量。

    因為清朝實行的*為官政策,新任地方官想要成功掌握轄下,除了要有親信長隨聽命跑腿,辦理雜務,還有『高薪』聘請師爺出謀劃策,專業咨詢之外,還少不了當地鄉紳和其控制的地方武裝團練幫襯,否則只能用『寸步難行』來形容該官員的艱難處境。

    如果放在大清朝全盛時期,或許用不著地方團練的幫襯,可到了道光、咸豐年,外有洋人入侵,內有民間暴動,縣太爺還知府老爺在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地方可不是那麼好混滴!

    什麼,你說沒有團練不還有軍隊幫襯?

    那是丫不瞭解清代軍隊編制和佈防情況,不然丫絕對不會如此『胡言亂語』!

    清代的軍隊,一個縣往往只駐著一個把總幾十號人馬,而且還不聽縣太爺的使喚,這制度對地方官而言真叫一個『坑』。

    而地方一旦有事,僅靠縣衙的四班衙役、一眾捕快恐怕應付不了。這時候,就需要知縣手下掌握的武裝臨時工來擺平局面,在清代則稱之為團練。

    清代團練源於保甲制度,通常由一個「保」(一般以1000戶為基準)或者多個「保」中抽調壯丁、籌措經費、購買武器組建而成,稱之為「局」、「團」。局、團的首領,稱之為局總、團總,由保內士紳、大戶擔任,平時負責組織訓練,戰時擔任指揮之職。

    而沙堆鎮團練團總就是鎮上大戶李家家主,可以算得上李家的私人武裝,難怪這傢伙對於壯大手下團練這麼積極。

    在平時,團練基本上都用之清剿土匪

    匪、鎮壓騷亂,抗災救災,城鎮中還可以用於宵禁、救火。天平天國之亂爆發,大江南北一片紛亂,團練更是縣太爺唯一能指望的武裝。

    也正是因為如此,團練時不時要與三教九流接觸參與各種戰鬥危險性實在太大,如果不是逼不得已的話很多鄉人都不願自家子侄犯險。

    最關鍵的是,團練不是官府正式編製,按現代流行的說法就是『臨時工』。什麼苦活累活還有危險活計都得團練上,出了問題還得替官老爺頂缸,實在是費勁不討好的一門高風險『職業』。

    後世的『臨時工』好歹還有工資拿,可參加團練除了團總提供武器之外其它啥都沒有。完全免費不說還得盡心盡力為團總老爺做事,如果是在繁華的城鎮還好可以趁機收刮斂財。可通城是什麼地方,三省交界的窮鄉僻壤,有錢人沒幾個山賊土匪倒是不少,干團練就得做好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覺悟!

    說話的功夫,一行已回到吳老漢家,吳老漢端坐在椅子上做了最後總結:「所以,村人沒幾個願意參加團練的,實在吃力不討好哇!」

    吳可這下真的傻眼了,雖然他對這一段歷史知道得不是很清楚,但也知道後來大名鼎鼎的湘軍諸將哪一個不是團練出身?

    可以說,在接下來十幾年時間裡,團練是沒有出身之人出人頭地的最佳捷徑沒有之一,怎麼到了大伯口中卻是無人問津的燙手山芋捏?

    對於以後的道路他是有想法的,參加團練然後渾水摸魚就是其中最好的出路。至於說加入太平軍他想都沒想過,先不說他不是廣西人根本不可能進入天國核心,而且他對太平軍的流寇做派看不上眼,對太平天國時期的一些極端政策也是望而生畏避之惟恐不及。

    關鍵的,太平軍最後不是失敗了麼?

    他可沒自大到以為憑自家一己之力便能扭轉乾坤大發利市,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滴。

    「大伯,說了這麼多,鎮上團練到底是個什麼狀況?」吳可對此很是好奇,心中也有絲絲擔憂,擔心自己的『出頭計劃』受到影響。

    「嘿嘿……」

    吳老漢一臉的不以為然,一雙渾濁老眼中難得的露出絲絲不屑鄙夷之色:「加起來還不足五十號人,其中一大半都是李家的佃戶充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