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重生日本九零年代

正文 第十一章 新財路 文 / 一碗二鍋頭

    前世2000年的時候,李廣志正在京城郵電大學計算機系讀大一。這一年,也恰好是互聯網泡沫膨脹到最頂峰的一年。

    在這一年裡,國內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在瘋狂的熱炒互聯網新經濟,納斯達克,it新貴等名詞和話題。得益於這些媒體的報導,當時剛進大學的李廣志對於整個90年代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也有了不少的瞭解。

    李廣志記得當時在報紙上看過一個「如何成為百萬富翁」的笑話。

    只要你穿著t恤和牛仔褲,打扮得像一個it從業者。然後拿著一份標著inter字樣的項目計劃書,到硅谷的沙丘路邊隨便找一棵樹搖一搖,上面就會爬下來一位風險投資家,用一百萬美元換走你手上的那份計劃書。

    這個笑話雖然誇張,但也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在90年代的中後期,當時的風投公司對於互聯網這個新興行業有多麼的青睞。

    因此,對於身處1993年的李廣志來說,只要他從前世那些成功的互聯網公司中挑一個出來山寨,然後堅持上兩三年,到時候自然就會有大批的風險投資公司搖晃著支票上門來尋求合作。

    而有了這些大型風投公司的幫助,無論是資金、人脈,還是管理人才和上市途徑等各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得到迅速的解決了。

    所以說,和其他的傳統行業相比,選擇互聯網行業。可以算是一條能夠讓他最快發家的終南捷徑。

    在李廣志的記憶中,90年代末的互聯網泡沫,主要是由於之前一些新興的互聯網公司在股市上創造了大量的一夜暴富的神話而造成的。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範例,就是虎,美國在線(aol)和亞馬遜這三家公司。

    這三家公司代表了2000年以前互聯網行業中最成功的三個發展方向,其中虎是搜索引擎,美國在線是網絡服務提供商及門戶網站,而亞馬遜則代表的是電子商務。

    對於這三種方向上的選擇,李廣志幾乎沒做多少考慮,就在筆記本上寫下了虎這個名字。

    他選擇虎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在他前世的記憶中。相較於其他幾家公司的歷史,關於虎的發家史是他記得最清晰也是最詳細的。

    虎創立於1994年4月,最初是由楊志遠和大衛.費羅兩個人在斯坦福大學的實驗室裡搗鼓出來的一個簡單的分類目錄式的上網指南。

    在堅持了一年之後,1995年初他們拿到了著名風投公司紅杉資本的第一筆風險投資。同年的11月。他們又拿到了第二筆千萬美元級別的投資。而這一次的資金注入方。則是日本的軟銀公司。

    然後就是1996的四月。虎在美國的納斯達克上市,市值當天達到了幾億美元。

    有了記憶中的這幾條,李廣志對於自己山寨虎的前景自然是充滿了信心。而且。還有一點讓他十分看重的就是,他希望能夠通過虎這個項目和軟銀的孫正意拉上關係。

    李廣志會如此重視孫正意這個人,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所有日本有名的商界名人當中,孫正意算是唯一一個他前世就有所瞭解的大人物。

    他要在日本找一個強力的合作夥伴,或者說得更直白一點,在日本沒有根基的他想要找一條粗大腿抱的話,對其性格和行事風格,以及未來事業的發展路線都有一定瞭解的孫正意,自然就是最合適的對象了。

    而且,根據李廣志的瞭解,孫正意作為一個祖籍中國的韓國裔日本人,在出身方面和自己現在的身份有著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在日本這個排外的社會中,這種同為「外國人」的身份背景,可能會讓他們之間的合作在利益之外,還能有另外一份穩固的基礎。

    在努力的回憶了一番孫正意的生平後,李廣志在筆記本上用模糊的詞句記下了幾條回憶起來的關鍵信息。然後,已經感覺有些睏意的他把筆記本鎖好收進行李箱,又看了看手錶,連衣服也沒脫,就這麼在被爐邊的榻榻米上躺了下來。

    現在的時間已經是早上四點多了。明天,應該說今天白天,他還有很多人要見,有很多事情需要安排。所以,他現在也就沒打算再正經的睡覺了。

    ——————————————————————————————————————

    早上七點多,醒來後的李廣志先是給高島平的家裡打了個電話。高大力那傢伙還不知道他已經回來了,自然是要通知一聲的。

    跟高大力約好中午在雜誌社碰頭一起吃飯後,他無視了電話那頭高大力喋喋不休的好奇追問聲,果斷的掛了電話後準備出門。

    他今天上午頭一件要辦的重要事情,就是去赤阪的中國銀行把自己存的錢趕緊取出來。

    回國之前,為了方便把錢帶回中國,他把自己所有的財產都存到了中國銀行東京分行裡頭。

    現在他頭上頂著個間諜嫌疑的帽子被驅逐回了日本,那錢要是還繼續存在中國銀行,可讓他有些不怎麼放心。天知道中國銀行哪天會不會藉著這個由頭,把他的那點錢當成「間諜資金」給凍結或是沒收了!

    這個擔心雖說可能有些多餘,但那畢竟是他打算用來創業的全副家當。在李廣志看來,這種風險最好還是能避則避。

    在新宿車站內的快餐店裡吃掉兩份早餐後,他先搭山手線到了原宿站,然後又換乘千代田線到赤阪站下車。當他從赤阪車站走到位於三丁目的中國銀行大樓時,時間正好過了九點。銀行已經開門營業了。

    在這個年代,中國銀行東京分行的日常業務除了一些對公的

    貿易結算之外,個人客戶基本上都是在日本工作的華人來這裡給國內的家人匯錢的,像李廣志這種一次性存入上千萬日元的客戶十分少見。

    所以,接待他的那個客戶經理第一眼就認出了李廣志。在得知他是來把錢全部取走時,這位客戶經理表現得很是有些惋惜。

    「李先生,您這錢如果不是馬上急用的話,放我們行裡可比您存日本的銀行合算多了。我們這兒雖然只能給您存活期,但我們的外幣活期利息可比現在日本銀行的一年期利息都要高出不少」

    這客戶經理聽口音應該是個京城人,滿嘴的您啊您的把話說得十分客氣。而且他這番話也不是忽悠。

    去年下半年日本央行剛降了一次息。現在日本銀行裡頭一年期存款的利率只有1.75%,而現在國內的一年期利率卻是有7%。

    所以說,如果李廣志真願意把錢存在這兒的話,這客戶經理肯定能夠給他一個比日本銀行高得多的利率。

    不過李廣志今天來這把錢取走。為的就是安心。自然不可能為了那麼點利息收入就改變主意。所以。他只是隨口敷衍了幾句,借口馬上要用錢投資,還是堅持把錢給取了出來。

    拎著一皮箱現金的李廣志出了銀行後。打了輛出租車回到新宿車站。

    他先是去新宿西口附近的三菱銀行將一千四百萬日元存回到自己原來的戶頭上,然後身上只剩下一個空皮箱的他,便心情放鬆的沿著馬路一路向南溜躂。

    在路邊看到一個閒著的電話亭後,他一頭鑽了進去,拿起電話亭裡的厚黃頁本翻找了起來。這是他今天給自己安排的第二個任務,找到一家可以無料相談的小律師事務所。

    所謂無料相談,就是免費咨詢的意思。別看日本的律師社會地位高,執照考起來也很難,但也不是說只要能拿到律師執照就能成為高收入者的。

    很多才拿到執照的年輕律師沒有自己執業的機會,也進不了大中型的知名律師事務所,只好在小事務所裡拿著基本的生活費混經驗和資歷。

    而這些小事務所為了招攬顧客,就把他們推出去給客人提供免費咨詢。當然,這個免費,一般也只是頭一次咨詢免費。

    李廣志想找律師,是因為他現在腦子裡有一個肯定能掙大錢的發明,打算要在日本申請專利。前世在中國也沒申請過專利的他,對日本的專利法規和申請程序就更是完全的沒有瞭解了。

    所以,在某些方面習慣性節儉的他,打算先找一家小律師事務所免費的咨詢一把,也好瞭解一些相關的知識,至少能知道自己的這個發明可以申請哪些專利。

    李廣志的這個發明——其實就是把前世的某個產品提前「發明」出來——靈感來自於他在國內時,在自己小學校門口的小賣部裡看到的一件商品。這件商品,是一塊帶掛繩的電子錶。

    這種電子錶不是手錶,而是掛在胸前的。圓形,半個手掌大小,一般是深藍色或黑色。上面有一塊比一般電子手錶略大的液晶屏,可以同時顯示日期和時間。

    在圓形表身的頂端,有兩個像兔子耳朵一般凸起的按鍵,用來調整時間,設置鬧鐘和切換秒錶計時模式。

    這種掛表最初是產自日本,80年代末進入中國,90年代初期和中期在中小學生裡曾經十分的流行。李廣志上初中的時候,就特別眼饞班裡的同學都有一塊這樣的掛表。

    不過以他當時的家境,再加上他手裡還有一塊父親留下來的老上海表,他母親自然是不願意花冤枉錢去給他買什麼電子錶的。

    所以,直到他上高一的97年,心裡一直對這東西有執念的他才靠平時賣廢品攢下的錢,給自己買了一塊功能超多的最新款電子掛表。

    不過在這個時候,電子錶早就已經不流行了。這會兒學校裡最流行的,流行到連學習最刻苦的女班長都忍不住要在上課時經常從口袋裡掏出來看一看的,是一款同樣來自於日本的電子產品。

    這個雞蛋大小,色彩艷麗,特別具有勾人魔力的小東西,學名叫做電子寵物,李廣志的同學們稱呼它為「電子雞」,而在日本,它還有個專門的名字,叫做「拓麻歌子」。

    當時李廣志在小賣部裡看到那塊電子錶的時候,這一段埋藏在腦海深處的憋屈記憶,便突然的被勾了出來。不過,這是一件讓他十分驚喜的事,因為拓麻歌子這玩意兒,可是一個能讓人掙錢掙到手軟的好東西!

    李廣志記得,拓麻歌子是日本萬代公司在1996年推出的電子寵物,剛一推出就風靡了整個日本,然後又很快的流行到了全世界。

    從1996到1997年的兩年時間裡,這款電子寵物全球銷量是四千多萬隻,而它的售價,是1980日元。

    據記載,單是這一款產品,就為萬代公司創造了高達300多億日元的純利潤。挽救了當時因為經營不善而處在被合併邊緣的萬代公司。

    李廣志對此有這麼清楚的瞭解,是因為在2004年大學畢業的時候,他畢業設計的題目就是用單片機製作一個電子寵物。當時,為了在畢業論裡湊字數,他可是在網上查閱了不少有關拓麻歌子的資料。

    對於重生的李廣志來說,要在93年複製出拓麻歌子的奇跡,並不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

    首先,拓麻歌子在日本的流行,主要是因為日本社會的高壓力環境,和表面禮貌實質冷漠的人際關係,讓很多人都希望身邊能有寵物的陪伴。然而,逼仄的生活空間又讓這種希望沒有辦法實現。

    於是,電子寵物在某種程度上就成了能夠滿足人們這種需求的最好替代品。

    &nbs

    p;而這種需求,在93年的日本也是同樣存在的,可能還比96年更為嚴重。畢竟這個時候日本經濟由景氣轉為衰退才剛剛三年的時間,很多人都還沒能適應這種轉變,心靈上需要慰藉的需求自然也就更強烈了。

    所以,提前在93年推出拓麻歌子,並不用擔心其熱銷的環境基礎會因為時間的不同而消失。

    另外,對於在畢業設計時曾獨立完成過電子寵物製作的李廣志來說,拓麻歌子這東西,在技術上的實現難度其實並不高。

    在硬件上,所需的只是一塊單片機的芯片,和一塊tn液晶屏就能夠實現主要的功能了。而在軟件上,用彙編語言編程,整個代碼的長度也就只有幾百行而已。

    唯一讓他感覺有些麻煩的,就是當年他做設計的時候是在學校裡的實驗室,有著完善的實驗開發環境。而現在,這個開發環境就需要他自己來搭建了。

    不過,這個問題他也已經想好了解決的辦法。現在他店裡不是還有一個東京工業大學的碩士生在嘛,劉知一這傢伙的專業可正好就是電子工程!

    只要把這位專業人士給拉入伙,李廣志相信,一切硬件方面的問題應該都不需要自己去操心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