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劍禁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四兄弟大鬧月州 文 / 古鐘生

    第一百二十三章四兄弟大鬧月州

    話說當時眼看著魏思兒從高台直墜而下,必死無疑,梁秋紅情急之下,強施內力,救於瞬息之間,然而她必是小女子,內家造詣尚淺,且日來無歇一路奔波,筋疲力盡,因此大傷元氣,吐血昏死過去;魏思兒養尊處優,未練得一拳半腳,怎吃得住魏川意志混亂,滿貫真氣的一掌重擊,半死不活;元林玉與梁秋紅雖是同門,得元北峰真傳,但必竟在她毫無防備之下,受了繩索一記橫掃,四馬之力,也非常小可,正中腰腹,內傷嚴重,昏迷不醒。薛國丈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派得力人手四處搜尋,若真是被尋得,豈有命活,沈義武憂心忡忡。

    魏川暗自調息,只覺田丹之中空空如也,才知雖然雙眼復明,身體無恙,但是武功仍舊沒能恢復,封印於氣穴之中內丹,若無內功法力,難以為用,看著三名女子皆昏死於地,心亂如麻,毫無計較。然而這時,遠遠聽得急促的馬蹄聲。

    沈義武心下緊張,忙道:「趕快藏起來。」

    話音落時,蹄聲已近,四匹快馬如風而至,勒在廢院門前。

    「大哥,這裡是草舍先生的宅院,定是被薛老賊的人燒了。」一人恨恨道。

    「草舍先生必遭毒手,咱們兄弟幾個也曾得老前輩的恩惠,不能讓草舍先生露屍荒野。」一人嗓音平淡,魏、沈二人院內聽得耳熟,立時回想起是吳本。心中暗喜,然而自月州城西門起火之後。城中定然加強戒備,豈會輕易讓他們逃出。唯恐有詐,於是靜觀其變。

    「大哥,我等殺出,一路逃奔,薛老賊定然派人窮追不捨,恐怕不能耽擱。」先一人勸道。

    「再殺一陣,死又如何。」另一人扯著嗓子怒喝一聲,已然翻身下馬。

    「二弟!」吳本勸阻道:「青山常在,咱們日後再來。我想草舍先生在天之靈不會怕罪。」

    「是啊,二哥,不能再多耽擱了。」

    二弟正是蔣心,哀歎一聲,蹬上馬背。然而這時躺在魏川懷中的元林玉輕輕「嗯」得一聲,十分細微,卻也難逃項明月的耳朵,「有人!」說著飛身下馬,按刀落在門前。其餘三兄弟緊隨其後,竄入院中,一眼看到地上血跡,以及人馬的足跡。然後一起一落,來到後院,四匹馬一動不動地擁在一處。兩名男子,抱著一混身泥污、蓬頭垢面的少女。正是魏川、沈義武,吳本頓時大喜。連忙飛身下去,「魏掌門,原來你們果真在這,太好了。」

    三位兄弟一聽是魏魏掌門,必然是大哥常提到的華山劍派掌門人魏川,當即單膝跪地:「恩公在上,請受晚輩一拜。」說著伏身作拜。

    魏川見四人不似作偽,忙道:「三位請起。」

    「魏掌門,此地不益久留,快快隨我等離開這裡。」

    項明月瞥見大鐘旁有二女子昏死在牆角,忙問道:「那邊還有兩人。」

    沈義武搖頭道:「如今三位姑娘重傷不醒,恐不能再受車馬勞頓。」

    趙苟渠斥道:「若不速速離開,追兵一來,焉有命在,不如賭上一賭,生死各有天命,我們就背著三位姑娘。」說著便叫上蔣心、項明月,分別將梁秋紅和魏思兒拴在背上,然後從魏川手中接過氣若游絲的元林玉,輕身上馬。

    魏川和沈義武只得依計行事,隨著四人直取月山而去。

    「吳大俠,城內眼下情況如何?」魏川與吳本齊頭並進,月光之下,見吳本神色激動,於是問道。

    吳本與恩人一起策馬前行,想到終於可以報得寸草之恩,心下激動,聽得詢問,不禁歎了一聲,遂將如何依梁秋紅之計驅車闖東門,如何被薛啟派兵圍巢,如何與三兄弟會和,一一道來。

    原來當時吳本應了梁秋紅請求,想到萬一有失,必是死罪,恐連累三位年輕兄弟,就獨自行事,先在獄中放了一把火,趁亂盜用衙內馬車,拉著整車草料,一路狂奔東門,沿路喊殺喝道,待薛啟便引兵親自追捕,敵手一近,吳本就蒙上馬眼,點著草料,勇往直前,那薛啟在後,只覺火勢甚大,豈敢靠近,尾隨其後,恨無著力之處,心頭大怒,一時間竟忘了此乃調虎離山之計。等車馬奔到城門之下,吳本棄車跳上街邊閣樓,隱身逃遁。薛啟棄馬尾追,一二十好手,緊緊跟著,竟被吳本引向城南。

    與此同時尤事其率部撲火,並責罰蔣、項、趙三人,將其解兵亢。三人見大哥斷刀在地,知道必是大哥所為,於是心照不宣,趁著眾人倉皇滅火,無遐顧及之時,偷偷從腰間取出備用的鑰匙,打開手中鐐銬,奪刀而逃,直取東門,去營救大哥,誰想東城門內燃起熊熊大火,眾人四下取水滅火,卻無人打鬥,尋問之下,才知南逃而去,於是又沿路尋跡而去,正到城內高牆之下,聽得巷子之中有刀劍齊鳴之聲,便連過去,果見大哥吳本血污滿身,被十多人圍攻,於是大喝一聲,撲身而下。

    薛啟等人一聞喊殺之聲,仰頭看去,又是一獄卒,與吳本一夥,人各一刀,揮劈而下,不禁心中駭然。三人殺入,眾人大驚散開,各守其位,將四人圍住,只道吳本勇猛過人,功夫了得,又有三人助陣,豈不更難制服,於是不敢輕易攻入。薛啟見狀,心中大怒,「格殺勿論,違命者斬。」

    一聲厲喝之下,十多人咬牙拚命而上。

    四兄弟向來行影不離,眉眼之間,已知彼此心意,吳本早示意三兄弟尋隙殺出,不益戀戰,於是衝著一個方向殺去,揮刀砍倒三人。沖了合圍,跳身巷中。且說四人一經入巷。吳本便心生一計,吩咐道:「分頭行動。四下放火,然後走西門出城,五弟你去備馬。」三兄弟應喏而去,沿途只要見到易燃干物,立時放火,過不多時,整個南城,濃煙四起,四處呼救。亂作一團。尤事其又氣又急,指東點西

    ,呼南喊北,忙得腳不粘地,正騎馬馳往北城,欲請國丈示下,豈料仰面數匹高頭大馬,奔騰而來,勢不可擋。嚇得人仰馬翻,摔得半死。正趕快馬之人,正是項明月,由於他一身皂隸服。來到城北馬場,便喝稱為城南起火,府衙用馬。來不及簽書,便解下腰刀作為憑證。牽了八匹高頭大馬,飛奔街道。無人敢攔,到了十字街心,折西而馳,突然黑影一閃,一人落在旁邊的馬背之上,正是趙苟渠。

    「四哥,大哥二哥呢?」

    「二哥來也。」說著一人丟了火把,從樓上縱身而下,正落馬背,正是蔣心。

    遠遠望去,西門大火黑煙滾滾,沖天而起,四下行人呼天搶地,沒命價地抱頭逃竄,有人見到三人一身吏服,騎著官馬,於是指著西門喊:「城門大火……」

    三人飛馬前往,哪裡理會,直往前奔,盼望著大哥早點顯身,一齊衝出西門。

    眼看著西門在即,大哥還未出現,三人心急,遙遙望去,竟發現城門下的大火,已被人移到道兩旁,正有不計其數的官民合力拔水撲滅,其道中空出一條火星鋪紅的長廊,長廊前立著一名身著吏服的高大人男子,正是大哥吳本,三人大喜,忙喊著:「大哥上馬。」

    吳本早已聽得馬蹄如雷,暗自提氣,當眾馬近前,一躍而上,分別遞給三兄弟一柄短匕首,一起刺向馬臀,四馬吃痛,箭一般直竄出去,眨眼間的功夫,穿過熾熱的城門廊道,揚起滾滾火星。那另外四匹大馬,不敢近火,向兩邊躲去,由於去勢甚急,撞入人群,碾壓踩踏,慘叫連天。

    四人得出城門,心中大快。

    「大哥,你真是點子。」

    「哈哈哈,我本來要偷襲城樓,殺出一條血路,誰知這裡也起了大火,便假傳尤大人之命,說城中危急,聖上準備西城而去,命人立刻清道,違令者斬,哈哈,豈有不聽號令的,一個個幹得十分賣勁著呢?若是沒這身行頭,不會那麼幸運了。」

    「改日我們隨大哥前來拜謝尤大人,哈哈哈。」

    四人大笑,暢快不已,催馬奔狂一陣,尋得密林處解手停歇,須臾蹄聲隆隆,來路塵土飛揚,眼見一彪人馬,飛奔而來,項明月催促上馬逃走,卻被吳本制止。只見吳本橫刀立於當道,毫不畏懼。

    那彪人馬一見前路身著吏服四人,立時號令緩緩而進。

    「攔道者何人,速速讓開,本官帶兵緝拿兇犯。」

    吳本亦揚聲道:「小人奉尤大人之命,亦是緝命逃犯,趕到此處,馬困不走,願大人相借馬匹。」

    「放屁,皇命豈誤於小小尤大人,讓開……駕!」那為首官人乃何進,奉國丈大人之命,前來追拿魏川等人,並不知吳本大鬧月州,闖城逃走之事,聽到吳本要借馬,心中有氣,怒斥一句,縱馬前行。

    人馬過處,煙塵四處,吳本四人遠遠望著,又自哈哈大笑。

    項明月突然道:「既然他們是出城追拿兇犯,定是有人沿此路出城,不如跟過去。」

    吳本心下躊躇,猜想極有可能是梁秋紅,立時道:「走!」

    四人所騎馬匹,被匕首所傷,流了許多血,可趁一時傷痛狂奔,卻不能久途,所以腳力不足,又因四人並不擔心追兵,慢無目的,走到夕陽西下之時,聽得林中流水,於是牽馬入林,來到一小溪邊飲水解渴,索性打些獵物,生火烤食,豈不知正在狼吞虎嚥之時,狂風大作,正稱邪乎之時,天雷滾滾,嘩啦啦的大雨,西天壓來,四人瞬間澆得落湯雞一般。

    山雨一來,溪水猛漲,四人所處,正是低窪之處,水漫近膝,於是連忙牽馬向官道而去。誰知這場雨,尚不足盞茶的功夫,頓時收住,毫無餘聲,四人破口大罵,一跌牽著馬慢走,約五里路,見道旁一破亭,亭子後面,有一座破庵,四人大喜,於是拴馬亭邊,來到尼姑庵裡,發現早已荒廢,所幸房中有些未著雨淋的乾柴,於是四人又生活烤衣。

    「四弟,我們去把馬鞍也拿來烤烤。」蔣心招呼一聲,穿好乾衣,與趙苟渠去取馬鞍,尚未走到亭子處,便聽得蹄聲嘈雜,從前路而來。這時吳本和項明月得到動靜,也已前來。

    「不如去探探口風。」說罷,項明月率先出去,映著月光,只見是原先那一波人馬,緩緩駛來。

    「大人且慢!」

    「前者何人?是敵是友?」月下昏暗,看得不甚真切,來者警喝一聲。

    「小的月州衙吏,此前與大人有過一面,此時饑不可耐,還望賞些吃食。」

    「哼,難道本官不餓嗎?自找吃的去。」那官差何善罵罵咧咧。

    身邊一謀士道:「大人,國丈大人是極聰明的人,此番沒能拿住那魏川,回去可如實稟報,國丈大人必不會怪罪,不僅如此,而且還會重新發兵,前來拿人,大人也不必一路生氣。」

    「是了,本官一路正愁此事……你為何不早說,嗯!」

    「大人息怒,大人一路不語,小人不敢亂說。」

    何善憂愁即解,聽到此言,心下得意,「若是如此,本官定賞。」

    「謝大人。」

    待人馬遠去,吳本四人便提馬而走,來到草舍先先宅院,看院內起火,遂停留下來,與魏川相遇,從何善一行人口中得知國丈大人會派兵前來,於是催促魏川一道而行。

    魏川一路聽了吳本所述,心下一陣苦惱:「昔日斷水堂新堂主詹賢,在魏某協助之下,奪得掌門之位,此去投他,一定容留,但是斷水山離江南道軍總府甚近,恐有連累,不知

    吳大俠可有好去處。」

    欲知魏川投身何處,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