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劍禁

正文 第五十章 攻心計 文 / 古鐘生

    第五十章攻心計

    元林惠一聽,也覺得自己一個姑娘家深夜不睡,在城中亂逛,是會令人非議,極為不妥,於是告辭道:「晚輩這就回去,望大俠請便!」說罷轉過身去。

    元北峰派自己親生女兒,跋山涉水,歷經艱險,從青雲派遠赴華山劍派,傳遞信函,可以斷定元林惠是元北峰得力人手,至於元北峰擄走順賢妃娘娘之舉,元林惠不可能不知曉,極有可能參與其中。莫莊要避過元北峰,暗查順賢妃下落,從而對元北峰行事計劃進行偵測,最佳著手對象就是元林惠,然而明日申時就要出城,莫莊豈能放過如此良機,此時見元林惠臉色煞白,神情虛弱,於是依舊假扮望損,微微笑道:「賢侄定是行途勞頓,神色欠佳,應當好好休息才是,魏大哥與令尊大人都對賢侄寄於厚望,若是見到賢侄如此憔悴,定會心疼。」

    元林惠聽得莫名其妙,心中無端燃起一團怒火,沉聲道:「休要再提我爹……魏師心疼不心疼,望大俠怎麼知道,既便如此,那是魏師叔體憐晚輩,情理之中,再正常不過,恕晚輩直言,望大俠有話直說,不必拐彎抹角,閃爍其辭,如果沒什麼可說,晚輩就此告辭。」

    莫莊本想激起女兒羞澀心性,亂其思緒,再套口風,沒想到一提起元北峰,元林惠就頓時火起,已然猜到父女之間,發生矛盾,豈不正合他意。微笑道:「賢侄莫要誤會,損也是想關心一下賢侄。這也可算是長輩體恤晚輩吧……對了,剛剛從魏大哥那裡得到消息。順賢妃被人挾持,國丈、郎大人已懷疑到令尊元掌門身,不知賢侄是否知曉,國丈等人並非仁善之輩,賢侄萬要小心。」

    元林玉微微一驚,忙道:「這與晚輩又有何關係,不過像國丈、郎大人之流,今日可以懷疑我爹,明天也會懷疑到華山劍派頭上。他們是朝廷的人。想要找個借口,向江湖人發難,豈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還請望大俠回去提醒一下魏師叔,以防有人暗箭傷人。」

    「多謝賢侄,賢侄關切之意,一定帶到……只是無論懷疑到誰的頭上,似乎與賢侄都無益處。」

    元林惠尋思道:「望大俠這話是什麼意思?若是望大俠也懷疑我爹,竟管直說。」

    莫莊哈哈笑道:「賢侄誤會。華山劍派怎麼會在毫無證據之下,亂下猜測,懷疑武林同道呢?只是想告誡賢侄,小心為是。說句不好聽的話,令尊大人,行事縝密。既便是他所為,誰人又能拿到確鑿的證據呢?」

    人都是如此:只要是自己十分在乎。或可能關乎到自身聲譽的東西,自己可罵得一無是處。但絕不允許別人說半個不敬之辭。元林惠雖恨父親為圖謀大業,竟不顧女兒生死,而且還要痛下毒手,至親生女兒於死地,卻不絕允許外人在他面前對父親說三道四。莫莊首先說華山劍派若無證據,絕不亂加揣測,然後又說元北峰行事縝密,不露行跡,讓人無可取證,言下之意,就是華山劍派也懷疑是元北峰挾持順賢妃。元林惠對魏川本是十分敬仰,於她有救命之恩,當然不願相信魏川懷疑自己的父親,聽到望損如此說,不禁憤怒,對望損印象,大打折口,厲聲道:「倘若望大俠拿到證據,家父自當甘願領罪,就算晚輩也牽連進去,晚輩甘願與家父共死,又有何懼……然而家父與魏師叔關係,如今已非同一般,共謀大業,朝廷中人,既懷疑家父,絕不輕易放過華山劍派,就算華山劍派與順賢妃失蹤之事無關,但是逍遙渡斬殺鷹頭帳之主莫莊一事,魏師叔也難逃罪責,難道望大俠以為國丈會感激魏師叔為他除去多年死敵、心頭大患了嗎?哼!倘若日後,魏師叔對國丈有冒犯之處,國丈定會翻臉,上奏參魏師叔一本,魏師叔必竟出身江湖,到時恐怕在劫難逃,亦未可知。望大俠與魏師叔義結金蘭,就應該為兄弟著想,並非為一時的權宜之計,使得兄弟置身萬劫不復的深淵邊緣而不顧。」

    元林惠乃女流之輩,竟有如此胸懷,一番慷慨陳詞,令一向極具城府、機關算盡莫莊著實汗顏了一把,然而莫莊並未因此改變初衷,依舊步步為營營地攻心鬥智,欲要從元林惠口中套出賢妃娘下落,感歎一聲道:「賢侄所言極是,損受益匪淺,竟沒想到賢侄如此深明大義,然而損有一事相詢!」

    元林惠不語,靜立原地。

    「倘若國丈和郎大人,暗自將順賢妃藏了起來,然後賊喊捉賊,借此讓入城者人人自危,相互猜疑,意圖挑起爭端,坐收漁利,那麼我等該如何應對?最好能將其揭穿,挫敗奸計,到時候國丈定會得到嚴罰,無論朝野,再無法興風作浪,於青雲、華山二派,也是有利無弊,還望賢侄指教。」元北峰暗藏順賢妃,的確是膽大包天,如此鋌而走險,定有所大逆圖謀,倘若元林惠參與其中,她必然知道內情,所以莫莊才旁敲側擊地探問道。

    「晚輩乃女流之輩,疏謀少略,不敢誑言,倘若真如望大俠所言,要想識破國丈奸計,也不怎麼困難,依晚輩看來,郎大人是個欺軟怕硬、趨炎附勢之輩,伴行於國丈車前馬後,對國丈籌定計謀,豈有不知之理,望大俠可去一試。」

    莫莊聞言,心頭大悅,自己所料不錯,若是元林惠與順賢妃失蹤之事無干,她絕對不會過於在意,就不會為他指明一條道,讓他把郎大人當作察查的突破口,同時也暗自好笑元林惠竟沒有發覺他正在把她當作著手點,故爾裝模作樣的點頭肯定道:「賢侄所言不錯,郎大人聽命於國丈,順賢妃若真是國丈所藏,他必然知曉……只不過郎大人雖然是小人之流,但豈敢背叛國丈?」

    元林惠鄙夷地冷哼一聲,道:「比起項上人頭,背叛算得了什麼,況且郎大人是善於察顏觀色的奸猾小人,心思縝密,行事必然謹慎,耍滑使詐的伎倆,國丈雖然老謀深算,但人總有疏忽之處,能不被其玩於股掌,那也很難說!家賊難防,想必望大俠也曾聽人說過。」

    「你們倆,不知是一個命硬,還是不怕死,竟敢在這裡胡言亂語,盡說些砍頭掉腦袋的東西。」元、莫二人正在唇槍舌劍上彼此迂迴,各懷心思,突然聽得一

    一人沉聲責斥,不由得神情一警,極目向一條深巷望去,一位高大男子,不知何時已負手肅立於巷口,背對著他們,這不禁令二人更為吃驚:此人是誰?何時到此,奈何毫無察覺。(……)

    ps:本章試一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