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萬仙莫當

正文 第七十九章 歸路 文 / 一枚禍害

    遇路則行,遇水則……還行,反正李觀音站在玄荒古龍的頭上,淹不著,遇山則散,李觀音與玄荒古龍,一同散為沙粒,到達山的盡頭。

    三天,一人一龍,不知行了多少里路,也不知過了多少條河,多少片水,更不知穿梭了多少座山,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李觀音終於在瀏覽了許多以前未見過的風景後,遇到了人類,遇到了城池.

    然而這城池,並非大炎帝國的城池,而是大玄帝國的城池。

    大玄帝國位於大炎帝國之西,疆域不比大炎帝國的小多少,大炎帝國總面積達到四百餘萬平方公里,所以這意味著李觀音距離大炎帝國的帝都炎京城,還有將近六萬里。

    由於玄荒古龍的體積太大,將其裝入寶幣中不太現實,但李觀音又不能將其丟在半路,於是只能『緩慢』前行,因為攜帶了玄荒古龍這樣的巨大物體之後,李觀音通過土靈珠化沙而去的速度明顯減弱。

    在路上,李觀音曾經試過,沒有玄荒古龍,自己化沙而去的速度最高是六千里,然而攜帶了玄荒古龍之後,速度直線下降,由六千里變成了六十里……

    而且,這六十里還是李觀音耗費相當的精神力而得出的碩果般的速度呢,並且執行這種速度的時候,還得是遇到山的時候,平時李觀音是不捨得化沙而行的,因為太費神。

    本以為得到了可以無限制使用的先天寶物,可是過了那新鮮勁之後,李觀音方才得知,天上絕對沒有白掉的餡餅,自己使用土靈珠的同時,土靈珠同時也在吸取自己的精神力。

    李觀音與土靈珠表面是主僕關係,但實際上,只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而已,只是李觀音佔據了主動的位置。

    騎著玄荒古龍的李觀音出現在大玄帝國的疆域,惹來無數人圍觀,甚至是驚動了大玄帝國的皇族,對此,李觀音表示很淡然,大玄帝國的皇族試圖得知李觀音的身份,然而李觀音的回應卻很簡單,我真是個過路人。

    確實,他的確是個過

    ]看書/網;都市之王的奴,而不是奴隸,那麼是不是就意味著自己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要知道,稱呼冥界執法之王為主人,可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的。

    對此,袁天峰感到榮幸。

    聽到袁天峰的話,李觀音沒什麼過激的反應,平平常常的回應道:「問。」

    袁天峰頓了頓道:「不知,瑯嬛論武,讓不讓獸族參加,尤其是奴這樣的獸族。」

    李觀音一愣,沉默了片刻說道:「據我所知,瑯嬛論武的規矩裡好像沒有這方面的禁制,就連魔族都可以參加,更何況獸族呢?九年前瑯嬛論武時,似乎真有幾個獸族代表參加,而且還拿到了令人膛目結舌的名次,只是,參加瑯嬛論武的獸族,通常可以化為人形,你可以嗎?」

    袁天峰苦笑道:「奴現在不可以化為人形,但回到炎京城以後,奴想試試,畢竟,奴現在的修為也是元嬰階後期,距離仙道九重天的天人境只差一步之遙了,若是在瑯嬛論武之前邁出那一步,想必奴可以化為人形了,只不過化為人形之後,相比體格要比一般人要大一些。」

    李觀音點了點頭,沒再說話。

    書上說,天人境的具體表現,通常是茁壯的元嬰出竅後抵擋日月光輝的同時,還能煉虛為實造血生肌,通過本體神意的操縱,造血生肌後的元嬰成為具體的實物體質以後,還可由本體的神意操縱,變化為傀儡法相。

    目前而言,玄荒古龍不僅是袁天峰的肉身,而且還是袁天峰的傀儡法相,因為在袁天峰的主意識裡,只有原來的他,也就是沒成為鬼魂的袁天峰,才是他真正的本體,而現在的玄荒古龍,只是因為外力所致的一個袁天峰的**延伸而已。

    這種**延伸的學名,便是傀儡法相。

    或者可以這樣說,袁天峰現在的肉身玄荒古龍,就是李觀音的傀儡,之所以不是李觀音的傀儡法相,是因為玄荒古龍不能被李觀音煉實為虛,融入自己的身體。

    傀儡與傀儡法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傀儡是被人所控制的,但這個人不能將這傀儡融入自己的身體,而傀儡法相,則能被人控制,並且能被人融煉入自己的身體,成為自己身體與力量的永久一部分。

    玄荒古龍是袁天峰的傀儡法相,所以袁天峰只要別達到天人境,那麼特別便可以將玄荒古龍煉實為虛,變化為人形,從而在外觀上,更能讓敵人好接受一些,同時變回玄荒古龍的時候,也是對敵人的一種震懾。

    假若袁天峰真是達到了天人境,將自己現在的肉身加傀儡法相化為了人形,那麼在他自己遇到強敵時,他完全可以放棄人形,重新化為長達百丈的玄荒古龍,從而給敵人一種精神上與**上的同時摧殘。

    接下來的三天,李觀音站在玄荒古龍的脊背上,一邊向大炎帝國的方向而去,一邊默默的修行,白天,李觀音運轉普通的吐納功法,吸納周圍的天地元氣,夜晚,李觀音領悟星辰感應篇,將神意升向很遙遠的星海,吸納宇宙精元。

    到了第四天,李觀音依然如故,不過,他與玄荒古龍已經回到了大炎帝國的邊境,並且在邊境遇到了一個人,師姐,陳魚魚。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